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0 KB
  • 2022-06-16 12:15:37 发布

2014苏教版语文一下《鲁班和橹板》word教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课题23、鲁班和橹板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的意思。3、通过朗读体会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学习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学习难点通过朗读体会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学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环节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与方式一激趣善疑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23、鲁班和橹板  2、简介鲁班和橹板。  鲁班:历史上确实有这个人,复姓公输,名般,是春秋时代鲁国的建筑工匠。因“班”与“般”同音,是鲁国人,所以叫鲁班。他发明了锯子,创造了攻城的云梯,是有名的能工巧匠,被建筑工匠尊称为“祖师” 。不过,民间传说中的鲁班,已经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鲁班,而是集中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有的以把他神化了。  橹板:是船前进的工具,比桨长、大,安在船艄或船旁,用人摇。(结合插图讲解)教生字:板。  3、鲁班是人的名字,橹板是船上的工具,这二者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4、领读课题。 二多元善究自主读课文,要求:  ⑴、标出自然段序号。  ⑵、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想一想它们的意思。出示填空题,教师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思。检查自读情况。  ⑴、出示下列词语,检查认读情况,相机正音。  ⑵、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请讲给大家听听。  ⑶、学生质疑,教师解疑。  ⑷、交流熟记字形的办法。  ⑸、教师讲解。  ⑹、读读、写写、记记生字词。全文一共  个自然段,可分  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  自然段,写鲁班乘船看到艄公很累,默默地想省力办法。  第二部分是第  自然段,写鲁班从鸭子游水的动作中得到启发,发明了摇船工具。  第三部分是第  自然段,写人们把这种摇船工具叫做橹板。三巩固善能1、比较并组词。  圆(  ) 往(  ) 已(  )  园(  ) 住(  ) 己(  )  以(  ) 为(  ) 板(  )   刀(  ) 力(  ) 饭(  )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⑴、鲁班两眼盯着小船默默地想 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驾驶起来感到省力呢  ⑵、这时 一群鸭子 嘎嘎 叫着 扑通扑通 跳下水第二课时学习环节学习内容学习的过程和方式一激趣善疑1、听写词语。2、画去下面各句括号里不适当的字。身体 来往 等等 忽然  回答已经 圆形 吃力  等一等⑴、公(圆 园)里有不少(圆 园)形的花坛。  ⑵、这件事王小明自(己 已)在三天前就(己 已)经弄明白了。二多元善究1、提问: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哪三个部分?  2、学习第一部分。  ⑴、教师讲“艄公”(船尾掌舵的人,也泛指撑船的人)和“竹篙”(撑船的竹竿)。  ⑵、“吃力”是“费力”的意思。你从什么地方看出老艄公撑船“十分吃力”呢?请读一读有关的句子。(等把船撑到对岸,老艄公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  (板书:看 艄公 吃力)  ⑶、比较:鲁班上岸后,两眼盯着小船默默地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驾驶起来感到省力呢?  鲁班上岸后,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驾驶起来感到省力呢?  ⑷、指名读第一部分。突出重音“十分吃力”、“ 满头大汗”、“盯”、“默默”、“省力”。  3、学习第二部分。  ⑴、默读第三、四自然段,想一想:这一部分说的是什么?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这一部分说的是“鲁班在鸭子用脚蹼拨水的启发下造出了橹板”。  ⑵、提问:这段话里有个句子说“鲁班出神地看着,忽然眼睛一亮”。这“亮”字在字典里有五个意思(教师板书:①、明、有光;②、光线;③、明摆出来;④、心胸、思想等明朗,清楚;⑤、声音响),在这个句子里是什么意思?  ⑶、理解这“主意”就是“马上找来一根粗木棍,把木棍上半截削成圆形,就像鸭子的腿,把下半截削成扁形,就像鸭子的脚蹼”。要求学生画出“橹板”。参照这段话和插图。  ⑷、鲁班怎么想到橹板的样子呢?(丛鸭子用脚蹼拨水的动作想到的)  引导比较橹板和鸭子的脚蹼,找它们的相似的地方。  ⑸、用了这种工具有什么好处?(体会“不光……也……”是表示两个方面)  观察书上的插图,想想老艄公摇橹时会说些什么,练习用“不光……也……”说话。  (板书:造出 橹板)  ⑹、自由读第二部分,体会感情。(第三自然段要读得轻快,第四自然段开始的“眼睛一亮”要读得兴奋,后来的“一摇,嗬,不光省力,船也行得快多了”要读得高兴)  ⑺、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4、学习第三部分。  ⑴、齐读。 ⑵、“这种摇船工具”指的是什么?(橹板)请说说它是什么样子?  ⑶、讨论:鲁班为什么能发明橹板呢?  5、朗读全文,学生质疑,教师解疑。三巩固善能1、按课文内容填空。  ⑴、鲁班  看着,  眼睛一亮,  找来  粗木棍。  ⑵、老艄公把橹板安在船尾一摇,嗬,  省力,船  行得快多了。  2、用“……又……又……”口头造句。作业设计完成《练习与测试》和《补充习题》。板书设计23.鲁班和橹板   看  竹篙  撑   吃力   盯  想鸭子 蹼、拨水轻快  (有什么办法)   圆形  找削 橹板  扁形  省力快教后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