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5 MB
  • 2022-06-16 12:31:56 发布

2018年(呼伦贝尔兴安盟专版)中考物理复习(练习)第13课时 功 功率 机械能及其转化.doc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13课时 功 功率 机械能及其转化]一、选择题1.【2016·杭州】如图13-16所示,在台球比赛中,选手推动球杆撞击白球,白球发生运动后碰撞其他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平桌面滚动的球受到了重力,重力对它做了功B.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手对球杆做了功C.桌面对球的支持力做了功D.白球撞击其他球后没有静止,是因为人的手还在对白球做功图13-16   2.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一位身高17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图13-17所示。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图13-173.【2017·广东】妈妈与小明进行爬山比赛,他们选择的起点、路径和终点都相同,全程设为匀速运动,妈妈的体重是小明的2倍,妈妈所用的时间是小明的3倍。若妈妈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W1,功率为P1,小明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W2,功率为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W1∶W2=1∶1B.W1∶W2=2∶3C.P1∶P2=1∶1D.P1∶P2=2∶34.如图13-18甲所示是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下落过程中路程h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图乙中描述重力对该球做功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图13-185.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图13-19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F1>F2,W1>W2B.F1=F2,W1>W2C.F1=F2,W1<W2D.F1<F2,W1<W2 图13-19   6.【2017·荆门】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13-20所示,汽车在第10s时已行驶了150m,速度达到了20m/s,随后匀速前进。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始终为2000N,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0~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5m/sB.在0~10s内汽车的牵引力大小恒为2000NC.在10~20s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为4×105JD.在10~20s内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4×105W图13-207.【2017·德阳】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物体运动的s-t图像如图13-21所示,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在10s时的速度大于4s时的速度B.0~6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大于6~12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C.0~6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小于6~12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D.0~6s物体所受的拉力大于6~12s物体所受的拉力图13-218.如图13-22所示,婷婷同学用12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木板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3-22A.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B.木板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2W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将增大9.【2016·德州】如图13-23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3-23 A.当t=2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是0B.当t=3s时,物体受到摩擦力是7NC.4~6s内,拉力F做的功是20JD.2~4s内,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10.【2017·温州】图13-24为自动垂直升降式车库的停车过程示意图。下列关于汽车匀速上升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图13-2411.【2016·淄博】如图13-25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匀速水平飞行的战斗机加油,加油后战斗机仍以原来的高度和速度匀速飞行,则战斗机的(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B.动能不变,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C.动能增加,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加D.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图13-25   12.【2016·长春】如图13-26所示,分析小球从A点自由摆动到C点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从A点摆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小球摆动到最低点B时动能为零C.小球摆动到C时重力势能最小D.小球在整个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图13-2613.【2016·内江】图13-27所示的四幅图中,关于能量转化说法错误的是(  )图13-27A.图甲所示,过山车向下运动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图乙所示,水电站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图丙所示,自行车运动员奋力蹬车时,人体内的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D.图丁所示,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会发热,将内能转化为动能14.如图13-28所示,一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个小球,把它们套在光滑的水平杆上,a点是压缩弹簧后小球静止释放的位置,b点是弹簧原长时小球的位置,c点是小球到达最右端的位置。则小球由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3-28A.小球在a点,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B.小球在b点,小球的速度最小C.从a点到b点,小球的动能逐渐增大D.从b点到c点,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小15.【2017·眉山】如图13-29所示,人造卫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3-29A.卫星在近地点时,动能最大,机械能最大B.卫星在远地点时,动能最大,机械能最大C.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D.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16.【2016·大连】一个小石块从空中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若不计空气阻力,从小石块开始下落,到刚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小石块的重力势能Ep随着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  )图13-3017.【2016·咸宁】如图13-31所示,小球由静止开始沿着粗糙的路面从a点向d点自由运动,其中b和d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球从a到c加速下滑,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小球从c到d减速上坡,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小球在b和d时重力势能和动能都相等D.小球从a到d的过程中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图13-3118.【2017·自贡】如图13-32所示,是一名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b点离手,c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从a到d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13-32A.只有在从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在从b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C.在从c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减少 D.在从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19.【2017·乐山】如图13-33甲所示,小球从竖直放置的弹簧上方一定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从a处开始接触弹簧,压缩至c处时弹簧最短。从a至c处的过程中,小球在b处速度最大。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ΔL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从a至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3-33A.小球所受重力始终大于弹簧的弹力B.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小球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D.小球的动能一直减小20.如图13-34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关于小石块从A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石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B.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小石块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C.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小石块在C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图13-3421.如图13-35所示的实验中,小车从斜面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3-35A.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小车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小车的机械能增大C.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则被撞击后的木块所获得的动能将保持不变22.质量为8kg的均匀木块,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2,若用2N的拉力使它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前进1m,如图13-36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g取10N/kg)(  )图13-36A.木块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2NB.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C.木块对桌面的压强是800PaD.拉力在此过程中做的功为2J二、填空题 图13-3723.【2017·义乌】图13-37为四旋翼无人机,质量m为1.2kg,下方悬挂着一个质量为0.1kg的摄像机。在10s内无人机从地面竖直上升了20m,然后边摄像边斜向上飞行了30s,仪表盘上显示离地高度为36m,无人机前10s对摄像机做功________J,整个过程中,无人机对摄像机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W。(g取10N/kg)24.【2016·泸州】如图13-38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缓慢提升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线A点上升高度hA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钩码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_N;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5N时,钩码受到的合力大小是________N。从开始提升到hA=30cm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对钩码做功为________J。图13-3825.在“探究汽车的速度”的实验中,甲、乙两辆相同的汽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如图13-39所示。由图可知,甲车的动能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车的动能;经过相同的时间,甲、乙两车牵引力做的功之比为______。(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图13-39图13-4026.【2016·襄阳】王波同学帮父母搬家,现有30捆书籍,每捆书籍的质量都为5kg。王波想尽快将它们搬上10m高处的新家。图13-40是王波可以提供的用于搬运物体的功率与被搬运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为了尽可能快地将这批书籍搬上新家,他每次应搬________捆。若每次下楼时间是上楼时间的一半,则他最快完成搬运任务并返回原地,所用的总时间为________s。(g取10N/kg)27.【2016·大庆】将体积相等的实心铅球和铁球放在同一个水平桌面上,则铅球的重力势能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球的重力势能(以地面为参考面,ρ铅>ρ铁)。现将铅球斜向上方抛出落至地面,此现象表明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____的原因,此过程中铅球的动能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28.【2016·张掖改编】小伟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13-41所示的实验,让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向下运动,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图13-41(1)图甲是控制两球的________相等,探究的是动能与_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使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图乙探究的是动能与___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后,小伟联想到在许多交通事故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汽车的“超载”与“超速”,进一步想知道,在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中,哪个对动能影响更大?于是利用上述器材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小球的质量m/g小球自由滚下的高度h/cm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s/cm1301042302016360108①为了探究“超载”安全隐患,应选择________两个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②为了探究“超速”安全隐患,应选择________两个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③分析表格中对应的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图13-4229.【2016·河南】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3-42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将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将木块撞出了一段距离。实验次数钢球质量m/g钢球下摆高度h/cm木块滑行距离s/cm1202020240205836020(1)本实验使钢球获得动能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钢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的。(2)从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他们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相同高度摆下,使钢球到达竖直位置的________相同,从而探究动能与______的关系。(3)在第3次实验中,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需要重做第3次实验,甲同学建议换用同样较长的木板,乙同学建议换一个较大的木块,丙同学建议降低钢球下摆的高度。你认为应当采用________同学的建议。(4)由上述实验数据和现象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小明看到运动员拉弓射箭时,弓拉得越弯,箭射得越远。小明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1)为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他设计了如图13-43所示的实验(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将同一弹簧压缩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手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木块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图13-43(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3)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消失了。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3-4431.【2017·陕西】小柯在课外活动时,偶然将两个弹性球叠放在一起同时自由下落,发现上面小球反弹的高度大于下落的高度。于是,他想探究同一个上面小球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为此,他提出了三个猜想:①与两个弹性球下落的高度有关;②与下面弹性球的质量有关;③与下面弹性球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柯选取了质量为10g的A球作为上面的反弹小球,用体积相同的B、C、D三个球分别作为下面的弹性球,如图13-44所示。B、C两球质量相同但材料不同,C、D两球材料相同但质量不同。小柯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了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下面弹性球质量/kg下落高度/mA球反弹高度/m1B0.50.91.621.11.931.32.14C0.50.91.751.12.061.32.57D0.80.92.281.12.391.32.8(1)小柯实验选取的测量工具有电子秤和________。(2)A球下落过程中,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它的______能。(3)比较三次实验序号__________,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在下面弹性球的质量、材料等条件一定时,下落高度越高,上面弹性球反弹的高度越高。(4)比较实验序号4、7(或5、8,或6、9),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在下面弹性球的材料、下落高度等条件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上面弹性球反弹的高度越高。(5)为了探究猜想③,除了选取A球作为上面的反弹小球外,还应在B、C、D三个弹性球中选择________两球进行实验。(6)实验表明,每次所测A球反弹的高度总比下落的高度要高,是因为在两球碰撞时下面弹性球对上面A球做功,使A球机械能总量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一现象________(选填“违背”或“不会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四、计算题32.【2016·长沙】某海上蹦极挑战者的质量为50kg,下落的高度为45m,所用时间为5s,g取10N/kg。求:(1)挑战者下落的平均速度。(2)重力对挑战者所做的功。(3)重力做功的功率。 33.【2017·甘肃】如图13-45甲所示,物体重500N,某人用F=400N平行于斜面的拉力使物体沿斜面向上做直线运动,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求:(1)物体运动的速度。(2)10s内人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和功率的大小。(3)10s内人对物体做了多少有用功。图13-4534.【2017·宜宾】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13-46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总质量m=1500kg的汽车,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s1=50m处开始减速,经t1=4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图中阴影区域)边界,然后再经t2=6s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长s2=36m。不计车长,取g取10N/kg。(1)求汽车的重力大小。(2)求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3)若汽车在ETC收费岛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重力的0.2倍,求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时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功率。图13-4635.【2017·泰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已经逐步进入家庭。某品牌小汽车质量是1600kg,车上载有人和物品质量共为200kg,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0×10-2m2。若小汽车以输出功率60kW在市区外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v1=72km/h;当汽车将要进入市区时,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输出功率立即减小为24kW并保持该功率继续直线行驶,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3-47所示,设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不变,g取10N/kg。求:(1)该汽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2)汽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3)t2时间后汽车运动的速度v2大小。图13-47参考答案1.B 2.C3.D [解析]爬山过程,人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为W=mgh,由于h相同,妈妈的体重是小明的2倍,所以W1∶ W2=2∶1;根据P=,由于W1=2W2,t1=3t2,得妈妈的功率与小明的功率关系为P1===P2,即P1∶P2=2∶3;故D正确。4.C 5.B6.C [解析]汽车在10~20s内行驶的距离s2=vt=20m/s×10s=200m,在0~20s内行驶的距离s=s1+s2=150m+200m=350m,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v′===17.5m/s,故A错误;汽车匀速前进时,牵引力等于阻力,等于2000N,在0~10s内,汽车做加速运动,牵引力大于阻力,大于2000N,故B错误;10~20s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W=Fs2=2000N×200m=4×105J,故C正确;10~20s内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P===4×104W,故D错误。7.B [解析]由题图知,0~6s和6~12s物体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0~6s过程中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m,6~12s过程中物体通过路程为1m,因为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多,速度越大,因此物体在0~6s过程中的速度大于6~12s过程中的速度,即4s时的速度大于10s时的速度,故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0~6s过程中通过的距离为3m,6~12s的过程中通过的距离为1m;因为拉力相同,由W=Fs可知,0~6s拉力对物体做的功大于6~12s拉力对物体做的功,故B正确。由于速度发生了改变,根据P=Fv可知,0~6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大于6~12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故C错误。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阻力,0~6s物体所受的拉力等于6~12s物体所受的拉力,故D错误。8.C 9.C 10.D 11.D 12.D 13.D14.C [解析]a点是弹簧被压缩后形变最大处,其弹性势能最大,故A错误。因为水平杆光滑,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小球动能逐渐增大,故从a点到b点时小球速度越来越大,故C正确、B错误。b点是弹簧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弹簧的弹性势能为0,小球到达b点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所以弹簧逐渐被拉伸,其弹性势能逐渐变大,故D错误。15.C 16.C 17.C 18.B19.C [解析]从b到c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逐渐减小,此过程中,小球所受重力小于弹簧的弹力,故A错误;小球高度一直减小,质量不变,因而其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故B错误;小球减少的机械能用来克服弹簧的弹力做功,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故C正确;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速度逐渐增大,动能增大,故D错误。20.C [解析]小石块在下落过程中,在AB段,小石块只受到重力作用,加速下落,故B错误。在BC段,橡皮筋开始伸长(大于原长),对小石块的拉力逐渐增大,当拉力小于重力时,小石块仍处于加速状态;当拉力大于重力时,小石块减速下落,故C正确。C点是小石块下落的最低点,此时小石块虽然速度为0,但此时所受拉力最大,且大于重力,故C点时小石块受到的并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动能,还有一部分转化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故A错误。21.D [解析]小车从斜面上开始下滑到水平木板上,小车质量不变,速度增大,所处高度减小,故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小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错误。不计空气阻力,但存在摩擦,所以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小车的机械能是减小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故B错误。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木块在水平方向上不受摩擦力,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故D正确。22.C23.20 0.9[解析]摄像机的重力G=mg=0.1kg×10N/kg=1N,前10s内摄像机升高的高度h=20m,对摄像机做的功W=Gh=1N×20m=20J;整个过程中,摄像机升高的高度h′=36m,无人机对摄像机做功W′=Gh′=1N×36m=36J,无人机对摄像机做功的功率P′===0.9W。24.2 0 0.425.小于 1∶426.3 45027.大于 运动状态 先减小后增大28.(1)质量 速度 质量相等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速度 质量 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3)①1和3 ②1和2 ③速度 29.(1)让钢球从高处摆下 木块被撞后滑行的距离(2)速度 质量(3)甲(4)当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30.(1)不同 移动距离的大小 (2)不能(3)错误 机械能不会消失,只是木块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31.(1)刻度尺(或卷尺) (2)动(3)1、2、3(或4、5、6,或7、8、9)(4)下面弹性球的质量越大(5)B、C(6)增大 不会违背[解析](1)本题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质量和高度,所以要用到电子秤和刻度尺(或卷尺)。(2)物体高度降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3)题目所用的物理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根据结论质量、材料一定可知,变化的只是高度,所以比较的是实验1、2、3(或4、5、6,或7、8、9)。(4)题目所用的物理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根据实验序号4、7(或5、8,或6、9)可知,实验控制了材料、高度一定,变化的只是下面弹性球的质量,并且质量越大,弹起的越高。32.解:(1)v===9m/s。(2)W=Gs=mgs=50kg×10N/kg×45m=22500J。(3)P===4500W。33.解:(1)物体运动的速度v===1.2m/s。(2)10s内物体移动了12m,人对物体做的功为W=Fs=400N×12m=4800J;功率P===480W。(3)有用功为W0=Gh=Gssin30°=500N×12m×=3000J。34.解:(1)汽车的重力G=mg=1500kg×10N/kg=15000N。(2)由题意可知,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8.6m/s。(3)因为汽车在ETC收费岛匀速行驶,所以汽车受到的牵引力F=f=0.2G=0.2×15000N=3000N,汽车在收费岛匀速行驶的速度v′===6m/s;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3000N×6m/s=18000W。汽车所做的功W=Pt=18000W×6s=1.08×105J。35.解:(1)对水平路面的压强p=====9×105Pa。(2)当汽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时,根据P=Fv可得,F1===3000N,因为汽车匀速行驶,所以阻力f=F1=3000N。(3)当汽车以速度v2匀速行驶时,动力F2=f=3000N,根据P=Fv可得,v2===8m/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