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0 KB
  • 2022-06-16 12:14:40 发布

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李时珍》说课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李时珍》说课稿三年级语文组潘海音【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比较简单的人物传记,讲述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边行医边研究药物,用了27年时间,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药物书,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事迹。李时珍生平最重要的事业和贡献就是编写了《本草纲目》这部伟大的著作,《本草纲目》凝聚着李时珍毕生的心血。课文5个自然段就是围绕这件事记叙的。【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写人的文章,初步学习了描写人物文章的基本写法,知道“一人一事,”那就是“抓住人物特点,用一件具体的事例加以描述。”同时,从上学期开始,就一直渗透“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学生知道找中心句、找关键词、找重点词等一些概括归纳的方法,这些都是学习这篇课文的优势所在。但是,个人以为,《李时珍》这篇课文看似简单,实则记叙顺序阴晦,不但学生不能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就是教师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参考用书建议认为以“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为顺序叙述,不无道理。然而“立志学医”的叙述顺序是:李时珍的“父亲不愿让他学医--他立志学医--留心学习并有成效--父亲同意他学医”。从父亲不愿让他学医到同意他学医,这是事情的开始和结果,作者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的(这是站在父亲的角度上叙述文章的);而他编写《本草纲目》一事,是从他“为病人着想--决心编书--编书成功”。整个事件虽然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然而却是从李时珍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个人以为两部分叙述角度的转换,不利于孩子们学习“围绕中心选材,按一定顺序叙述”的方法。因此教学本课,我只选择指导孩子们抓住“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两件事理清了作者叙述的顺序,而后重点研读“编写《本草纲目》”这件事,同时渗透“一人几事”的写人方法,那就是“抓住人物特点,用几件具体的事例有详有略的加以描述”。【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习的好思想,学习他不怕艰辛编写《本草纲目》的坚定意志,以及严谨的态度和忘我的精神。   2.继续练习独立识字。掌握两个多音字“载、累”。利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世代行医、救死扶伤、鄙视、完善、严寒酷暑”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3.结合课文内容练习概括,培养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4.渗透“一人几事”的写作方法,也就是“抓住人物特点,用几件具体的事例有详有略的加以描述。”【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教学难点】体会李时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忘我的精神。【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阅读有关李时珍的书籍,上网查找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历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图片以及文字资料,重点句段等)。【教学时间】一课时【基本设计理念】整堂课真正确立学生的自主地位,并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中,动脑、动口,很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引导,履行了主导的职责。【教法与学法】依据教学目标,教法上我采用了以下形式:一、找一找——找中心句、找过渡句、找关键词等。二、画一画——画出文中与不“完善”、与关键词相对应的句子。三、想一想——对照课文插图,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想象“山高路远、严寒酷暑”的画面。四、读一读——读你感彻肺腑的段落。五、问一问——问你最想知道的问题。这样五个环节的设计,可以打破传统的半讲半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方法,激发和鼓励学生去找、去画、去说、去读、去提,实现一种新型的、自主的、开放的语文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过程看似“散”其实阅读贯穿始终,整个过程都跳不出教师的这一系列设计中。【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揭示课题,明确文体谈话导入----板书课题-----明确文体【设计意图:语文教学教的就是一种文化,一种能引起彼此共鸣、彼此交融的文化,一种能让大家赏心悦目、倾注于自己的情感和志趣的文化。本课情境的创设,正是再现、传递着这种文化。同时让学生收集、交流有关本课的资料,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明确文体的用意在于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写法。】 二、初读,理线索 1.指名读课文,正音,解词。2.自由读文,读通顺,读流利。【设计意图:一方面相机进行个别指导,另一方面又掌握了预习的实际情况,教学便可有的放矢。同时,扎实的初读为下一步的探究打下了基础。】3.找中心句,感知人物特点4.默读课文,理顺序、明重点【设计意图:“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是本册教材的一个训练要求,本环节根据课文特点设计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事件,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三、细读,识“经过”【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素质教育思想,具体表现在:1、依据大纲,紧扣教材,结合课文内容练习概括,培养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突出了自主性训练。2、读、说、想、看并举,培养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能力,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兴趣。3、文道结合,教书育人,语文课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得到统一。】四、总结全文,求发展1.依据板书,再次梳理思路2.提供帮助,总结文章中心。3.渗透写法,再求发展【设计意图:依据板书总结中心,降低了概括的难度,达到了了训练的目的。最后一个环节渗透了“一人几事”的写作方法,也就是“抓住人物特点,用几件具体的事例有详有略的加以描述”,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五、板书设计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立志学医救死扶伤李时珍(1--2)原因:不全不详不准医德高尚编写药书经过:采药品尝访问严谨的治学态度(3--5)结果:伟大著作忘我的精神【设计意图:板书力求脉络清晰、简介明了,体现出文章的思路,教者的教路,学生的学路,为学生提供练习概括要点的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