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4 MB
- 2022-06-16 12:40:1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分类号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密级volatileandnectarviscosityonOrientalArmyworm——mothMythimnaseparata导专论文提交日学位授予日
致谢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即将结束,在这三年的学习生涯里,我曾经得到过许多老师、同学的热情关怀和无私帮助,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谢意!首先,我要向我的导师王高平副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王老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待人诚恳,教导有方。他精益求精的学术精神、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为我树立了榜样。三年来,学习上王老师对我严格要求,精心指导,尤其最后对于我毕业论文的主题、内容、到整体的结构都给予了细致、有效的指导。在写作过程中,王老师不惜休息时间,细致、耐心的提出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是论文得以顺利完成的前提。对他孜孜不倦的教诲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将终生难忘。在专业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期间,我还得到过罗梅浩、李为争、闫凤鸣等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在此对帮助过我的老师们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在试验和论文写作过程中还有刘保玲师姐、范新涛师弟、同窗好友李京等人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真诚的谢意!向三年来为我提供良好学习环境和一直给我最大支持的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生处的各位领导以及各位老师均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同时感谢我的父母以及所有这三年学习过程中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我帮助的亲人和朋友们!最后,向在论文审阅、评议、答辩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的各位专家、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余洋2013年6月于河南农业大学
目录中文摘要⋯⋯⋯⋯⋯⋯⋯⋯⋯⋯⋯⋯⋯⋯⋯⋯⋯⋯⋯⋯⋯⋯⋯⋯⋯⋯⋯⋯⋯⋯⋯⋯⋯⋯⋯⋯⋯.11.文献综述⋯⋯⋯⋯⋯⋯⋯⋯⋯⋯⋯⋯⋯⋯⋯⋯⋯⋯⋯⋯⋯⋯⋯⋯⋯⋯⋯⋯⋯⋯⋯⋯⋯⋯⋯⋯31.1鳞翅目虹吸式口器及其作用⋯⋯⋯⋯⋯⋯⋯⋯⋯⋯⋯⋯⋯⋯⋯⋯⋯⋯⋯⋯⋯⋯⋯⋯⋯⋯⋯~31.2蜜源植物花朵气味对蛾类影响的研究⋯⋯⋯⋯⋯⋯⋯⋯⋯⋯⋯⋯⋯⋯⋯⋯⋯⋯⋯⋯⋯⋯⋯..31.2.1河南省蜜源植物种类⋯⋯⋯⋯⋯⋯⋯⋯⋯⋯⋯⋯⋯⋯⋯⋯⋯⋯⋯⋯⋯⋯⋯⋯⋯⋯⋯⋯⋯⋯41.2.2油菜和紫云英的花朵构成⋯⋯⋯⋯⋯⋯⋯⋯⋯⋯⋯⋯⋯⋯⋯⋯⋯⋯⋯⋯⋯⋯⋯⋯⋯⋯⋯⋯41.2.3小菜蛾、夜蛾与蜜源植物气味的关系⋯⋯⋯⋯⋯⋯⋯⋯⋯⋯⋯⋯⋯⋯⋯⋯⋯⋯⋯⋯⋯⋯⋯51.3花蜜糖含量、粘度与蛾类关系的研究⋯⋯⋯⋯⋯⋯⋯⋯⋯⋯⋯⋯⋯⋯⋯⋯⋯⋯⋯⋯⋯⋯⋯一51.3.1花蜜采集和花蜜糖含量⋯⋯⋯⋯⋯⋯⋯⋯⋯⋯⋯⋯⋯⋯⋯⋯⋯⋯⋯⋯⋯⋯⋯⋯⋯⋯⋯⋯⋯51.3.2花蜜粘度对蛾类的影响⋯⋯⋯⋯⋯⋯⋯⋯⋯⋯⋯⋯⋯⋯⋯⋯⋯⋯⋯⋯⋯⋯⋯⋯⋯⋯⋯⋯⋯61.3.3流体粘度的测定方法⋯⋯⋯⋯⋯⋯⋯⋯⋯⋯⋯⋯⋯⋯⋯⋯⋯⋯⋯⋯⋯⋯⋯⋯⋯⋯⋯⋯⋯⋯71.3.4毛细管法测定花蜜粘度值的影响冈素⋯⋯⋯⋯⋯⋯⋯⋯⋯⋯⋯⋯⋯⋯⋯⋯⋯⋯⋯⋯⋯⋯⋯71.4春季蜜源植物对于黏虫补充营养的作用⋯⋯⋯⋯⋯⋯⋯⋯⋯⋯⋯⋯⋯⋯⋯⋯⋯⋯⋯⋯⋯⋯一81.5花蜜和蜂蜜⋯⋯⋯⋯⋯⋯⋯⋯⋯⋯⋯⋯⋯⋯⋯⋯⋯⋯⋯⋯⋯⋯⋯⋯⋯⋯⋯⋯⋯⋯⋯⋯⋯⋯101.5.1花蜜的形成过程和主要组成成分⋯⋯⋯⋯⋯⋯⋯⋯⋯⋯⋯⋯⋯⋯⋯⋯⋯⋯⋯⋯⋯⋯⋯⋯.101.5.2蜂蜜的形成过程和主要组成成分⋯⋯⋯⋯⋯⋯⋯⋯⋯⋯⋯⋯⋯⋯⋯⋯⋯⋯⋯⋯⋯⋯⋯⋯.102.引言⋯⋯⋯⋯⋯⋯⋯⋯⋯⋯⋯⋯⋯⋯⋯⋯⋯⋯⋯⋯⋯⋯⋯⋯⋯⋯⋯⋯⋯⋯⋯⋯⋯⋯⋯⋯⋯一1l3.材料与方法⋯⋯⋯⋯⋯⋯⋯⋯⋯⋯⋯⋯⋯⋯⋯⋯⋯⋯⋯⋯⋯⋯⋯⋯⋯⋯⋯⋯⋯⋯⋯⋯⋯⋯一143.1材料⋯⋯⋯⋯⋯⋯⋯⋯⋯⋯⋯⋯⋯⋯⋯⋯⋯⋯⋯⋯⋯⋯⋯⋯⋯⋯⋯⋯⋯⋯⋯⋯⋯⋯⋯⋯⋯⋯⋯⋯⋯⋯⋯⋯⋯⋯⋯⋯⋯143.1.1虫源和供试植物⋯⋯⋯⋯⋯⋯⋯⋯⋯⋯⋯⋯⋯⋯⋯⋯⋯⋯⋯⋯⋯⋯⋯⋯⋯⋯⋯⋯⋯⋯⋯.143.1.2仪器试剂⋯⋯⋯⋯⋯⋯⋯⋯⋯⋯⋯⋯⋯⋯⋯⋯⋯⋯⋯⋯⋯⋯⋯⋯⋯⋯⋯⋯⋯⋯⋯⋯⋯⋯.143.1.3其它试验用具⋯⋯⋯⋯⋯⋯⋯⋯⋯⋯⋯⋯⋯⋯⋯⋯⋯⋯⋯⋯⋯⋯⋯⋯⋯⋯⋯⋯⋯⋯⋯⋯.143.2试验方法⋯⋯⋯⋯⋯⋯⋯⋯⋯⋯⋯⋯⋯⋯⋯⋯⋯⋯⋯⋯⋯⋯⋯⋯⋯⋯⋯⋯⋯⋯⋯⋯⋯⋯⋯163.2.1黏虫蛾对紫云英和油菜的选择性试验⋯⋯⋯⋯⋯⋯⋯⋯⋯⋯⋯⋯⋯⋯⋯⋯⋯⋯⋯⋯⋯⋯.163.2.1.1紫云英和油菜单花蜂蜜对黏虫成虫卵量的影响⋯⋯⋯⋯⋯⋯⋯⋯⋯⋯⋯⋯⋯⋯⋯⋯⋯一163.2.1.2黏虫蛾对紫云英和油菜趋性的室内外试验⋯⋯⋯⋯⋯⋯⋯⋯⋯⋯⋯⋯⋯⋯⋯⋯⋯⋯⋯..163.2.1.3蜜源植物花瓣颜色、气味对丁.黏虫的综合吸引性试验⋯⋯⋯⋯⋯⋯⋯⋯⋯⋯⋯⋯⋯⋯一l73.2.2紫云英和油菜花蜜比较特征的稳定性研究⋯⋯⋯⋯⋯⋯⋯⋯⋯⋯⋯⋯⋯⋯⋯⋯⋯⋯⋯⋯.173.2.2.1两种蜜源植物花蜜糖含量的比较特征⋯⋯⋯⋯⋯⋯⋯⋯⋯⋯⋯⋯⋯⋯⋯⋯⋯⋯⋯⋯⋯一173.2.2.2两种蜜源植物单花泌蜜量的比较特征⋯⋯⋯⋯⋯⋯⋯⋯⋯⋯⋯⋯⋯⋯⋯⋯⋯⋯⋯⋯⋯..18
3.2.3花蜜相对粘度测定方法的研究⋯⋯⋯⋯⋯⋯⋯⋯⋯⋯⋯⋯⋯⋯⋯⋯⋯⋯⋯⋯⋯⋯⋯⋯⋯.183.2.3.1雌雄黏虫喙管外径值测定试验⋯⋯⋯⋯⋯⋯⋯⋯⋯⋯⋯⋯⋯⋯⋯⋯⋯⋯⋯⋯⋯⋯⋯⋯..183.2.3.2油菜和紫云英单花蜂蜜的相对粘度⋯⋯⋯⋯⋯⋯⋯⋯⋯⋯⋯⋯⋯⋯⋯⋯⋯⋯⋯⋯⋯⋯一183.2.3.3婺源地区油菜和紫云英花蜜的相对粘度⋯⋯⋯⋯⋯⋯⋯⋯⋯⋯⋯⋯⋯⋯⋯⋯⋯⋯⋯⋯一183.2.4粘度对黏虫蛾取食量、产卵量的影响⋯⋯⋯⋯⋯⋯⋯⋯⋯⋯⋯⋯⋯⋯⋯⋯⋯⋯⋯⋯⋯⋯.193.2.4.1不同甲基纤维素含量模拟花蜜的相对粘度⋯⋯⋯⋯⋯⋯⋯⋯⋯⋯⋯⋯⋯⋯⋯⋯⋯⋯⋯一193.2.4.2模拟紫云英和油菜粘度的花蜜对黏虫蛾取食和产卵的影响⋯⋯⋯⋯⋯⋯⋯⋯⋯⋯⋯⋯一194.结果与分析⋯⋯⋯⋯⋯⋯⋯⋯⋯⋯⋯⋯⋯⋯⋯⋯⋯⋯⋯⋯⋯⋯⋯⋯⋯⋯⋯⋯⋯⋯⋯⋯⋯⋯..214.1黏虫蛾对紫云英和油菜的选择性⋯⋯⋯⋯⋯⋯⋯⋯⋯⋯⋯⋯⋯⋯⋯⋯⋯⋯⋯⋯⋯⋯⋯⋯⋯214.1.1紫云英和油菜单花蜂蜜对黏虫成虫的效应⋯⋯⋯⋯⋯⋯⋯⋯⋯⋯⋯⋯⋯⋯⋯⋯⋯⋯⋯⋯.214.1.2黏虫蛾对紫云英和油菜的趋性⋯⋯⋯⋯⋯⋯⋯⋯⋯⋯⋯⋯⋯⋯⋯⋯⋯⋯⋯⋯⋯⋯⋯⋯⋯.214.1.3蜜源植物花瓣颜色和气味对于黏虫成虫的吸引性⋯⋯⋯⋯⋯⋯⋯⋯⋯⋯⋯⋯⋯⋯⋯⋯⋯.224.2紫云英和油菜花蜜比较特征的稳定性⋯⋯⋯⋯⋯⋯⋯⋯⋯⋯⋯⋯⋯⋯⋯⋯⋯⋯⋯⋯⋯⋯⋯234.3花蜜相对粘度测定方法的研究结果⋯⋯⋯⋯⋯⋯⋯⋯⋯⋯⋯⋯⋯⋯⋯⋯⋯⋯⋯⋯⋯⋯⋯⋯244.3.1油菜和紫云英单花蜂蜜的相对粘度⋯⋯⋯⋯⋯⋯⋯⋯⋯⋯⋯⋯⋯⋯⋯⋯⋯⋯⋯⋯⋯⋯⋯.244.3.2婺源地区油菜和紫云英花蜜的相对粘度⋯⋯⋯⋯⋯⋯⋯⋯⋯⋯⋯⋯⋯⋯⋯⋯⋯⋯⋯⋯⋯.274.4粘度对黏虫蛾取食量和产卵量的影响⋯⋯⋯⋯⋯⋯⋯⋯⋯⋯⋯⋯⋯⋯⋯⋯⋯⋯⋯⋯⋯⋯⋯284.4.1不同甲基纤维素含量模拟花蜜的相对粘度⋯⋯⋯⋯⋯⋯⋯⋯⋯⋯⋯⋯⋯⋯⋯⋯⋯⋯⋯⋯.284.4.2模拟紫云英和油菜粘度的花蜜对黏虫蛾取食和产卵的影响⋯⋯⋯⋯⋯⋯⋯⋯⋯⋯⋯⋯⋯.285.结论与讨论⋯⋯⋯⋯⋯⋯⋯⋯⋯⋯⋯⋯⋯⋯⋯⋯⋯⋯⋯⋯⋯⋯⋯⋯⋯⋯⋯⋯⋯⋯⋯⋯⋯⋯..315.1结论⋯⋯⋯⋯⋯⋯⋯⋯⋯⋯⋯⋯⋯⋯⋯⋯⋯⋯⋯⋯⋯⋯⋯⋯⋯⋯⋯⋯⋯⋯⋯⋯⋯⋯⋯⋯⋯⋯⋯⋯⋯⋯⋯⋯⋯⋯⋯⋯⋯.315.2讨论⋯⋯⋯⋯⋯⋯⋯⋯⋯⋯⋯⋯⋯⋯⋯⋯⋯⋯⋯⋯⋯⋯⋯⋯⋯⋯⋯⋯⋯⋯⋯⋯⋯⋯⋯⋯⋯⋯⋯⋯⋯⋯⋯⋯⋯⋯⋯⋯⋯.315.2.1本试验中一些细节结论的探讨⋯⋯⋯⋯⋯⋯⋯⋯⋯⋯⋯⋯⋯⋯⋯⋯⋯⋯⋯⋯⋯⋯⋯⋯⋯.315.2.2对后续工作的建议⋯⋯⋯⋯⋯⋯⋯⋯⋯⋯⋯⋯⋯⋯⋯⋯⋯⋯⋯⋯⋯⋯⋯⋯⋯⋯⋯⋯⋯⋯.335.2.2.1紫云英和油菜K势问题⋯⋯⋯⋯⋯⋯⋯⋯⋯⋯⋯⋯⋯⋯⋯⋯⋯⋯⋯⋯⋯⋯⋯⋯⋯⋯⋯一335.2.2.2蜜源营养效应比较的问题⋯⋯⋯⋯⋯⋯⋯⋯⋯⋯⋯⋯⋯⋯⋯⋯⋯⋯⋯⋯⋯⋯⋯⋯⋯⋯一335.2.2.3试验技术细节讨论⋯⋯⋯⋯⋯⋯⋯⋯⋯⋯⋯⋯⋯⋯⋯⋯⋯⋯⋯⋯⋯⋯⋯⋯⋯⋯⋯⋯⋯..33参考文献⋯⋯⋯⋯⋯⋯⋯⋯⋯⋯⋯⋯⋯⋯⋯⋯⋯⋯⋯⋯⋯⋯⋯⋯⋯⋯⋯⋯⋯⋯⋯⋯⋯⋯⋯⋯⋯35Abstract⋯⋯⋯⋯⋯⋯⋯⋯.⋯⋯⋯⋯⋯⋯⋯⋯⋯⋯⋯⋯⋯⋯⋯.⋯⋯⋯⋯⋯⋯⋯⋯⋯⋯⋯.⋯⋯.⋯⋯.⋯⋯⋯⋯⋯.⋯.⋯.......z}O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黏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迁飞性害虫,成虫期的补充营养是黏虫从华南起匕、经迁飞中转地(湖南、江西、浙江、江苏、湖北、安徽、河南)顺利抵达黄淮小麦主产区的先决条件。迁飞中转地栽培的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L.和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是黏虫春季迁飞期间盛花的蜜源植物,紫云英面积与黄淮小麦主产区黏虫发生面积密切相关,是1966~1978年间黏虫频繁特大暴发的关键因子。蜜源植物气味影响到黏虫成虫的花蜜选择,花蜜粘度则可能对黏虫蛾的吸食花蜜速率、吸食量有较大影响。研究蜜源植物气味、花蜜粘度对黏虫蛾的影响,有助于阐明紫云英比油菜更适合黏虫蛾补充营养的机制、解释年度间黏虫发生面积的波动性现象。本文采用田间网室和室内的选择性试验观测黏虫蛾对紫云英和油菜的选择性,赴江两采集测定研究紫云英和油菜花蜜比较特征的时空稳定性,以定量毛细管相对粘度测定法测定花蜜粘度、在实验室配置模拟花蜜研究粘度对黏虫成虫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信刚市罗山县子路镇朱湾村,我们进行了黏虫对于两种蜜源植物油菜和紫云英的田间选择试验和Y型管选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田间试验中,黏虫雌雄成虫倾向于停留在油菜植株上;而在Y型管选择试验中,黏虫蛾对于紫云英整株和花朵的选择均表现出强于油菜整株和花朵的现象。随后在室内进行的蜜源植物花瓣颜色和气味对黏虫的综合吸引性试验中,我们发现两种蜜源植物的花瓣颜色和气味并不是紫云英比油菜更适合黏虫补充营养的因素。2.江-两婺源两种蜜源植物花蜜的比较特征:(1)早上油菜花蜜糖含量高于紫云英但两者的差异不显著;(2)中午及傍晚时油菜的花蜜糖含量显著高丁.同时间的紫云英;(3)油菜单花泌蜜量在早上、中午及傍晚均为同时间紫云英单花泌蜜量的10倍以上。这与王高平等(2011)的报道近似。初步说明紫云英和油菜花蜜单花泌蜜量的比较特征具有稳定性、糖含量的比较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3.试验所用的毛细管规格有三种(0.59l、1gL、59L),但是在使用毛细管上升法测定花蜜和模拟溶液上升时间时,我们采用了规格为59L的毛细管,因为59L的毛细管在吸取流体时,其吸取时间的数值呈现出较稳定的趋势,数值之间的波动不大。其中在吸取平均糖含量为32%的紫云英花蜜时,平均吸取时问为3.14s,在吸取平均糖含量为52%的油菜花蜜时,平均吸取时间为9.71S,根据这两个吸取时间,我们配置了相应粘度的油菜和紫云英模拟花蜜,并进行了相关试验。4.试验结果显示,雌雄黏虫对于模拟紫云英花蜜溶液(蔗糖糖含量为15%,甲基纤维素浓度为0.20%)的取食量(雌虫平均每只每日取食O.439,雄虫平均每只每日取食0.389)大,对丁.模拟油菜花蜜溶液(蔗糖糖含量为15%,甲基纤维素浓度为O.29%)的取食量小(雌虫平均每只每日取食0.369,雄虫平均每只每日取食0.3lg),而且在两种模拟溶液饲喂条件卜.,雌黏虫的取食量均人丁雄黏虫的取食量。雌黏虫在模拟紫云英花蜜溶液饲喂条件卜.产卵量火(雌粘虫平均每只每日产卵鼙282.97粒),在模拟油菜花蜜溶液饲喂条件卜产卵量小(雌粘虫平均每只每日产卵量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45.25粒)。关键词:油菜;紫云英;黏虫;吸蜜量;产卵量;花蜜;粘度2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文献综述黏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属鳞翅目、夜蛾科,义名行军虫或剃枝虫。主要PAd,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禾谷类粮食作物及棉花、豆类、蔬菜等植物为食。具有群聚性、迁15I性、杂食性、暴食性,是全国性重要农业害虫。黏虫每年在迁飞过程中,中途的营养补充对黏虫迁飞与生殖的影响作用显著(罗晨等,2000)。黏虫蛾羽化以后的飞翔能力与其是否取得充足的补充营养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是因为成虫需要从花蜜中获取糖分生成脂类作为能量进行迁飞:另一方面是因为黏虫羽化后雌蛾卵巢卵粒内卵黄尚朱沉积,必须取食碳水化合物才能产卜.人量止常的卵,只补充水分则只有少量不能孵化的卵(郭郛等,1963)。因此,在迁ls过程中蜜源的欠缺可能是影响黏虫迁I毛扩散距离和卵巢发育与抱卵数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补充营养的种类和数量对黏虫种群的性成熟、交配、匕翔等均有显著的影响,而紫云英和油菜是黏虫迁飞中转地的主要蜜源植物。1.1鳞翅目虹吸式口器及其作用鳞翅目昆虫通过虹吸式口器(siphoningmouthparts)进行取食,这是鳞翅目昆虫取食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虹吸式口器在伸直的状态下能够吮吸花中的花蜜,义可吸取水滴等液体。虹吸式口器的上唇仅为一条狭窄的横片,上颚除少数原始蛾类外均已退化。下颚的轴节与茎节缩入头内,卜.颚须不发达,但左、右一卜颚的外颚nt‘却十分发达,两者嵌合成喙;每个外颚叶的横切面呈新月状,两叶中间为食物道;外颚叶内一系列骨化环,不取食时喙像发条一样盘卷,取食时借肌肉与血液的压力伸直;有些吸果蛾类的喙端尖锐,能刺破果实的表皮。下唇退化成三角形小片,下唇须发达,舌退化。虹吸式口器为鳞翅目成虫所特有,其显著特点是具有一条能弯曲和伸展的喙,适于吸食花管底部的花蜜。先前已经有研究从进化和生态观点上获悉了鳞翅目成虫口器的形成和功能以及它们的取食行为,吸盘构造的口器(suctorialproboscis)包含有一条密封的食管、特别的连接结构、先进的感知系统、还有I司有而又奇特的肌肉组织。鳞翅目昆虫喙的运动可以被一个开放式的液压机理所解释,而鳞翅目昆虫喙同有的肌肉和它们表皮的弹性机能支配着液压机理的往同,即鳞翅目昆虫头盖抽气泵的活动引发了对液体的吸收,这使其可从不同种食物来源中吸取到人量的液体(Krenn.,2010)。1.2蜜源植物花朵气味对蛾类影响的研究花的气味主要成分是单单萜和倍.、l,.萜,还有酚类以及简单的醇类、酮类、脂类等。花香一3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般包括几个或多个化学成分,其中一个或几个主要成分占很大比例,访花昆虫能精确地识别其中特定的气味组分。花味以及花色不同,是较为古老的吸引机$1](Andersson&DobsonH,2003)。访花昆虫是近年来昆虫学研究较为关注的领域之一,其种类繁多(官昭瑛等,2005)。主要有直翅目、半翅目、鳞翅目、缨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其中膜翅目占43.7%,双翅目占28.4%,鞘翅目占14.1‰半翅目、鳞翅目、缨翅目和直翅目所占比例较小。1.2.1河南省蜜源植物种类河南省主要的蜜源植物有以下8种:油菜(甘蓝型)BrassicanapusL.:属十字花科,草本油料作物,是河南省第一个主要蜜源。主要分布在南阳、驻马店、周口、许昌和商丘等地市。每年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开花。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L.:紫云英又名红花草,属于豆科黄芪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河南省第二个主要蜜源。主要分布在固始、光山、罗山、潢川等县。早熟品种紫云英花期在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晚熟品种紫云英花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花期持续约20多天。刺槐:刺槐又名洋槐,属丁.豆科,其大面积集中种植主要分布在卢氏、民权、中牟、原阳、浚县、济源、通许、尉氏、开封、滑县、清丰、延津、镇平、唐河、伊川、嵩县、洛宁、宜阳、灵宝、陕县、新安和许昌等县市。刺槐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句开花。枣树:鼠李科落叶乔木或小乔木。其大面积栽培区主要分布在灵宝、新郑、内黄、南阳、浚县、蔚氏、兰考和濮阳等地。枣花期在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下旬。荆条:荆条属于小灌木丛、马鞭草科。主要分布在新乡、焦作、济源、安阳等地的太行山区和豫两伏牛山、桐柏山。荆条花期在每年6月上旬至7月上句,群体花期1个月。芝麻:属于胡麻科,是河南省秋季主要蜜源,主要分布在唐河、邓县、平舆、新蔡、方城、镇平、社旗、新野、泌阳、上蔡、汝南、夏邑等县市。芝麻花期在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下旬。柿树:柿树属于柿树科,为落叶乔术。其大面积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荥阳、林县、社旗、济源、灵宝、新安、渑池、洛宁、辉县、卢氏等县。柿树在5月上旬至中旬开花,花期为10~15天。泡桐:泡桐属丁.玄参科,速生丰产乔小。主要分布在开封、民权、睢县、兰考、中牟、扶沟、西华、商水、沈丘、慰氏、杞县、通许、辉县、原刚、内黄、长垣、滑县、商丘等县。花期从3月卜.旬至5月中旬。1.2.2油菜和紫云英的花朵构成油菜:基生叫‘旋叠状,苇生叶,一般是互生,没有托叶。油菜花朵的基本构成为:(1)花柄:着生丁.花轴上,谢花后称为果柄,角果成熟前为绿色;(2)花萼:位于花的最外层,由四枚狭长的萼片组成,蕾期警绿色,花期色泽渐转淡,略*4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黄绿色;(3)花冠:由四枚花瓣组成,开花时展开呈十字状。颜色多为黄、淡黄、金黄,也有乳白色、白色的花瓣;(4)雄蕊:由六枚组成,四长两短,称四强雄蕊。雄蕊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5)雌蕊:由子房、花柱、柱头组成。谢花后柱头和花柱均不脱落,发育为果喙;(6)蜜腺:位于子房基部,四枚,粒状,绿色,分泌蜜汁。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瓣4枚,呈十字形排列,雄蕊通常6枚,4K2短,通常称为“四强雄蕊”,雌蕊由二心皮构成,子房位置靠上。茎圆柱形,多分枝;叶互生,叶大,浓绿色,无叶柄及托叶。三、四月间,茎梢着花,总状花序,花萼片四片,黄绿色,花冠四瓣,黄色,呈十字形。果实为长角果,到夏季,成熟时开裂散出种子,紫黑色,也有黄色。紫云英是一年生草本、越年生冬季豆科绿肥作物。紫云英花朵的基本构成由旗瓣、翼瓣、龙骨瓣、带萼的雄蕊和雌蕊、花药、嫩荚果、幼嫩种子这七部分组成。1.2.3小菜蛾、夜蛾与蜜源植物气味的关系根据徐世才等人的研究,通过采用四臂嗅觉仪观察十字花科植物油菜叶的挥发性气味对小菜蛾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菜蛾对十字花科植物油菜叶有较明显的选择作用(徐世才等,2008)。一些夜间活动的蛾类对花味也特别敏感。已有研究在绝对黑暗的条件卜,夜蛾也能访花,这说明蛾类在夜间主要是靠气味定向。此外,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一方面吸引访花昆虫,另一方面又排斥非寄主性访花昆虫(官昭瑛等,2005)。1.3花蜜糖含量、粘度与蛾类关系的研究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蝶类的喙管能够阻滞花蜜的流动,这种阻力取决丁.喙管的半径和长度。根据泊肃叶公式Q(t)刊,)矗其中Q(,)为容积式流量,Ap(t)为流经喙管的压差,/u为花蜜粘度,尺为喙管半径,三为喙管长度。因此,喙管加粗可急剧增大各浓度花蜜的摄入率。花蜜摄入与喙管j|,-径的4次方呈正比、与喙管长度和粘度呈反比关系(Danieletal.,1989)。1.3.1花蜜采集和花蜜糖含量根据李左栋等(2006)的研究,采集植物花蜜的方法主要有:毛细管法、注射器法、滤纸条法、离心法。毛细管法:适J|={j于花蜜比较集中且花蜜量较少的花蜜的采集,操作简单,适J{j性较强。除了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部分特别小的花不能使用此方法外,毛细管法能满足大多数花的花蜜采集需要。注射器法:对于大的花使用注射器采集法,一些合适的小型花也可以用微量加样器进行采集。注射器法的优点是可以更容易地插到花的深部,还可以从花瓣上刺入而对其伤害很小(使用微量加样器)。缺点是很容易吸上气泡造成测量的不准确,适用性较差。滤纸条法:当花蜜太稀或用毛细管法采集花蜜比较困难时可以使用滤纸条法采集,此法可以不受花粉的影响。离心法:当花太小有蜜而不易用毛细管采集,或单朵花蜜量太小用以上几种方法不能采集时,可以用离心法采集。李左栋等(2006)分析了几种花蜜采集和糖含量测定的方法,认为毛细管采集法和折光仪测定糖含量法方便、准确,可以满足传粉生物学研究需要。1.3.2花蜜粘度对蛾类的影响粘度(Viscosity),也写作粘度。定义是将两块面积为lm2的板浸于液体中,两板距离为1米,若加lN的切应力,使两板之间的相对速率为lm/s,则此液体的粘度为lPa.S。将流动着的液体看作许多相互平行移动的液层,但是各层液体流动速度不同,从而形成速度梯度(dv/dx),这是流动的基本特征。由于速度梯度的存在,流动较慢的液层阻滞流动较快液层的流动,因此,液体产生运动阻力。为使液层维持一定的速度梯度运动,必须对液层施加一个与阻力相反的反向力,这个力就形成了液体的粘度。流体的粘度又分为运动粘度和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是指流体的绝对粘度与同温度下该流体的密度的比值,运动粘度的单位是mm2/S。流体动力粘度是指使用单位距离的单位面积液层,产生单位流速所需之力,在国际单位制中,动力粘度单位是pa.S,常用mpa.S表示。流体的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之间的换算公式为:v=¨/p,『vp,其中v表示的是流体运动粘度,肛表示的是流体的动力粘度,p表示的是流体的密度。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密度。甲基纤维素(methylcellulose)常被用作增稠剂,添加后可以增加液体的粘度,简称为MC。为白色或类白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无味。MC在水中溶胀成澄清或微浑浊的胶体溶液,在无水乙醇、乙醚、丙酮中儿乎不溶。在80~90。C的热水中迅速分散、溶胀,降温后迅速溶解,水溶液在常温下相当稳定,高温时能凝胶,并且此凝胶能随温度的高低与溶液互相转变,具有优良的润湿性、分散性、增稠性。Josensela1.(2001)的试验表明,花蜜糖含量的线性提高伴随着花蜜粘度的指数增长,对小豆长喙大蛾Macroglossumstellatarum的成虫取食有很人影响。Danielela1.(1989)分析发现:(1)糖含量低、花蜜粘度低、蛾蝶类吸取花蜜速率快,但能量摄入率也低:(2)糖含量过高、花蜜粘6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度太大导致吸取花蜜速率极小,甚至无法吸取花蜜,能量摄入率极低;(3)存在一个“最优花蜜浓度”,此时能量摄入率最大化。小豆长喙天蛾对蔗糖溶液的吸收率在其浓度为30%--40%的范围内出现了极大值(Josenseta1.。2001)。Kimeta1.(2011)总结了食蜜动物吸食花蜜的3种模式:主动吸食(activesuction)、毛细管式吸食(capillarysuction)和粘滞型浸食(viscousdipping),蛾类和蝶类主要属于主动吸食。1.3.3流体粘度的测定方法目前较常用的测定流体粘度值的方法主要有毛细管法、旋转法、振动法、落球法。毛细管法的基本原理见图A:设盛液管(半径为B)中初始液高为ho,由静-L卜启动,全部流光(即降至h=o)需要时间tL,如果把下方毛细管(半径为R)中的流动看作准定常的,那么对任一瞬时t,根据泊肃叶定律,其流量为Q=瓦,7/-e4昭(1+zh)这里P和p是液体的密度和粘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面高,L为毛细管的几何长度,加上(0~1.2)R,以考虑毛细管的入口效应。据此可以计算出液体的粘度。毛细管粘度计制造简单,价格较低,实验操作方便,测量精b2取,-一度高,能够进行粘度的绝对测量,因此毛细管法是一种较为普遍和适用性较强的测量方法。旋转法:旋转法适用范围宽,测量过程方便,易得到大量的数据,但由于其测量精度较低,测得的粘度值一般为相对值。振动法:振动法常用于低粘度液体的粘度测量,多数熔体粘度测量采用这种方法,振动法测量方式较多,有扭转振动式,振动片式等。振动法具有振动周期和衰减测量方便、样品用量少、控温方便的优点,但没有公认的理想粘度计算公式。落球法:落球法是常温I-N定液体粘度常.H{j的方法,一般适用丁-测量粘度较高的液体。≥Pq∈图A毛细管粘度计T作原理(仿严宗毅1992)流体粘度的测定在彳一由、化工等领域应用较多,应用技术也较为成熟。而如何测定花蜜粘度,国外有少量文献提及,国内更是未见报道。分析其主要原冈:一是关丁.花蜜与蛾类关系的研究还是空白,二是冈为花蜜量少,所以出现了采集难和测定难的现象。1.3.4毛细管法测定流体粘度值的影响因素7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毛细管法测定流体的粘度值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是毛细管容易被小颗粒物堵塞,因此对测试流体的纯度要求较高(彭景华等,2006;严宗毅,1992),还由于样品容易与毛细管发生发应,因此不适合高温一卜.使用。作者认为,上述毛细管法粘度测定显然不适应于花蜜,主要原因是:蜜源植物单花泌蜜量低(王高平,2011),短时期内难以采到粘度测定所需用量的花蜜。1.4春季蜜源植物对于黏虫补充营养的作用我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搞清了东方黏虫在我国东部地区南北往返的迁飞规律,每年春季(3月~4月中旬)黏虫从华南地区迁出,经过湘、赣、浙、皖、鄂、苏、豫7省到达目标区域。虽然黏虫的爆发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有人研究温度、湿度及天气变化对黏虫爆发的影响,但这些研究的空间范围均在黏虫某一代的发生区,多侧重于气象等非生物因素对黏虫发生程度的影响,当将这样的分析方法用于考察数十年黏虫的发生动态时往往效果不理想,所以说单』}{j1卜生物冈子来解释黏虫发生动态的长期历史变化显然是不可能的。黏虫成虫期的补充营养对其飞行与生殖具有重要的影响(曹雅忠等,1991)。黏虫成虫在迁飞、发育禾1繁殖的过程中需要获得大量的补充营养,一方面是因为,补充营养的种类和数量对黏虫种群的性成熟、交配和匕翔等生命活动均有显著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羽化后的黏虫雌蛾卵巢卵粒内卵黄尚未沉积,此时必须补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才能产下大量正常的卵,若只补充水分则黏虫仅会产卜.少量能孵化的卵。黏虫特大发生的年代有1966年、1972年、1976年和1977年共4次(图1),王高平(2006)的研究发现: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L.)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及长江流域各省,油菜(甘蓝型BrassicanapusL.)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紫云英和油菜都是黏虫迁匕中转地(湖南、江西、浙江、江苏、湖北、安徽、河南)的主要蜜源植物。黏虫危害程度与迁飞中转地紫云英种植面积(图2)达极显著水平,而与该区域油菜面积的相关不显著。20世纪50~90年代华南小麦面积(图3)与黏虫发生面积有相关关系,但与一代粘虫发生地小麦种植面积无关(图3)。千高平(2006)认为:蜜源植物对黏虫种群数量影响的敏感性远高丁.幼虫期的寄主植物,蜜源数量易受气象条l,l:影响是种群数量年度间波动的重要原冈。气象冈子影响粘虫数量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8
⋯一受害作物ADC——受害小麦玉米DwM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O一一⋯一一一——r⋯T————_—————r——————_——一-一1——一—i一———T一一]晷茧虽瀑累晷裟漫浸薰蓉蒙豪崇蓑晷累豪虽蒙累累昏a@口口口口西小昏口西昏凸小口a口昏西口昏年份Year图l1950--1992全国全年黏虫发生面积(百万公顷)(引自王高平,2006)一⋯⋯总和sum图2江淮流域6省紫云英和7省油菜面积(百万公顷)(引13L千高平,2006)——早熟小麦ERⅥheat累累虽豢蓉莹茧濠瀑蓉晷器蓉誊蓉晷鐾豪鎏晷晷茧年份Year图31950-1992年岭南(早熟)和华中华尔地区(中熟)小麦面积(白.万公顷)(引白干高平,2006)9M汜O8642△—o-Q口QM岢I_I.fB口koo眦矗∞.Io《一{。10l一娶宣翟猷S世1J,‘1一HLuo—o一一∞:l磊Id』B苗ocJoQ嚣B2S器旧S蜒爨瓤N西岔一一。心心一下∞∞口一一心∞昏一一寸∞昏一一N∞西一To∞小一一∞卜凸一_|∞卜△一~寸卜口一一N卜⑦一一。卜西一一∞口@一一∞∞岔一一寸心口_【一N心西一一。岣西一一∞价全一一口n△l_一寸n岔一一Nn△一~onA—O^HuJ。一。一v总。吾受Jo∞矗B2毽器目州÷臻}体托H眨m8642O98765432,O,OO0O0O0^NuJ。一。一u:I矗{、I幺山JoQ∞8.I。矗送售悄\|采Tlf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5花蜜和蜂蜜1.5.1花蜜的形成过程和主要组成成分花蜜来自植物的蜜腺,是植物从十壤中吸收的营养配合光合作用制造成的,花蜜除满足植物自身生长发育外,多余的贮存在植物体内。开花时有些营养物质被输送到花部,一部分转化为糖汁,贮存在蜜腺细胞里,另一部分用丁形成果实和种子。蜜腺细胞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适宜条件下,则通过蜜腺表皮分泌到体外而形成花蜜(曾志将,2003)。花蜜主要成分为蔗糖与水,还有葡萄糖、果糖、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矿物质等物质。1.5.2蜂蜜的形成过程和主要组成成分蜂蜜是蜜蜂从植物的蜜腺采集来的花蜜,带同蜂巢经过蜜蜂酿制贮存在蜂巢里的一种具于甜味的粘稠液体,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和医疗保健用品。蜜蜂把花蜜酿制成蜂蜜,其过程主要经过两个方面的变化。第一是糖的化学变化:蜜蜂将自己唾液中的酶吐出来和花蜜混合,产生水解反映,使花蜜的双糖变成单糖,也就是说将花蜜中的蔗糖水解成葡糖糖和果糖。第二是物理变化:就是经过蒸发的作J=}j,使水分从平均含量为60%,--65%降至17%25%。蜂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10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引言黏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或剃枝虫。主要以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禾谷类粮食作物及棉花、豆类、蔬菜等植物为食。具有群聚性、迁飞性、杂食性、暴食性,是全国性重要农业害虫。紫云英和油菜是黏虫迁飞中转地的主要蜜源植物,根据Wangeta1.(2006)的分析,黏虫种群大小与紫云英面积达极显著水平,黏虫种群大小与油菜面积的相关不显著。是因为自然界中紫云英花蜜比油菜花蜜更适宜黏虫取食,还是因为两种蜜源植物的植株对于黏虫有不同吸引性作用?在河南省罗山县,处于盛花期的紫云英中午及下午的花蜜糖含量(30%~37%)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的油菜(390/o"46%),紫云英的单花泌蜜量(不足0.1taL)远小于油菜(0.3~1.61』L)(刘保玲,2012),这些结果不能解释紫云英为何更适合黏虫蛾的补充营养。对LLl950~1992年小麦黏虫发生面积、迁飞中转区紫云英面积和华南虫源地小麦面积图可以看出,虫源地小麦面积、迁飞中转区紫云英面积并不能完全解释1970年代小麦黏虫发生面积的波动性现象。而是否与以下原因有关:在不同年份间的黏虫春季迁飞期里(3月中旬~4月上旬),由于温度和降水量会有较大变化,从而影响花蜜糖含量和花蜜粘度。王高平等(20l1)报道,河南罗山中午和下午的紫云英花蜜糖含量低于油菜,紫云英单花泌蜜量远低于油菜,这种现象是否具有空间和空间上的稳定性,即两种花蜜的这种比较特征在不同年份和地点是否为规律?在比较干旱年份里的3月中旬~4月上旬,花蜜糖含量会相对提高,花蜜粘度也显著加大,这些改变使黏虫蛾吸取花蜜更加困难,是否对黏虫蛾的迁飞和生殖有不利影响?紫云英花蜜糖含量相对较低、粘度相对较小,是否更有利于黏虫蛾的取食活动?据上述推测,我们设计了一系列试验进行研究。在信阳罗山地区,我们进行了田问试验和Y型管试验观察黏虫对紫云英和油菜的选择性(赵丹,2009),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设计了黏虫成虫对于紫云英和油菜花瓣颜色、气味的综合性选择性试验,赴江西婺源采集、测定紫云英和油菜的单花泌蜜量和糖含量,开展毛细管模拟黏虫喙管吸取单花蜜溶液试验,用毛细管采集并采用毛细管上升法测定江西婺源紫云英和油菜的相对粘度,模拟花蜜糖含量和粘度配制溶液饲喂黏虫并测定其取食量和产卵量的试验,以分析蜜源植物气味和花蜜粘度对黏虫成虫取食的影响。采川毛细管上升法来测定花蜜相对粘度的原理是根据Kim等人的报道(Kimela1.,2011):花蜜在毛细管中的上升可刚公式表示如卜:h(t、=(rotcos0/2p)172(1)其中办(,)为花蜜高度(是时间的函数),r为毛细管内、l,径,仃为花蜜的表面张力值,,为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花蜜流动时间,p为接触角,∥为花蜜粘度。据此可知,花蜜粘度∥可用(2)式表示如下:∥=rotcosO/2h2(,)(2)又因花蜜在毛细管中停止上升时的高度h=20-cos0/(pgr),则接触角0按(3)式计算0=arccos(pgrh/20-、(3)(3)式中的花蜜密度P=1000.0+5.37S[kg/m’](Danieleta1.,1989)其中花蜜浓度S为百分率。据上述公式,可知对一定规格的毛细管而言,毛细管上升法测得的花蜜粘度取决于3个主要因素:1、花蜜表面张力;2、花蜜上升至一定高度所需要的时间;3、花蜜密度。测定表面张力需要较大量的样品,而田间采集的花蜜无法满足需要。而在本论文的研究中,我们认为紫云英和油菜花蜜组成主要是糖和水,冈为氨基酸的含量极低(刘保玲2012);冈而花蜜密度主要取决于糖含量。在此情况下,本文在遵从两个假定的基础上,主要以花蜜上升时间为测定粘度的主要依据,并将具体的测定数值称为花蜜相对粘度。所根据的两个假定是:1、两种花蜜糖组分相似;2、糖含量波动在10~50%之间时,两种花蜜的表面张力是相同或相近的。试验同时设计有测定人工配制的模拟花蜜的表面张力值,目的是为了评价用花蜜在毛细管中上升时问作为粘度测定依据的误差大小。表面张力是指液体表面层由于分子引力不均衡而产生的沿表面作用于任一界线上的张力。通常,由于环境不同,处于界面的分子与处于相本体内的分子所受力是不同的。在水内部的一个水分子受到周围水分子的作用力的合力为0,但在表面的一个水分子却不如此。冈上层空间气相分子对它的吸引力小于内部液相分子对它的吸引力,所以该分子所受合力不等于零,其合力方向垂直指向液体内部,结果导致液体表面具有自动缩小的趋势,这种收缩力称为表面张力。表面张力(surfacetension)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与温度和界面两相物质的性质有关。本文采用田间网室和室内的选择性试验观测黏虫蛾对紫云英和油菜的选择性,并以定量毛细管相对粘度测定法测定田间花蜜粘度,同时在实验室配置模拟花蜜以研究粘度对黏虫成虫的影响。花蜜粘度对黏虫蛾影响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卜:定量毛细管测定田间油菜、紫云英花蜜相对粘度一在室内配置糖含量恒定、甲基纤维素梯度提高的混合溶液一测定混合溶液相对粘度一筛选出与紫云英、油菜花蜜粘度近似的混合溶液并建立不同粘度的模拟花蜜一实验室观测不同粘度模拟花蜜对黏虫蛾的取食以及产卵的影响。12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前国内外在对黏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规律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文献报道,多数研究集中在迁飞事实澄清和迁飞过程等方面,很少有关黏虫对不同蜜源植物取食行为的报道,更是没有关于蜜源植物紫云英与黏虫关系的报道。因此,观测黏虫蛾对这些蜜源植物的取食行为有一定的先创意义。预期的研究结果对于研究黏虫与其他蜜源植物的关系有借鉴作用,有助于阐明黏虫的种群动态机制。同时,本试验为改进目前监测黏虫蛾的糖醋液配方、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提供基础资料。13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材料与方法3.1材料3.1.1虫源和供试植物黏虫于实验室继代饲养(温度24。C,75%RH),蛹重在200mg至300mg之间。幼虫化蛹后即称取蛹重,根据重量分为两个重量等级:A.0.20--0.259;B.0.2“O.309。黏虫化蛹期间放入装有湿润细土的塑料筒内,土深5~10cm,保持气候箱一定的湿度和温度直至黏虫羽化。供试寄主植物为信阳市罗山县子路镇朱湾村自然环境中生长的处于花期的油菜(图4)和紫云英(图5)。图4花期油菜Figure4.Therapeinthefull·bloomstage图5花期紫云英Figure5.Themilkvetchinthefull·bloomstage3.1.2仪器试剂试验仪器:Hirschmann定量毛细管(0.51al、1此、51xL)、电子天平、0~80%便携式折光仪(北京万成北增精密仪器有限公司WZl08)、超景深三维成像系统(KEYENCEVHX一600)、数显恒温水浴锅(国华电器有限公司HH一2)、自动表面张力仪(上海衡平仪器仪表厂BZY-3B)。试验试剂:甲基纤维素(sigma公司生产)、蔗糖(天津化学试剂厂)、紫云英和油菜单花蜂蜜(广西丽阳蜂业)、蒸馏水。3.1.3其它试验用具毛细管测定相对粘度装置:测量配置的混合溶液或者蜜源植物花蜜上升时间(相对粘度)。制作方法:将赫斯曼毛细管一端齐贴丁标签纸内侧一边,使毛细管一端的横截面与标签纸一边吻合。并在标签纸上测得1.6厘米刻度(1/2毛细管总K度),用笔轻划横线做以记录。如图6所示。14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6毛细管测定相对粘度装置Figure6.ThedeviceofrelativeviscositymensurationbythecapillaryY型管装置(图7):观察雌雄黏虫对丁.紫云英和油菜植株的选择趋性。制作方法:将纯水瓶剪开后首尾对接,对接处用透明胶带同定制成。选择端臂K约48cm,放虫端臂长约50cm,Y型管内径6.5cm。震鬻图7Y叶!管装置Figure7.+FhedeviceofY-tube15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颜色和气味选择装置:用于观测黏虫对于紫云英和油菜花瓣颜色和气味的综合选择趋性;制作方法:对一培养皿底部均匀分成四个区域,将等量油菜和紫云英花瓣(去除花蜜)放置于对顶两区域内,花瓣上用保鲜膜覆盖。如图8所示。图8颜色气味选择试验装置Figure8.Thedeviceofcolor,odourselectionfortest3.2试验方法3.2.1黏虫蛾对紫云英和油菜的选择性试验3.2.1.1紫云英和油菜单花蜂蜜对黏虫成虫卵量的影响取雌雄黏虫各3只放置于养虫笼内,用不同糖浓度(5%、7%、9%、11%、13%、15%)油菜和紫云英单花蜂蜜溶液饲养,黏虫开始产卵期间养虫笼内放置折叠的黄色产卵纸。每隔24h(1d)更换饲喂溶液并取出产卵纸计数黏虫产卵量多少;每次试验以14d作为一个统计周期,试验重复进行二次。3.2.1.2黏虫蛾对紫云英和油菜趋性的室内外试验取同一天羽化的雌雄黏虫成虫若干并做以24h饥饿处理;川五点取样法分别在油菜和紫云英人田里四顶角和中心位置选择若干油菜和紫云英植株以备试验川:Y型管试验中,其两臂内分别放萱等量油菜和紫云英整株(按照Y型管内部空间容纳量裁剪)、16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茎、叶子、花朵用作试验观察,每组试验以水平转动Y型管臂120。三次作为一个重复。每次试验仅放进一只(雌或雄)黏虫成虫进行选择,试验结束后随机更换黏虫和相应植物部位,并在更换过程中对Y型管的内、外壁用95%浓度的乙醇溶液擦洗,并在晾干后再次使用。选择性标准:当黏虫蛾爬至超过某臂的10cm处,并持续3min以上者,就视为其对该臂的味源做出了选择。Y型管试验每组使用黏虫成虫10只(5雌5雄),各组试验均进行三个重复。计数在无风的室内用红色光源进行,试验在每日21:00后进行。田间试验在帐篷内进行并每次使用黏虫成虫20只(10雄10雌),试验重复进行十次。帐篷内左右侧摆放的等盆油菜和紫云英植株相隔至少60cm。选择性标准:5min内蛾子进行选择并且停留在相应植株上不动作为选择结果并记录,计数时也用红光。试验在每日21:00后进行。3.2.1.3蜜源植物花瓣颜色、气味对于黏虫的综合吸引性试验在一组试验中,对一培养皿底部均匀分成四个区域,将等量油菜和紫云英花瓣(去除花蜜)放置于对顶两区域内,花瓣薄层上用保鲜膜覆盖(见图8);在晚上20:00-22:00时间段内,用白炽灯进行照明并记录黏虫蛾选择趋性。(试验前对黏虫蛾进行暗处理6h);每次试验均在培养皿中心位置用放虫盒放出雌(雄)黏虫,实验观察雌(雄)黏虫蛾进行选择三分钟,以蛾子停留在相应扇形区域超过30s作为选择结果记录,选择成功区域用“1”表示,选择失败区域用“0”表示;每个重复转动培养皿四次,以消除方位对于黏虫蛾选择性的影响。每转动一次,其所用虫子均为随机挑选暗处理中的个体;一组试验进行10个重复。3.2.2紫云英和油菜花蜜比较特征的稳定性研究2012年4月上旬在江西省婺源县江岭镇(黏虫春季迁飞中转区),在两种蜜源植物盛花期的早上(7:00~9:00)、中午(11:00~13:00)和下午(16:00~18:00),用1Ⅲ毛细管采集紫云英花蜜、用5Ⅲ毛细管采集油菜花蜜(紫云英泌蜜少,用5pl的毛细管不易采集),试验重复进行3天。3.2.2.1两种蜜源植物花蜜糖含量的比较特征每大选取紫云英和油菜田各l块,每种蜜源植物的3块田之间各白相距不少丁.200米,3块田略早二角状分布。在选取的每1块油菜和紫云英地里,我们均采用五点取样法川毛细管吸取花蜜,各自收集后置丁便携式折光仪上进行花蜜糖含量测定,同时采集并计算单花泌蜜鼙:单花泌蜜量=花蜜量/花朵量。最后分析两种蜜源植物盛花:}{}】早上、中午和l-q:糖含量以及单花泌蜜鼙的变化,并与河南省南部罗山县的数据作比较。17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2.2.2两种蜜源植物单花泌蜜量的比较特征用五点取样法进行花蜜采集后计算单花泌蜜量:单花泌蜜量=花蜜量/花朵量。最后分析两种蜜源植物盛花期早上、中午和下午糖含量以及单花泌蜜量的变化,并与河南省南部罗山县的数据作比较。3.2.3花蜜相对粘度测定方法的研究我们在测定黏虫蛾喙管外直径的基础上,采用外径相近的毛细管建立起花蜜相对粘度的测定方法。因为在测定实验中,我们发现雌雄黏虫喙管的取食端部分可以进入容量为1“l的毛细管内部,而喙管基部则可以进入59l的毛细管内部,据此我们推断,黏虫喙管的外直径估量值为:黏虫取食端外直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虚拟蜜罐在网络安全中应用的研究
- 同臭氧氧化降解糖蜜酒精废水的研究
- 蜂蜜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
-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蜜炙黄芪炮制特征成分的药效学研究
- 世界蜜月胜地最佳旅游时间介绍
- 温州蜜柑隔年交替结果果实品质分析
- 菠萝蜜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修饰酶及糖代谢相关酶的研究
- 蜂蜜及蜜丸中蜂蜜的质量考察研究
- 十大豪华蜜月度假胜地
- 蜜蜂在水稻上的访花行为及其介导花粉扩散的研究
- DB14∕T 1636-2018 甜樱桃蜜蜂授粉技术规程
- 邮轮蜜月出境旅游产品开发及市场拓展策略探讨
- 我们就如同一只只小蜜蜂飞舞其间流连忘返多姿多
- 房产小蜜书与房探007的区别
- 教你几个识别蜂蜜的方法
- DB61∕T 509.3-2011 秦岭猪苓蜜环菌菌种
- 春季喝蜂蜜三大好处、四大注意一定要牢记
- 泰国蜜月旅行婚纱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