• 213.68 KB
  • 2022-06-16 12:40:45 发布

蜜胶一号蜜蜂选育研究报告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蜜胶一号蜜蜂选育研究报告牛庆生,薛运波,陈东海,高寿增,王新明(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市132108)摘要:在多年近交系选育基础上,以纯度较高,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A、B两个近交系为亲本,杂交培育出“蜜胶一号”蜜蜂,群均产蜜量比澳意蜜蜂增加43.8%,蜂胶产量增加83%,越冬群势削弱率降低10.7%,饲料消耗量降低24%。与高加索蜜蜂相比,产蜜量增加11.6%,蜂胶产量增加13.8%o关键词:近交系;蜜蜂选育;杂交Breedingrch,portabout‘‘honeypropolis1reedinRresearchreporta0uthoney-propolis1’’--,,NiuQing-sheng,XueYun-bo,ChenDong—hai,GaoShou—zengWangXin—ming(ApiculturescienceinstituteofJilinprovince,Jilin132108)Abstract:Onthebaseofinbredstrainbreeding.using“A’’and“B’’inbredstrainasparentwhichwithhighpurityandfineproperties,breed‘"honey-propolisl”bee.ContrastingwithAustraliabee,it’Shoneyyieldimprove43.8%,propolisyieldimprove83%,winteringdeadratereduce10.7%.foodconsumereduce24%.ContrastingwithCaucasicabee,it’Shoneyyieldimprove11.6%.propolisyieldimprove13.8%.Keywords:inbredstrain,beebreeding,cross蜜蜂不同品种或品系间的杂交,所产生的有利于生产的经济性状,称为杂种优势,特别是不同近交系之间的杂交,由于遗传基因高度纯合,系间差异较大,更能产生优良的经济性状。国内外在蜜蜂育种方面都趋向于培育适应不同地域特点、蜜源条件的优良品种,如美国的黄金种蜜蜂(StarlineandMednuite);英国培育出的抗壁虱病蜂种布克法斯特;国内选育的松丹双交种蜜蜂、黑环系、白山5号、国蜂213、414和王浆高产意蜂等,这些优良的蜜蜂品种在当地养蜂生产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在近交系选育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定向选育,历经5年的研究测试,从8个试验组合中筛选出符合研究目的一个单交种组合,因其蜂蜜、蜂胶产量都比较高,故称其为“蜜胶一号”o1材料和方法1.1育种素材1990年以来,在繁育过程中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纯种蜂群建立多个近交系,应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累代同胞近交或母子自交;到1999年近交系的纯度为73.4—92%。在此基础上选出参加组配的6个近交系:06 (1)A系,于2000年建立,近交5代,自交3代,纯度达88%。具有采集力强、越冬安全、喜采树胶等优点。(2)B系,于2000年建立,近交6代,自交2代,纯度达85.9%,具有繁殖力较强、采集力较强、越冬安全、喜采树胶等优点。(3)C系,于1991年建立,近交9代,纯度达85.9%。具有善于采集零散蜜源、越冬安全、适应性强等优点。(4)D系,于1994年建立,近交7代、自交2代,纯度达到92%。具有采集力强、越冬安全、节省饲料等优点。(5)E系,于1996年建立,近交6代,纯度达73.4%o具有产王浆量高等优点o(6)F系,于1994年建立,近交8代,纯度达82.6%。具有繁殖力强、采集力强、喜采树胶等优点o1.2测试方法1.2.1试验蜂群:以A、B、C、D、E、F6个近交系为素材组配成A.BxE.F、A-BxC·D、A·BxF·E、C.ExD·F、D.FxC.E5个双交种和C.DxA1个三交种,AxB(即蜜胶l号)、FxE2个单交种,共8个杂交组合。另外还以澳意蜂生产种为素材混精组配成对照组蜂王。上述各组的蜂王,均是在同一时期、同一条件下培育的人工授精王。每年各组合以相等的蜂数、子脾数、饲料为起点进入试验期。在试验期内蜂群按组合集中排列在场地上,不许与其它蜂群混放,防止外勤蜂偏集。试验群的蜂、子脾、饲料只允许在本组合内调换,不准与其它组合交换。试验群失王或原王产卵机能失常时,以备补蜂王补充。分蜂以组合为单位,保持本组合的严密性。1.2.2测试蜂场由150群蜂组成,分别在三个试验场地,由技术熟练的养蜂专业人员饲养,每年4月蜂群排泄后,利用山花蜜源进行春繁,6月末7月初椴树开花进入生产期,7月下旬椴树蜜结束,小转地到浅山区胡枝子蜜源场地,进行秋繁和生产,9月上中旬蜜源终止。全年繁殖期5-6个月。无霜期110—130天,年平均气温2.6℃一4.9。Co越冬试验在吉林市进行,越冬期125—130天左右。1.2.3主要经济性状测试方法①产育力:每12天用5x5cm方格网逐群测量一次封盖蛹房(每个方格网内为100个巢房,计算有效产卵量;②群势增长率:每2l天以框为单位逐群估量一次蜂数;③产蜜量:每个流蜜期,按组合同期摇蜜,记录产蜜量(扣去补喂的饲料蜜),全年 产量之总和为总产蜜量;④越冬群势削弱率:在越冬开始前和结束(早春排泻)时分别定群,估量蜂数,计算越冬期死亡的蜂数;⑤越冬饲料消耗量,在越冬开始前和结束(早春排泻)时分j|J,IN量各组合蜂群蜜脾的重量,计算越冬期每框蜂的饲料消耗量;⑥蜂胶产量:在试验期的夏秋季节,蜂群需要蜂胶量较多的阶段,利用新式采胶器,每15.20天取一次蜂胶并称重,详实记录每个试验组合的蜂胶产量o1.2.4形态鉴定方法取被鉴定蜂群刚出房的新蜂,取其吻、右后足第一跗节、腹节第三、四背板、第一对蜡镜、右前翅等制成玻片标本,在读数显微镜下进行吻长、右前翅面积、肘脉指数等形态指标的测定。2试验结果1999—2005年,将组配出的8个组合、高加索蜜蜂及澳意蜜蜂(对照组)各5群,计10个组合150群蜂,分别在三个试验场地进行了生产性能、生物学特性对比试验。在试验期内,蜜胶一号蜜蜂的蜂胶产量比澳意蜜蜂平均提高83%,产蜜量平均提高43.8%,越冬蜂死亡率平均降低10.7%,越冬饲料消耗量平均降低24%;与蜂胶产量较高的高加索蜜蜂相比,新选育出的一号蜜蜂蜂胶产量提高13.8%;产蜜量提高18.2%。综合分析来看,一号蜜蜂产量最高,(详见附表)o2.1体色特征蜂王黑色,腹部背板2—3节有棕色环带,4—6节黑色。工蜂黑色,腹部背板2-3节有棕色环带,4—6节黑色。雄蜂灰黑色,腹部背板有黄斑。2.2形态特征吻长(6.51-+0.03)衄,翅钩数22.25,右前翅长(9.35_+0.09)111111,宽(3.24-,-0.09)咖,右前翅面积(15.18_-,-0.56)衄2;肘脉a0.57:H).01,肘脉b0.23_-+0.01,肘脉指数2.63_-,-0.42;跗节指数(59.01_+2.08)%;蜡镜长(2.36_-+0.07)咖,蜡镜宽(1.44±o.09)衄,蜡镜面积(2.67-+0.22)Irall2;第三背板长(2.45_-,-0.09)mm,第四背板长(2.19_+0.08)衄,3、4背板总长(4.64±o.11)衄;4背突4.71_-,-0.16。2.3生物学特性在观察测试中发现,一号蜜蜂采集蜂胶能力较强,高于亲本两个近交系产量,更高于对照组;既能利用零星蜜源,又能采集大宗蜜源,产蜜量较高;春季繁殖快,子脾面积大,密实度高;定向力强,不易迷巢,不爱作盗;耐寒能力明显优于本地意蜂,越冬死亡率低,饲料消耗少,耐热性、抗病能力均优于亲本。3分析和讨论9R (1)蜜胶一号单交种蜜蜂的综合经济性状(繁殖力、产蜜量、产胶量、越冬群势削弱率、饲料消耗量等),在8个试验组合和对照组中表现最好,与推广应用中的表现基本一致。(2)蜜胶一号单交种蜜蜂集中了A系和B系的越冬安全、节省饲料、采集力强、能利用零散蜜源、擅长采胶等优点,形成了较强的杂种优势,超过了B×A单交种和亲本。(3)在组配杂交种时,考虑到六个近交系在以往组配时的互补优势,配成8个试验组合。但在试验中,用具有明显优势的两个单交种进一步组配成的双交种,优势却明显消失。同样,用两个亲本组配成正反两个单交种,明显表现出了不同的优势。由此可见,利用同样的亲本素材组配杂交种,不仅要考虑到素材本身优点的互补性,而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到组配形式的合理性。两个各具优点的亲本在单交种中可以互补而发挥优势,但两个各有优势的单交种在组配双交种中不一定保持优势的存在o(4)通过形态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观}贝0进一步证明,由于组配形式上的不同,其杂种配子的遗传基因重组的顺序和异质性的基因互补程度也不同,因此,不仅各自的形态指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各自的生物学特性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12002—2005年试验组合蜂群年生产量比较表22002—2005年试验组蜂群繁殖情况比较表32002—2005年试验组蜂群越冬情况比较组合群越冬期蜜蜂死亡率越冬饲料消耗(蚝) 表42002年一2005年试验蜂群经济效益统计单位:元1号蜜蜂178.253.522220高加索蜜蜂130391919010641314.524.6253.6178.9144.3澳意蜜蜂97.629.315.31530175.8i00参考文献(1凋崧.蜜蜂良种选配原理和方法【J】.蜜蜂育种参考资料(一),1975,65.82(2)刘先蜀.蜜蜂良种选育【J】.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3)葛凤晨,等.喀x喀(阡)单交种、喀·喀(阡)×意三交种选育试验报告[J】.蜜蜂杂志,1988,(3),28—30.(4)葛凤晨?等.松丹双交种蜜蜂选育研究报告【J】.中国养蜂,1994(2),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