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6.03 KB
  • 2022-06-16 12:40:20 发布

山东省蜜蜂标准化养殖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 5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分类号密级UDC单位代码10435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山东省蜜蜂标准化养殖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StudyontheInfluencingFactorsoftheWillingnessofStandardizationofBeesinShandongProvince研究生姓名李珣静指导教师李敬锁副教授第二导师孙宏伟高级农业经济师学位种类农业硕士专业领域农村与区域发展中国.青岛二0一八年六月 QingdaoAgriculturalUniversityTheThesisofProfessionalMasterStudyontheInfluencingFactorsoftheWillingnessofStandardizationofBeesinShandongProvinceGraduatewithProfessionalMasterDegree:LiXunjingMentor:AssociateProfessorLiJingsuoSecondMentor:SunHongweiSeniorAgriculturalEconomistTypeofProfessionalDegree:MasterofAgricultureAcademicfield:RuralandregionaldevelopmentQingdao.ChinaJune,2018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青岛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青岛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青岛农业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导师签名:时间:年月日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摘要山东省蜜蜂标准化养殖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摘要山东省是蜂产业发展大省,蜜粉资源丰富,山东省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温带季风性气候为蜜蜂养殖提供了绝佳的生存空间。山东省养蜂业虽发展规模较大,但远未达到养蜂强省,许多困难和问题有待解决转变。一直以来,养蜂业基本处于自发的处境,全省养蜂生产的蜜蜂良种化、蜂机具机械化、标准化和蜜蜂养殖规模化程度较低,品牌应有的带动效果未充分发挥。蜂种资源保护不到位,未充分利用,良种覆盖率相对较低。蜜蜂作为农作物授粉的担当者,其效率与覆盖率相对较低,未能充分发挥对农业提升质量增加功效的作用。本文采用SPSS22.0软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分析不同自变量对蜂农采用标准化养殖意愿的影响,得出“缺乏技术人员”、“缺乏销售渠道”、“成熟蜜卖不上高价”、“缺少政府的政策支持”是主要影响蜂农采用标准化养殖意愿的因素,但蜂农的年龄、养蜂年数和文化差异程度差异如何,均不影响采用蜜蜂标准化养殖,说明蜜蜂标准化养殖不受蜂农自身因素的影响,非常有益于推广与发展。基于标准化养殖意愿研究得出的影响因素,通过大力保护和发展蜜粉源植物,获得符合要求的养蜂场地,建立优质农场,实现蜂场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模式,强调对蜂业的宏观方面上的调控,实行规范化的蜂场管理,增加政府的政策支持,全面增强蜂业风险管理,建立蜂业风险救助基金等方面对促进蜜蜂标准化养殖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实现蜜蜂标准化养殖有助于养蜂产业化发展,按照科学规定的要求进行生产,能促进蜂产业附加值优化升级,拓宽发展道路,延长蜜蜂产业链,辐射带动蜂农养蜂积极性,提高蜂农收入,同时作为生态观光旅游业为蜂农增收,充分发挥蜂行业为社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影响和有益的社会影响。蜜蜂标准化养殖有助于提高蜂场蜂蜜产量,提高蜂蜜的品质,生产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蜂产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使蜂蜜有强劲的竞争优势。同时增加蜂群数量,养蜂业的就业人数明显增长,增加蜂场建设辐射地方及周围地区的地方生态效益。蜂农时常接受科学养蜂的培训和技术人员的指导,能减少蜜蜂疾病几率。蜂农通过规范用药,学习新技术、新标准,提高忧患意识,保证蜂产品质量,从而能出口国外,得到国际标准的认可,促进我国蜂产品走向世界,带动国内蜂产品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我国蜂业健康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蜜蜂;标准化养殖;意愿影响因素;对策建议I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AbstractStudyonInfluencingFactorsofStandardizationBreedingofBeesinShandongProvinceAbstractShandongProvinceisamajorprovinceforthedevelopmentofthebeeindustryandhasabundantpowderresources.Shandong"sexcellentgeographicallocationandtemperatemonsoonclimateprovideexcellentlivingspaceforbeefarming.AlthoughtheapicultureindustryinShandongProvincehasalargescaleofdevelopment,ithasnotyetreachedthestrongprovinceofbeekeeping,andmanydifficultiesandproblemshaveyettoberesolved.Allalong,thebeekeepingindustryisbasicallyinaspontaneoussituation.Beebee-producingbeeproduction,beemachinerymechanization,standardization,andscaleofbeefarmingarerelativelylowintheprovince,andthebrand"sproperdrivingeffecthasnotbeenfullyrealized.Theprotectionofbeespeciesresourcesisnotinplaceandisnotfullyutilized.Thecoverageofimprovedvarietiesisrelativelylow.Bees,whoareresponsibleforthepollinationofcrops,haverelativelylowefficiencyandcoverage,andhavenotfullyexertedtheeffectofincreasingthequalityofagriculture.ThispaperusesSPSS22.0softwareandusesmultiplelinearregressionmodelsforregressionanalysis.Itanalyzestheimpactofdifferentindependentvariablesonbeekeepers"willingnesstoadoptstandardizedcultures.Itconcludesthat“lackoftechnicalstaff”,“lackofsaleschannels”,and“maturedhoneysalesarenothighprices”."Lackofgovernmentpolicysupport"isamajorfactoraffectingthebeekeepers"willingnesstoadoptstandardizedfarmingpractices.However,thedifferencesintheageofbeekeepers,thenumberofyearsofbeekeeping,andthedegreeofculturaldifferencesdonotaffectthestandardizedbreedingofbees.Affectedbythebeekeeper"sownfactors,itisveryconducivetopromotionanddevelopment.Basedontheinfluencingfactorsderivedfromthestudyofstandardizedfarmingaspirations,throughvigorouseffortstoprotectanddevelophoney-powder-derivedplants,abeekeepingsitethatmeetstherequirementsisestablished,high-qualityfarmsareestablished,II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Abstractlarge-scalestandardizedproductionpatternsforbeefarmsarerealized,andemphasisisplacedonthemacroaspectsofthebeeindustry.Theregulationandcontrol,theimplementationofstandardizedbeefarmmanagement,increasethegovernment"spolicysupport,comprehensivelyenhancetheapicultureriskmanagement,theestablishmentofapicultureriskrelieffundsandotheraspects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standardizedbeebreedingaproposal.Toachievestandardizedbreedingofbeescontributestothedevelopmentofapiculture,andproductioninaccordancewiththerequirementsofscientificregulations,canpromotetheoptimizationandupgradingoftheaddedvalueofthebeeindustry,broadenthedevelopmentpath,extendtheindustrialchainofbees,andpromotetheenthusiasmofbeekeeperstoraisebees,andincreasethebeekeepers"enthusiasm.Income,atthesametimeasaneco-tourismtourismforthebeekeeperstoincreaseincome,givefullplaytothebeeindustrytobringacertaindegreeofeconomicimpactandbeneficialsocialimpact.Standardizationofbeebreedingwillhelpincreasebeefarmhoneyproduction,improvehoneyquality,producebeeproductsthatmeetinternationalmarketrequirements,andadapttomarketdevelopmentneeds,givinghoneyastrongcompetitiveadvantage.Atthesametime,thenumberofbeecolonieswillincrease,andthenumberofbeekeepingworkerswillincreasesignificantly.Thiswillincreasethelocaleco-efficiencyofthebeehives"constructiontoradiatelocalandsurroundingareas.Beekeepersoftenreceivescientificapiculturetrainingandtechnicalstaffguidancetoreducetheriskofbeedisease.Beekeepersstandardizedtheuseofdrugs,learningnewtechnologies,newstandards,raisingawarenessofurgency,andensuringthequalityofbeeproducts,sothattheycanbeexportedabroad,recognizedbyinternationalstandards,promoteChina"sbeeproductstotheworld,anddrivetheeconomicbenefitsofdomesticbeeproductstoachieveThehealthyandeffectiv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China"sapicultureindustry.Keywords:bee;Standardizedfarming;Influencingfactorsofintention;SuggestionIII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目录目录第一章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1.2.1研究的目的.................................................................................................11.2.2研究的意义.................................................................................................21.3国内外研究综述.............................................................................................31.3.1国外研究综述.............................................................................................21.3.2国内研究综述.............................................................................................41.3.3研究述评.....................................................................................................61.4研究内容与方法............................................................................................61.4.1研究的主要内容.........................................................................................61.4.2研究方法.....................................................................................................71.4.3技术路线图.................................................................................................81.5本文研究的创新点.........................................................................................8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92.1特色养殖业理论.............................................................................................92.1.1特色养殖业的概念定义.............................................................................92.1.2特色养殖业的特征.....................................................................................92.1.3特色养殖业发展的基本规律...................................................................102.2标准化理论...................................................................................................102.3蜜蜂标准化养殖内涵...................................................................................112.3.1蜜蜂标准化养殖的特征...........................................................................122.3.2标准化养蜂模式.......................................................................................13第三章山东省蜜蜂养殖概况及标准化养殖存在问题....................................143.1山东省蜜蜂养殖概况...................................................................................143.2山东省蜜蜂标准化养殖存在问题...............................................................153.3本章小结.......................................................................................................161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目录第四章蜜蜂标准化养殖采用意愿分析............................................................184.1数据来源及特征分析...................................................................................184.1.1数据来源...................................................................................................184.1.2特征分析...................................................................................................184.2信度和效度分析...........................................................................................214.2.1信度检验...................................................................................................214.2.2效度分析...................................................................................................234.3相关性分析...................................................................................................234.4蜂农采用标准化养殖意愿的计量分析.......................................................254.4.1变量的选取...............................................................................................254.4.2模型描述...................................................................................................264.4.3模型回归结果...........................................................................................264.4.4模型结果分析...........................................................................................274.4.5意愿描述性分析......................................................................................284.4.6差异性分析..............................................................................................284.5本章小结.......................................................................................................31第五章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345.1研究结论.......................................................................................................345.2对策建议.......................................................................................................345.2.1大力保护和发展蜜粉源植物,获得符合要求的养蜂场地...................345.2.2建立优质蜂场,实现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模式...............................355.2.3加强对蜂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增加政府的政策支持.......................355.2.4开展对蜂农的科技科普教育,提高行业整体素质...............................365.2.5推行成熟蜜生产模式,实现蜂业产业化...............................................365.2.6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提高蜂农养殖积极性...........................................365.3研究不足与展望...........................................................................................36参考文献..............................................................................................................38附录:调研问卷..................................................................................................40导师组意见..........................................................................................................422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目录致谢......................................................................................................................43作者简介..............................................................................................................44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53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ContentsContentsCharterOneintrouduce...........................................................................................................11.1Researchbackground............................................................................................................11.2Researchpurposeandmeaning.............................................................................................21.2.1Thepurposeofthestudy....................................................................................................21.2.2Thesignificanceoftheresearch.........................................................................................21.3OverseasandDomesticResearchStatus..............................................................................21.3.1Foreignresearchstatus.......................................................................................................21.3.2Domesticresearchstatus....................................................................................................31.3.3Researchreview.................................................................................................................51.4Researchcontentsandmethods............................................................................................51.4.1Themaincontent................................................................................................................51.4.2Theresearchmethods.........................................................................................................61.4.3Thetechnologyroadmap...................................................................................................71.4.4Datasources.......................................................................................................................71.5Thepossibilityofinnovation................................................................................................7CharterTwoRelatedconceptsandtheoreticalbasis.............................................................82.1Characteristicbreedingtheory..............................................................................................82.1.1Conceptdefinitionoffeaturedaquaculture.......................................................................92.1.2Featuresofaquaculture......................................................................................................92.1.3Thebasiclawsofthedevelopmentofcharacteristicaquaculture.....................................92.2Standardizationprinciple......................................................................................................92.3Beestandardizationbreedingconcept................................................................................102.3.1The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sofStandardizedAquacultureofBees.........................102.3.2Standardizedbeekeepingmodel.......................................................................................11CharterThreeStandardizationofbeebreedinginShandongProvince.........................143.1ThestatusofbeebreedinginShandongProvince..............................................................143.2StandardizationofbeebreedinginShandongProvince.....................................................154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Contents3.2.1AnalysisonConditionofStandardizationBreedingofBeesinShandongProvince.....153.2.2ProblemsexistedinstandardizedbreedingofbeesinShandongProvince....................153.3Chaptersummary.................................................................................................................16CharterFourAnalysisofWillingnessofAdoptingStandardizedBeekeeping.................184.1QuestionnaireTestandDataSource....................................................................................184.1.1Reliabilityandvalidityanalysis........................................................................................184.1.2DataSourcesandDistribution..........................................................................................194.2Statisticalanalysisofsampledescription...........................................................................194.2.1DescriptionofHouseholdEndowmentCharacteristics...................................................194.2.2DescriptionofBeekeeping...............................................................................................224.2.3DescriptiveAnalysisofBeekeepers"WillingnesstoAdoptStandardizedFarming........224.3CorrelationAnalysis............................................................................................................234.4QuantitativeAnalysisofBeekeepers"WillingnessofAdoptingStandardizedFarming....244.4.1Selectionofvariables.......................................................................................................254.4.2ModelDescription............................................................................................................264.4.3ModelRegressionResults................................................................................................264.4.4AnalysisofModelResults...............................................................................................284.4.5DifferentialAnalysis........................................................................................................284.5Summary..............................................................................................................................31CharterFiveResearchConclusionsandCountermeasures...............................................345.1Mainconclusions.................................................................................................................345.2Countermeasures.................................................................................................................345.2.1Vigorouslyprotectanddevelophoney-powderedplantsandobtainbeesitesthatmeettherequirements..............................................................................................................................345.2.2Establishinghigh-qualityfarmsandrealizingthemodeofstandardizedfarmingstudents...................................................................................................................................................355.2.3Strengthenmacro-controlandmanagementofapicultureandincreasegovernmentpolicysupport.......................................................................................................................................355.2.4Strengthenapicultureriskmanagementandestablishapicultureriskrelieffund...........365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Contents5.2.5Implementmaturehoneyproductionmodetorealizeindustrializationofapiculture....365.2.6StrengthenPublicityandGuidanceofPublicOpinionandImprovetheEnthusiasmofBeekeepers.................................................................................................................................34References................................................................................................................................38Appendix:Questionnaire........................................................................................................40Tutorgroupopinion................................................................................................................42Acknowledgments...................................................................................................................43AbouttheAuthor.....................................................................................................................45Master"sacademicpaperspublishedduringthereading..................................................456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1978年以来,山东的蜂业发展迅速,成就令人瞩目。蜜蜂群的存活养殖数量明显增长,蜂产品每年的产量和出口产量有了显著提升,蜂业规模与经济效益在全国榜上有名,早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蜂业省份。山东省属于暖温季风气候,有220多种蜜粉源植物,品类丰富,蜜蜂的存养量达到40.3万群,可以承载蜜蜂的数量达到200万群以上,主要分布在鲁中山区,以潍坊、临沂、泰安居多,有着地利人和的蜂业发展优势,发展潜力不容小觑。近几年,山东省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和较高的组织化水平,包括蜂业的养殖、蜂产品加工与出售、蜂机具的生产投入以及授粉应用等,龙头企业发挥自身作用,使蜂产业形成产业化的发展[1]。特别是在带动养蜂专业合作社和养蜂基地方面,有力地实现了企业与蜂农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合作共赢的新发展格局。特别是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以来,在资金扶持及岗位专家和试验站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局面,构建了县级示范蜂场、中华蜜蜂保种场、规模化示范蜂场等,包括养蜂车补贴和蜂群补贴等多项蜂业扶持政策和专项资金,共同助推山东蜂业发展。山东省养蜂业发展随颇具规模,但远未达到养蜂强省,许多困难和问题有待解转变。从国内养蜂业发展初期到现在,大众潜意识里一直将养蜂视为副业,不但未充分认识到蜂产品对人类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而且也未认识到蜜蜂授粉对农民增收、生态平衡、农业增产增质具有重要作用。国内蜂业的进步与发展缺少正确的规划与指导,资金扶持力度较小,长期以来养蜂业基本处于自发的处境,蜂产业的规范化管理、蜂产业高新技术推广使用及蜂蜜的生产服务、产销一体化等相对滞后。全省养殖生产的蜂种良种化、蜂机具机械化、标准化和养殖规模化程度较低,品牌的带动效益未充分发挥。蜂种资源保护不到位,未充分利用,良种覆盖率相对较低。蜜蜂作为农作物授粉的担当者,其效率与覆盖率相对较低,未能充分发挥对农业的提升质量增加功效的作用。农业中农药的滥用、空气污染物的超标、污水排放等污染直接导致蜜粉资源减少,蜂产品生产的环境日益严峻恶化。蜂产品安全监管质量方面缺乏力度,产品的品质参差不齐,行业信誉度持续降低,相对于国际市场,竞争力整体较差。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2.1研究的目的1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针对山东省养蜂业规模偏小、标准化生产不完善的现状,通过研究蜜蜂标准化养殖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找出各个因素对蜜蜂标准化养殖意愿的具体影响,可以为蜜蜂标准化养殖方式向更大规模的推广及蜂蜜质量的提高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1.2.2研究的意义当前,我国蜜蜂标准化生产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大规模的生产未全面开展,全国各省各地区也仅有少数地区在试点蜜蜂的标准化养殖。在此时研究专业养殖户对蜜蜂标准化生产方式的认知及采用意愿,尤其对那些长期从事养蜂事业的企业,能够及时地发现蜜蜂标准化生产模式本身及其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影响标准化养殖意愿的各种因素,分析各因素所起的具体作用,可以为我们进一步推广蜜蜂的标准化养殖模式找到一些可以改进的方向。根据GB3935对标准的定义:“标准是对重复事物和概念的统一规定。它们是基于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结果为基准,它们经有关当局同意,经由主管当局的批准,并以特定形式作为相互遵守的标准和进行发布的依据[2]。”由标准的定义可知,一个标准是立足于研究的对象和实践上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得到结果。中国是世界蜂产品大国,但并未制定出适合自身情况的蜜蜂标准化养殖规范。任何标准化的制定都是为了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标准制定出后也要重点关注标准的实施及推广工作。我国虽已制定大量的蜂业标准,但由于后期的推广和实施不到位导致标准化的实现程度很低。蜜蜂标准化养殖程度较低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养蜂产一直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蜜蜂的良种化水平相对较低,蜜蜂养殖地的养殖规模较小,蜂螨等蜜蜂疫病问题比较突出,手工或半机械化模式较多,机械化水平较低。与西方国家相比蜜蜂的健康及育种有较大差距,无法抵御自然灾害问题严重,蜂产品市场风险能力弱。养蜂人不正确地使用药物以及不完善的监测和检测标准导致蜂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降低,这对蜜蜂销售和蜂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标准化有助于养蜂产业化发展。截止目前为止,我国的养蜂业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这仍然是我国主要的养蜂模式。1980以后,开始将分散的蜂农进行组织,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分享共同参与蜂业发展带来的成果[3]。但是,蜂农除却经济因素以外,还需利用科学的标准化共同联系发展,按照科学规定的要求进行生产,促进蜂产业附加值优化升级,拓宽发展道路,延长蜂产业链,辐射带动蜂农养蜂积极性,提高蜂农收入,同时作为生态观光旅游业为蜂农增收,充分发挥蜂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蜜蜂标准化养殖对蜂场规模及蜂产品标准化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影响。地方缺2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少知名品牌,未形成规范统一的市场销售秩序,蜂农仍处于小规模分散式养蜂模式。蜜蜂标准化养殖有助于提高蜂场蜂蜜产量,提高蜂蜜的品质,生产绿色无污染的蜂产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使蜂蜜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同时增加蜂群数量,养蜂业的就业人数明显增长,蜂场建设辐射地方及周围地区增加地方生态效益。蜜蜂标准化养殖模式对养蜂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目前蜂农整体素质不高,老龄化严重,年轻人不愿加入养蜂队伍,养蜂后继无人。蜂农经常接受科学养蜂的培训和技术人员的指导,能减少蜜蜂疾病几率,规范用药,学习新技术、新标准,提高忧患意识,保证蜂产品质量,从而能出口国外,得到国际标准的认可,提高我国蜂产品在国际贸易上的地位,从而实现国内蜜蜂养殖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1)理论意义:通过对山东省蜜蜂养殖概况、存在问题及意愿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完善蜜蜂标准化养殖理论,对发展地区植物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丰富山东省蜂产业相关发展的研究成果。(2)现实意义:通过对山东省蜜蜂养殖概况、存在问题及意愿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提高山东省蜂蜜的质量与效率适应国际蜂蜜市场需求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建设标准化养蜂基地的标准,建立健全蜂产品检测监测体系有积极影响,提高蜂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国内外研究综述1.3.1国外研究综述国际上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有对本国蜂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养蜂对农业经济的贡献和作用,探讨养蜂人的成本效益,蜜蜂在授粉的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估算等研究。以俄罗斯典型蜂蜜生产企业为例,分析和介绍了企业使用分析营销系统方法进行产品营销的成功案例。Sabinina等对塞尔维亚小型蜂农的生产和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塞尔维亚各个地区蜂农生产成本中的劳动力比率、回报率和产品竞争力。Marinkovic等对匈牙利蜂蜜生产及其对农村发展乃至全国经济的贡献效率进行了研究,认为养蜂可以增加小农户收入、提高农村地区就业率以及降低农村地区人口向城镇的流动速度,文章建议匈牙利利用本国以及欧盟基金发展养蜂业,提高蜂蜜品质和生产量。西欧大多数国家对养蜂业的现代化管理都十分重视,一些国家设有全国性的养蜂学社负责提供养殖密封的相关信息服务、指导养蜂人的生产和监测蜂蜜质量。目前,国外的研究院所也已经初步开展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养蜂业探究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3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究与应用成果。如:Mahaman等建立了蜜蜂及其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McClure等开发了蜜蜂病虫害和寄生虫诊断与管理专家系统,可以为蜂场(蜂农)提供及时的生产与管理信息、诊断病虫害、控制寄生虫的发生与增长趋势等,Filis等将专家系统、数据库与GIS进行集成,形成基于GIS的蜂产品质量管理数据库系统,应用于养蜂业[2]。在美国,养蜂业初步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管理,这是国外养蜂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澳大利亚也通过对养蜂业的管理进行现代化设定,将国内所有蜜蜂养殖场、蜂群以及养殖人员等情况全部录入电脑,对每个蜂场的基本信息都有所把握[3]。由此可见,建立蜂产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养蜂业的普遍要求与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国外一些具有蜂产业的国家通过立法进一步保障食品、蜂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性。2003年5月美国的《食品安全跟踪条例》明确指出任何牵扯到食品配送、运输和进口的企业,必须建立与之相关相关的食品流通全过程记录,2005年4月韩国也开始实行食品追溯制度。2005年我国农业部颁布的蜂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中,也明确指出了要进一步促进蜂产品质量全程追溯,推动市场准入制度的完善和建设[4]。Cheung对美国养蜂业支持政策进行了研究,认为在1980年以前,政府支持政策对养蜂业的支持作用不大,1980年后政府扶持蜂业的财政资金超过1亿美元后,支持项目和政策才起到了促进蜜蜂授粉,维持国内蜂蜜价格的作用。他认为只有政府对蜜蜂授粉业重点支持并对其巨额补偿,才是符合经济原理的政策行为。1.3.2国内研究综述(1)有关蜂产品市场现状及问题研究习青云等(2012)从蜜蜂产业的管理及应用、蜂业建立的规范和监测检测系统、蜂产品生产和蜂产品的销售等方面剖析中国蜂业发展的问题与现状,并提出中国蜂业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蜜粉源资源分布不相称、生产方式落后、科技投入少等问题。胡元强(2014)从蜂产品质量安全、蜂农收入、市场监管角度分析蜂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将蜂群运输列入“绿色通道”并颁布养蜂补贴政策。周斌等(2010)结合目前蜂产业成长的近况,从蜂产业企业联合发展的角度,提出组建集蜂蜜生产、加工过程、科研和市场开发之大成的蜂业集团的可行性。娄向鹏(2011)分析了目前蜂产业发展的处境,行业发展杂乱,提出要加强品牌意识,打响蜂产业的质量标准牌、健康牌、文化牌和出口牌,提高产业信任度。(2)有关蜂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蜂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国内关于该方面的文献相对较多。如冯4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强等(2011)对中国蜂产品质量安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做了概括性的描述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指出只有相关机构提高研究开发的力度,从策源地解决质量状况,才推动蜂产品得到更好的进步与发展。另外,赵静等(2010)提出了构建中国蜂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研究框架及实施应用建议。王芳等(2011)还研究了蜂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动因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大部分企业具有蜂产品质量安全的供给意愿,供给动因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企业的资产、利润情况,企业与供应商间的合同、对原料具有追溯力以及获得政府补贴和政策支持的影响较大。提出了应加大蜂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出台蜂产品法规、理顺蜂产品标准体系、加大市场监管、确保蜂产品消费安全的政策建议。杨辉阐明了国际蜂产品质量标准,并研究了蜂产品质量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提出成本因素是影响蜂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应从企业的战略入手,确定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将蜂产品质量的管理转向对过程和系统的管理。余林生等(2012)根据目前国际上的组织和西方发达国家所遵守人的蜂产品风险评估准则与措施,为未来中国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和工作提出发展战略框架。王芳等(2011)从生产者行为角度出发,研讨蜜蜂养殖户对蜂产品的质量安全认知程度,找出影响蜜蜂养殖户安全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得出的结论是,经济,政府和制度因素的作用对养蜂人的质量和安全行为有明显的影响。(3)关于蜜蜂养殖方式的研究我国养蜂业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受传统蜜蜂养殖方式影响,一直处于人为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的蜜蜂养殖生产模式,养殖规模较小,与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养蜂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组织化程度和水平等仍待提高。我国主要是专业养蜂人,但其规模只能达到欧洲兼营养蜂的水平。目前,中国的养蜂生产技术并未达到欧洲养蜂养蜂的水平。改善生产模式,加快蜜蜂机械化的实现势在必行[5]。目前,我国的养蜂技术主要是活框养蜂法,是一种科学的养殖方式。活框养殖目前是我国蜜蜂词养主要的养殖方式,但对比欧洲国家,我国的养蜂业还存在很大差距。欧洲蜂业从业人员多,学历高,专业养蜂人的蜂群有群,而我国的蜂农,人均饲养蜂群只不超过群,规模相对较小。与欧洲等国家相比较,我国养蜂业主要是为了获得蜂蜜、蜂王浆等蜂产品,而欧洲养蜂业则主要是为植物传花授粉,获得蜂产品次之[6]。(4)关于政府支持政策的研究由于养蜂业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养蜂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的扶持力度是否到位决定的。孙翠清等(2013)就政府出台的蜜蜂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进行了评价,通过研究发现这一政策的实施关于减轻转地蜂农的过路费用的成效十分显著,并且这一5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政策的实施效果逐年加大,转地蜂农对蜜蜂运输的绿色通道政策满意度较高[7]。针对地方层面出台的养蜂业支持政策(北京、浙江、江西和海南的部分地区已经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养蜂业扶持政策)研究相对较少。李海燕等(2011)研究了北京地区的养蜂支持政策,2009年和2010年,北京市连续两年出台《全市养蜂业发展扶持办法及实施细则》,每年拿出专项扶持资金300万元,成效明显(李海燕等,2011)[8]。胡元强(2012)分析了浙江省实施的养蜂业支持政策,浙江省建立了省养蜂风险救助资金和阳光信息工程,相信这些政策有利于改善枫叶蜂业发展的产业化和蜂农的组织化。余艳锋等(2012)在江西省,被授予“中华中蜂之乡”和“中华中蜂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基地”的上饶县把中蜂产业作为农业的支柱产业来抓,对到上饶县投资的蜂业企业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积极争取各项资金,利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2008—2015年)》的资金,对规模养殖户进行资金和物化补贴,鼓励规模养殖,对于提高蜂农养蜂积极性、扩大蜂群规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9]。总体来看,蜂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业产业,其研究范围涉及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研究手段主要采用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的综合研究方法。1.3.3研究述评由于多年来在我国蜂产业一直被视为小产业,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蜂业的研究较少,国内对蜂业标准化养殖方面的研究更少,导致我国缺乏对蜜蜂标准化养殖的统计研究数字[10]。从事标准化养殖的经济研究基础薄弱,目前的研究主要以描述性统计分析为主,以及结合相关的区域性调研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蜂产品市场现状及问题研究、对国内外养蜂业发展情况的研究、蜂产品质量安全的研究、组织化问题研究等,另外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关于蜜蜂标准化养殖对于蜜蜂授粉、养蜂经济效益的积极影响及政府相关支持政策的研究分析。1.4研究内容与方法1.4.1研究的主要内容(1)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围绕研究目的,依据山东省实地调研数据的分析,本文以影响蜜蜂标准化养殖意愿的因素为研究主题,结合养蜂户自身特点、蜜蜂标准化养殖的要求以及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等方面来研究哪些方面的因素会对蜂农采用标准化养殖产生较大的影响。(2)研究的结构安排6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本文围绕山东省蜜蜂标准化养殖影响因素这一研究目标,将论文分为五章进行研究。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探讨与提出、国内外最新研究动向以及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等等。第二章主要是蜜蜂标准化养殖的一般理论。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和蜜蜂标准化相关理论知识第三章主要介绍山东省蜜蜂养殖的发展概况及标准化养殖的存在问题。第四章是对影响蜂农采用蜜蜂标准化养殖模式意愿的因素分析。第五章是在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际情况、规范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给出相关的结论和政策建议。1.4.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本文的研究选取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作为调研地点,调研的对象为各县区蜜蜂养殖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并将调研收集的第一手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比较分析等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和处理。(2)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为了研究影响蜂户采用标准化养殖意愿的因素这个问题,本文结合了相关的理论和经验,针对当前养蜂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加以探究。在分析影响养户采蜂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使用经济计量软件进行分析,力求探究出问题最关键的影响因素。(3)比较分析法。在本文的调研对象养蜂户中,既有愿意采用标准化养殖模式的,同时也有准备采用标准化养殖模式的,对这两部分的群体,他们对标准化养殖的认识以及影响他们釆用与否的因素都存在一定的区别,文中会对他们加以比较分析。7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4.3技术路线图选题背景意义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目的及主要的研究方法山东省蜜蜂养殖概况及标准化养殖存在问题蜜蜂标准化养殖采用意愿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1技术路线图Figure1.1Tech-routeoftheResearch1.5本文研究的创新点本文在查阅相关蜂产业研究文献及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山东省蜜蜂养殖的区位优势、养殖分布及特点等蜜蜂养殖现状及标准化养殖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山东省蜜蜂标准化养殖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目前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蜂产业的较多,但是研究山东省蜜蜂标准化养殖的较少,而本研究立足于山东省蜜蜂标准化养殖发展实际,从各方面找出影响山东省蜂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力图找出其对策及发展方向。本文选取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山东省蜜蜂标准化养殖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8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2.1特色养殖业理论2.1.1特色养殖业的概念界定截止到现在,特色养殖业的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学术界通常来自以下三个方面:确定特色养殖业的特点;一是区域资源优势的视角;其次,与传统农业相比:其三,工业效率的角度[11]。(1)区域资源优势的视角特色养殖业的生产必须以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环境资源和技术为基础,基于资源或经济资源,这种资源具有区域比较优势。这是它独有的资源特色,利用这种资源特点通过产业化加工制造,再经历市场的运作转化为具有自己独到之处的产品。分为:具有自己特色的种植养殖项目和地方生态绿色农业等等。特色养殖业主要依靠发展,在该地区有明显突出的特点对推动区域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发展特色养殖业有利于优化区域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其带来的有利影响不容忽视。(2)与传统农业相比无论从农业生产的规模、商业运行模式、农产品的特性还是其产出的效率,从特色农业的视角来看与传统农业大不相同。与传统的农业发展相比,其最突出的特性是成本高、产量大、效率快。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提出了“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理念[12]。用农产品供需关系带动变化,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已成为“高效”农业的趋势不可扭转,特色养殖的特性导致的走向是“高效”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与传统农业相比,特色养殖业具有区域优势和竞争优势。竞争上的优胜劣汰和规模上的优势已成为引领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高效”农业产业。(3)工业效率农产品品牌的树立及推广离不开特色养殖业的不断优化,这也是特色养殖业最令人瞩目的地方,市场的导向成为其发展的目标,大众的消费需求成为其进步的基准;特色养殖业独特的优势使得其非常注重农业高新技术的灵活利用与作用于实际发展,重视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实践。因此,特色养殖业在现代农业中属于名列前茅的“高效”农业。这个行业代表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发展优势、规模上的优势和专业化优势,由此可见出,其相对于其他产业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高经济效益[12]。2.1.2特色养殖业的特征9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通过特色养殖业的定义来看,其具有几个特点:(1)依附于特色资源。特色养殖业根据当地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特色养殖业发展必须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因为求新颖或者好奇故意而为的将其硬搬到不适合当地自然环境下的生产项目。(2)具有区域比较优势。通过区域的比较优势将其分为分为生产比较优势和经济比较优势。生产的比较优势意味着:从产品输出到质量,该地区优势明显优于其他地区,甚至一些产品的类别只能在有限的地区生产。经济比较优势意味着此地区的产品比其他地区具有更有效的经济发展形势。(3)高度的市场化和商业化。特色养殖与传统农业的最明显的区别体现在这是一种市场化的发展,其最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经济上的最高效益。由此可见,特色农产品如果拥有较高的价格,就能为农民增加收入,使得农民获得更高最大化的经济收益。(4)更高的输入和输出。特色养殖业在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下,随着大规模大趋势的发展,对其高科技投资越来越多,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也是发展过程中需要的。这将增加专业水产养殖业的成本。与之对应的是,它采用高科技生产管理技术,农产品的产量较高,发展优势十分明显[13]。2.1.3特色养殖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术界经过对世界特色养殖业的起步发展过程进行了实证和理论研究,概括总结出了特色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普遍规律:(1)因地制宜规律。这个特性与特色养殖业独有的对特色资源的依赖性质和地府发展的对比优势的特性相匹配。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基础应本地区独有的特色资源,受本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所限制。因此,发展特色养殖业的主要规律是因地制宜[14]。(2)比较优势的规律。比较优势就是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拥有的我更优秀。这一特点是独特的比较优势,只有农产品具有其他产品所没有的竞争优势。这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用比较优势才能获取胜利,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全球市场经济及社会发展下最本质的规律。特色养殖业的发展离不开自愿的优化配置及利用,市场这个无形的手作为杠杆,只有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带来的优势,才可以遵循价值规律,获得理想中的市场高占有率,永远在市场的前列。2.2标准化理论标准化的过程主要包括制定、发布、实施和监督等活动。学术界一直对标准化进行长时间的创立、发展、实践和不断摸索的阶段,历史悠久,根底深厚。长期以来,世界各国一直持续对标准化进行探索与研究,生成了很多代表性的学术理论,如日本松浦次郎的标准化理论、英国桑德斯的标准化理论及我国的标准化理论[15]。10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英国的标准化专家桑德斯提出了桑德斯理论,他主要观点是通过肺都,有主见的通过行为尽力到达过程的简化,其为标准化的实质,以此减少目前的、预防以后的活动复杂性,桑德斯提出了标准化的七项原理:(1)从本质上来探讨,标准化是一种社会行为,通过努力有意识地努力达到简化的目的;标准化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性质的活动[16];(2)标准只出版,不实施,就无任何价值;(3)在制定标准时,最基本的行为是选择对象和发现时机并在此过程中保持其一定程度上的稳定性;(4)标准应在所要求的时间段进行复审,必要时还应进行修订;(5)在标准中规定产品的性能、试验方法、试验装置等特性时,应规定出能测定和测量的数值;(6)标准是否强制性实施,应依据标准的性质、客观情况、法律政策等情况慎重考虑。国内标准化的学者李春田提出了我国标准化理论,其原理是“简化、统一、协调、最优化”[17]。这是标准化的最一般和最本质的原理,它能够高效经济地满足需求,筛选和优化标准化对象的结构,类型,规格或其他属性,消除冗余,低效和可替换的环节,并改进和确定满足需求的必要和有效要求。整体构造可以保持精简和合理,使其成为最高效和最有效的方式。“统一”是为确保事物发展所需要的秩序和效率,确定一定时间的一致性和事物的成型,功能或其他特征的某些条件的一致性,并且使这个一致的规范和替代对象。在功能上,它是等价的;在实践活动中,涉及的范围越大,其一致性的程度会越来越高越高,标准化活动所体现的效果就会越来越明显。“协调”的原意是要求达到规定标准的最佳整体性能,并在现实中产生实际的效果。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必须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协调发展,而且必须将其作为建立和维持相互协调,适应或平衡关系的先决条件。“最优化”则是根据具体目标并在一定限制条件下的选择、设计或调整标准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以便达到预期结果。目前来看,标准化思想在当今时代的众多领域中,都展现出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并已成为现代生产社会化的重要条件,是实现科学有效管理的理论基础;是提升服务品质的有力保障;是推动科技创新和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化的主要条件,同时其也是促进经济、社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3蜜蜂标准化养殖的内涵2.3.1蜜蜂标准化养殖的特征蜜蜂标准化养殖的内涵与其特征,指的是在蜜蜂的养殖及生产领域中,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对蜂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按照相关的标准及要求进行控制并规范化。其根本目的:首先保证蜂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市场监管要求,确保蜂产品的食品安11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全和消费安全;二是不断提高蜂产品的产品效益,对实现蜂农收入的增长、农业增产、实现养蜂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18]。2.3.2标准化养蜂要求(1)规范性文件。蜜蜂的养殖场地的选择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允许的地方[15];蜂场拥有畜牧兽医部门的防疫证明,在两年时间内没有发生严重的疫病疾病,未发生蜂产品的安全问题;在养殖过程不允许将违法禁止使用的药物及未经过法律许可的添加物添加到蜜蜂的饲料和饮用水中;蜂场持有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蜂农必须具有《养蜂证》;根据国家农业部发布的《养蜂管理办法》要求,对蜂群建立养殖档案;饲养规模120群以上。(2)良好环境。选址开阔,干燥,阳光明媚,排水良好,易于到达,没有强烈的气流,并且需要相对稳定的气候,昼夜温差较小;在蜂场3公里范围内,为蜜蜂提供丰富的蜜源植物以收集花蜜和花粉,并且在蜂群活动季节期间还需要多种开花和交错的辅助花蜜植物以确保蜜蜂群繁殖,利于生产各种蜂蜜产品;蜜蜂养殖的场所不能存在有毒的蜜粉源;蜂场附近水资源干净无污染,有利于蜜蜂在采蜜过程中汲取的水资源是干净的,水质应符合NY5027中幼畜禽的饮用水汲取标准,在放蜂过程中避免将蜜蜂放置在水库、湖泊、河流和大型池塘中,避免在大风天气中,蜜蜂在收集水或从水面经过收集蜜粉的过程中掉入水中[19]。在3公里范围内,不得有大型蜜蜂农场或以蜂蜜和糖为原料的食品工厂。蜜蜂的生存环境应远离学校、化工园区、矿区、厂房、垃圾处理设施以及经常喷洒杀虫剂的果园和菜地。不可到疫病灾区放蜂;将蜂场的生产区和生活区隔离,互不干扰[20]。(3)蜂场做好消毒防疫工作。要求养殖场、养殖器具等定期消毒,并使用整洁的蜂箱;使用无毒、无害、无污染的养蜂器具并采用相应的物理或化学措施进行严格的定期的消毒和清洗;蜜蜂产品直接接触的蜂蜜分离器和蜂蜜切割器必须由不锈钢制成,蜜蜂建巢的基础应由纯蜂蜡或无毒塑料制成;蜂箱、除粉机、进料器、隔板、王台条和蜂浆采取盒应采用无毒无味材料制成[21]。定期更换蜜蜂养殖的用具,尤其是木制的器具。木制器具使用多年,遇到风、日晒,雨水、昆虫等残破老旧时,必须定期更换,否则最终会影响蜂产品的质量;养蜂场应该有冰箱或保持冰块温度的保温箱;蜜蜂传染病的发病期间,健康蜂群于患病蜂群应隔离,及时清理患病蜂尸,集中进行焚烧处理;患病蜂群使用的器具于健康蜂群不得接触,进行深度消毒于清洗;患病的蜂群应隔离,杜绝使用其生产的蜂产品;蜜蜂养殖场的地面应时常进行生石灰消毒[22]。(4)因病用药,用药量适量,用药记录做好记录,严格遵守停药期。蜂产品生产12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前一个月不要使用任何药物。禁用药物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93号和235号公告。(5)蜂场应做到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相对应的措施与管理,建立蜂场日志;包括蜂场的生产日志和蜂农档案以及病虫害预防治统计。(6)应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蜂蜜来源条件,科学的选择蜂种,认知了解不同蜂种的生物学特性,引进能在该地区适应壮大的蜂种;蜂种的选育是为了进行蜂群的经济性状检查、记录、筛选、保存和培养的过程;蜜蜂的整体经济性状是繁殖力、集聚力、分蜂性、抗病性和蜂蜜产量等诸多性状的集合体现。总体要求时高产、低耗、抗病、温顺[23]。13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三章山东省蜜蜂养殖概况及标准化养殖存在问题第三章山东省蜜蜂养殖概况及标准化养殖存在问题3.1山东省蜜蜂养殖概况现今我国的蜂产业主产省份及部分地区十分重视种蜂场的规划及建设,源于蜂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蜂产品的质量和在市场上的表现力与竞争力。据统计,2015年,全省蜂群存养量40.3万群。山东所处的地理位置对于养蜂业来说相对优越,其适宜的气候使得蜜粉源十分充足。据相关统计这样的植物种类超过220种,物候期自西南方向至东大约有1-2周的时差。这些植物包括刺槐、枣树、苹果树、玉米以及棉花等等种类繁多。其中刺槐的种植面积超过了三百万亩、果树的种植面积达到了九百万亩、而玉米以及棉花、蔬菜更是达到了上千万亩的种植面积。据调查该省全年只有四个月没有蜜粉源,这四个月为11月到次年的2月份。每年从5月开始整个月均为刺槐的盛花期,从5月中旬开始到次月的下旬为枣花的盛花期,6月中旬至次月的下旬又为荆条的盛花期,这几个月蜜粉非常充沛,为该省的流蜜盛期。据统计这期间可载峰超两百万群。由此可见,山东省在养蜂业上不管从地理环境还是蜜粉源来说都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地理环境及蜜粉源分布情况,山东省建立了蜜蜂养殖生产优势地区—临沂、潍坊、泰安、济宁、淄博和日照6市,是传统的蜜蜂养殖地区,有丰富的蜜粉源植物,相对于其他地区养蜂业较为发达[25]。在这些地区建立蜜蜂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发展蜜蜂养殖生产的传统优势为地区发展带了有利影响。在潍坊、淄博和日照等市实施示范基地的创建工程,在德州、菏泽等城市支持每市建设5个标准化机械化养蜂示范基地。支持每市建立3个标准化机械化养蜂示范场,所生产的蜂蜜和蜂王浆均可以达到国家要求标准[25]。但由于推广示范处于初级阶段,有效数据及相关资料较少,无法全面统计概括山东省蜜蜂养殖现状。14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三章山东省蜜蜂养殖概况及标准化养殖存在问题表3.1养蜂生产优势区域布局Table3.1Beekeepingproductionadavantagesandregionaldistribution市县(市、区)淄博博山、沂源潍坊青州、临朐济宁任城、曲阜、兖州、嘉祥泰安岱岳、肥城、宁阳日照莒县、五莲临沂蒙阴、费县、沂水数据来源:中国养蜂学会Source:ChineseBeekeepingSociety3.2山东省蜜蜂标准化养殖存在问题随着国家养蜂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管是经济上还是人才的投入上,国家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目前在多方的参与及扶持下已成立了多处实验基地,有县级示范蜂场、中华蜜蜂保护场等。经济上,政府给予包括蜂群补贴在内的各项补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山东的蜂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多处不足之处。(1)蜜蜂养殖场的规模相对较小,机械化程度低首先,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其现代化管理水平较低。有些蜂产品从源头的采集到最后的成品并没有标准化的操作,很多的蜂农依然采取的是传统的定地饲养法。其次,尽管蜂场的数量非常的多,但是就其规模来说相对较小,而很多养蜂人的收入较低,他们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扩大自身的规模,这就使得蜂群在保有量上提升的幅度不大。另外,许多蜂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采用机械化作业,仍旧沿用了传统的方式,而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程序繁,耗时长,所以蜂农们致富的难度系数较大[27]。(2)标准化程度较低,生产技术落后目前蜂农们的养蜂其标准化操作程度低,几乎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及半放任模式中。山东省现有的养蜂技术几乎还是由师傅带徒弟,所用的生产器具还是由蜂农们自主选择,这些因素都成了阻碍养蜂技术前进的步伐。此外,蜂农们的年龄都日趋老龄化,对于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程度都比较低。蜂农在饲养过程中常常跟着花期带着蜜蜂采蜜,这就导致了流动性相对较强,一些技术信息接收不及时,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容易使得蜜蜂所采的蜜有部分药物的残留[28]。另一方面养蜂实际上是个艰苦的行业,又由于所15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三章山东省蜜蜂养殖概况及标准化养殖存在问题用的设备较为落后,很多当今的年轻人并不愿意入这行,所以该行业的老龄化现象已经明显。(3)蜜粉源减少,蜜蜂良种化程度不高上面我们已经分析过山东省的蜜粉源种类较多,种植规模也相对较大,但是近年来包括枣花等在内的粉源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此外由于蜜蜂的育种水平依然相对落后,这就导致了蜂群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抵御自然以及市场风险的能力低。(4)蜂产品质量较低,成熟蜜卖不上高价由于蜂农传统的养蜂技术、养殖过程中蜂药的不合理使用等因素使得蜜成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此外我国对于蜂蜜相关产品的检验检测标准的制定还不健全,加之市场监管方面的各项制度也不完善,有些企业追求数量而对产品的质量还不够重视。流蜜期一些用于农作物的农药对蜜蜂来说有着非常大的毒害作用。而蜂农因不能全面掌握农药的使用情况,易出现大量蜜蜂死亡的现象,从而给该行业带了了巨大的损失[29]。蜂农们在养殖过程中不注重生产资料的投入,不能够掌握先进的科技饲养方式也最终使得成品蜜的价格走势偏低。(5)专业人才队伍建制不全,政府支持不到位目前从整体出发,我国各地方的养蜂管理机构并没有能够充分发起自身的作用,专业人士比较匮乏,在技术层面上不能够力挺蜂农[30]。其次尽管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对养蜂业进行大力扶持,各项资金也比较到位,但是因为没有专业人士的后续跟进,不能解决蜂农们所遇到的实际难题。再次,蜂产品的质量宣传也不到位,这就使得消费者们不能很好地辨别真假以及优劣,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销量。3.3本章小结本章主要对国内及山东省蜜蜂标准化养殖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可以看到,山东省在养蜂业上不管从地理环境还是蜜粉源来说都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随着国家养蜂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已成立了多处实验基地,经济上政府给予各项补贴,山东的蜂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多处不足之处。蜜蜂养殖场的规模相对较小,机械化程度低。整个生产过程中,现代化管理水平较低,蜂农没有足够的实力扩大自身的规模,致富难度系数较大。较低的标准化养殖程度导致了生产技术的落后与不发展。山东省现有的养蜂技术几乎还是由师傅带徒弟,所用的生产器具还是由蜂农门自主选择,这些因素都阻碍了养蜂技术前进的步伐。其次蜜粉源减少,蜜蜂良种化程度不高,蜂产品质量较低,成熟蜜卖不上高价。最后专业人才队16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三章山东省蜜蜂养殖概况及标准化养殖存在问题伍建制不全,在技术层面上未能全面支持蜂农,蜂产品的质量宣传也不到位,这就使得消费者们不能很好地辨别真假以及优劣,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销量。可以看出标准化养殖模式是蜂业发展必经之路,只有发展标准化养殖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蜂产业的进步[31]。17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四章蜜蜂标准化养殖采用意愿分析第四章蜜蜂标准化养殖采用意愿分析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考察山东蜂农是否愿意采用标准化的蜜蜂养殖模式。首先将个人基本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接着对可能影响到蜂农采用意愿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对实际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再建立蜂农采用意愿的多元回归模型,找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蜂农对于蜜蜂标准化模式的釆用意愿,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从而找出有哪些因素制约着蜂农对蜜蜂标准化养殖的采用决策。4.1数据来源及特征分析4.1.1数据来源为充分了解山东省蜂农蜜蜂标准化养殖的意愿,此次调研在查阅相关资料及预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山东省蜜蜂标准化养殖的意愿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四大部分:蜂农基本的情况、根据自身条件达到蜜蜂标准化养殖要求的难易程度、影响采用蜜蜂标准化养殖的原因以及是否愿意采用标准化养殖部分。通过对蜜蜂标准化养殖的影响因素部分是此次调研的核心部分,对蜜蜂标准化养殖的影响因素调查贯穿调研问卷的始终。从达到蜂农基本情况到要求养殖场地周围3公里范围内无污染等要求的难易程度,以及影响采用的原因如对蜜蜂标准化养殖的了解不够、缺乏技术人员、未来对蜜蜂标准化养殖的意愿等都做了相应的设计。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在我国各大统计年鉴上很难可以找到全面蜜蜂标准化养殖的统计数据分析。为了更好地进行蜜蜂标准化养殖相关问题的研究促进我国蜂产业的发展,通过对在日照莒县参与培训的各地蜂农进行正式调查得到108份有效数据,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养蜂年数、是否加入养蜂合作社、养蜂受什么影响等,通过个人信息数据,我们首先对调查对象有一个初步了解与认知,已保证调查样本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准确性。从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频数分布表可以看出,本次调查中各个年龄、文化程度、养蜂年数、是否加入养蜂合作社、养蜂受什么影响都有涉及到,提高了样本的代表性。4.1.2特征分析从年龄分布看,在被调查的蜂农中,年龄没有在30岁以下的。年龄在30-40岁的有9个,占样本数的8.3%;年龄在41-50岁的有21人,占样本总数的19.4%;年龄在18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四章蜜蜂标准化养殖采用意愿分析51-60岁的有37人,占样本总数的34.3%;年龄在61-70岁的有36人,占样本总数的33.3%;年龄在70岁以上的有5人,占样本总数的4.6%。50-70岁年龄的蜂农占据了调查样本总数的67.6%,说明蜂农以中老年为主,年龄普遍偏大,老龄化现象严重,青年很少从事蜜蜂养殖。如图4.1所示:图4.1蜂农年龄特征Figure4.1Agecharacteristicsofbeefarmers数据来源:调查问卷Datasources:Questionnaire从文化程度看,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占样本比例的62.9%,被调查的蜂农整体文化水平一般。未上过学的有2人,占样本总数的1.9%;小学文化水平的数量为16人,占样本总数的14.8%;初中文化水平的数量为52人,占样本总数的48.1%;中专及高中文化水平的数量为34人,占样本总数的31.5%;大专文化水平的数量为4人,占样本总数的3.7%。如图4.2所示:19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四章蜜蜂标准化养殖采用意愿分析图4.2蜂农受教育程度情况Figure4.5Theeducationallevelofthebeefarmers数据来源:调查问卷Datasources:Questionnaire从养殖年限来看,在被调查的蜂农中,有五年内养蜂年数的蜂农占样本量的27.8%,三十年以上养蜂年数占样本量的28.7%。养蜂年数五年内的有30人,占样本总数的27.8%;年数5至10年的有22人,占样本总量的20.4%;年数10至20年的有21人,占样本总量的19.4%;20-30年的有4人,占样本总量的3.7%;30年以上的有31人,占样本总量的28.7%。如图4.3所示:图4.3蜂农养殖年限Figure4.3Lifeofbeefarming数据来源:调查问卷Datasources:Questionnaire20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四章蜜蜂标准化养殖采用意愿分析从参与组织情况来看,样本特征可以得出,在调查的蜂农中,有一半的蜂农学习养蜂是经过师傅传授的。调查还表明有60.2%的蜂农参加了养蜂合作社,39.8%的蜂农未参加合作社,说明蜂农的专业组织参加率较高,可以看出蜂农认为合作社帮助很大。4.4蜂农参加养蜂合作社Figure4.4Beekeepersparticipateinapiculture数据来源:调查问卷Datasources:Questionnaire4.2信度和效度分析任何测量工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都是不可或缺的。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即研究人员获得的结果在相同或相似现象(组)的不同测量方式(不同形式或不同时间)下的程度。效度是测量工具确实是在测量其所要探讨的观念,而非其他观念,同时,能正确的测量出该观念。与此同时,测量过程的重要条件是效度,而效度离不开信度的辅助[32]。4.2.1信度检验问卷的信度是指与调查的结果中反映的实际情况,具有一致性或稳定性,即反映调查对象真实程度的指标[32]。在本文中采用了Cronbach信度系数法。首先我们采用a系数信度法对问卷调查的可信度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如图所示:21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四章蜜蜂标准化养殖采用意愿分析表4.5描述统计量Table4.5Descriptivestatistics项已删除的题项均值标准差Cronbach"sAlphaCronbach"sAlpha值三公里内无污染2.841.2840.830干净的水源2.241.1310.827蜜源充足2.591.1360.8310.829定期消毒2.08.9180.826整洁的蜂箱2.03.8030.826无毒无害无污染的机具1.94.8520.825提高机械化水平3.741.2710.828引进适用的良种3.051.1950.828建立养殖档案2.20.9450.825饲养强群2.22.7770.823科学规范用药2.06.7830.825生产成熟蜜1.98.8430.824生产人员身体健康2.02.9270.8340.831蜜粉源施药期间1.94.8460.826食品级塑料容器1.88.8170.824一名中级养蜂技术员2.701.2170.828120群以上2.731.2720.824对蜜蜂标准化养殖的了解不够3.241.1100.823缺乏技术人员3.571.2690.828资金不足3.751.2760.824养殖环节麻烦2.881.2130.826缺乏销售渠道3.721.2810.833成熟蜜卖不上高价4.121.0650.829缺少政府支持3.981.1680.825养蜂场地困难3.771.2870.864标准化养殖意愿2.341.26222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四章蜜蜂标准化养殖采用意愿分析将调研得到的数据导入到SPSS22.0中,输出结果的可靠性统计量的表里的阿尔法值大于0.5说明每一项信度很好。得到总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34,这代表整个问卷的信度很好,通过检验。表4.6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表Table4.6ReliabilityanalysisofquestionnaireCronbach"sAlpha项数0.834264.2.2效度检验问卷的效度检验是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即调查数据反映客观实际水平的检验[33]。结构效度指的是在测量结果中,包含的各个属性与总体属性在结构上保持一致一致,结构效度利用因子分析从量表中提取一些公因子,同时这些公因子分别与特定变量高度相关,代表了量表的基本结构[34]。首先,对调查数据进行KMO采样充足性检验和Bartlett球体检验,表4.3是KMO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KMO是Kaiser-Meyer-Olkin的取样适当性度量,当KMO值越大时,表示变量间的共同因素越多,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一般认为KMO如小于0.5,则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该表结果显示,KMO值为0.793,效度检验通过[35]。表4.7调查数据的KMO和Bartlett的检验Table4.7ThetestofKMOandBartlettforsurveydata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0.793近似卡方1131.389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df325Sig0.0004.3相关性分析为了研究各个影响标准化养殖意愿的原因与养殖意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4.8所示:23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四章蜜蜂标准化养殖采用意愿分析表4.8相关性Table4.8Correlation对蜜蜂标准化成熟蜜标准化缺乏技资金不养殖环缺乏销缺少政养蜂场养殖的卖不上养殖意术人员足节麻烦售渠道府支持地困难了解不高价愿够对蜜蜂标Pearson相关性1准化养殖显著性(双侧)的了解不N108够Pearson相关性.571**1缺乏技术显著性(双侧).000人员N108108Pearson相关性.347**.389**1资金不足显著性(双侧).000.000N108108108Pearson相关性.369**.361**.240*1养殖环节显著性(双侧).000.000.012麻烦N108108108108Pearson相关性.337**.300**.426**.459**1缺乏销售显著性(双侧).000.002.000.000渠道N108108108108108108108108108Pearson相关性.220*.149.394**.192*.429**1成熟蜜卖显著性(双侧).022.124.000.046.000不上高价N108108108108108108缺少政府Pearson相关性.429**.392**.505**.289**.359**.437**1支持显著性(双侧).000.000.000.002.000.00024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四章蜜蜂标准化养殖采用意愿分析N108108108108108108108Pearson相关性.406**.603**.329**.347**.261**.198*.426**1养蜂场地显著性(双侧).000.000.001.000.006.040.000困难N108108108108108108108108Pearson相关性-.340**-.486**-.463**-.364**-.478**-.441**-.541**-.503**1标准化养显著性(双侧).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殖意愿N108108108108108108108108108数据来源:调查问卷Datasources:Questionnaire表4.9为对蜜蜂标准化养殖的了解不够、缺乏技术人员、资金不足、养殖环节麻烦、缺乏销售渠道、成熟蜜卖不上高价、缺少政府支持以及养蜂场地困难与养殖意愿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为0.05下,对蜜蜂标准化养殖的了解不够、缺乏技术人员、资金不足、养殖环节麻烦、缺乏销售渠道、成熟蜜卖不上高价、缺少政府支持以及养蜂场地困难与养殖意愿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分别为-0.340、-0.486、-0.463、-0.364、-0.478、-0.441、-0.541和-0.503。4.4蜂农采用标准化养殖意愿的计量分析经过前面的相关分析已经得知,影响蜂农标准化养殖意愿的因素很多。对蜜蜂标准化养殖的了解不够、缺乏技术人员、资金不足、养殖环节麻烦、缺乏销售渠道、成熟蜜卖不上高价、缺少政府支持以及养蜂场地困难与养殖意愿之间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记为X1~X8,为自变量。本文将蜂农对标准化养殖的意愿设置为因变量,记为Y,将蜂农采用标准化养殖的意愿分为五个等级:很不愿意、不愿意、一般、愿意、很愿意,分别以“1”、“2”、“3”、“4”、“5”进行赋值,进行回归分析。4.4.1变量的选取为了充分反映对蜜蜂标准化养殖的了解不够、缺乏技术人员、资金不足、养殖环节麻烦、缺乏销售渠道、成熟蜜卖不上高价、缺少政府支持以及养蜂场地困难与养殖意愿之间的整体情况,本文选取的自变量说明如下。25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四章蜜蜂标准化养殖采用意愿分析表4.9自变量说明Table4.9Argumentdescription自变量意义X1对蜜蜂标准化养殖的了解不够X2缺乏技术人员X3资金不足X4养殖环节麻烦X5缺乏销售渠道X6成熟蜜卖不上高价X7缺少政府支持X8养蜂场地困难数据来源:调查问卷Datasources:Questionnaire4.4.2模型描述选取标准化养殖意愿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记为Y。上表中的变量作为解释变量,选用的方程形式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设为:YXXXu0112288其中,0,1~8为回归系数,u为随机误差项。4.4.3模型回归结果本次采用SPSS22.0软件,运用多元回归方式,分析不同自变量对蜂农采用标准化养殖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下分析结果,检验模型中也许存在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我们通过SPSS22.0分析获悉,所有方差膨胀因子VIF(VarianceInflation)最大值5.005,符合0-10这一标准,得到如下分析结果[36]。26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四章蜜蜂标准化养殖采用意愿分析图4.10系数Figure4.10Coefficient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共线性统计量模型tSig.B标准误差试用版容差VIF1(常量)6.378.43914.544.000对蜜蜂标准化养殖的了解不够.116.104.1021.116.267.5991.668缺乏技术人员-.203.101-.205-2.022.046.4862.059资金不足-.080.088-.081-.912.364.6311.584养殖环节麻烦-.059.088-.057-.679.499.7021.424缺乏销售渠道-.182.088-.184-2.053.043.6171.621成熟蜜卖不上高价-.208.100-.176-2.085.040.6981.433缺少政府支持-.237.100-.220-2.372.020.5811.722养蜂场地困难-.194.091-.198-2.145.034.5821.71722R0.508,R0.468,F=12.753(P<0.05)数据来源:调查问卷Datasources:Questionnaire由表4.11可以发现,缺乏技术人员、缺乏销售渠道、成熟蜜卖不上高价、缺少政府支持以及获得符合的养蜂场地困难的回归系数通过显著性检验且显著异于零,“缺乏技术人员”的回归系数大小为-0.203,这就表明缺乏技术人员对养殖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对其影响系数大小为-0.203;“缺乏销售渠道”的回归系数大小为-0.182,这就表明缺乏销售渠道对养殖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对其影响系数大小为-0.182;“成熟蜜卖不上高价”的回归系数大小为-0.208,这就表明成熟蜜卖不上高价对养殖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对其影响系数大小为-0.208;“缺少政府支持”的回归系数大小为-0.237,这就表明缺少政府支持对养殖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对其影响系数大小为-0.237;“养蜂场地困难”的回归系数大小为-0.194,这就表明养蜂场地困难对养殖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对其影响系数大小为-0.194;同时,模型在统计上是显著的(F=12.753,p<0.05)。因此,对蜜蜂标准化养殖的了解不够、缺乏技术人员、资金不足、养殖环节麻烦、缺乏销售渠道、成熟蜜卖不上高价、缺少政府支持以及养蜂场地困27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四章蜜蜂标准化养殖采用意愿分析难与养殖意愿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可以归结为:Y=6.378-0.203X2-0.182X5-0.208X6-0.237X7-0.194X8回归方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下,X2每提高一个单位,养殖意愿降低0.203单位,X5每提高一个单位,养殖意愿降低0.182单位,X6每提高一个单位,养殖意愿降低0.208单位,X7每提高一个单位,养殖意愿降低0.237单位,X8每提高一个单位,养殖意愿降低0.194单位。4.4.4模型结果分析根据多元回归结果显示,“缺乏技术人员”、“缺乏销售渠道”、“成熟蜜卖不上高价”、“缺少政府的政策支持”在5%水平下显著。计量分析结果显示:“缺少政府的政策支持”这一变量影响最大,显著影响蜂农采用标准化养殖的意愿。这说明蜂农迫切的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解决蜂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政府应制定适合中国养蜂生产特点和蜂业现状的养蜂业支持政策,如规模养蜂补贴、良种补贴、大型蜂机具补贴等政策扶持,从而提高蜂农的收入水平,促进标准化蜂场的建设[37]。“缺乏技术人员”、“缺乏销售渠道”、“成熟蜜卖不上高价”这三个变量均为显著变量。“缺乏销售渠道”这一变量负向影响蜂农标准化养殖的意愿,这表明进入蜂蜜市场有难度的蜂农,缺少市场,这或许是因为蜂农更希望改变现状,通过拓宽蜂蜜市场来提高市场准入率[38]。“缺乏技术人员”这一变量也负向影响蜂农对标准化养殖的意愿,这一方面是因为蜂农认为技术人员能更好地促进养蜂工作。4.4.5意愿描述性分析实施蜜蜂标准化养殖对于蜂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需要广大蜂农的主动实施。根据意愿调查(见图),目前53%的蜂农很愿意采用标准化养殖,37%的蜂农愿意采用标准化养殖,只有10%的蜂农选择一般,并没有不愿意采用的蜂农。因此,需要更深入了解探析影响蜂农选择标准化养殖的主要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和突破,以标准化规范蜜蜂养殖的发展,有效的解决目前养蜂业在发展中面临的蜂蜜质量低、卖不上高价钱等诸多影响蜂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是本研究目的所在。28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四章蜜蜂标准化养殖采用意愿分析图4.11蜂农采用蜜蜂标准化养殖意愿Figure4.11Beekeepersarewillingtoadoptstandardizationofbees数据来源:调查问卷Datasources:Questionnaire4.4.6差异性分析(1)年龄差异为了比较不同年龄的人在标准化养殖意愿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12和表4.13所示:表4.12描述性Figure4.12Descriptve均值的95%置信区间N均值标准差标准误下限上限极小值极大值30-40岁92.56.882.2941.883.231441-50岁212.431.287.2811.843.011551-60岁372.621.421.2342.153.101561-70岁361.971.158.1931.582.361570岁以上52.20.837.3741.163.2413总数1082.341.262.1212.102.5815数据来源:调查问卷Datasources:Questionnaire表4.12为不同年龄段在养殖意愿上的描述性统计量,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8所示:29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四章蜜蜂标准化养殖采用意愿分析表4.13方差分析表Figure4.13ANOVA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组间8.48442.1211.350.257组内161.8401031.571总数170.324107由表4.13可知,单因素方差分析的sig值为0.257,大于0.05,所以认为不同年龄段的人在标准化养殖意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文化程度差异为了比较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在标准化养殖意愿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14和表4.15所示:表4.14文化程度的差异Figure4.14Differenceineducation均值的95%置信区间N均值标准差标准误极小值极大值下限上限未上学23.50.707.500-2.859.8534小学162.061.124.2811.462.6614初中522.461.275.1772.112.8215中专及高中342.321.342.2301.862.7915大专41.50.577.289.582.4212表4.14为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在养殖意愿上的描述性统计量,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4.15所示:30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四章蜜蜂标准化养殖采用意愿分析表4.15方差分析表Figure4.15ANOVA平方和dfF显著性组间7.52241.190.320组内162.802103总数170.324107由表4.15可知,单因素方差分析的sig值为0.320,大于0.05,所以认为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在标准化养殖意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养蜂年数差异为了比较不同养蜂年数的人在标准化养殖意愿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16和表4.17所示:表4.16养蜂年数的差异Figure4.16Differencesinbeekeepingyears均值的95%置信区间N均值标准差标准误极小值极大值下限上限1-5年302.701.2640.2312.233.17155-10年222.321.3230.2821.732.901510-20年212.381.4310.3121.733.031520-30年42.501.9150.9570.555.551530年以上311.970.9480.1701.622.3215总数1082.341.2620.1212.102.5815表4.16为不同养蜂年数的人在养殖意愿上的描述性统计量,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4.17所示:表4.17方差分析表Figure4.17ANOVA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组间8.33142.083a1.324.266组内161.9931031.57331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四章蜜蜂标准化养殖采用意愿分析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组间8.33142.083a1.324.266组内161.9931031.573总数170.324107由表4.17可知,单因素方差分析的sig值为0.266,大于0.05,所以认为不同养蜂年数的人在标准化养殖意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4)养蜂受什么影响差异为了比较养蜂受什么影响不同的人在标准化养殖意愿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18和表4.19所示:表4.18影响差异Figure4.18Impactdifference均值的95%置信区间N均值标准差标准误下限上限极小值极大值祖传92.671.6580.5531.393.9415师傅传授542.261.1520.1571.942.5715自学272.441.2510.2411.952.9415其他182.281.4470.3411.563.0015总数1082.341.2620.1212.102.5815表4.18为养蜂受什么影响不同的人在养殖意愿上的描述性统计量,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4.19所示:表4.19方差分析表Figure4.19ANOVA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组间1.67630.5590.3440.793组内168.6481041.622总数170.324107由表4.19可知,单因素方差分析的sig值为0.793,大于0.05,所以认为养蜂受什么影响不同的人在标准化养殖意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2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四章蜜蜂标准化养殖采用意愿分析4.4本章小结本章通过对108户山东省蜜蜂标准化养殖意愿问卷的分析发现,蜂农以中老年为主,年龄普遍偏大,整体文化水平一般,老龄化现象严重,青年很少从事蜜蜂养殖。蜂农的专业组织参加率较高,可以看出蜂农认为合作社帮助很大。目前53%的蜂农很愿意采用标准化养殖,37%的蜂农愿意采用标准化养殖,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和突破,以标准化规范蜜蜂养殖的发展,有效的解决目前养蜂业在发展中面临的蜂蜜质量低、卖不上高价钱等诸多影响蜂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是本研究目的所在。“缺乏技术人员”、“缺乏销售渠道”、“成熟蜜卖不上高价”、“缺少政府的政策支持”是主要影响蜂农采用标准化的因素,但蜂农的年龄、养蜂年数和文化差异程度差异如何,均不影响采用蜜蜂标准化养殖,说明蜜蜂标准化养殖不受蜂农自身条件的影响。33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五章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第五章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5.1研究结论通过对影响蜂农采用标准化养殖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以及差异性分析等,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缺少政府支持、缺乏技术人员、缺乏销售渠道、成熟蜜卖不上高价是影响蜂农釆用标准化养殖的主要原因。在调查的108份有效样本中,蜂农表示没有足够力度的政府政策来支持自己的标准化养殖行为。政府的扶持政策,一方面能够一定程度缓解养殖户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政府对蜜蜂养殖前景的支持,能够给蜂农增添养殖信心。技术人员的参与能提高蜂农对标准化养殖的认识。对标准化养殖的认识越大,采用的意愿越大,这是由农户的心理决定的。蜂农对收益的预期越高,采用意愿相对越高。成熟蜜价格的不断上涨,带动蜂农采用标准化养殖的积极性。获得符合要求的养蜂场地比较困难。蜜蜂养殖对生态环境有较高的要求,获得符合标准化要求的养蜂场地相对困难,因而农户的养殖意愿不大。农民的收入主要还是依靠农业生产活动,因而蜂农对于农业生产投资的意愿相对较髙。5.2对策建议5.2.1大力保护和发展蜜粉源植物,获得符合要求的养蜂场地为了走持续化发展之路,国家应将保护和发展蜜粉源植物同环境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具体措施表现在全省各地大力种植刺槐等生长期短且能够保持水土的植物,同时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采取非常有力的措施保护养蜂场地。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蜂农们较容易获得所需的场地。推动蜜蜂养殖标准化机械化的实施。对蜂场布局进行系统化的规划,完善蜜蜂养殖生产在各方面的规范化操作,实行蜂产品安全的生产流程规范,强化群体,加强流行病防控,建立完善的蜜蜂养殖档案和养蜂日志。支持蜜蜂养殖机械器具的开发和生产,提高蜜蜂标准化机械化水平。30个标准化机械化养蜂示范点(临沂、潍坊、泰安、淄博、日照、济宁5个)将建设在蜂产区的优势区域,建成15个高标准机械化养蜂示范点,蜂源沿黄河优势区。菏泽、聊城、德州、滨州、东营各3个[39]。蜂产品如蜂蜜和蜂浆等品质均达到国家要求标准。5.2.2建立优质蜂场,实现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模式34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五章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不容置疑,蜂种的优劣从本质上关系到蜂产品质量的优劣以及产品销售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引起重视,建立起优质蜂种场。对于现有种蜂场进行一次考察,通过调查后列出可以作为重点帮扶的对象,为后续打造核心种蜂业基地奠定基础。如以浙江省江山健康种蜂场为标准化蜂场建设的模版,采用国际化养蜂思想,蜂场建设中的相关设备设施采用国际先进机械,同时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派遣相关人员学习种蜂培育方面的先进知识,可研发“江山二号”等高产型蜂种,提高蜂种销售金额,使可得利润远远高于普通蜂王的[40]。建设优质示范蜂产地,一方面能够调动蜂农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促进成熟蜜卖上高价。完善蜂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严格使用蜂药,蜜蜂饲料等投入产品的管理,应严格控制蜂产品的原料、生产和检验程序。相关部门应制定完善蜂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标准,对蜂蜜等蜂产品的品质有一个选择标准,对蜂产品的养殖过程进行监督,加强信息传播,建立健全蜂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对蜂产品公司的质量信誉进行分析评估判断,全面提高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5.2.3加强对蜂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增加政府的政策支持目前国内对于养蜂这一行业的相关律法还不够健全。既需要对该行业管理机构的建设进行完善,又需要对蜂产品相关流程进行监管。此外还应当加大支持力度,成立蜂业发展基金会,主要是促使此行业新技术的研发,增加对蜂农的技术支持和培养等。另外还要从实际上减轻蜂农们的负担,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与山东省蜂相关的网站和省优质蜂产品中心进行合作,建设省级蜜蜂标准化养殖的数字信息平台,促进蜂农更好地学习了解相关知识。重点建设大型养蜂场建设,重视养蜂机械设备购置、蜜蜂授粉、蜂种繁育与合作社发展,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换渠道,改天然,注重投资,提高效益”的原则,积极整合现代农业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种子改良、科技推广、标准化示范、防控动物疾病等相关基金。发挥蜂产业资本规模效应。蜂业和蜂品种的选育将纳入山东省重点畜牧业和山东省农业改良项目,加强资源保护和利用,支持稀缺蜜蜂保护区和养护场的建设。由于养蜂这个行业面临繁多复杂的风险因素,诸如自然灾害、药害、疫情等等,一旦发生蜂农们将会受到较大的损失,所以迫切需要建立一种蜂业灾害补偿机制,从而增加风险的抵御力。类似的救助基金可由某协会主办,保险公司按照该行业的有关特征制定相应的保险。具体可保的内容有蜂农的人身险、相关医疗险、运输过程中的保险等等,具体险费根据实际参保的人数作相应的调整。投保费用支付上,国家相关的政府部门需35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五章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肩负起责任,承担较重比例的费用,通过大幅提高政府对养蜂综合保险的支持,才能推进蜂农自行购买政府制定的保险,从而降低养蜂的风险而提高蜂农的收入。5.2.4开展对蜂农的科技科普教育,提高行业整体素质提高蜜蜂养殖研究和关键养殖技术研发与进步,将视角放在解决影响养蜂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上。重点开展蜜蜂育种、蜜蜂设备开发、害虫防治、授粉和增产技术,推动蜜蜂产品研发、改良育种、蜂产品质量控制等领域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争取更大的突破。在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协同创新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要适当倾向于养蜂业。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科学技术推广与认知,加快蜜蜂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增加蜂业科技人员的技术培训,建立蜂农定期培训制度,每年定量培养蜂农。目前养蜂业中蜂农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因此应加强对其进行科学知识的培训。不断调动和发挥商会、协会的作用,邀请蜂行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的技术员,通过现有媒介进行电视、广播等宣传,对蜂农进行先进技术和知识的普及从而不断提升蜂农的文化和技术水平。其次还应当充分发挥学校、科研机构以及质检等相关部门人才齐聚的优势,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从而加强蜂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5.2.5推行成熟蜜生产模式,提高蜂产品质量国家应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和相关政策,鼓励生产自然成熟蜜,杜绝低度蜜和加工浓缩蜜流入市场,重新确立我国蜂蜜在世界市场中的优势地位。蜂业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蜜蜂的市场监管,对各类蜂蜜的价格区间进行鉴定,鼓励蜂农生产自然成熟蜜。贯彻实施按质定价的政策,是能够有效地促进蜂农生产自然成熟蜜的热情,同时自发抵制浓缩蜜的生产。制定由政府认定的成熟蜜质量标准,按质定价,拉大自然成熟蜜与劣质蜜的价格区间,使得蜂农在生产自然成熟蜜时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推进蜂行业形成具有规模的产业化,不仅能够增强风险的防御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产与市场间所出现的系列问题。将山东规模大、经济实力强的企业作为“龙头”,建立公司、协会、蜂农三者合一的模式,实现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一条龙,实现科工贸三者一体化的模式。山东企业不断引导蜂农走上一条正轨化的道路,在经济及技术上赋予大力的扶持,蜂农们在企业指导下生产出品质优等的成熟蜜,蜂产品企业的上等原料得到保证,双方实现共赢同时也促进养蜂业走上一条科学化、规模化的道路。5.2.6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提高蜂农养殖积极性据相关调查显示,蜂农们养蜂的积极性在不断下降,有些还出现了舍弃养蜂业而投转其他行业的现象。出现这样的事例其根源在于该行业所面临的生产成本高而所获得的36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五章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收益却相对较低,且存在风险因素而收益不定。截止目前国内的政府部门对于养蜂业的补贴政策还未完善,所以为了能够加大蜂农们的收入只有通过专业的技术和规模的扩大才能实现。国内的政府部门应该给予蜂农们一定的补贴,在相关养蜂设备给予资金上的补助,对于那些用专业养蜂车进行养蜂的养殖户给予额外的补助,通过相关政策的扶持鼓励蜂农们采用专业化的养蜂技术,扩大了自身的养殖规模,最终实现生产效益的提高。国内的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激发群众的养蜂热情。宣传蜜蜂授粉采蜜能够促进农作物的增产增收,宣传食用蜂产品能够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宣传我国悠久的养蜂史以及蜜蜂文化。这样使得养蜂业在经济、生态及人文等方面的效益能够为被大众所接受,有利于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这个行业队伍中,从而降低蜂农老龄化的现象。5.3研究不足与展望由于官方统计数据对于蜜蜂养殖的具体数据较少,有关山东省蜜蜂标准化养殖方面的研究只限于有限的网上文件及定性分析,以及在实际的调研情况中,山东省蜜蜂标准化养殖未全面发展,官方标准性文件较少,蜂农的养殖以分散的情况为主,大多并没有采用标准化养殖,给调研的获取带来大量的困扰,使得获取的调研数据较少,有关蜜蜂标准化养殖的影响因素研究尚属初步,今后还应继续做追踪研究。37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娄德龙,姜风涛,刘新迎,等.政策引导科技支撑推进蜂产业转型升级[J].中国蜂业,2017,68(3):56-57.[2]KoshiyamaAS,LorenzonMCA,TassinariaWDS.SpatialEconometricsAppliedtoStudytheInfluencingFactorsofHoneyPricesinBrazil[J].2011,8(1):121-132.[3]PopescuA.Researchonbeekeepersincomeestimationbasedonhoneyproduction.[J].BulletinoftheUniversityofAgriculturalSciences&Veterinary,2012:185-191.[4]JivanA,PaTruicaS,PopescuG.ResearchesconcerningtheheavymetalcontentoftherapehoneyoriginatingfromtheBanatareaintheyears2006-2007.[J].LucrariStiintificeootehnieSiBiotehnologii,2013,41(2).[5]谢勇.蜂机具助推蜂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J].中国蜂业,2012,(18):58-60.[6]张纯,顾国达.阿根廷蜂蜜生产与贸易[J].世界农业,2000,(12):36-37.[7]席桂萍.中国养蜂业国内支持政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06):60-65.[8]刘朋飞,李海燕.世界蜂蜜生产与贸易发展状况分析[J].世界农业,2015,(10):108-113.[9]赵亚周,YanpingChen.美国养蜂业历史与现状浅析[J].中国蜂业,2018,69(03):52-56.[10]赵红梅.养蜂业如何实现“三个转变”[N].河北日报,2018-06-05(006).[11]孙翠清,赵芝俊,刘剑.我国养蜂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蜂业,2013,(21):43-46.[12]吴晓君,李继莲.2011年美国东部养蜂者授粉调查[J].中国蜂业,2012,(34):55-56.[13]兰凤明,刘玉玲,刘福广.对我国蜂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J].蜜蜂杂志,2018,38(04):32-35.[14]刘之光,吕丽萍,丁桂玲,等.中国与以色列养蜂业发展比较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16(03):162-168.[15]兰凤明,刘福广.谈我国蜂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蜜蜂杂志,2018,38(02):31-32.[16]吴樱,王国梁.我国蜂蜜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5):51-54.38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7]周剑辉,陆丹,李俊,等.蜜蜂良种推广的有效方法[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12):29.[18]宋海英,JENSENH.Helen.SPS措施对中国蜂蜜出口欧盟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4(01):83-91.[19]刘剑,刁青云,颜志立.我国蜜蜂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调查分析[J].蜜蜂杂志,2013,33(04):15-18.[20]赵静.关注蜂产品质量了解世界蜂业现状[J].中国蜂业,2013,64(33):36-37.[21]汤敏.中国农业补贴政策调整优化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7,38(12):17-21,110.[22]姜风涛,娄德龙,秦浩然.依托国家体系技术支撑推动山东蜂业稳步发展[J].中国蜂业,2015,66(05):56-58.[23]李登旺,仇焕广,吕亚荣,等.欧美农业补贴政策改革的新动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5,(8):12-21.[24]徐国钧,陈莹.我国蜂蜜出口欧盟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商论,2017,(20):76-79.[25]何云中.关于进一步推进新疆蜂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考[J].中国蜂业,2015,66(9):55-58.[26]周金慧,李熠,吴黎明.2012年国内外蜂产品质量安全研究进展[J].中国蜂业,2013,64(z1):41-44.[27]孙彩霞,戚亚梅,王钢军,等.国内外蜂蜜等级规格标准研究[J].中国蜂业,2014,65(z1):60-64.[28]马勇.基于Agent的蜂蜜质量追溯系统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06):60-65.[29]席桂萍,赵芝俊,陈玛琳,等.农户家庭养蜂生产成本收益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4,50(12):48-54.[30]王建梅,陈黎红,胡玭玭.全国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J].中国畜牧业,2015,(1):51-53.[31]胥保华,王依增.山东养蜂条件和周年蜂事[J].蜜蜂杂志,2008,28(9):16-17.[32]杜波.我国蜂产品行业发展问题、经验与对策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03):1-4.[33]陈玛琳,赵芝俊,席桂萍.我国蜂农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3,1(10):1360-1362.39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参考文献[34]陈玛琳.中国蜂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03):1-4.[35]席桂萍,赵芝俊,吴丽楠,等.中国蜂农的养蜂生产风险与灾害补偿机制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4,26(1):222-228.[36]唐娜.基于供应链视角下我国蜂产品产业影响因素的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4(03):1-4.[37]陈玛琳,赵芝俊.蜂农技术需求调查与分析[J].中国蜂业,2012,(16):41-43.[38]席桂萍,赵芝俊,刘剑,等.农户家庭养蜂生产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563户固定观察点蜂农的调研[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3):371-375.[39]张美珊.特色养殖业生产技术效率实证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4(03):10-18.[40]陈玛琳.澳大利亚养蜂管理值得借鉴[J].蜜蜂杂志,2015,35(3)(03):10-18.40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调研问卷附录:调研问卷山东省蜜蜂标准化养殖的意愿调查一、基本情况(请填写信息,并在相应的选项上打√)1.您的出生年月:________,文化程度:__________,哪年开始养蜂:_______年,是否加入了养蜂合作社:1.是2.否2.您最初养蜂受什么影响?1.祖传2.师傅传授3.自学4.其它二、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达到蜜蜂标准化养殖要求的难易程度(在对应的框内打√)标准化养殖场的各项要求很容易容易一般难很难1.要求养殖场地周围3公里范围内无污染2.要求养殖场提供干净的水源3.要求养殖场地蜜源充足4.要求养殖场、养殖器具等定期消毒5.要求使用整洁的蜂箱6.要求使用无毒、无害、无污染的养蜂机具7.要求提高养蜂机械化水平(电动摇蜜机、取浆移虫机、电动割蜜盖刀(机)等)8.要求引进适用的良种9要求建立养殖档案,填写养殖记录10.要求饲养强群11.要求科学、规范用药12.要求生产成熟蜜13.要求生产人员身体健康,定期体检14.要求蜜粉源施药期间不从事蜂产品生产15.要求使用食品级塑料容器16要求至少有一名中级养蜂技术员17.要求养殖规模要达到120群以上三、影响您采用标准化养殖的原因(在对应的框内打√)41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调研问卷没有影响影响影响影响非影响原因影响较小一般较大常大对蜜蜂标准化养殖的了解不够缺乏技术人员资金不足养殖环节太麻烦缺乏销售渠道成熟蜜卖不上高价钱缺少政府的政策支持获得符合要求的养蜂场地比较困难四、您是否愿意采用标准化养殖?(请在相应的选项上打√)1.很愿意2.愿意3.一般4.不愿意5.很不愿意42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导师组意见导师组意见导师组已通过的论文审查,同意并推荐其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导师:导师组成员:年月日43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致谢致谢时光飞逝,在青岛农业大学两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顾两年来的学校生活与学习,有很多感悟。在这两年里,遇到了许多优秀的人和事情,参加了收获匪浅的讲座与调研,这些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都在无形中教会我为人处事的道理和丰富的文化知识,使我受益匪浅。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即将结束之际,想要通过文字表达出对老师和同学们的感谢和珍重。首先要对我的导师李敬锁老师表示感谢。在两年的学习生活中,李老师博大精深的学术学识,沉稳大气的为人处世风格,严谨客观的工作态度以及对事情准确的把握能力是我终生学习的榜样,导师的言行和学识对我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产生积极影响。这篇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的,论文题目的选择、论文框架及问卷的设计、调查数据的获取和论文的详细内容的修改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跟鼓励。其次,我要感谢牟少岩老师。牟老师勤奋的工作态度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值得学习。感谢老师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我的指导。最后感谢李敬锁老师、孔臣老师在问卷设计方中提出的宝贵建议,帮助我共同完成这份问卷的设计及调研。感谢王宏磊师兄在论文的模型设计及选择方面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我的同门孙亚辉、孔祥臣、迟景译、孙晓琳、李英姿、刘艳茹在学习生活及数据整理中的帮助与支持。最后,衷心感谢为评阅我的论文和参加我的论文答辩付出宝贵时间和辛勤劳动的各位老师。作者:李珣静2018年6月44 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李珣静,女,汉族,出生于1993年8月,山东莱阳人。2011年9月-2015年7月就读于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6年9月-2018年7月就读于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45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李珣静.莱阳市姜疃镇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践与对策探讨[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7,(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