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0 KB
- 2022-06-16 12:44:1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课前透视】讲读课文《蜜蜂引路》,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列宁通过观察蜜蜂采蜜和飞行的路线,利用蜜蜂作向导,终于自己找到了养蜂人的故事。说明列宁是个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人。课文故事性强,情节吸引导读者,且内容短小。爱听故事是小学生们共有的特征。教学中,要抓住课文内容和语言上的特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想,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结合重点词句,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懂得,遇到疑难事情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周密合理的推理判断,就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过程与方法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情感教育与价值观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教学重点】认字写字、能结合重点的词句理解蜜蜂是如何给列宁引路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信息资料】1、生字词语卡片、插图或课件。2、了解列宁的生平,阅读列宁的故事。【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谈话激疑:4/4
同学们,当我们想去一个地方,却不知道路怎样走,你通常会想什么办法呢?(学生交流),那你们听过蜜蜂也能当向导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读一个故事──《蜜蜂引路》。2、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了解蜜蜂吗?可是你们知道蜜蜂能给人带路吗?教师相机板题。小学生大多喜欢小动物,从对蜜蜂的了解引入课文,激发学生读文热情,交待了文章主要内容。一、感知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2、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3、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4、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5、游戏巩固识字:让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并让该生当小老师主持游戏,巩固识字。6、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抓住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突出识字教学,引发学生自主识字的热情,充分尊重学生识字的个性经验,转换师生角色,培养学生能力。二、研读1、引导学生寻找故事发生的起因。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节。2、组织学生读书,引导阅读交流:⑴ 边读边画,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相机理解“附近”的意思(可以语言叙述,可以画画表示)。⑵ 体会列宁为什么要去找养蜂人?理解“常常”和“往常”的意思(引导学生换词或造句理解)。结合课文内容,用“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说说列宁去找养蜂人的的原因。3、联系事情结果,引发学生读书兴趣:4/4
思考: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从列宁的话里,你知道他是如何找到养蜂人的?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节,体会故事情节的生动性。通过朗读理解养蜂人的“惊讶”。教师适时启发思考: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呢?抓住故事情节上的特点,从因、果入手,适时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感,训练学生思维。同时引导学生寻找列宁如何找到养蜂人的答案,激发学生研读故事经过的热情。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三、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附近 谈 派 引 列 蜂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如:谈:右边上面的“火”字一捺变成“点”;派:右边不要写成“瓜”字。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重点指导本节课中出现的生字,教学中应该在识字的环节加强识记字的交流。指导写字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第二课时一、复习1、读写词语,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读写。同桌互相检查评议。2、指读课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二、讨论1、提出问题,引导读书: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2、合作学习:结合插图,想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想办法弄清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4/4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可以用语言叙述过程、画路线图、表演等方法。3、汇报交流: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教师相机引导。如:学生用画画加辅助语言的形式,画出“列宁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等景物,然后按课文内容进行叙述。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边说边指,理解课文。学生用语言叙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先……然后……最后……”等,把话说清楚。4、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读书。鼓励学生有创意的理解、表达,在读书和汇报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想像、分析和解决总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体现整合的思想。三、感悟1、启发学生思考:你认为列宁是个怎样的人?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强调抓住课文的相关内容,把自己的理由说得有理有据。通过交流,挖掘人物的精神,让学生在理解与分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突出文章的中心。同时强调抓住内容进行说明,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四、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的“讶、敲”,引导学生进行观察。2、学生尝试书写,教师巡视,注意重点笔画的指导。如:“敲”字应左宽右窄。注意右边“攴”不能写成“支”。3、同桌互相评议。4/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采蜜不觉花蜜甜.doc
- 《蜜蜂》教学设计(1).docx
- 《蜜蜂》原教学设计及二次备课.docx
- 实习生实习体会:第一次讲课反思与实习生实习体会:采群师之花粉,酿自己的蜜合集.doc
- 张彦梅 《蜜蜂》教学反思与张村镇创先争优活动汇报材料合集.doc
- 甜蜜蜜(学生文章).doc
- 《蜜蜂精神》读后感--工作激情比能力更重要.doc
- 闺蜜出游买什么香港购物必买护肤品完全攻略.docx
- 全自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蜜饯中人工合成甜味剂对乙氧基苯脲含量.pdf
- 香蜜湖1号成交客户登记表模板.doc
- 初三叙事作文《我尝到了甜蜜的滋味》800字(共11页PPT).ppt
- 哥伦比亚研究不同地区蜂蜜产品中农药残留情况-论文.pdf
- 蜜柚黑斑病症状及病原鉴定-论文.pdf
- 2020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蜜蜂教案+反思新人教.doc
- 《蜜蜂》教学设计 (2).doc
- 利用动态和静态顶空法分析蜜源植物的挥发性化合物-论文.pdf
- 糖蜜废水的处理及发展.docx
- 导学案_14、蜜蜂__第二课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