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 MB
- 2022-06-16 12:16:3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工程概况南通大学院附属医院综合病房大楼位于南通市西寺路以南,为南通市濠河风景名胜区内,东临繁华的南大街,西、南两侧紧邻濠河,建设用地位于附属医院西南角,现外科病房大楼西侧。工程用地总面积9100m2。工程总建筑面积62474m2,其中地上55111m2,地下7329m2,分为南、北两栋建筑,通过15层连廊相连。南楼与原9层外科病房楼通过连廊相连。其他零星建筑面积34m2。南楼地上十九层,地下一层,北楼地上十七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分别为南楼80.2m、北楼72.6m。裙房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为18.3m。工程造价1.31亿元人民币。该工程地下部分(人防)由江苏省第二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地上部分由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由※※※※※※总承包;监理单位为南通市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该大楼建筑造型新颖,南北两楼双峰交叠与秀丽的濠河交相辉映。通过15层连体厢廊贯通相连,现代化的装饰手法充分展现了大楼的时代气息,成为腾飞中的南通又一座标志性建筑。1.1.建筑设计概况1.1.1.人防部分(1)地下人防部分设计分为A、B、C、D、四个单元,平时A、B单元为医院管理用房,C单元为小型汽车停车库,D单元为变配电房、水泵房等设备用房。战时A单元为医疗救护站,防护等级为五级,防化级别为乙级;B单元为城市二等人员掩蔽部,防护等级为六级,防化级别为丙级;C单元为物资储存库,防护等级为六级,防化级别为丁级。(2)本工程地下部分建筑面积为7329㎡,其中:人防建筑面积4985㎡,人防隐蔽面积4221㎡。(3)防火分区的设置:A单元2个;B单元1个;C单元2个;D单元3个。(4)平战转换:有关平战转换采用的预埋件、预留洞施工中一次到位,临战前在战术规定期限内,将所有平时使用的有关孔洞按战时设计要求进行封堵施工,砌筑、堆垒防暴隔墙和挡墙,形成抗暴单元,转入临战状态。平时使用战时封堵的通风竖井,临战前按战时风施设计要求封堵风口,用粗砂填实竖井。108
1.1.2.建筑消防部分(1)本工程消防类别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设计要求除正压送风、排油烟、废气以外的所有管道井待安装结束后,在楼板处每隔两层封堵;(2)防火墙部位的所有设备管线待安装后再进行封砌,必须严密封砌至梁板底部;(3)所有电梯井道及机房必须用不低于2小时耐火极限的材料隔开,消防电梯机房门采用甲级防火门并且向外开;(4)空调机房、变配电、消防水泵房、锅炉房、电机房等设备房的门均采用甲级防火门并且要求向外开启;(5)外墙面装饰幕墙,当穿过垂直防火分区时,其窗槛墙的幕墙应该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高度不低于800㎜的不燃烧实体裙墙。1.1.3.墙体部分(1)本工程墙体除施工图纸中标明外,±0.00标高以下墙体均为黏土砖墙。M7.5水泥沙浆砌筑;并在-0.06处的墙体中设防潮层一道,防潮层做法为20㎜厚1:2水泥沙浆加5%防水剂;±0.00标高以上外墙为240㎜厚KP1型多孔黏土砖,砌筑沙浆标号为M5混合沙浆。(2)内墙为200㎜及120㎜的轻质材料,砌筑沙浆标号为M5混合沙浆或墙体材料专用黏结材料。(3)其他隔墙根据精装修设计布置,墙体材料均为轻质墙体材料,轻质墙体材料的容重不应大于700Kg/m2;同时要满足(GBJ118-8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4)不同墙体材料的连接处,均应该按结构构造要求配置拉墙筋;砌筑时应相互答接不能留通缝,遇框架结构外墙填充墙不同墙体材料的相接处,粉刷时应加设宽度不小于300㎜的钢丝网。1.1.4.门窗部分(1)本工程的铝合金窗立樘均位于墙的中心线内侧,其外墙皮与墙中心线齐平;(2)平开门立樘位置与开启侧墙体粉刷面层平,弹簧门立樘居墙中心;(3)108
外门窗的气迷性等级要求应该满足《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的规定,1~3层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低于三级,4层及以上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低于二级,以满足建筑节能的要求;(1)该施工图所列门窗尺寸为门窗洞口尺寸,施工中门窗实际尺寸应该根据外墙装饰面材料的厚度及安装构造所需缝隙,由现场与供应厂家协调确定。(2)门垛做法除施工图中注明外,砌体边均120㎜,混凝土边均240㎜,凡居开间中设置的门窗或洞口,在施工平面图中不着标注位置定位尺寸;(3)窗台高度低于900㎜,均加设1050㎜高的护栏。1.1.5.建筑防水部分(1)地下人防工程A、B单元防水设计等级为一级,C、D单元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混凝土抗渗标号为S8;外墙距底板上500㎜处水平施工缝加钢板止水带,汽车坡道、连通口沉降缝采用PVC橡胶止水带;(2)凡穿越地下室外墙、与土体接壤的底板和顶板的所有通风、给排水、电缆、设备预留洞口均应设置防水套管,不得后凿;1.2.结构设计概况1.2.1.结构形式(1)该工程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建筑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一类一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2)地下车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3)主裙房地基基础抗震等级为乙级,地下车库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1.2.2.后浇带、加强带、伸缩缝设置:(1)南楼与北楼之间基础埋深不同,故在南、北楼交界处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宽度1000mm。(2)地下车库中间,南北向位于轴23处设置一条加强带,加强带宽度2000mm。(3)地下车库与南北楼连通处,地下车库与汽车通道连接处设置伸缩缝。1.2.3.基础结构概况:(1)108
北楼均采用桩基-筏基基础。桩型的选择考虑到场地周边有较多建筑、病房楼及管线等,采用无振动、不挤土的钻孔灌注桩。(1)为有效控制南北楼及地下车库之间的沉降差异,南北两楼均以⑨粉砂层作为桩端持力层,选用φ800mm钻孔灌注桩,有效桩长42.5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设计为2600KN。(2)地下车库选用φ600钻孔灌注桩,有效桩长20m,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设计为750KN。(3)南北楼均为一层地下室,基础底板采用等厚板承台,底板厚1600mm。外墙厚分别为:350mm和450mm。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顶板、墙板和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底板、墙板和室外顶板抗渗等级均为S8。(4)地下车库设计为地下一层,基础底板、墙体与主楼相对独立。基础底板采用承台、梁、板结构形式,底板厚400mm;柱网间距为:6000mm×8000mm;承台为1200mm×1200mm×1200mm;地梁截面南北向450mm×900mm,东西向500mm×1100mm。外墙厚分别为:350mm和4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抗渗等级均为S8。(5)南、北楼之间设有一道后浇带,宽度1000mm;地下车库设有一道加强带,宽度为2000mm。后浇带和加强带部位混凝土标号比同部位混凝土标号提高一级。并在混凝土中添加微膨胀剂JM-Ⅲ改进型,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0%。1.2.4.钢材等级及设计要求(1)钢材:分别采用HPB235,强度设计值Fy=210N/mm2和HRB335,强度设计值Fy=300N/mm2。预埋件、型钢均采用Q235级钢。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2)焊条:Ⅰ级钢和Q235钢采用E43型焊条;Ⅱ级钢采用E50型焊条。(3)钢筋保护层设计要求:a、±0.00以下部分:底板、墙板外层50㎜、内层20㎜,梁、柱外层50㎜、内层30㎜,顶板20㎜(外层是指与土壤接触面)。b、±0.00以上部分:梁、柱外为30㎜,混凝土墙为20㎜,板为20㎜。钢筋混凝土保护层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不小于主筋的直径。(4)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要求:108
±0.00以下部分:钢筋直径钢筋类别锚固长度La锚固长度LaEd<=25d>25抗震等级C30C35≥C40C30C35≥C40四级三级二级HPB23524d22d20d1.0La1.05La1.15LaHRB33530d27d25d33d30d27d搭接长度LIE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25%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50%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100%四级三级二级四级三级二级四级三级二级HPB2351.20La1.26La1.38La1.40La1.47La1.61La1.60La1.68La1.84LaHRB335说明:钢筋锚固长度LaE,钢筋搭接长度LIE,钢筋直径d,(1)在任何情况下,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均不应小于300㎜。纵向受力钢筋的受压锚固长度取受拉锚固长度的0.7倍。(2)当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钢筋的焊接接头应错开,钢筋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要大于35D,且不小于500㎜,焊缝长度:单面焊为10D,双面焊为5D。1.2.5.混凝土强度等级(1)基础垫层:混凝土标号为C15;(2)南、北楼地下底板混凝土标号为C40,抗渗等级为S8;顶板、墙板、柱混凝土强度标号为C45,抗渗等级均为S8;(3)地下车库底板、承台、梁、顶板、墙板、柱混凝土强度标号为C30,抗渗等级均为S8;(4)二层柱底至三层楼梁板以下混凝土强度标号为C45;(5)设备层柱底至十层楼梁板以下混凝土强度标号为C40;108
(1)十一层柱底至其以上部位混凝土强度标号为C35;(2)屋顶水箱底板、侧板采用密实防水混凝土,标号为C35;,抗渗等级≽0.8MPa;(3)预制构件、过梁等混凝土标号为C30。1.3.安装工程概况(1)该安装工程分:动力照明、火灾报警、消防喷淋、监控及综合布线部分、给排水、通风空调系统。(2)动力照明系统包括室内变电所安装、低压配电、电气管线设备安装、应急照明、防雷及接地。(3)本消防安装工程属高层一类公共建筑,采用总体保护方式,火灾报警(消防电)及喷淋(消防水)系统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的控制装置、空调通风系统的控制装置、火灾应急广播系统的控制装置、防火卷帘的控制装置、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控制装置、配电系统的控制装置等组成。(4)监控及综合布线系统包括综合布线、电视卫星接收与有线电视、防盗报警与闭路电视监控、建筑设备监控、门禁控制、停车库管理、多媒体会议等各分系统。其中门禁控制系统、停车库管理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设计以预埋管线为主。(5)给排水系统包括室内冷热水、排水;消防给水;室外给排水;地下人防工程给排水;空调系统补水等分系统。(6)空调、通风系统主要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多联机空调系统和局部特殊场合采用独立冷热源分体空调器。1.4.建筑使用功能该大楼建筑面积6万3千平方米,是江苏省医疗系统目前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最能代表时代特征的建筑单体工程。主楼为南北两幢高层,南楼19层,北楼17层,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和汽车库,南北楼之间以连廊相互交通。大楼内设病区30多个,手术室20多个,床位1000多张。该大楼有先进的基础设施,有功能齐全的配套设施,有智能化管理系统,有现代化医疗设施装备。108
该大楼的建成,对提升南通附属医院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改善医护员工的工作条件,促进医疗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也为南通地区广大患者提供了一个优美、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布置2.1.施工用电负荷计算本工程以结构施工阶段用电量最大,主要用电设备的用电量如下:QTZ63TM起重机2台×31.7KW/台=63.4KWQTZ40TM起重机1台×31.7KW/台=31.7KW双笼人货电梯2台×15KW/台=30KW砼搅拌机2台×15KW/台=30KW振动器8台×0.8KW/台=6.4KW卷扬机4台×3KW/台=12KW钢筋切断机3台×7KW/台=21KW钢筋弯曲机3台×4KW/台=12KW钢筋拉直机2台×7.5KW/台=15KW钢筋螺纹套丝机4台×11KW/台=44KW木工圆锯3台×4KW/台=12KW木工刨床6台×5.5KW/台=33KW攻丝机6台×0.75KW/台=4.5KW电动机总功率ΣΡ1=315.0KW电焊机总容量:ΣΡ2=6台×11KW/台+2×7KW/台+2×10KW/台=100KVA室内照明5W/m2,大型设施共计10000㎡,ΣΡ3=5×10000=50KW室外照明1W/m2,共计10000m2ΣΡ4=1×10000=10KW②供电设备总用量Ρ=1.05×(0.6×315.0/0.75+0.6×100+0.8×50+1.0×10)=380.3KW建设单位现场提供用电容量为400KW可以满足施工用电需要。2.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的设置(1)108
施工用电从业主提供的施工电源处引出,分别引入施工区域和办公、生活区域。动力线路送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线路穿钢管埋地布置,在现场设分电箱,施工用电均从各分电箱就近引接。(1)在施工场地内按施工要求配置电箱。在现场四周布置外围照明灯。(2)施工现场的供电全部采用TN—S系统架空或埋地布设,架空线采用水泥电杆,电线离地4m以上,埋地电缆需埋深0.50m以上。(3)各使用点配备专用电箱,做到单机单闸,并设专用漏电保护器。动力、照明线路独立分开。(4)各操作面采用电缆直接供电,配备专用电箱,以满足各操作面的施工用电要求。施工用电由专职电工专门管理,严禁非电工擅自安装用电器具和接设电线。2.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图职工宿舍楼办公楼配电箱钢筋加工场地切断机配电箱对焊机木工车间电锯机RVV3×6+E6电锯机配电箱RVV3×70+E35至各楼层配电箱3VV223×240+1×120RVV3×185+1×95+E95电梯井配电箱RVV3×25+1×16+E16塔吊电源从配电房引来配电箱RVV3×120+1×70+E70RVV3×150+1×70+E70RVV3×185+1×95+E95RVV3×150+1×70+E70至各楼层配电箱RVV3×50+1×25+E25沿墙、围墙至配电房配电箱RVV3×95+1×50+E50配电房医院变电所3.施工临时用水方案根据甲方提供的城市供水网的结点,沿围墙四周布置临时供水管网,管径2寸,再设支管提供施工用水。108
3.1.现场临时用水量计算:(1)施工用水:q1=k1∑[(Q1×N1)÷(T1×b)]×[K2÷(8×3600)]=1.6升/秒其中:q1——施工工程用水量(L/S)k1——未预见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Q1——月度工程量N1——施工用水定额T1——月度有效作业日B——每天工作班数K2——用水不均衡系数(2)施工机械用水:q2=K1∑Q2×N2×K3÷(8×3600)=0.2升/秒其中:q2——施工机械用水量(L/S)K1——未预见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Q2——同一种机械台数N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3)消防用水:q3=2升/秒其中:q3——消防用水量(4)现场总需水量Q=(q1+q2)/2+q3分别代入上式得Q=(1.6+0.2)/2+2=2.9升/秒108
(5)管径计算:D=D——配水管直径(m)Q——耗水量(L/S)V——管网中水流速度(m/S)代入上式得D=D=0.0369m=3.69cm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总管直径选用50mm的自来水管。为满足高层施工用水需要,结合地下室水池安装,设置高压水泵向高层泵水。3.2.现场临时用水水管的布置:(1)施工用水在平面上和立面上分开布置,在平面上沿施工场地周边布置,水管用2寸管,环绕场地周边的水管每隔20m左右设一3/4水龙头。在上部结构施工中,消防用水及施工用水分开考虑,施工用水及消防用水分别由一根2寸管附在主体结构垂直敷设。(2)平面布置的水管均沿建筑物周边环向布设,水管暗埋,每隔20M左右设置分水阀以供施工接水使用。(3)竖向给水管分两路,分别供水给南北幢楼,布置的水管在每层布设分水阀以供竖向层间施工接水用。(4)竖向供水要求每层设一只施工水龙头及一只2寸消防栓。(5)冬季施期间,整个现场施工及消防用水管均需覆盖或包裹保温材料,防止受冻爆裂。4.基坑支护设计方案4.1.基坑基本概况基坑东西长125m,南北宽77m,北楼基坑挖土深度为6.75m,南楼基坑开挖深度为5.85m,地下车库基坑开挖深度为6.35m。4.2.工程地质概况拟建场地自然地面土层自上而下描述如下:108
土层层底标高(m)层厚(m)重度(kN/m3)j(°)c(kPa)填土-3.33.318148粉土夹粉质粘土-5.21.918.61610.9粉质砂土-7.52.318.927.96.6粉质粘土-91.518.311.813.9粉砂夹粉土-20.811.81928.14.6地下水位埋深约0.3~1.5m,对混凝土无腐蚀性。4.3.周边环境概况(1)北楼西侧为南通市著名名胜濠河风景区,距离基坑20m左右,西侧并有医院库房,距基坑5m左右,(2)南楼西侧为医院车间,距离基坑5m左右,东侧有11层的外科病房楼,距离基坑9m左右。(3)3层的影像楼距地下车库基坑约2m左右。(4)基坑周围还有不少医院内的地下管线需要保护。4.4.基坑围护方案根据地质、环境、基坑挖土深度和周围具体条件,支护结构采用:(1)基坑临近建筑物较近处采用钻孔灌注桩结构体系;其余部分采用格栅式深层搅拌桩挡土墙支护方案。其中南楼挡土墙宽3.3米,北楼挡土墙宽3.7米。整个基坑四周外围采用双轴深层搅拌桩形成一个全封闭的止水帷幕。(2)南楼西南角和北楼西南角均设置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3)钢筋混凝土支撑中心位置-1.05,截面600㎜×700㎜,支撑内联系杆件及端部固定杆件为500㎜×600㎜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撑间距约8500㎜,支撑安装平面垂直度小于3㎜,所有支撑钢筋深入圈梁长度不少于35d,支撑和圈梁同时浇筑。(4)钻孔灌注桩采用湿作法成孔,所有桩顶采用钢筋混凝土压顶圈梁锚固,桩身主筋沿圆周均匀分布,桩身主筋深入圈梁内不小于650㎜,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圈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5)深层搅拌桩采用双轴深层搅拌桩机施工,桩径Ø700㎜,相邻壮搭接200㎜,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比aw=15%,108
水灰比值0.5,送浆压力04~0.6Mpa,相邻桩施工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1)基坑降水:①根据本工程的地质勘探报告,水位于地表下1.0~1.50m,稳定水位在地表以下1.40~1.90m左右,约相当于高程2.60m,水位变幅1m左右,最高水位可取3.60m,而且基坑距濠河较近,同时,支护及止水幕墙施工结束早于工程桩施工,工程桩施工中大量的地表水进入基坑土层内,因而需降水的幅度较大,所以采用深井泵(管井井点降水)复合真空泵降水井(轻型井点降水)。②主要降水原理是:在真空泵(利用轻型井点真空泵)作用下,管井内及管井四周土层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地下水在负压作用下,由高压向低压流动进入管井内,由深井泵抽出;在真空范围以外的土层,水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水力坡度,向管井流动。由于加了真空泵,它不仅可以抽取土层中的自由水,而且还能吸取土层中的一部分弱结合水。这种复合型的降水方法,在工程实例中,具有较强的降水效果。4.5.基坑支护设计计算4.5.1.地质力学指标参数土层rKN/m3CKPaФ度Ka√KaKp√Kp①、杂填土18.008.0014.000.6100.781②、粉土夹粉质黏土18.6010.9016.000.5680.754③、粉土夹粉砂18.906.6027.900.3620.6022.7591,661④、粉质黏土18.3013.9011.800.6600.8131.5141.230⑤、粉砂夹粉土19.004.6032.400.3020.5503.3091.819备注:表中C、Ф值均为三轴快剪标准值取用,⑤层Ф值根据临近工程实践调整取值。4.5.2.基坑挖土深度设计±0.00对应绝对标高为+5.13,现自然地面标高平均为+4.23(北楼及群楼),+4.63(南楼),则基坑实际挖深为:h1=-4.80(底板顶)-1.60(地梁、承台后)-0.10(垫层厚)+(5.13-4.63)=-6.0m北楼:h2=-5.70(底板顶)-1.60(地梁、承台厚)-0.10(垫层厚)+(5.13-4.23)=-6.50m二期群楼:h3=-5.75(底板顶)-1.15(地梁、承台厚)-0.10(垫层厚)+(5.13-4.23)108
=-6.10m4、5、3、地面堆载q取值根据周围环境条件q综合取值q=20.0kpa。4、5、4、计算方法严格按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土压力采用“矩形”分布模式;水压力采用“三角形”分布模式。4、5、5、土压力计算方法、采用“朗肯”土压力公式分层计算,“水、土分算”。4、5、6、计算模式按单支点支护结构“等值梁法深埋式”进行,分工况计算。4、5、7、支撑标高的确定钢筋混凝土支撑标高为-1.30m,(自然地面标高+0.00以下)。本支护设计方案以自然地面标高为+0.00(其对应绝对标高为+4.43);4、5、8、基坑安全等级本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取νO=1.04、5、9、基坑挖深-6.00m悬臂状钻孔灌注桩支护结构计算基坑外地下水位为地面下-1.5m;圈梁顶下落地面下-1.0m;地面堆载取值20kpa,加上实际桩顶下落-1.0m产生附加土体荷载。则:q=20+18×1=38kpa(1)土层厚度:①、杂填土h1=2.5m②、粉土夹粉质黏土h2=2.5m③、粉土夹粉砂h3=2.5m④、粉质黏土h4=1.0m⑤、粉砂夹粉土h5=13.0m(2)土压力强度:A、主动区土压力强度:桩顶下落-1.0m,则q=20+18×1=38kpa108
①层:e上a1=38.0×0.61-2×8.0×0.781=10.7kpae下a1=(38.0+18.0×1.5)×0.61-2×8.0×0.781=27.2kpa②层:e上a2=65.0×0.568-2×10.9×0.754=20.4kpae下a2=(65.0+18.6×2.5)×0.568-2×10.9×0.754=46.9kpa③层:e上a3=111.5×0.362-2×6.6×0.602=32.4kpae下a3=(111.5+18.9×1.0)×0.362-2×6.6×0.602=39.2kpa④层:e上a4=130.4×0.66-2×13.9×0.813=63.5kpae下a4=130.4×0.66-2×13.9×0.813=63.5kpa⑤层水土分算:e上a5=130.4×0.302-2×4.6×0.55+10×(1-0.302)×(6-1.5)+10×(8.5-6)=80.7kpae下a5=130.4×0.302-2×4.6×0.55+10×(1-0.302)×(6-1.5)+10×(15-6)=145.7kpaB被动区土压力强度③层:ep0=2×6.6×1.616=21.3kpaep下3=(18.9×1.5)×2.759+2×6.6×1.661=100.1kpa④层:108
ep上4=28.35×1.514+2×13.9×1.23=77.1kpaep上4=(28.35+18.3×1)×1.514+2×13.9×1.23=104.8kpa⑤层水土分算:ep上5=46.65×3.309+2×4.6×1.891+10×(1-3.309)×(2.5-1)=136.5kpaep下5=(46.65+19×6.5)×3.309+2×4.6×1.819+10×(1-3.309)×(9-1)=395.0kpa(3)净土压力强度△ep0=21.3-39.2=-17.9kpa△ep下3=100.1-39.2=60.9kpa△ep上4=77.1-63.5=13.6kpa△ep下4=104.8-63.5=41.3kpa△ep上5=136.5-80.7=55.8kpa△ep下5=395.0-145.7=249.3kpa(4)土压力合力及作用点p1=28.4KN/ma1=0.64mp2=84.1KN/ma2=1.09mp3=35.8KN/ma3=0.48m由X=17.9/(17.9+60.9)×1.5=0.34p4=3.0KN/ma5=0.23mQ1=35.3KN/mb1=0.39mQ2=27.5KN/mb2=0.42m(1)桩嵌固深度t108
由“等值梁法”求桩入土深度,设桩端进入⑤层顶面下t处则由ΣM=0得:1.2×1.0×[28.4×(6.64+t)+84.1×(4.59+t)+35.8×(2.98+t)+58.8×(1.75+t)+63.5×(0.5+t)+1/2×80.7t2+1/2×(145.7-80.7)/6.5×t3/3]=91.1×(1.6+t)+91.0×(0.48+t)+1/2×136.5t2+1/2×(395-136.5)/6.5×t3/3t3+4.3t2-30.8t-170.6=0计算得到:t=6.0m桩长L为:L=6+2.5+6=14.5m实取桩长L=15m(从自然地平算起)(6)抗倾覆验算:(7)抗隆起验算:Nqp=tg2(450+27.90/2)×eлtg27.9=14.5Ncp=(14.5-1.0)/tg27.90=25.5108
Ks=(rDNqp+cNcp)/[r(H+D)+q]=7.2>1.6(1)求桩身Mmax:设剪力Q=0点位于基坑面下Y处,则有:28.4+84.1+35.8+3.0-35.3-27.5=55.8Y+1/2×(249.3-55.8)/6.5Y2Y2+3.7Y-5.9=0Y=1.2mMmax=28.4×(0.64+7.2)+84.1×(1.09+4.7)+35.8×(0.48+3.7)+3.0×(0.23+3.36)-35.3×(0.39+2.2)-91.0×(0.42+1.2)-1/2×55.8×1.22-1/3×14.9×1.23=582.4KN·m/m(2)配筋计算由前计算出支护桩在施工中“工况”下最大弯矩值为:Mmax=582.4KN·m/m设计桩径Φ900,桩中心距@1100㎜,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配筋14Φ22(As=5320㎜2)Ⅱ级钢筋(HRP335)fc=14.3N/㎜2fy=300N/㎜2(fyAs)/(fcmA)=(300×5322)/(14.3×3.13×4502)=0.176α=1+0.75×0.176-√(1+0.75×0.176)2-0.5-0.625×0.176=0.313αt=1.25-2×0.313=0.624sinлα=0.832sinлαt=0.925[M]=2/3×14.3×4503×0.8323+300×4000×5320108
×(0.832+0.925)/3.14=500.3+357.2=857.5≥582.4×1.25×1.0×1.1=800.8KN·m(9)桩顶位移估算结果:△=20㎜<30㎜(1)整体稳定性验算:4、5、10、基坑挖深-6.00m格栅式深层搅拌桩重力挡土墙计算基坑外地下水位为地面下-1.5m;圈梁顶下落地面下-1.0m。(1)土层厚度:①杂填土h1=2.5m②粉土夹粉质黏土h2=2.5m③粉土夹粉砂h3=2.5m④粉质黏土h4=1.0m⑤粉砂夹粉土h5=13.0m(2)土体压力强度:108
A、主动区土压力强度:桩顶下落-1.0m,则q=20+18×1=38kpa①层:e上a1=38.0×0.61-2×8.0×0.781=10.7kpae下a1=(38.0+18.0×1.5)×0.61-2×8.0×0.781=27.2kpa②层:e上a2=65.0×0.568-2×10.9×0.754=20.4kpae下a2=(65.0+18.6×2.5)×0.568-2×10.9×0.754=46.9kpa③层:e上a3=111.5×0.362-2×6.6×0.602=32.4kpae下a3=(111.5+18.9×1.0)×0.362-2×6.6×0.602=39.2kpa④层:e上a4=130.4×0.66-2×13.9×0.813=63.5kpae下a4=130.4×0.66-2×13.9×0.813=63.5kpa⑤层水土分算:e上a5=130.4×0.302-2×4.6×0.55+10×(1-0.302)×(6-1.5)+10×(8.5-6)=80.7kpae下a5=130.4×0.302-2×4.6×0.55+10×(1-0.302)×(6-1.5)+10×(15-6)=145.7kpaB被动区土压力强度③层:ep0=2×6.6×1.616=21.3kpaep下3=(18.9×1.5)×2.759+2×6.6×1.661=100.1kpa108
④层:ep上4=28.35×1.514+2×13.9×1.23=77.1kpaep上4=(28.35+18.3×1)×1.514+2×13.9×1.23=104.8kpa⑤层水土分算:ep上5=46.65×3.309+2×4.6×1.891+10×(1-3.309)×(2.5-1)=136.5kpaep下5=(46.65+19×6.5)×3.309+2×4.6×1.819+10×(1-3.309)×(9-1)=395.0kpa(3)净土压力强度△ep0=21.3-39.2=-17.9kpa△ep下3=100.1-39.2=60.9kpa△ep上4=77.1-63.5=13.6kpa△ep下4=104.8-63.5=41.3kpa△ep上5=136.5-80.7=55.8kpa△ep下5=395.0-145.7=249.3kpa(4)土压力合力及作用点p1=28.4KN/ma1=0.64mp2=84.1KN/ma2=1.09mp3=35.8KN/ma3=0.48m由X=17.9/(17.9+60.9)×1.5=0.34mp4=3.0KN/ma5=0.23mQ1=35.3KN/mb1=0.39m108
Q2=27.5KN/mb2=0.42m(5)挡土墙自重及抵抗矩:挡土墙宽度取B=3.2m,挡土墙有效高度取H=12.0m,插入坑底深度D=7.00m。r=(18×1.5+18.6×2.5+18.9×2.5+18.3×1+19×4.5)/12=18.71KN/m3rc=18.71×1.03=19.36KN/m3考虑底下水浮力的影响W=(19.3×6+9.3×6)×3.2=549.12KN/mMW=549.12×(3.2/2)=878.6KN·m/mΔ主动区土压力对基坑面下净土压力强度零点处作用力矩为:ΣMaD=28.4×(0.46+3.84)+84.1×(1.34+1.09)+35.8×(o.34+0.48)+3×0.23=361.6KN·m/mΔ主动区土压力对基坑面下净土压力强度零点处作用力合力为:ΣMaD=p1+p2+p3=28.4+84.1+35.8+3=151.3KN·m/m(6)抗倾覆验算ΣMa=361.6+151.3×7.02=1420.7KN·m/mΣMp=(0.39+5.5)×35.3+27.5×4.92+513.9×2.37=11561.16KN·m/m则K=(Mw+ΣMp)/ΣMa=(878.6+1561.16)/1420.7=1.72>1.5ok(7)抗滑移验算108
ΣEa=151.3KN/mΣEp=35.3+27.5+513.9=576.7KN/mKh=(0.7ΣMp+W·u)/ΣEa=(0.7×576.7+549.12×0.2)/151.3=3.39>1.3ok(8)抗剪力验算取基坑面下净土压力强度零点处。平面格栅布置,格栅间距为3.m,挡土墙宽度为3.2m,格栅桩宽度为1.2m,平面不对称布置,前排桩宽度为1.2m,后排桩宽度为o.7m。τmax=(QS·)/(Ib)<[τ]Q=151.3×3×1.25=567.4KNS·=3.373m3I=7.669m4b=1.2m则τmax=(567.4×3.373)/(7.669×1.2)=208Kpa>[τ]=0.15qu即出现剪力破坏(9)桩身应力计算由于水泥土桩抗压强度小于混凝土桩,取净土压力强度零点处验算。M=361.6KN·m/mW压=7。669/1.52=5.05m3W拉=7.669/1.68=4.56m3(10)抗压验算Ómax=1.25rorcZ+Mmax/W108
=1.25×1×19.3×5.34+(1.25×1×361.6×3)/5.05=397.3Kpa<0.5qu(11)抗拉验算Ómin=Mmax/W-rcZ=(1.25×1×361.6×3)/4.56-19.3×5.34=194.3Kpa>0.06qu即出现抗拉破坏,采取措施为:在搅拌桩水泥土中插入Ø48×3.5@1000钢管。4、5、11、支护压顶圈梁计算(1)圈梁设计:圈梁截面按700×1000计算,混凝土为C30。(2)抗弯计算:按最不利情况荷载取R1=141.7KN/m计算。M=(1/2)×141.7×8.52×1.25=1066.4KN·mα=(1066.4×106)/(14.3×700×9652)=0.1114ν1=1/2×(1+√1-2×0.114)=0.939As=As,=(1066.4×106×0.8)/(300×965×0.939)=3138.3㎜2取7Φ25则As=3430㎜2(3)抗剪计算:V=(1/2)×141.7×8.5×1.25=752.8KN0.25fcbho=2414.9KN>V0.7ftbho=676.2KN>V则构造配箍筋选用ø8四支箍,实取S=200㎜4、5、12、基坑止水设计计算整个基坑四周外围采用双排双轴深层搅拌桩形成一个全封闭止水帷幕,α=15%,水灰比0.5,相邻桩搭接200㎜,抗管涌验算为:108
kg=[r,(△h,+2t)]/(rw△h)(1)南楼基坑管涌验算南楼基坑挖深-6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5m,水头差△=6.-1.5+1=5.5m止水桩L=12mt,=12.0-6.0-1.0=5mrw=10KN/m3r,=8.9KN/m3则:k=[8.9×(5.5+2×5)]/(10×5.5)=2.51>1.0(2)北楼基坑抗管涌计算北楼基坑挖土深度为-6.5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5m,水头差△=6.5-1.5+1=6.0m止水桩L=13mt,=13.0-6.5-1.0=5.5mrw=10KN/m3r,=8.9KN/m3则:k=[8.9×(6.+2×5.5)]/(10×6.0)=2.52>2.0(3)地下车库基坑抗管涌验算地下车库基坑挖土深度为-5.5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5m,水头差△=5.5-1.5+0.5=5.0m止水桩L=11mt,=11.0-5.5-1.0=4.5mrw=10KN/m3r,=8.9KN/m3则:k=[8.9×(5.+2×4.5)]/(10×5.0)=2.49>2.04、5、13、基坑降水设计计算(1)基坑涌水量的估算根据Q=KHSq得Q=0.53·7.O·450.0·O.6=1001.7m3/d108
式中:K=0.53m/dH=7.0mS=450.0mq=0.6(2)基坑含水静储量的估算:给水度u取0.2V=[(H-h)×S]×u=(7.50-1.2)·[(31.5·76)+(43.4·53.2)]·0.2=5926.0m3(3)单井出水量的估算:计划采用Ø500㎜预制混凝土管,滤管长度L=12mq=102DL3√K=102×0.36×6.0×3√0.5=174.9m3/d(4)管井数量的估算:根据本工程进度要求,计划预降水按10天计算:Q1=V/10=5926/10=592.6m3/d即ΣQ=Q+Q1=1001.70+592.6=1594.3m3/d管井数量为:n=1.5×Q/q=1.5×1594.3/174.9=13.67故:采用14口管井(5)、管井深度的计算:L=6.0+1.0+0.1×20.0+6.0=15.0m故:管井深度取:L=16m(6)、单井降水范围降水井-0.70自然土层108
自然水位线-7.45(北楼)–6.55(南楼)基坑土层面基坑底设计水位线500㎜-15.70-16.70降水半径r=10m5、基坑降水方案根据本工程的地质勘探报告,水位于地表下1.0~1.50m,稳定水位在地表以下1.40~1.90m左右,约相当于高程2.60m,水位变幅1m左右,最高水位可取3.60m,而且基坑距濠河较近,同时,支护及止水幕墙施工结束早于工程桩施工,工程桩施工中大量的地表水进入基坑土层内,因而需降水的幅度较大,所以采用深井泵(管井井点降水)复合真空泵降水井(轻型井点降水)。主要降水原理是:在真空泵(利用轻型井点真空泵)作用下,管井内及管井四周土层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地下水在负压作用下,由高压向低压流动进入管井内,由深井泵抽出;在真空范围以外的土层,水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水力坡度,向管井流动。由于加了真空泵,它不仅可以抽取土层中的自由水,而且还能吸取土层中的一部分弱结合水。这种复合型的降水方法,在工程实例中,具有较强的降水效果。5、1、管井井点降水方案5、1、1、井点布置本工程基坑底标高:南楼-6.55,北楼-7.45,室外标高-0.7m。降水面积:南楼2394㎡,北楼2309㎡,合计4703㎡。经测算需要14口井,每口井降水面积约300㎡。其中北楼布置6口井,南楼布置8口井,由于南北楼基坑为连体,南楼井口布置时,应该考虑兼顾到南北楼连体位置。具体见:井点布置平面图。5、1、2、管井沉设108
(1)管井的沉设采用泥浆护壁、机械螺旋钻机成井工艺。其方法是在钻机钻孔的同时,向孔内送入泥浆,护住井壁以免塌方,具体参照钻孔灌注桩成孔工艺要求。(2)钻孔的直径要比井管外径大200㎜。成孔后要进行清孔,然后下井管,随即填充绿豆砂作为过滤层。井管采用Ф500㎜混凝土管。(3)洗井是管井沉设中最后一道重要工序,其作用是清除井内泥沙和过滤层淤塞,使井的出水量达到正常要求。洗井方法采用水泵洗井法或空气压缩机洗井法。5、1、3、管井设备装置要求(1)管井井点的设备主要是由管井、吸水管及水泵组成。管井目前采用的基本有两种:钢管和混凝土管,本工程采用的是Ф500㎜混凝土管。(2)混凝土管管井的内径为400㎜,分实管与滤管两种,过滤管的孔隙率为20%~25%,吸水管采用Ф100㎜胶塑管,其下端沉入管井抽吸时的最低水位以下,为了启动水泵和防止水泵在运行中突然停泵时发生水倒灌,在吸水管底部应该装置逆止阀。(3)井点降水采用的水泵一般选用2~4英寸潜水泵或单级离心泵。本工程井点降水似采用潜水泵。(4)水泵安装前须检查电机和泵体,确认完好无误后方可安装。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各连接部位密封可靠,安装完毕须进行试运转,有不正常现象必须及时排除。5、2、轻型井点降水方案轻型井点降水法就是沿基坑的四周将许多直径较细的井点管埋入地下蓄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通过弯连管与总管相连接,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将原有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5、2、1、轻型井点设备轻型井点设备主要有管路系统和抽水设备组成。管路系统包括:滤管、井点管、弯连管及总管等。抽水设备可分为真空泵类、射流泵类和隔膜泵类三种类型。最为常用的是真空泵类和射流泵类,本工程采用真空泵作为轻型井点降水的主要设备。108
(1)管路系统设备:A、滤管:滤管是井点设备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结构是否合理,对抽水效果影响很大。滤管直径与井管直径相同,一般为38~50㎜,本工程采用的滤管直径为Ø50㎜,长度为1500㎜,管壁上钻有直径12~18㎜的按梅花状排列的滤孔,滤孔面积为滤管表面积的20~25%,滤管外包以两层滤网。内层为细滤网,规格为30~40眼/㎝2;外层为粗滤网,规格为5~10眼/㎝2。内层为铜丝布,外层为尼龙布。为使水流畅通,避免滤管淤塞时影响水流进入滤管,在管壁与滤网间用小塑料棒或粗铁丝绕成螺旋形隔开。滤管的外面用带孔的薄铁管或粗铁丝网保护。滤管的上端与井点管连接,下端为一铸铁堵头。B、井点管:井点管采用Ø50㎜的钢管,长度为6000㎜,可分为两节组成。井点管上端用弯连管与总管连接。弯连管采用透明塑料管,以便随时能看到井点管的工作情况。C、总管:总管采用Ø100㎜的钢管,每节长度4~6m,每隔1.2m设有一个与井点管连接的短接头.(2)抽水设备A、抽水设备可分为真空泵类、射流泵类和隔膜泵类三种类型。最为常用的是真空泵类和射流泵类,本工程采用真空泵作为轻型井点降水的主要设备。B、真空泵井点设备的优点是:对不同渗透系数的土有较大的适应性,抽水和排气的能力大,带动的井点数量可达70~100根,总管长度可达80~120m,是井点降水的理想设备。5、2、2、轻型井点布置轻型井点布置应该根据基坑面积大小与深度、土质、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要求而确定。井点布置得是否恰当,对井点使用效果有较大影响。根据该工程地质报告和现场实际情况,具体布置方案如下:(1)平面布置:A、沿基坑支护体内侧四周环行布置。总长度为340m108
,设8套井点设备,每套总管长约43m、36个井点。A、分段地点首先选择在基坑拐弯处,以减少总管弯头数量,提高水泵吸水能力。B、水泵设在各段总管的中部,使水泵两边水流平衡。C、各套井点总管之间应装设阀门隔开,在运行中,当其中一套泵组出现故障时,可开启相邻阀门,借助邻近的泵组来维持抽水。(2)高程布置A、点管的埋设深度H(不包括滤管),按下式计算:H≥H1+h+iL(m)式中:H1-总管平台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m);h-基坑底面至降低后的地下水位线的距离;i-水力梯度;L-井点管至基坑的中心水平距离(m)。H=6+0.6+1/10·10=7.6(m)B、型井点的降水深度,在管壁处一般不超过6m为宜。该工程挖土深度:南楼-5.85m;北楼-6.75m,减场地自然标高0.7m,有效深度为6m。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井点管降水深度大于6m。为了提高降水效果,南楼沿总管位置挖1000㎜×1200㎜地槽,被楼沿总管位置挖1200㎜×1500㎜地槽,降低总管平台标高以满足降水深度要求,达到有效降水目的。5、2、3、轻型井点施工(1)井点施工前,应认真检查井点设备,施工机具,砂滤料规格和数量,水源、电源等准备工作情况。同时还要挖好排水沟曹,以便泥浆水的排放。为检查降水效果,在基坑内必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设置水位观测孔,随时掌握基坑内降水情况。(2)井点系统的施工程序:埋设井点管抽水敷设总管冲孔挖井点沟槽安装抽水设备弯管连接总管与井点管填充砂滤料108
①、挖井点沟槽:根据降水深度的要求,经计算,总管平台标高必须降低,以满足降水深度要求。具体为:南楼沿总管位置挖1000㎜×1200㎜地槽,被楼沿总管位置挖1200㎜×1500㎜地槽。沟槽底留有一定排水坡度,在沟槽两端设置集水坑,采用水泵排除沟槽内积水。②、敷设集水总管:根据降水平面布局,合理布置集水总管,使每套设备总管长度基本相等。各套设备总管要求安装连贯,总管间采用阀门封闭断开。在运行中,当其中一套泵组出现故障时,可开启相邻阀门,借助邻近的泵组来维持抽水。③、冲孔:根据本工程地质情况,采用高压水冲法成孔。A、先用起重设备将冲管吊起并插在井点位置上,然后开动高压水泵将土冲松,冲管边冲边沉直至设计深度,冲管深度应该比滤管底深500㎜以上。B、冲管采用ø50㎜的钢管,长度比井点管长1500㎜。冲管下端装有圆锥形冲嘴,在冲嘴的圆锥面上设有三个喷水小孔,个孔间焊有三角形立翼,以辅助冲水时扰动土层,便于冲关下沉。C、冲孔水压力根据土质不同随时进行调整,一般为0.6~1.2Mpa。D、冲孔时应注意冲孔管垂直插入土中,并上下、左右摆动,以加剧土层松动。冲孔直径不小于300㎜,应保持垂直,上下一至,使滤管保持有一定厚度的砂滤层。④、埋设井点管、填充砂滤料:A、井孔冲成后,应立即拔出冲管,插入井点管,紧接着就灌填砂滤料,以防止坍孔。B、砂滤料的灌填质量是保证井点管施工质量的一项关键性工作。井点管要位于冲孔中央,使砂滤层厚度均匀一致。砂滤料要用干净的粗砂,并填至拉滤管顶上1500㎜,以保证水流畅通。C、每根井点管沉装后,应进行渗水性能的检验,检验方法是:在正常情况下,当灌填砂滤料时,井点管口应有泥浆水冒出。如果管口没有泥浆水冒出,应从井点管口向管内灌清水,测定管内水位下渗快慢情况,如下渗很快,则表明滤管质量良好。D、井点管沉设经检验良好后,用黏土封口捣实,以防漏气影响降水效果。108
①、总管与井点管连接:A、总管与井点管采用弯连管连接,弯管采用透明塑料软管,以便随时能看到井点管的工作情况,同时也能以防井点管下沉造成管件损坏。B、管口连接处必须安装牢固、严密,以防止接头漏气,影响降水效果。②、安装抽水设备、抽水:A、安放真空泵的地基必须牢固、平整,不怕震动。严禁安装在松散的土层上,泵体应该保持运转平稳。外露传动部位应设置防护罩,并且应有接地装置,保证用电安全。B、为了充分利用抽吸能力,总管平台高度最好接近原有地下水位线,水泵轴心标高宜与总管齐平或略低于总管。C、水气分离器与总管连接的管口,应高于其底部300㎜~500㎜,使水气分离器内保持一定水位,不至被水泵抽空,并使真空泵停止工作时,水气分流器内的水不致倒流回基坑。D、每套井点系统安装完毕后,应立即进行抽水试验,以检查管路接头质量、井点出水状况和抽水设备运转情况。如果发现有漏气、漏水现象应及时处理。E、在降水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滤管是否被泥沙堵塞出现“死井”,特别是在统一范围连续有数根“死管”时,将严重影响降水效果。应及时逐根用高压水反向冲洗或拔出重新沉设。F、轻型井点使用时,一般应连续抽水,特别是开始阶段。时抽时停滤网容易堵塞,也容易抽出土粒,使出水混浊,并会引起附近建筑物沉降开裂。G、轻型井点的正常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否则应立即检查纠正。H、真空度是判断井点使用良好与否的尺度,必须经常观测,一般应不低于53.3~66.7Kpa。如发现真空度不足,应该立即检查井点系统有无漏气并采取相应的消除方法。I、基坑外围设置排水明沟,所有井点抽水集中于明沟排出。6、井点降水对地面沉降影响的预防措施(1)108
由于井点降水的作用,形成降水漏斗曲线,土层中的含水量减少,土的空隙水压力降低,有效压力相应增大,致使土体产生固结,引起降水漏斗范围内的地面产生不均匀沉降,危及沉降范围内已有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安全。因此,在降水施工时,必须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地面沉降对邻近建筑物的不利影响。(1)基坑支护外围设置水位观测井,根据水位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降水方案和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地面沉降。本工程水位观测井设置位置见降水布置平面图。(2)当出现地面沉降时,将采用回灌井点技术措施。回灌技术就是在降水井点和要保护的建筑物之间设置一道回灌井点,在降水的同时,从回灌井点向土层内持续回灌入一定数量的水,形成一道隔水水幕,以阻止降水漏斗曲面向外伸展,从而阻止或减少回灌井点外侧的邻近建筑物下面地下水的流失,使原地下水位基本保持不变。这样,就可以防止建筑物下面土层不致因失水而发生沉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7、基坑挖土施工方案该工程土方开挖面积约4703㎡,其中:南楼约2394㎡;北楼约2309㎡。挖土深度:南楼-5.85m;北楼-6.75m。土方总量约29591m3。由于该工程施工场地十分狭窄,不具备运土车辆行驶的环行车道,而且整个工地只有一个出口,对车辆运行、调头、等候有着极大的制约性。针对施工现场的特定条件,经我公司技术人员的反复研讨,采取如下相应措施,以满足基坑挖土施工要求。7、1、施工道路:(1)为确保场内通行顺畅,进场后组织挖掘机对场地和道路进行平整、碾压,铺设专用钢板路基临时道路。(2)当开挖第二、三层土时,从北楼A轴线沿9轴线留设坡道至坑底。坡度不大于300C,坡道有效行车宽度12m。(3)坡道及至挖土作业面,车道均铺设专用防滑钢板路基,以保证车辆行驶畅通和安全。防滑钢板路基规格为6000㎜×1700㎜×20㎜。(4)施工现场办公室门前现有场地,经清理后作为空车停放等候处。7、2、基坑土方开挖:(1)基坑土方开挖顺序为:先南楼后北楼,分三层开挖,第一层挖至-1.5m108
左右,第二层至-4m,第三层至基坑底标高上300㎜处。(1)土方开挖使用小松PC200-6反铲挖土机,2台平行作业,15T自卸汽车采取循环法进出基坑,避免坑内回转。(2)根据从降水观测井内观测结果,当基坑内地下水降至-2.70m时,开始挖第一层土,水位降至-4.5m时,开始挖除第二层土,挖土时保护好轻型井点管和深井,轻型井点管周围土以人工助铲挖除,深井管随挖土深度加大而逐步拆除。降水深度至南楼-7.5m,北楼-8m分别开挖第三层土。(3)桩间土采取人工挖除堆置,挖掘机送出,防止挖机碰撞桩身。(4)严禁挖土机直接压在支撑梁上。(5)为了保证基坑地基土层不受扰动,地基上300㎜土层采用人工挖土。(6)底层标高需经监理检测,底层不可超挖,如发生超挖现象,宜用原土、干粘土或碎石回填,严禁用淤泥质土或杂土回填,遇到弹簧土应予清除,然后按规范要求回填。7、3、土方运输:(1)每台挖掘机配备6台15T自卸汽车,加强调度,做到一车装土、一车在坑上待装,充分发挥挖掘机功效。(2)运土车辆不得超载,防止将土洒落在马路上,进出口处要派专门人员冲洗车辆轮胎,以免影响市容。7、4、弃土:挖土的土方基本外运至场外弃土点,根据场地情况,尽量将回填用土留置在场内。8、基坑及环境监测:基坑及环境监测,由业主另行委托专业监测单位进行监测,在降水和挖土施工过程中,应该密切与监测单位保持联系,及时掌握邻房及道路管线的沉降情况,位移情况,同时对围护结构灌注桩进行倾斜测量,对围护结构顶端进行位移测量,对支撑系统的支承轴力进行测量,观测支撑系统立柱的垂直升降情况,每天进行1~2次,有异常情况,随时通报业主、监理与总包单位,并及时处理。9、模板工程9、1、基础承台模板108
(1)该工程施工场地十分狭窄,支护体距基础承台外边基本在500㎜左右,考虑到工程具体情况,模板为永久性、不可拆除模板,故采用砖砌模板,砖侧模示意图如下:(2)基础承台砖胎模采用标准黏土砖M7.5水泥砂浆砌筑,厚度为240㎜,每隔2500㎜设一道240㎜附墙垛以提高地胎模抗折能力;砖地模砌筑后用1:2.5水泥砂浆摸面。(3)集水井、电梯井等地坑,除放坡以外的均采用标准黏土砖M7.5水泥砂浆砌筑,砖地模高度大于800㎜的,砖地模厚度为240㎜,砖地模高度小于800㎜的,砖地模厚度为120㎜,(4)地下室外墙板施工缝内设止水钢板,为方便止水钢板的安装,外墙板比底板面高300mm,采用吊模形式架立,如下示意图。9、2、墙体模板(1)108
所有墙板模板全部采用木模板体系,支撑体系按施工验收规范对模板进行设计及强度、刚度验算。(1)墙底模处须用水泥砂浆找平,找平厚度根据楼层高度模板模数而定,以保证墙模板垂直度,上下平整度及防止漏浆。(2)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然后进行模板的拼装;边安装边插入穿墙螺栓和套管。(3)固定在模板上预埋件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安装牢固,位置准确。有门洞口的墙体,宜先安好一侧模板,待弹好门洞口位置线后再安另一侧模板,且在安装另一侧模板之前,应清扫墙内杂物。(4)根据模板设计要求安装墙模的拉杆或斜撑。一般内墙可在两侧加斜撑,若为外墙时,应在内侧同时安装拉杆和斜撑,且边安装边校正其平整度和垂直度。(5)模板安装完毕。应检查一遍扣件、螺栓、顶撑是否牢固,模板拼缝以及底边是否严密特别是门窗洞边的模板支撑是否牢固。9、2、1、墙体模板刚度的验算:A、计算作用在墙模板上的混凝土侧压力由已知条件混凝土浇筑速度V=1.5m/h,混凝土温度T=25°C,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β1=1。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β2=1,t0=200/(T+15)=200/(25+15)=5F=0.22γct0β1β2V1/2=0.22×24×5×1×1×1.51/2=32.3(KN/m2)检验:F=γcH=24×4=96(KN/m2)按施工规范规定取最小值,则侧压力荷载标准值为F=32.3KN/m2作承载力验算时,设计荷载值既应考虑永久荷载,即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其荷载分项系数γ=1.2;还应考虑可变荷载,即倾倒混凝土时生的荷载,其荷载分项系数γ=1.4。又因面板为木胶合板,内楞为木楞,模板设计荷载值可乘以0.9予以折减,则F1=32.3×1.2×0.9=34.9(KN/m2)有效压头h=34.9/24=1.45(m)倾倒混凝土时生的荷载标准值取2KN/m2,设计值为108
F2=1.4×2=2.8KN/m2B、计算内竖楞间距-l1混凝土侧压力均匀作新浇混凝用在胶合板面板上,单位宽度的面板可以视为"梁",内竖楞即为梁的支点。按三跨连续梁考虑,梁宽取200mm。因F2仅作用在有效压头高度1.45m范围内可略去不计,作用在连续梁上的线荷载:q=34.9×0.2=6.98(KN/m)按面板的抗弯承载力要求:l1====682(mm)楼面板的刚度要求,最大变形值取为内楞间距的l/250,q=34.9´0.2=6.98(KN/m),l1===320(mm)对比取小值,可取l1=300mm。C、计算外竖楞间距-l2计算简图按三跨连续梁考虑,梁上作均布侧压力荷载的受荷宽度即为内楞间距l1。作用在连续梁上的线荷载:q=34.9×0.3=10.47(KN/m)按内楞的抗弯承载力要求:l2===1154(mm)按内楞的刚度要求:l2===1283(mm)对比取小值,可取外楞间距l2=900mm。D、计算对拉螺栓间距-l3外楞为Φ48×3.5双钢管,薄壁形钢件,设计荷载值不予折减,则F=32.3×1.2=38.76(KN/m2)作用在梁上的线荷载:108
q=38.76×0.9=34.89(KN/m)按外楞的抗弯承载力要求:l3===772(mm)按外楞的刚度要求:l3===947(mm)可选取对拉螺栓间距l3=400mm左右。E、选对拉螺栓规格由l2、l3,每个对拉螺拴承受混凝土侧压力的等效面积为l2×l3。N=0.4×0.9×32.3×1.2×0.85=11.9(KN)选用由Q235钢制作的M12对拉螺栓,其净面积A=105mm2,则σ=N/A=11900/105=112(N/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