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50 KB
- 2022-06-16 12:15:3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鲁班造伞教学设计1 【内容简析】 这是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木匠鲁班,有一次和妹妹游玩西湖时遇雨,产生了制造雨具的念头,又从小孩子们顶着荷叶在雨中追逐玩耍这有趣的一幕中得到启发,继而经过反复实践,发明了雨伞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强,插图逼真有趣,贴近儿童生活,易读易懂,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创造意识。 【设计理念】 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潜能,通过多种学习形式,尽可能让学生直接、充分、自如地接触课文,真正做到读有所思,读有所感。同时,要充分发挥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激起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学习新偏旁“匚”。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鲁班发明雨伞的经过。 3学习善于观察生活、勤于动脑、勇于改革的精神和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正确对待别人意见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 难点: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具准备】 字词卡、多媒体课件或插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1谁能说说上学期学过的谁发明什么的小故事? 2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①谁知道鲁班是什么人?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②读了课题后,你最感兴趣或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③教师梳理学生疑问,鼓励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与同桌或四人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3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_____”标出要求会认的生字,用“△”标出要求会写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互相正音,并讨论交流记字方法。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体会生字在词句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4四人小组中每人读一段课文,评一评谁读得好,谁的进步快。 5指导书写生字。 ①学习新偏旁“匚”。 ②让学生观察要求“会写字”在田字格上的位置。你认为哪几个字最难写?难在什么地方? ③重点指导“湖、亭、匠”等字,注意间架结构。 ④学生在田字格上先描后写,在你认为写得好的字旁边画“☆”。
⑤小组评一评,推荐写得好的字给老师在班中展示。 四拓展作业 搜集有关鲁班的小故事,也可以搜集你喜欢的其他发明家的故事,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大意 1听写“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2自荐分段读课文。 3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指导读第一自然段。 ①谁愿意来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②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2指导读第二至六自然段。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说说这部分课文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②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试说说理由(教师相机点拨)。 ③听录音朗读,结合插图,想象游人在西湖游玩,突然遇雨,四处躲藏和孩子们顶着荷叶在雨中追逐玩耍的情景。④与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鲁班与妹妹的对话,体会妹妹爱动脑筋,敢于提合理化建议的精神。 ⑤听了妹妹的话,鲁班怎样想,怎样做,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感悟鲁班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善于思考,敢于改革创新的良好品行。 三整合全文,巩固提高 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鲁班和妹妹在西湖游玩时,_________________,他从___________ (遇到什么问题) (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启发,经过___________, (怎样做) 终于____________。 (结果) 2读了鲁班造伞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在四人小组里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再作小结。) 3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四课后拓展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与他们交流自己的感想。 2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你曾经遇到的一两个问题,你当时是怎样想办法解决的。 3如果有兴趣的话,动手做一个小制作,带到班里与同学交流,比比谁的作品有创意。教学设计2 (一)交流资料,引入课题。 1.先让学生把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鲁班的资料进行交流,使学生对鲁班有个初步的认识。 2.教师导言后,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质疑。 (二)试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遇到生字多读几遍,直到读准,把课文读连贯、正确。 2.由小组长负责在小组内检查生字读音,全班正音。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画出不懂的地方。 4.检查,反馈。 (三)自读自悟,探究发现
1.布置自学要求。(1)认真仔细阅读课文。(2)思考:鲁班怎么想到要造伞的,为了造伞,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3)可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独立思考或在同学间交流。 2.交流学习所得。 (1)指名回答以上思考问题。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出相关段落,重点理解教学建议中提出的词句: 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同时,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反复练读,读出人物说话或思想时应有的语气来。 3.讨论交流:鲁班为什么能造出伞来呢? (四)练习说话 1.读了课文,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能解答的自己解答,不能理解的同桌交流,互相解答,有的在教师帮助下解决。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和同学说一说。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六)积累语言,总结升华 1.学生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抄在空花朵上。 2.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参考资料 鲁班:中国古代建筑工匠。相传姓公输,名般,亦作班、盘。他是鲁国人,因般与班同音,故又称鲁班。他大约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 鲁班出生于世代工匠家庭,从小就参加木工劳动。据传说,他发明了攻城用的云梯和磨粉用的石磨,以及很多木工工具,如锯、曲尺、墨斗、刨子、凿子、铲子等。被后世建筑工匠、木匠尊为“祖师”。数千年来,鲁班的名字已成为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教学过程中,可安排学生配套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二年级下册)中的《鲁班的故事》和《爱动脑筋的帕斯卡》。《鲁班的故事》由《巧设鲁挑梁》和《小草和锯子》两个小故事组成,都是描写鲁班的发明创造的,是学生进一步认识鲁班极好的补充材料。阅读时,要引导学生了解鲁班是怎样帮老木匠的忙和如何发明锯子的,了解帕斯卡是如何开动脑筋解决难题的,从而学习主人公平时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良好习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春语文s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3课《鲁班造伞》word教案
- 《鲁班和橹板》word版教案
- 第22课《鲁班造伞的传说》优秀教案
- 2017秋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2课《 鲁班造伞的传说》word教案
- 2017春语文s版语文二下第14课《鲁班造伞》word教案
- 2014苏教版语文一下《鲁班和橹板》word教案
- 语文s版二下《鲁班造伞》word教案
-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鲁班和橹板》教学设计1
-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鲁班和橹板1》word版教案
-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鲁班造伞的传说》教案
- 北京某危旧房改造项目装修施工方案(鲁班奖)_secret
- 上海酒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鲁班奖、白玉兰奖)
- 关于鲁班尺简介及应用方法
- 鲁班设计图纸大全介绍
- [金虹桥国际中心]鲁班bim技术在金虹桥项目施工方案优化中的应用-岳玉英
- 鲁班和橹板二(精改教案)
- 东泰大厦施工组织设计鲁班奖
- 鲁班工程办公楼电气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