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84 KB
  • 2022-06-16 12:14:40 发布

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李时珍》第二课时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李时珍成都市天回第二实验小学蒲玲教材分析因为这是一篇人物小传,所以课文中的事件都是简要的叙述概括,缺少故事性和趣味性想要,并不太适合品读。但三年级的学生特点,又需要以读带讲的方式来理解课文,品读课文。所以,像这样的课文,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的点落在哪儿就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情分析:目前三年级下学期阶段,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通过对关键词的理解来体会感受文章所要表现的情感,并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在课堂上,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打开思维。但在学习《李时珍》一课的时候,由于文本是人物传记,虽然三年级不涉及体裁,但是文章简要概括的的事件叙述缺少故事性、趣味性的特点,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设置和学生理解的引导。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利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救死扶伤、终于、完善、山高路远、严寒酷暑、”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体会课文通过几个方面表现李时珍精神和品质的写法;结合课后思考题和“金钥匙”继续练习学生的概括能力。3、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为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学习他不怕困难、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和救死扶伤、献身医学的人文精神。教学重点:1、通过抓文中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合亲身体会展开想象等方法,体会李时珍的精神和品质。2、培养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提炼关键词句,学习概括要点。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1、这节课继续学习:李时珍。齐读课题。2、回顾课文内容。(1)回忆上节课的学习,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齐读PPT: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最大的成就是编写了一部伟大的药物书———《本草纲目》(板书:《本草纲目》)。3、为什么说李时珍是一个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一本伟大的药物书呢?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细细去品读他们的伟大。打开书91页。二、了解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体会李时珍的“伟大”。(一)第一部分(1、2自然段):回顾李时珍志向坚定的品质。1、引读1: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李时珍的志愿是这样的:“李时珍亲眼看到医生能够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痛苦,就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2、小结:一个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首先要有坚定不移的志向!(板书:志向坚定)(二)第3自然段:概括中了解旧的药物书缺点,明白决心,体会李时珍严谨认真的品质。1、李时珍的伟大还体现在哪里?轻声读第三自然段。“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师:为什么有这个“决心”?2、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勾出句子,读一读。 (1)请默读3自然段,用“——”勾出写缺点的句子。(2)指名分别读三个缺点:这句话先总的说“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具体的缺点是:“1、2、3。”(3)分号的作用:这三个缺点之间是用一种特殊的符号连接起来的,这就是“分号”,这样的分句就把旧药物书的缺点很清楚地呈现出来了。(4)以读带讲,概括缺点:不全面、不详细、不准确。师:那么这三个缺点究竟什么意思呢?A“有用的没有记载”,说明它记得全不全面?(生:不全面)B“没有说明”就是没有解释清楚,这个缺点叫什么?(生“不详细”);C“记错了”,这叫(“不准确”)。3、引读了解李时珍编书的“决心”。(1)师引读: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所以才发现了旧的药物书有这样的缺点:不全面、不详细、不准确,“他想:病人吃错了药,……完善的药物书。”(2)研究了旧书的缺点,你觉得完善的药物书应该是怎样的?(3)从李时珍的“决心”,你发现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呢?小结:李时珍这样细致认真、追求完美的行医态度就是一种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板书:严谨认真)(三)、第四自然段:概括、抓关键词句理解、想象,体会李时珍不怕困难的品质。1、师过渡: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而且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1)对比读句子,理解关联词“不但…而且…”表示递进的关系。 A:“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而且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B:“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或者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2)你觉得哪一句好?理由是什么?小结:像这种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的句子叫“过渡句”。齐读过渡句。2、引导学生提炼关键词,概括出“采药”“品尝”“访问”三件事。(1)为了写书,李时珍还具体做了哪些事情?你能在句子中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每件事吗?(2)小结方法:的确,文中写了李时珍“采药”、“品尝”、“访问”这三件事。利用找关键词的方法,可以把一段话读短,故事更简洁,以后在学习中,我们还要常常用到这个方法。3、引导学生读出画面,读出想象,体会李时珍不怕艰辛的品质。“采药”、“品尝”、“访问”这三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容易吗?再去读,你感受到了什么?重点词语打上着重号。(1)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的名山。他有时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A:体会“山高路远”、“严寒酷暑”:B“走遍名山”:PPT图出示地图,情景渲染。感受李时珍采药之路的艰辛。到底李时珍经历了怎样的严寒酷暑,又走过哪些名山大川呢?据资料显示,他曾经到过湖北的武当山,江苏的矛山,还到过江西的庐山,安徽的黄山,河南的云台山……你们看,在地图中他走过了这么多省份,你想说什么?冬天,这座山上白雪皑皑,寒风刺骨,让人寸步难行;夏季,烈日当空,酷暑难耐,仅仅蚊虫的叮咬就让人难以忍受!但是李时珍就这样经历了“他不怕……”C 想象画面,体会艰辛:在这寒来暑往的漫漫长路上,你还想象到了哪些画面,选择一个最有感受的说一说?1.当夏日炎炎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李时珍……2.当白雪皑皑(ái)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3.当漆黑的夜晚来临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D生思考,同桌交流,汇报。E:体会读。(2)品尝:读了下面的事情,你的感受又是什么?重点词:“亲口品尝”资料补充:他常常亲身进行试验,为了减轻受伤的人在接受治疗时的痛苦,有一次,李时珍服食具有麻醉作用的曼佗罗花散,以致中毒昏迷,差点丢掉性命。谁再来读一读?(3)你还有什么感受?“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生谈体会,朗读体会艰辛。4、你看,我们又抓住关键词把句子读长了,读出了画面,读出了想象,在这样的体会中,你感受李时珍怎样的精神呢?(板书:不怕艰辛)5、段落小结:这就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的精神,让我们突出这个关联词,再读这个句子。(三)紧扣信念,感受“不怕”背后的精神力量,动情诵读。1、李时珍的这种精神,正如他曾所说的一句话(课件出示):“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2、体会心中的信念。 还记得是什么样的志向,让李时珍“至死不怕难”吗?(救死扶伤,为穷人治病的志愿)3、(引读全段)师:是啊,正因为心中有“救死扶伤”的信念,所以“……”。 三、走进《本草纲目》,感受著作的“伟大”1、 师引读: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做了这么艰苦的准备,“几年以后,他回到湖北蕲春老家,开始写书。”2、小声读第5自然段,标注出三个表数字的词语,你有什么感受?“二十七年”:时间很长;“终于”(历尽艰辛)“一百多万字”、“一千八九百种”:药物书内容丰富3、小结:三个数字,说明了《本草纲目》全面、详细而准确。老师还有一组组数据想和大家分享!(介绍《本草纲目》的地位)(读全段)四、总结全文,铭记伟大。1、总结全文:同学们,《本草纲目》这部书有一百多万字,字字都凝聚着救死扶伤的信念,有一千八九百种药物,种种都李时珍伟大人生的见证。这部书是伟大的著作,不但为我国医药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是世界中医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2、(结合板书)而此时,你能说出李时珍伟大在哪儿吗?3、让我们怀着赞叹与崇敬,再读题目。五、板书李时珍伟大的《本草纲目》志向坚定全面严谨认真详细不怕艰辛准确六、课后作业这篇课文短短的文字就记录了伟大的李时珍和伟大的书——《本草纲目》。想要了解更多李时珍的事迹,请下来去读一读这些小故事:《《李时珍夜宿古寺》《李时珍巧试药性》《李时珍亲尝曼陀罗》。七、自评 1、设计意图首先说一下两个课时的划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认读并书写生字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脉络。让学生知道课文从李时珍立志、行医、编书的原因以及编书的过程和结果这几个方面写了李时珍的伟大和《本草纲目》的伟大。重点品读1、2自然段,体会“救死扶伤”是他的志向。第二课时则围绕“为什么说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以及《本草纲目》伟大在哪儿”这个问题展开教学?品读的落脚点和阅读中概括能力的训练点都落在了3、4自然段。这节课,我教学的重点是通过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并结合亲身体会展开想象这些方法方法重点品读3、4自然段,不仅知道李时珍为了编书做了哪几件事情,还要品读出画面,体会到李时珍“严谨认真、不怕艰辛”的精神和品质。教学难点则是“通过抓关键词,学习概括要点”。第三自然,概括旧药物书的缺点,是通过三步实现的:第一,找出写旧药物书缺点的句子,理解这句话是总分的句式。先总的说“旧药物书有不少缺点”,再具体写缺点。第二、通过老师引导理解分号的作用,明白三个方面的缺点间的关系。第三,概括三个缺点“不全、不详、不准”,教学生做批注。第四自然段,先是通过文中抓关键词“采药”“品尝”“访问”学习概括的方法,再抓重点词谈感受,体会李时珍的精神品质,逐步建立学生对李时珍“伟大”的认识。2、主要问题(1)在教学中,学生对于第四自然个性化品读不够,所以没有把体验读进文本,对于李时珍的精神品质认识不够深入,李时珍的伟大很难引起学生共鸣。(2)学生学习形式灵活性也不够,课堂少了些趣味性,老师也应当多尊重学生的认知,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交流。20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