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拒绝诺贝尔奖的萨特 4页

  • 208.00 KB
  • 2022-06-16 11:58:32 发布

312拒绝诺贝尔奖的萨特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班次:学号:姓名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8分)1、根据提示或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陈涉世家》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3)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事例足以体现这一特点,如“摆八卦阵”、,,。(4)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5)中国的酒文化享誉世界,请你写出含"酒"字的诗二句。、。2、语言的实际运用与诗歌鉴赏(8分)(1)语言的实际运用(5分)《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下面是两则获奖作品:*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慈母手中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①请你也为母亲献上一句话:②上述三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分别是:、、。(2)诗歌鉴赏(3分)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答题。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①这首诗在结构、顺序上与一般的绝句不同,它是先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②诗中描写了六月西湖在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特定时间里满湖之荷红碧辉映的奇异之景。附加题(6分)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①,军人有病疽②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伤者之母泣。人问曰:“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对曰:“吴起吮其父之创③而父死,今是予又将死也,吾是以泣。”注释①中山:国名。②疽:毒疮。③创:伤,伤口。(1)用现代汉语翻译“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一句。(2)“伤者之母”为什么要“泣”?(3)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吴起是怎样的一个人?二、阅读(52分)(一)文言文阅读(10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池非不深也园林池沼宽畅B、兵革非不坚利也可汗大点兵C、然而不胜者不以木为之者D、攻亲戚之所畔辍耕之垄上4、用“/”标出下边句子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2分)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5、各写出两个含有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2分)(如每词能写三个以上,另加1分)(1)多助之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失道者寡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②文章接着以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③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④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充分论证了“人和”对夺取一切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目的在于启发君主们应如何打好仗,取得战争的胜利。⑤文章在论证了“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③⑤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记叙文阅读(12分)毫无疑义,父亲是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我只好留在母亲身边,觉得这种不同的待遇十分不公道。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_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_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_______________父亲神色很狼狈,①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_______________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你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②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于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8、第一段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是()。A、表现男主人公充阔气、文雅  B、表现男主人公充阔气的虚荣心C、一方面反映男主人公爱慕虚荣的心理,一方面为推动情节发展作伏笔D、为推动情节发展埋下伏笔9、第二段主要是通过人物的     和    描写,表现女主人公的     __性格特点。10、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这一句中的省略号是表现男主人公()。A、有些话不能说B、不知道什么好C、想对夫人隐瞒 D、发现于勒后的恐慌、害怕11、文中画线①这个句子反映了父亲的什么心理?暴露了他的什么思想?答: 12、文中画线②这个句子表达了“我”的什么思想?()A、在心里承认了自己的叔叔,可嘴上却不敢说了来B、不相信眼前的人就是自己的亲叔叔C、对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和不满D、为自己的亲叔叔竟然这样贫穷狼狈而吃惊13、联系小说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三)说明文阅读(10分)炭疽①自“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已发现了12例疑似炭疽病人,并声称可能与恐怖活动有密切关系,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切。②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人们从认识这种疾病并与之斗争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自1876年证明其病原以来,20世纪30年代成功地研制出畜用高效疫苗,并已应用至今;40年代抗生素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80年代国外许多学者采用分子生物学、基因重组技术,在炭疽致病机理、疫苗研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在实验诊断技术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改进。然而,目前阶段,炭疽对人类仍然构成威胁,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频繁出现爆发流行。近年来非洲最严重的人间流行发病达万余人,每年有大批的牲畜死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人类炭疽病例也不断发生。③人间炭疽按流行病学可分为工业型和农业型两种。从流行病学来说,工业型炭疽不是原发流行型,而农业型才是原发流行型。首先是原发流行在畜间污染了炭疽芽孢的肉、皮革、兽毛再次感染人,是原发流行的继发扩散。人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动物而发病,主要是剥食病畜肉、吸入污染炭疽芽孢的气溶胶而感染。所以,人间发病多为继发感染,其传染源为患病的草食动物。动物炭疽通常是食入了被污染的水、草后感染炭疽。④人类对炭疽普遍易感,以感染途径不同可分为皮肤型、肠型何肺型三种。皮肤型炭疽是通过皮肤损伤而感染的;肠型炭疽是通过胃肠粘膜损伤而致;肺型炭疽是通过吸入炭疽芽孢所致。病程潜伏期一般在12小时至12天,平均2—5天。三种类型的炭疽均可能致死,但皮肤型炭疽常能自愈。全世界人炭疽病例中,皮肤型炭疽占95%—99%。⑤炭疽诊断是根据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进行。人类炭疽的临床诊断主要根据流行病学线索,如病人生活在已被证实存在炭疽的地区内,接触过可疑的病、死动物或其残骸,食用过可疑的病、死动物肉类或其制品。其次为临床表现。动物没有先兆突然倒地死亡,应疑似炭疽,从死亡动物的鼻、口或肛门中流出血性液体就应特别警惕可能是炭疽。如果怀疑是炭疽,就不能打开腹腔,以防止溢出的液体污染环境。⑥炭疽治疗原则主要是隔离患者,尽早治疗。人类炭疽以青霉素G为首先抗生素,同时对病人进行对症治疗。动物炭疽应在发病早期以静注青霉素纳盐为主,同时可以用动物的抗炭疽血清。14、请简要概述“9.11”事件。(35字以内)答:15、归纳概括第②段的主要意思。答:16、阅读第③段,分别说说人和动物是怎样感染炭疽的。答:(1)人感染炭疽主要是:(2)动物感染炭疽主要是:17、请概括第④段说明的内容,并说说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答:18、你赞同“隔离患者,尽早治疗”的原则吗?为什么?答:19、读了本文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答:20、对防治炭疽病,你有哪些好的建议,请提出来。答:(四)议论文阅读(20分)艺术三昧丰子恺有一次我看到吴昌硕写的一方宇。觉得单看各笔画,并不好:单看各个字,各行字,也并不好。然而看这方字的全体,就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处。单看时觉得不好的地方,全体看时都变好,非此反不美了。原来艺术品的这幅宇,不是笔笔、字字、行行的集合,而是一个融合不可分解的全体。各笔各宇各行,对于全体都是有机的,即为全体的一员。宇的或大或小,或偏或正,或肥或瘦,或浓或淡,或刚或柔,都是全体构成上的必要,决不是偶然的。即都是为全体而然,不是为个体自己而然的。于是我想象:假如有绝对完善的艺术品的字,必在任何一字或一笔里已经表出全体的倾向。如果把任何一宇或一笔改变一个样子,全体也非统统改变不可;又如把任何一字或一笔除去,全体就不成立。换言之,在一笔中已经表出全体,在一笔中可以看出全体,而全体只是一个个体。所以单看一笔一字或一行,自然不行。这是伟大的艺术的特点。在绘画也是如此。中国画论中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这个意思。西洋印象画派的持论:“以前的西洋画都只是集许多幅小画而成一幅大画,毫无生气。艺术的绘画,非画面浑然融合不可。”在这点上想来,印象派的创生确是西洋绘画的进步。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艺术的三昧境。在一点里可以窥见全体,而在全体中只见一个体。所谓“一有多种,二无两般”(《碧岩录》)就是这个意思吧!这道理看似矛盾又玄妙,其实是艺术的一般的特色,美学上的所谓“多样的统一”,很可明了地解释其意义:譬如有三只苹果,水果摊上的人把它们规则地并列起来,就是“统一”。只有统一是板滞的,是死的。小孩子把它们触乱,东西滚开,就是“多样”。只有多样是散漫的,是乱的。最后来了一个画家要写生,给它们安排成一个可以入画的美的位置——两个靠拢在后方一边,余一个稍离开在前方——望去恰好的时候,就是所谓“多样的统一”,是美的。要统一,又要多样;要规则,又要不规则;要不规则的规则,规则的不规则;要一中有多,多中有一。这是艺术的三昧境!宇宙是一大艺术。人何以只知鉴赏书画的小艺术,而不知鉴赏宇宙的大艺术呢?人何以不拿看书画的眼来看宇宙呢?如果拿着书画的眼来看宇宙,必可发见更大的三昧境。宇宙是—个浑然融合的全体,万象都是这全体的多样而统一的诸相。在万象的一点中,必可窥见宇宙的全体;而森罗的万象,只是一个个体。勃雷克的“一粒沙里见世界”,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就是当做—大艺术而看宇宙的吧!艺术的字画中,没有可以独立存在的一笔。即宇宙间没有可以独立存在的事物。倘不为全体,各个体尽是虚幻而无意义了。那末这个“我”怎样呢?自然不是独立存在的小我,应该融入于宇宙全体的大我,以造成这一大艺术。21、文中说“艺术的三昧境”是“不可思议”的。不可思议之处何在?其实质是什么?(4分)不可思议之处:(不超过5个字)实质:(不超过5个字)22、第三自然段中说“印象派的创生确是西洋绘画的进步”。这个说法的根据是什么?(3分)23、第四段里作者引用《碧岩录》里的话“一有多种,二无两般”,意在说明什么?(3分)24、最后一段引用了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作者引用这句名言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3分)25、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是笔笔、字字、行行的集合,而是一半融合不可分解的全体”,其中的“集合”与“融合”的区别在于“集合”的“不可分解”。B.“只有统一是板滞的”是说缺少多样性,“只有多样是散漫的”是说缺少统一性。C.本文从吴昌硕的宇说起,讲艺术的三昧,再讲宇宙的三昧,层层推进,篇末显旨。D.作者认为“小我”(个体)只有融入“大我”(全体)中才有意义。26.文章所谈的“小我”与“大我”是艺术的范畴,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小我”与“大我”的关系?(4分)三、作文(50分)27、以“我的事情我做主”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可以叙述“我做主”的某次经历;可以抒发“我做主”的独特感受;可以发表对“我做主”的个人看法;也可以写其他与“我做主”有关的内容。除诗歌外,写什么文体你自己做主。提示:(l)别忘了给自己做主的作文拟一个新颖、生动的题目。(2)为了阅卷的公平、公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化名代替。(3)如有情节雷同或抄袭,一律判为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