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55 KB
  • 2022-06-16 12:40:46 发布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与点评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蜜蜂引路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 区别“附近”与“旁边”的不同,用“附近”造句。3、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4、学习第三自然段,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5、 初步懂得遇到困难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重难点:1、 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 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经过。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老师早就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眼睛特别亮,观察东西可仔细啦。今天老师可要验证一下哟。请大家观察一下我跟你们的官老师有哪些地方不一样?生:你比官老师更瘦。生:你更年轻生:你的头发更长生:你们穿的衣服不一样生:你们的声音不一样生:你的皮肤更白师:你们真是火眼睛睛呀,善于观察这可是一个大本领啊。这节课老师也要观察观察你们,看看谁坐得最端正?谁听得最认真?谁的声音最响亮?谁最爱动脑思考问题?二、揭示课题1、这节课老师带着你们去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蜜蜂引路。2、解题观察一下“蜜蜂”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这处?为什么?“引路”是什么意思?3、质疑齐读课题,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好像有问题要问是吗?4、过渡让我们带着刚才的问题来学习课文,相信你一定能有所收获。请小朋友们赶快翻26课文读书吧。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⑴.轻声读课文,圈生字,划词语,读准生字的字音。⑵.给自然段标上序号,读通句子。2学习生字这些调皮的生字宝宝听大家读得这么认真,这么棒,一下子从课文中跑了出来,你们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生字卡片)Mòsīfùpàitányà 莫斯附派谈惊指名拼读、同桌互读、齐读。没有了拼音宝宝,你还记得它们吗?开火车读说说生字在字音和字形上需要提醒大家的地方。指导写“派”、“引”、“谈”、“讶”字。做游戏巩固识字(游戏规则: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背对黑板站立。老师在黑板上指一个字让全班同学用口形发音,不准读出声音,然后请这名同学猜一猜刚才老师指的是哪个字。这名同学指着黑板上的字问同学们:“是不是×”,如果不是老师指出的字,同学们就回答:“错了,错了”,这名同学继续指字问话,如果学生猜对了,同学们就回答:“对了,对了,下一位。”老师再请下一位同学猜字)3、这些调皮的生字宝宝出来玩累了,又躺到课本中休息去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它同学认真听,想想蜜蜂为谁引路?师补充介绍:列宁是俄罗斯领导人,他的官就象胡锦涛主席一样大。他已经去世85年了,如果活着就138岁了。莫斯科是一个大城市,就象我国的北京一样美丽。四、学习课文1、课文中哪一句话说的就是题目中的意思,请把它画下来。出示这句话:“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引到这儿的。”齐读。“向导”这个词我们在哪一课学过?谁来说说什么叫“向导”?这里的向导指的是谁?蜜蜂是怎么把列宁领到养蜂人家的?请小朋友们默读第三自然段。2、学习第三自然段⑴默读课文,看看这段有几句话,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养蜂人的房子各在什么地方?⑵反馈,学生边说教师边画简笔画。区别“附近”与“旁边”的不同。⑶教师把这些词贴到相对应的地方。⑷路线图搞清楚了,谁看着图把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养蜂人的房子各在什么地方连起来说说?出示小黑板: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山上。山下有。小路旁边有。离花丛不远的地方有。园子旁边有。那就是。⑸下面我们来看列宁是怎样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请大家读读第一句:  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还会怎么想?  指名说  说得好极了!可是蜜蜂的家在哪儿呢?于是列宁仔细地观察。什么叫观察?  指名说(观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细地看。)  对了,还要一边看一边想。那么,列宁观察什么?他是怎样观察的呢?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二句话,我们大家看图。  (生读第二句话,师在图上添画蜜蜂)  读得很好。列宁在观察什么?  指名说  这些蜜蜂飞进去为什么不出来了呢?  指名说  对了。这时列宁继续观察,又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你们想这所小房子是谁的?为什么?  指名说对了。所以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能找到养蜂人的家。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列宁观察的和想的对不对。请大家读读第三句话。  这句话说什么?  指名说  对了。观察是不是正确,只有通过试一试才能知道。课文中哪个词证明列宁想的跟看到的完全一样?指名说(果然。)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下面我们把三句话连起来读一读,等一下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出示小黑板: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列宁想,这些蜜蜂大概是?蜜蜂采了蜜是要。要是我跟着蜜蜂走,不是就可以找到?于是列宁仔细的观察,发现这些蜜蜂采了蜜,园子旁边有。他想,蜜蜂总是和住在一起的,这座小房子大概就是?列宁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列宁就是这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 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写生字。 点评: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从身边实际切入话题,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的兴奋点。2、分两个层面设计读文。①初读感知,学习生字。学生尝试自读,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习惯。其目的是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识字,既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同时也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这种方法比老师领着学更扎实有效,同时落实“三维目标”。②再读课文,了解内容,解决课前的疑问。让学生学会读书,每读一遍书都有一个目的,有所收获。3、生字教学采用多种形式。生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生字教学上花了不少功夫,从生字的音、形、义等方面落实,还以游戏的形式来巩固识字。但本课的生字较少、较简单,时间上安排有点过重了。而且没有落实到写字上。4、在这个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三段。我设计了一个引导学生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阅读过程。这种设计是符合学生认识事物和阅读课文的心理过程的。一开始,教师请学生默读整段课文,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和养蜂人住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教师一边听学生发言,一边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帮助学生在整体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当学生深入学习了列宁观察、思考的方法以后,教师又让学习回到课文的整体上来,借助看图,融进自己的体验和想象,具体叙述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发展认识、发展思维离不开发展学生的语言。我在学生阅读理解过程中十分重视语言。一是重视听和说的训练。口语训练的要求,随着阅读理解的加深而逐步提高,由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等各在什么地方说一二句话,到围绕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说一段话。   在这节课中,我努力想在评价语言上丰富多彩些,针对性强一些,但感到做的还不够。语文老师要学会“煽情”,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要让学生能心领神会。这方面我也觉得自己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