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 MB
  • 2022-06-16 12:31:55 发布

2018年(呼伦贝尔兴安盟专版)中考物理复习(练习)第6课时 透镜及其应用.doc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6课时 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2017·常州】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6-11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  )图6-112.【2017·荆州】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矫正近视眼用凹透镜,主要是利用它对光的会聚作用B.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图6-123.【2017·乐山】如图6-12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B.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D.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4.小夏用图6-13中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图6-14所示的四个实验情景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的是(  )图6-13图6-145.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探测器与“战神”小行星擦肩而过,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探测器上的照相机先后拍摄了一组照片如图6-15所示(镜头的焦距不变)。对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6-15A.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B.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C.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 D.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6.【2017·连云港】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此时物距大于20cmC.当物距为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7.【2017·温州】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四组数据(如下表),其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  )组别甲乙丙丁物距/cm10152030像距/cm40302015A.甲B.乙C.丙D.丁8.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6-16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6-16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9.【2017·常州】用手机看视频,图像太小,屏幕放大器(凸透镜)来帮忙,小明通过透镜可看到放大了的图像,如图6-17所示,手机距离透镜15cm,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图6-17A.20cmB.15cmC.10cmD.5cm10.(多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6-18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图6-18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放大镜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D.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11.【2017·北京】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6-19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图6-19A.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若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C.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D.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12.如图6-20所示,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图6-21中的(  )图6-2013.【2017·菏泽】关于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面镜成的都是虚像B.凸透镜成的都是实像C.凸透镜可以成缩小的像,也可以成放大的像D.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图6-2114.【2017·湘潭】如图6-22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凸透镜可以成正立的实像C.摄像头发光照亮了二维码D.平行光通过摄像头会发生折射图6-22二、填空题15.如图6-23所示,甲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图,乙是__________的工作原理图。图6-2316.如图6-24所示是某摄影师抓拍的一滴水珠下落到水面瞬间的照片。水珠后方的景物通过水珠成________、缩小的实像,此时水珠相当于________镜。水珠在水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此时水面相当于________镜。 图6-2417.【2017·河南】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三、作图题18.在图6-25中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O为光心,F为焦点)图6-25  19.画出图6-26中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图6-2620.如图6-27所示,请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图6-27四、实验探究题21.有一凸透镜成像情况如图6-28所示,其中AC是从物点A发出的一条射到凸透镜上的光线。图6-28(1)请作出这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如果AB向左移动,则它成的像将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3)主光轴上有刻度,每一小格代表1cm,请你通过作图读出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m。22.【2017·天水】用如图6-29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图6-29(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位置固定。当发光的小灯泡放在40cm刻度线位置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2)小明用蜡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做实验,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4)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呈现出清晰的像,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23.【2017·龙东】以下是某实验小组进行的两组光学实验:图6-30(1)图6-30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①实验中选取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__关系。②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将光屏放在此处,则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③将蜡烛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图乙、丙、丁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①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乙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②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如图丙所示,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________。③若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丁所示,为了使像能清晰地呈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参考答案1.B [解析]B中瓶盖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B [解析]矫正近视眼用凹透镜,主要是利用它对光的发散作用,故A错误;因为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的原则,即物体向凸透镜靠近时,所成的像变远、变大,所以要使投影仪在光屏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故B正确;照相机成像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故C错误;放大镜实质是一个凸透镜,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3.A [解析]利用自拍杆,可使人与镜头的距离增大,即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4.A 5.C6.C [解析]光屏上出现等大的像,则u=v=2f=20cm,f=10cm,故A错误;此时物距等于像距等于20cm,故B错误;当物距是30cm时,满足u>2f,则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像会变暗,故D错误。7.A [解析]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处不成像,故A错误;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故乙正确;物距在二倍焦距处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为二倍焦距,故丙正确;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丁正确。8.D 9.A 10.A 11.C 12.B 13.B14.D [解析]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反射的外界光线,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凸透镜可以成正立的虚像、倒立的实像,不可能成正立的实像,故B错误;摄像头不是光源,不会发光照亮二维码,故C错误;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平行光通过摄像头会发生折射,故D正确。15.照相机 放大镜16.倒立 凸透 虚 平面17.缩小 减小18.如图所示19.如图所示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20.如图所示21.(1)如图所示(2)左 (3)0.120(0.109~0.121均可)22.(1)10.0 (2)放大 (3)右 (4)凹[解析](1)根据焦点和焦距的定义可知,当蜡烛距离透镜为50.0cm-40.0cm=10.0cm时,在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是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10.0cm。(2)由图题乙可知,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50.0cm-35.0cm=15.0cm,凸透镜的焦距为f=10.0cm,故2f>u>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4)将老师的眼镜靠近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呈现出清晰的像,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对光线起到了发散作用,则镜片为凹透镜。23.(1)①大小 ②不能 ③不变(2)①10.0 ②放大 投影仪(或幻灯机) ③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