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19 KB
  • 2022-06-16 12:14:45 发布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进行艰苦的调查访问的过程,感受李时珍不畏艰睑、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2.学习生字词,重点掌握并列式词语的结构特点。3.学习课文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进行艰苦的调查访问的过程,感受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教学难点1.学会生字词,掌握并列式词语的结构特点。2.感受李吋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教学方法情境启发读悟结合合作探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根据老师给的儿个提示,猜出相关人物。 ①19年史学家砸缸《资治通鉴》(司马光)②远渡重洋生物学家青蛙卵剥离乎术(童第周)③江苏宜兴《奔马》画家(徐悲鸿)④一万余里“医林二圣”Z一《本草》(李时珍)2、简单介绍李时珍: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和张仲景一起被称为“医林二圣”。李时珍的一生成就很多,他为了编写《本草纲目》,研读过八百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为了察访药材,行程一万余里。他编写的《木草纲目》是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3、板书、齐读课次课题一一17、李时珍夜宿古寺。4、理解题目。①宿:住宿,过夜。②夜宿古寺:夜晚住宿在古寺里。5、再读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为什么“夜宿”古寺;“古寺”是怎样的?在“夜宿古寺”时做了些什么?)6、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作业。7、交流:读了课题,你有哪些收获呢?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李吋珍吗?①学生畅谈对李时珍的印象。②小结:李时珍,他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仁者的责任让他知难而上。他让温暖传递,他让爱心汇聚,直到更多人向弱者张开双臂,直到角落里的人们看到春天。他不惧怕死亡,因为他对生命有更博大的爱。8、课文写的就是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中的事情。读了课题,你能说说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呢?(学生理解课题) 9、小结:看,你们的眼睛多么雪亮!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像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的文章题目,如《九寨沟》,就直接告诉我们他要写的对象……10、弓I: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了解,李时珍为什么会夜宿古寺的?他会在这里度过怎样的一个夜晚?二、新课学习1、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弓I:学贵有疑,带着问题读书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吧。要求:自由大声读书,读准字音,读准词语,读通读顺句子。(板书:正确、通顺、响亮)(2)检查预习情况。①夜宿庞宪师徒俩A这篇课文里出现了两个人,是……B庞宪是李时珍的弟子,所以又可称为师徒俩。②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察访药材A弓I:他俩一-路岀示上面两词,反复读。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点水,这就叫饥餐渴饮。B白天赶路,晚上住宿,这就叫……晓行夜宿,从这两个词你感觉出什么?(非常辛苦)读词体会辛苦。C他们这样辛苦是为了……察访药材“察”是什么意思?“访”呢?师补充讲述李时珍编《本草纲目》的知识:《本草纲目》是一部药学宝典, 在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前医生诊断病情、救治病人并没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用错药、诊错病的情况吋有发生,老百姓深受其害。特别是对一些药物的正确使用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造福老百姓,不畏艰辛,登高山,探陷谷,遍寻百草,甚至亲自试验。C读好第一自然段。D指导朗读,你在读这段话后,眼前仿佛岀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风尘仆仆、疲惫不堪……)重点读好“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好几个月”。①灰尘断垣残壁破庙A他们今天晚上住的是怎样的一座古寺?(破败)所以乂叫破庙。B古寺里到处是灰尘。C看图,屋顶上、窗户上都是洞,不时有冷风灌进来,有些墙壁己经倒塌,一半立在那里,一半全是碎砖,这就叫断垣残壁,“垣”就是墙壁,这个词也可以说成颓垣断壁。②煮沸垒成桌子端详扯下陶碗笔墨砚台呃逆A直接岀示以上词语,指读,齐读。B说说你已经懂得那些词的意思。C重点讲端详:仔细地看。找一找“端详”一词在文中哪句话中,自由读,想想是什么意思。③齐读词语。(3)指名分节轮读课文,再次正音。 2、再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脉络。(1)弓I:生字新词读准了,也理解了,课文就一定读得更好了,刚才你觉得难读的地方,现在你会读了么?(2)指名读2、4、7、12自然段。(3)想想哪些问题你可以自己解决了?(4)组织交流。①为什么要夜宿古寺?——李时珍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②李时珍夜宿的古寺是怎样的?——破败的占寺,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上也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③李时珍在夜宿古寺时干了些什么?——生火、烧水、啃干粮、记载寻访所得。(5)指导概括文章主要内容。①自由练说。②交流点评:如果能说得简洁一些就更好了;如果这里能用一句话说,或用一个词來概括,就会简洁许多,如“月下记载”。③小结:刚才我们简要概活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真了不起,说得真好!正如同学们所说,这篇文章主要写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粮,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6)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利用时间变化分段的方法。①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说出理由。②文章按时间顺序写,从文中可以找岀下列依据。 A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B夜幕渐渐降临了;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C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①利用时间变化顺序给课文分段,试着概括段意。第一段(1-4)因赶路而错过了客店,李时珍师徒俩决定住在破庙里。第二段(5-7)师徒俩虽然啃干粮,住破庙,但为修好《本草》,不觉得苦。第三段(8-13)入夜后,李时珍不顾劳累,借着月光认真记载白天的寻访所获。3、初步感知李时珍的精神,精读第一部分。(1)交流:读了这篇课文后,李时珍的什么精神让你敬佩?——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民(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笔圈圈画画,找到反映李时珍精神的句子。(3)研读第一自然段。①交流:从课文的第一小节屮你感受到了他什么精神?②小结:地方多一一安徽、河南、湖北等;路途长一一好儿个刀;条件差一一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工作细一一查: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实地调查,访:走访许许多多的人……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4)小结:课文屮还有许多令我们感动的地方,我们下节课再交流。三.结论总结 1、指导书写生字,描红练习:宿材徒尘煮庙砖详扯2、指导读流利课文。3、积累并列结构的词语。(1)出示,指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枯枝杂草长年累月解暑消热(2)交流:你觉得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3)交流:你还能说出一些这样的词语吗?开天辟地桃红柳绿山崩地裂山清水秀风平浪静山穷水尽波峰浪谷欢天喜地天昏地暗顶天立地(4)这些词语简洁凝练,富有表现力,在读课文的时候,我们要抓住这样的词语仔细领会。四、课堂练习1、比一比,组词肯()徒()拢()著()啃()陡()庞()煮()2、划去不正确的读音或字。涎(xianyan)滑胭(yinyan)脂(长常)年累月生嚼(jidojue)长年累(leilei)月(察查)访民情五、作业布置 1、搜集有关屮药或屮成药(包装盒或说明书),了解药效。2、课外搜集有关李时珍的故事或像李时珍一样的科学家的故事,举行一次 故事会。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板书设计17、李时珍夜宿古寺错过客店夜投古寺生火烧水啃粮谈苦借着月光记载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