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 KB
- 2022-06-16 13:09:4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识字的金钥匙内容提要: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至今、唯一的古老文字。专门研究汉字的学者说:“解释一个汉字常常就是做一部中国文化史。了解汉字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以及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都有直接的关系。《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因此,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我把识字教学放在首要的位置。从了解汉字的趣闻、来历入手激发一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结合孩子的生活经验,带领孩子探索汉字的奥秘和规律,寻找识字的金钥匙。尝试用各种途径有效地掌握识字方法,拓展识字范围,使学生逐渐形成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和质量。 一、了解汉字来历,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初学汉字,不了解汉字的字形与字音的关系以及汉字表意的起源,就会觉得汉字难学,所以教师在汉字教学初期就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适时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来历,感受汉字的魅力,喜欢学习汉字,从而对学习汉字产生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把汉字教学顺利地开展下去。 在本学期进行前几个单元教学时,我从利用语文书中的象形字入手介绍汉字起源,选择课外教材《汉字的起源》一书中的汉字来历和相关趣闻图片组织教学,起到了很好地效果。上课时我先请学生看书中“月”字的甲骨文,让学生猜一下这是什么字。学生做出了各种猜测,他们说出自己的想象后,我没告诉他们是什么字,而是通过课件呈现“月”字各阶段演变的字形,同时介绍这个字的发展历史,让学生明白“月”字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变到今天这个样子的。学生都惊叹起来,觉得很奇怪,也很有意思。当他们觉得趣味十足,小脑袋里产生很多疑问的时候,我又以“好”字为例,告诉他们每个汉字里都藏着一个故事。“好”这个字是由一个“女”和一个“子”组成的。在甲骨文里的字形是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孩子,表示一个新孩子的诞生,这是一件好事,让人高兴的事。“好”的意义就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最后我又出示“秦”字的古文字——两只手拿着杵舂,收获的禾的图像。告诉大家“秦”这个图像表示“粮食很多”,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粮食充足,国力富强,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秦朝,一直到汉朝,西域各国还称整个中国为“秦”,英文“China”就是“秦”的译音。听完这些关于汉字的趣事、来历、孩子都觉得汉字真有趣,纷纷表示还想听。就这样,每节课我都要选几个合适的汉字让学生猜一下,激发兴趣,并有机地渗透一些汉字的来历和趣闻。坚持了一段时间,孩子们慢慢地都对汉字着了迷,愿意走进汉字的神奇世界,了解汉字的秘密…… 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汉字字形字义的演变,还感受到了汉字神奇有趣的丰富文化内涵,感受到了祖国汉字文化的无限魅力,从而对祖国语言文字产生了兴趣和感情。二、探索识字奥秘,掌握识字方法,找到识字的金钥匙 陶行知先生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习。”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汉字的知识,同时还要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让学生掌握独立学习的本领。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帮助他们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是重要和必要的。
在教学中最常用的识字方法有指读识字法,听读识字法,拼音识字法,请教别人等几种便于儿童掌握的方法。这些方法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但是缺乏“认”和“用”的结合,识字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我在识字教学中特别注重向学生渗透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和质量。如:教学古诗《锄禾》时,因为学生对这首古诗非常熟悉,在识字时主要运用指读识字法。但古诗中的生字易学,却难于理解。其中“当”字,孩子们运用就有困难。我就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来体会“日当午”是“中午,烈日当空”的意思。这样孩子们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理解了这个生字,就不会再组成“当午”这样的词语了。我又告诉学生平时说的“当中”就是这个“当”字,孩子们恍然大悟,一口气说了好几个句子。如:“我坐在两个娃娃当中”、“我的同学当中有许多有礼貌的孩子”等等。像这样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不但学得快,便于掌握,而且识字质量高,能举一反三。 在探索汉字特点的过程中,我逐渐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一)通过记字形法识字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字形特点识字,是一种省时省力的方法,而且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就会终生受益。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帮助学生识记字形,拓展识字范围的目的。 1、运用直观教学识记字形。 在进行一些象形字的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演示汉字演变过程:开始是物体的形状,然后从字所代表的物体慢慢变成这个字的形状,使学生理解这些字都是按实物演变而来的,从而帮助学生记住字形,例如:在学习“山”字的时候,我先在电脑屏幕上出现一座山,然后利用电脑动画技术,把这座山逐步演变成汉字“山”,学生在看的过程中知道了汉字“山”的笔画位置,通过如此直观的演示,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也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2、利用形声字识记字形。 汉字大都是形声字,有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很多时候改变形旁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字。利用汉字的这个特点,我在学生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笔画和部首后,鼓励他们利用汉字的音、形、义,利用对比找到规律,掌握其它相近的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生掌握了“巴”后,对“爸”、“把”、“吧”等字都容易掌握了。字形中都有“巴”这个声旁,差不多都读“ba”音,提手旁的“把”根据形旁可以初步理解它是用手拿的意思;“爸”是父字头,根据形旁就会知道它是有长辈的意思在内;再引导学生组词,书空等,把生字的音、形、义都记住了。 3、利用形近字识记字形 例如:我引导学生由“工”而到“江”、“红”,通过比较形旁,学生一下子就掌握了字形。又如“喝”和“渴”,通过比较形旁记住字形。我通过举例子,给孩子讲形声字的字形与字音、渗透字形与字义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的理解,引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增强记忆,使孩子们逐渐掌握了识字规律。 4、通过字义识记字形 例如:形声字大多有形旁表意的特点。虽然一年级上学期不必讲解偏旁部首,但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利用汉字形旁表意的特点来识字的方法,行之有效。比如我在执教中心评优课《我家住在大海边》一课时,在识字环节通过三个漂亮的大贝壳,出示“他、位、住”三个生字,把这三个字放在一起学,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还认识哪些其他带单人旁的字?这样孩子们不但记住了这三个字,还了解到了带“单人旁”的字与“人”有关。在这个基础上,我又举例讲解一些常用部首的意思,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这些带有偏旁的字的意义了。又如我在教学“尖”字时,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组成“上小下大”,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孩子们就记住了这个字。我又出示了“歪”字,让学生猜字的读音,学生稍做思考就读准了字音,他们的理由是“不正不就是‘歪’吗?”孩子们不但识字,还掌握了利用字义识字的方法。 5、通过小儿歌识记字形 在教学中,我经常把汉字字形编写成小儿歌让孩子记忆,学生很有兴趣,从而调动了学生观察和思考的积极性。如:在识记“太”时,教孩子读“大字里头多一点”,在识记“坐”时,教学生“两个小人背靠背,坐在土字上”。
(二)通过记字义法进行识字。 学生容易写错别字,主要是因为汉字音、义相近引起的,在教学中,完成了读准音,辨清形之后,字义教学可以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比如我在教“入”和“出”时,学生一时不能完成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我就创设情境引导学习。我让学生做两个动作,一个是从教室里走出去,帮助学生理解“出”;再让这位同学走进教室,帮助学生理解“入”,“出”和“入”这对反义词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这种学习方式特别是在一字多意,同音字等在语言环境中学习时,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学生对“再”和“在”的字意理解常常混淆,在使用时也是经常会用错,在巩固这两个字时,我让学生口头组词,说句话,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来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 (三)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识字 1、建立星星认字榜 在班里我组织开展了“摘星星,换红花”的活动。每天在教室的小黑板上写上五个字,学生自己想办法认识了,就可以摘到一颗星星。如果每天都能摘到星星,周五可以换一朵小红花带回家。时间长了孩子们不但积极主动地完成了识字任务,还养成了“日日清”的识字好习惯。 2、走出课堂,在生活中拓展识字范围。在孩子们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后,我就把学生的识字兴趣由课内引到了课外,拓展识字范围。除了学校为我们提供的教科书和各种图文资料以外,其他图书报刊、电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等都是语文课程资源,都是一年级学生识字的素材。在一册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求每个孩子建立识字卡,把每天从课外认识的字,或写或剪贴,记录在识字卡上。周末在家长的帮助下,加以整理,参加周一的展示。展示不拘形式,任由孩子去发挥,去创造。有的孩子把生字卡贴成自己喜爱的图案;有的做成字卡树;有的画一幅美丽的画,小草上有字,树上挂满了带字的果子……,孩子们对这种能充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学习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乐此不疲。这样孩子们在享受成功喜悦的氛围里,提高了自主识字的能力。 通过实践,我深感在识字教学中,作为低年级语文老师应抓住汉字的音、形、义这把识字的金钥匙,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汉字的奥秘,掌握识字方法,拓展识字范围,使学生逐渐形成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和质量。为以后的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把打开智力之门的金钥匙.doc
- 我找到了阅读的金钥匙《古井》一课教学片段赏析.docx
- 解答中考压轴题的“金钥匙”.doc
- 提高计算能力的金钥匙.doc
- 转化后进生的金钥匙.doc
- “第二十五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常州赛区获奖名单(小学组).doc
- 2019年“金钥匙”科技竞赛(初三学生cesl活动)初赛化学试题.doc
- 课堂导语的作用让导语成为开启语文课堂的金钥匙.docx
- 人寿保险五把金钥匙.ppt
-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我有一把金钥匙-第一课时_课件1.ppt
-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我有一把金钥匙-第三课时_课件1.ppt
-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我有一把金钥匙-第二课时_课件1.ppt
- “金钥匙”导师送培进校活动简报.pptx
- 抗衰老的金钥匙和人体十大最佳黄金生理时间.doc
- 2014高考金钥匙数学解题技巧大揭秘专题二函数与方程及函数的实际应用.doc
- 2019最新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金钥匙》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金钥匙》表格式教案.docx
- 2021年即兴演讲稿例文:创新是发展的金钥匙.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