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9.00 KB
- 2022-06-16 13:09:3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打开中考议论文阅读的“金钥匙”——略谈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思路与方法
中考说明考试目标中明确规定“现代文阅读能力”中对简单议论文的阅读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指出议论的观点、材料和常见的论证方法(如摆事实、讲道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能分析关键性词句,理解议论性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中考要求
知识点复习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2、和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3、常见的论证方有、、、、。4、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5、议论文的语言的特点是、等。6、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论点论据论证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准确严密立论驳论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中考热点1、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2、分析论据及其作用3、把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4、理解议论文的结构与层次5、理解文中有关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体会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6、依据要求补充相关内容(论据)或提出自己的见解
有关论点题温馨提示(金钥匙一)1、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2、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判断句或祈使句)。3、分论点是围绕中心论点提出的,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一篇议论文的几个分论点也是证明中心论点的材料。4、找论点的方法:一看标题,二看开头,三看中间,四看论据(看论据用来证明什么观点),五看分论点(将几个分论点合并、提炼、分析并归纳)5、注意语言提示,文中有提示文章论点的词语,提示词语一般是“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由此可见”等。
[热点一(论点)题]如2003年第11题、给本文加上恰当的标题:《论_______________》。(2分)答:礼貌(或:礼节、礼仪)又如2003年第14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答:讲礼貌要自然、(1分)注意分寸。(2分)
有关论据题温馨提示(金钥匙二)1、事实论据:2、道理论据:作用:充当(作为)事实论据,更有力地论证了“”这一论点。作用:充当(作为)道理论据,更有力地论证了“”这一论点。
[热点二(论据)题]又如2004年第11题:删掉第②段似乎也可以保持文章的完整,为什么作者要写这一段?请简要分析。(3分)答:具体形象地描写了小凌所说的“我活得挺自在。我为自己高兴”,(2分)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又如2005年第13题:第④段引用乾隆与和尚的对话用意是什么?(3分)答:意在论证人们的欲望太多,因此读书人必须澄静。
有关论证题温馨提示(金钥匙三)1、举例论证2、道理论证(引用论证)3、对比论证4、比喻论证作用:充当(作为)事实论据,更有力地论证了“”这一论点(观点)。作用:充当(作为)道理论据,更有力地论证了“”这一论点(观点)。作用:通过对比,更突出论证了……作用:形象生动论证了……,使深奥难懂的道理通俗易懂。
又如2004年第12题:第①至⑤段运用了举例论征和_____的方法。举小凌的例子是证明要“坦然无愧地看待自己,珍爱、享受平凡而实在的人生”的观点;举作家朋友和海明威、川端康成的例子是证明______的观点。(4分)[热点三(论证)题]如2003年第13题: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论证。请你在第⑤段中找出一个例子,并简要分析其论证作用。(3分)答:礼貌举止正好比人的穿衣——既不可太宽也不可太紧。(1分)以穿衣要合体来生动形象地论证讲礼貌要注意分寸的观点。(2分,不作分析,只答“生动形象”给1分)答:对比论证(或:正反论证)(2分)不要为自己立下高不可及的标杆,更不要被别人往往确实是出于好意的刺激而陷入自卑自怨自责自苦的泥潭!(2分,答“不要为自己立下高不可及的标杆”也给2分)
有关结构题温馨提示(金钥匙四)可借助一些语言标志,弄清各段之间、分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白它们或并列、或对比、或总分、或层进的关系。如:设问句表示开启下文,展开下一层的论述;“无独有偶”表示引出相关的材料;“诚然”表示转入相反的内容;“再说”表示推进一层;“总之”表示由分到总或作出结论……
[热点四(结构)题]如2003年第12题本文可分为两部分,请你把各部分所论述的问题用问句形式表达出来。(4分)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为什么要讲究礼貌?(2分,答“礼貌的重要性表现在哪里”给2分;答“礼貌的重要性”等非问句形式给1分)二、怎样才能做到有礼貌?(2分,答“如何才能做到有礼貌”给2分;答“怎样掌握礼貌的分寸”给1分;答“掌握礼仪要注意的问题”等非问句形式给1分)
有关语言题温馨提示(金钥匙五)结合语境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一般从三个方面去品味:1、从逻辑的角度分析用词的准确、严密。2、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的色彩。
[热点五例]如2005年第11题:“读书的‘坎儿’”在文中具体指哪些?(3分)答:太多的欲望;没有恒心;不能分辨是非又如2005年第12题:为什么说“读书是最没有门槛的”?根据第②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答:人人可以读;时时可以读;处处可以读。(每个要点1分)再如2005年第14题: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说法与第⑤段的哪个句子意思相近?(3分)答:书籍的正确性永远是有限的。(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只能一步步走近真理,而不可能完全抵达真理,这就决定了书籍的正确性永远是有限的)。
再如2004年第13题:下面这句话摘自第⑥段。请在句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争取不凡()可敬可佩,()甘于结结实实的平凡,则更可爱可羡……答:诚然(或:虽然、固然)然而(或:但是)(各1分)
有关拓展题温馨提示(金钥匙六)1、根据论点,补充论据或相应的内容方法:(1)根据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填写恰当的道理论据或事实论据。论据要能证明论点。(2)分析上下文的内容内在联系,填写相应的内容。(3)表述时要注意例句形式、字数、要求等。2、提出自己的见解方法:(1)了解作者的思路,态度来回答。(2)态度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3)注意从文中找出依据,要言之成理。
[热点六例]如2004年第14题:有人认为“为自己高兴”就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对此观点,作为一个中学生的你是如何看的?(3分)答:示例:①“为自己高兴”并不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而是要为自己的平凡充实的存在而高兴,而不要总是为那些自己高不可攀,不切实际的目标而徒生烦恼。②人还是要有一个远大目标,并要为此作出最大努力。完全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不应该是我们中学生所具有的人生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①人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②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实战训练(一)读书·养气·写作
③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于人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补充先天不足,避免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之气,可以养;邪气,戾气,迂腐之气,狭隘之气,也可以养。因为,在读书时,要吸取_____________,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所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④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人们平时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体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愈文风如潮,柳宗元文风如泉,欧阳修文风如澜,苏轼文风如海,就是指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渗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⑤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宜言”——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读书少的人,自身气弱,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成为死读书的“两脚书橱”,作文时就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读书多的人,自身气足,学养丰富,不仅读书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⑥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多久,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脚儿翻白眼儿了。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
10.联系上下文,在第③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2分)吸取______________,剔除糟粕11.第③段中下面加横线的“气”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2分)12.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方法。(2分)你读过“韩柳欧苏”的作品吗?请写出其中的一位文豪和他的一篇作品。(2分)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作品)13.作者在文中对中学生的读书提出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要求。(2分)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5.第④段中说:“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请你从课外阅读中举出一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精华精神力量排比比喻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可以养气,养气有利于写作
①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恩来的一个故事: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刮脸,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使我们看到了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二)宽容美德
②宽容是一种美德。留心一下,不难发现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像周恩来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像周恩来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由于各种主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以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改过的机会。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点得到众臣鼎力相助的,从而开创了唐代盛世。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励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再说秦王嬴政,若不是听到了李斯“海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广纳贤才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顺利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纵观历史与今天,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空话。
③有的人就不具备宽容的美德,他们心胸狭隘,凡事斤斤计较,不肯吃亏。如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就勃然大怒而起:“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像这样的狭隘心胸,这样的暴行,又怎么不会遭人唾弃呢?当今社会上有一些人,也是这样,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会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典型的“小肚鸡肠”,心胸狭隘,待人刻薄,根本没有一点宽容之心,这种人还能谈什么成大器,立大业呢?
④总之,宽容是一种美德,只要我们本着“和为贵”的原则,决不斤斤计较别人的过失,又多为别人考虑,就能确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⑤当然,对于那些蓄意冒犯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是破坏人民安定生活的破坏分子及人民的敌人,就不能盲目地宽容,以致重演“农夫救蛇”的悲剧。一定要利用法律力量予以重锤打击,决不心慈手软。⑥宽容是美德,当今社会大有发扬之必要。让我们大家都来讲一点宽容,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1分)18.第①段引用周总理的故事,有何作用?(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19.周恩来、李世民、秦始皇宽容的美德各是什么?请分别用8个字概括。(3分)周恩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世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始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宽容是美德生动地引出话题——宽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不计前怨,广纳贤才
20.第③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1.第②自然段是从_____进行论证,第③自然段是从____进行论证,把两段结合起来看,其采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2分)22.第⑤段中提到的“农夫救蛇”的故事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请举一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我们如何做才能避免这类悲剧的发生。(2分)举例论证说明不具备宽容美德的人不能成大器,立大业正面反面对比论证
课堂小结A、议论文阅读的思路:证明什么?(论点)——用什么来证明?(论据)——怎样证明?(论证)B、议论文阅读的方法:明白考什么(读懂题意)——搜索信息——筛选信息——组织表达
谢谢!祝你成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想象---打开习作之路的金钥匙.pptx
-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言识人“金钥匙”》.pptx
- 解竞赛题的金钥匙之八(行程问题).doc
- 冀教版六年级下综合实践教案第四单元寻找金钥匙.docx
- 金钥匙培训中心英语考试卷.doc
- 为学生打造一把学习的金钥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doc
- 金钥匙服务理念简体.doc
- 2018金钥匙科技竞赛竞答(初三学生CESL活动)决赛试题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 中国农业银行金钥匙·安心得利·灵珑2018年第30期公.doc
- 金钥匙科技竞赛初中答案.doc
- 开启成功的金钥匙-自信.ppt
- 金钥匙二年级上册.ppt
- 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三把金钥匙.doc
- 金钥匙基础技术分析量价时空.doc
- 金钥匙开票管理系统 操作说明1.pdf
- 湖南永兴“4+2”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金钥匙”.doc
- “问题”是提升数学思考力的金钥匙.doc
- 中国女孩在希尔顿做_金钥匙_.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