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50 KB
- 2022-06-16 12:16:4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基本信息课题小学语文第四册《鲁班造伞》第二课时作者及工作单位江油市诗城小学程岚(原创)教材分析本文选自小学语文S版第4册以“创造发明”为主题的第四单元。它是一篇传说故事,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匠鲁班在妹妹的启发下,受到荷叶的启示而造出伞的事,教育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勇于实践的好习惯。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学习积极性强,表现欲望也强烈。他们在一年多的学习中已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抓住朗读训练,使之学会体会,理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勤思考,多观察,爱动手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察,斥于动脑动手的。教学重点:通过了解鲁班发明伞的过程,体会鲁班勤思考,多观察,爱动手的优良品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_、谜语导入,激趣。1.出示“一朵花儿真奇怪,晴天不开雨天开。”的谜语导入新课。(板书:伞)2.利用课件出示各式各样伞的图片,引起孩子们探究的欲望。3.此时提出问题“伞是谁发明的呢?”,引出本文的主人翁一一鲁班。(板书:鲁班造)1、学生猜谜语。2、观看图片,提起学习兴趣3、自由发言。谜语和图片能够迅速有效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能够锻炼孩子敏捷的思维能力,激发联想。此环节运用谜语和图片来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字词复1•将本课中要求掌握的词语制成想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字宝宝卡片,进行游戏识字。2.正在孩子们兴趣盎然的时候,让孩子们齐读课题,并根据课题提出问题。1、学生分组游戏。2、齐读课题。通过这种既有趣又能全体参与的游戏方式巩1占1孩子们对字词的记忆,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习,巩固。三、探究发1.提出“鲁班为什么要1、孩子们默读课此环节以现,晓事。造伞?”“鲁班是怎样造伞文思考。达到练习默读,的?”两个问题。养成边读边想2.探究第一个问题。2^体会不能玩的好习惯的目的。(1)运用课件展现西湖失落心情。采用多种美景。(板画:雨)形式的读来训(2)抽学生赛读“唉!3、孩子们自由赛练孩子们读中要是在雨天也能游西湖多好读。悟情,以读达情哇!”。的能力,体会到(3)采用抽生读、分角鲁班是一个遇色读、领读鲁班与妹妹的对事爱动脑筋的话。(板书:想)人。(4)抓住关联词“既……4、孩子们感受问让孩子在又……”的同时,要求用题困难。课堂上读练结“既……又……”练习说话。合,动静结合,3.探究第二个问题。不仅动口动脑(1)体会鲁班观察的细还动手,发散孩致。(板书:看、荷叶)子的思维,训练(2)抓住“兴奋”一词,孩子的朗读能体会鲁班找到办法时激动和力,培养孩子准喜悦。确用词的能力,(3)训练学牛为“不停5、完成课后第3并突破教学难地()兴奋地()”题。点。补充动词。这一教学(4)齐读这一自然段。6、感受通过努力环节,主要以孩(5)默读第5自然段,找到办法的喜悦之子们的自主探体会做伞过程的复杂。(板情。究,合作交流为45:做)重,训练孩子们(6)追问道:“这样复7、体会鲁班发明品读关键词句,杂的做伞过程是不是一次就伞的不容易。感悟人物品质成功了呢?”鼓励孩子们找的能力,突破教出“反复”“许多次”“终学重难点,让孩于”等词语。来体会鲁班发子们体会出鲁明伞的不容易。(板画:伞)班还是一个爱观察,爱动手做一做的人。
四、总结提升,明理。1.以"从鲁班造伞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板书:“勤思考,多观察,爱动手”)2•返回到课文第1自然段,抓住“著名”“许多”等词语。1、孩子们自由发言,真实表达。2、组织孩子们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鲁班的资料。培养孩子基本的归纳总结能力,让孩子乐于表达,真实表达,全面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语文综合素养。五、课外拓展,收获。1.利用课件出示一些人们通过观察研究动植物所得到的发明。2.课后拓展训练。(1)阅读其他的发明小故事。(2)收集小发明的相关知识。1、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体会善于观察的好处。2、选一题完成。拓展孩了们的视野,丰富孩子们的知识,习得一种好的习惯。板书设计想勤思考14鲁班造伞看多观察爱动手做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1、学生自评,在教学中评价自己。2、小组评价,在小组活动中由小组长和组员个与评价。3、老师评价,在课堂活动中视其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价。教学反思收获:1、孩子的朗读形式多样,注重培养孩子能力,调动了手、眼、口、脑的参与。2、感悟课文主题时,孩子们的思维十分活跃,达到了课堂的高潮。不足:1、给予孩子思考的时间不充分。2、课件运用没有做到锦上添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