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6 MB
  • 2022-06-16 12:15:28 发布

施组广东超高层框筒结构写字楼施工组织设计(303米,鲁班奖)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xx广场施工组织设计为便于管理,管理人员生活区设置在现场东侧,主要临时设施内容详表7.4-1。表7.4-1管理人员生活区主要临时设施序号临时设施名称总面积(m2)位置备注1管理人员宿舍240东侧12间2管理人员食堂402间3管理人员厨房181间4管理人员厕所262间5化粪池25m2/15m31个6开水房20东侧、南侧各一2间7.4.2工人生活区工人生活区设置在xx路与xx大道交界处,距现场车行距离约5.3公里,车行时间约16分钟,如图7.4-1所示。工人生活区的主要临时设施详表7.4-2。图7.4-1工人生活区地理位置图表7.4-2工人生活区生活设施序号临时设施名称总面积(m2)备注1宿舍95436间2厨房401间3食堂641间4男厕所341间5女厕所131间6男浴室341间7女浴室131间8化粪池20m3生活区与办公区之间每日有大巴车负责上下班接送,发车时刻表详7.4-3。表7.4-3工地通勤车发车时刻表序号生活区发车时间施工现场发车时间备注16:3011:30212:5018:0037:0022:004注:遇加班赶工时,额外增加的车次发车时间根据需要随时调整7.5施工作业区布置7.5.1现场围挡及出入口1现场大门:现场设置3处大门,分别设置在现场的西北角和西南角。施工区大门宽度8m,均按照企业CI标准制作,具体做法示意见图7.5-1。2现场围护:现场已有封闭围墙围护。3门卫室:大门处均设有门卫室,门卫24小时值班,见图7.5-2。96 xx广场施工组织设计图7.5-1施工现场大门图7.5-2施工现场门卫室4现场西南角大门入口设置门禁系统,通过掌型机识别人员身份,便于现场人员管理。见图7.5-3。图7.5-3门禁系统7.5.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表7.5-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序号类别具体内容1临时道路施工现场道路具体做法为:素土夯实,200mm厚C20混凝土面层。现场临时道路路面宽为3.5米,局部为8米。两边设置排水沟与排水系统相连。临时设施房屋四周设置300mm×400mm的排水沟与主要排水沟相连,如本章7.8.16条所示。地上主体施工时,部分临时道路及钢结构堆场布置地下室顶板上,因临时荷载大,已请设计根据道路及钢结构堆场的布置对地下室顶板结构进行加固处理。2钢筋加工及堆放场地地下结构施工阶段,钢筋原材堆场和加工场将随结构区段施工进行迁移,在B-I段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成前钢筋加工及堆放场地布置在基坑西侧,待B-I段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成后钢筋加工及堆放移到B-I段地下室底板上,该区段地下室结构暂不施工,待B-II段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成后,钢筋加工及堆放场地移到西南侧地下室顶板上,再进行B-I段其他地下室结构施工。地下结构施工区段划分详见本施工组织设计第3.3条。地下室封顶并完成土方回填后,将西南入口处钢筋加工场转移至东侧,按照原材→加工→半成品的加工流程,分成钢筋原材堆放区、钢筋加工成型区和半成品钢筋堆放区。3周转材料堆放场地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周转材料堆场主要设置在现场结构楼层上,随结构施工而迁移。地下室封顶后,周转材料(包括砌体、少量木模板等材料)堆场主要设置在现场西侧,但在结构楼层上可设置短期(1~2日内)零星小型材料堆场,并随结构施工进度向上层结构转移。4钢结构材料堆场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钢结构堆场布置在底板上,在地下和主体结构交叉施工阶段,钢结构堆放在地下室顶板上。因该处产生的荷载较大,楼板加固待与设计沟通之后再确定,另行补充方案。现场设置三处钢结构临时堆场,堆场布置在地下室顶板上塔吊覆盖范围内,以便构件吊运。5临时厕所地下室施工阶段,在现场设置一个临时厕所。地下室封顶后,除在现场东侧已设置一个临时厕所,将随塔楼进度,每4层设置一组临时厕所。6标识标牌1)施工图牌:在大门入口处设置施工图牌,包括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牌、施工平面布置图等。2)安全标识牌:在施工通道、塔吊、施工电梯、临边洞口等处悬挂安全标识牌。3)导向牌:为便于交通管理,在现场大门口设置导向牌。4)物资标识牌:各种物资必须设置现场标识牌,便于现场物资管理。96 xx广场施工组织设计表7.5-2主要生产设施临建序号临建名称总面积位置备注1现场道路及场地硬化1300m2现场周边车道部分为200厚C20混凝土,其余为100厚C15混凝土2围墙200m2施工现场北侧3停车场150m2施工现场东侧4金属大门40m2东北、西北、西南角西南角大门为主入口5施工图牌30m2南侧不锈钢框架,塑料面板6排水沟500m基坑周边及板房边300mm宽,坡度5‰7排水沟盖板120m2基坑周边上覆格栅式盖板8门禁系统20m2西南大门入口处配置掌纹机9门卫室3m2东北大门处1个10混凝土标养室20m2现场东侧1个11库房20m2现场南侧1个12洗车槽30m2西南大门入口处1个,上覆格栅式盖板13沉淀池6m3西南大门入口处1处14蓄水池6m3西南大门入口处1个15配电房20m2现场西北角1个16钢结构堆场900m2地下室顶板上3个17钢筋加工场地280m2地下室顶板东侧1个18周转材料场地400m2地下室顶板、楼层板地下室顶板上1个300m2,其它随楼层进度转移至高处19安装材料堆场200m2西侧1个(16层以上施工投入使用)20幕墙材料堆场200m2南侧1个(16层以上施工投入使用)7.5.3主要施工机械选择及布置1地下结构施工塔吊选择及布置综合考虑安全、技术、工期、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本工程的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计划投入2台QTZ80B(5613)固定式塔吊(1#、2#)负责钢筋、模板、钢管等材料的水平和垂直运输。地下室顶板结构完成后,拆除固定式塔吊。塔吊布置遵循合理、高效、安全的原则,确保整个工程的垂直运输满足工期要求。塔吊布置如图7.5-4。2地上结构施工塔吊选择及布置地上主体施工阶段,综合考虑安全、技术、工期、经济等方面的因素,计划投入2台M600动臂式塔吊(内爬),臂长R=55m,负责钢结构、钢筋等材料吊装,塔吊的选择,详见表7.5-2。塔吊布置如图7.5-5示。图7.5-4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塔吊平面布置图7.5-5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塔吊平面布置96 xx广场施工组织设计表7.5-2M600D塔吊的选型及参数施工阶段塔吊编号塔吊型号最大工作幅度(m)最远端起重(t)备注地上主体结构动AM600D52.59.7动臂式、内爬动BM600D52.59.7动臂式、内爬3地上结构施工电梯选择及布置根据施工需要,核心筒施工至6层时,开始在核心筒电梯井道中安装2台SC200GS单笼高速施工电梯(1#、2#),塔楼结构施工至15层时,在塔楼外西南角附着安装1台SC200/200GS双笼高速施工电梯(3#),塔楼结构施工至30层时,在塔楼外东北角附着安装1台SC200/200GS双笼高速施工电梯(4#)。4台施工电梯均随工程进度安装到顶。施工电梯选型见表7.5-3。表7.5-3施工电梯选型施工阶段施工电梯编号施工电梯型号负载速度(m/s)载重(kg)笼身尺寸(mm)塔楼2-15层结构1#SC200GS1.0~1.520002200×1500×25002#SC200GS1.0~1.520002200×1500×2500塔楼16层以上结构1#SC200GS1.0~1.520002200×1500×25002#SC200GS1.0~1.520002200×1500×25003#SC200/200GS1.0~1.52000×23000×1300×25004#SC200/200GS1.0~1.52000×23000×1300×2500施工电梯随工程进度的推进及时安装,以满足垂直运输的需要。施工电梯平面布置见图7.5-6。图7.5-6施工电梯平面布置图3物料提升机塔楼结构施工至2层时(核心筒施工至6层),在核心筒北侧和东侧各投入1台SS100物料提升机,负责地下室施工期间小型机械及材料的垂直运输。4施工电梯的使用区段划分本工程共考虑4部施工电梯先后投入使用。根据施工电梯的使用情况,划分为几个阶段.使用情况的阶段划分详表7.5-4。表7.5-4施工电梯使用区段划分阶段工况电梯需用电梯配备第一阶段2~15层塔楼结构施工砼结构及钢结构施工人料2台(施1#、施2#)第二阶段16~30层塔楼结构施工;砌体、机电、幕墙工程插入施工。上部结构人料;下部砌体、机电、幕墙人料3台(施1#、施2#、施3#)第三阶段31~45层塔楼结构施工,塔楼施工至30层时,安装4#施工电梯,塔楼施工至30M层时,插入安装中低区ML-1~6正式电梯。上部结构;下部装修、机电人料4台(施1#、施2#、施3#、施4#)96 xx广场施工组织设计第四阶段46~59层塔楼结构,塔楼施工至45M层时,插入安装中高区MH-1~6正式电梯。上部结构、装修、机电人料;下部装修、机电人料4台(施1#、施2#、施3#、施4#)第五阶段屋顶结构施工,ML-1和ML-3正式电梯安装调试完毕调为施工用。拆除施1#、施2#。S-1、S-2正式消防电梯随后安装。顶部钢结构人料下部装修、机电人料4台(施3#、施4#、ML-1、ML-3)第六阶段机电、装修、幕墙施工。中高区MH-1、MH-3正式电梯调为施工用。幕墙、精装修、机电人料6台(施3#、施4#、ML-1、ML-3、MH-1、MH-3)第七阶段机电、精装修施工。S-1、S-2正式消防电梯安装调试完毕后调为施工用;施3#、施4#拆除。精装修、机电人料8台(LR-2、LR-3、ML-1、ML-3、MH-1、MH-3、S-1、S-2)7.6塔楼临时用水方案7.6.1给水1用水量计算及管径选择施工期间,用水主要为砼养护用水、消防用水及给排水管道试压用水,主要临时施工用水量计算及管径选择见表7.6-1。表7.6-1临时施工用水量及管径计算表序号计算内容一工程用水量1工程用水量q1采用公式q1=K1∑Q1N1K2/(8×3600)计算2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03Q1—每班计划完成工程量,按每班浇注200m³混凝土4N1—施工用水定额,混凝土按预拌混凝土考虑,仅考虑混凝土自然养护,耗水量取350L5K2—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6工程用水量q1=1.10×200×350×1.5/(8×3600)=4.01L/S二施工机械用水量1施工机械用水量q2采用公式q2=K1∑Q2N2K3/(8×3600)计算2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03Q2—同一种机械台数,取主要用水机械,试压泵4台4N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试压泵取4×300L5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106工程用水量q2=1.10×4×4×300×1.10/(8×3600)=0.2L/S三消防用水量1室内消防用水量q3取10L/s四塔楼施工现场总用水量及管径选择施工现场总用水量及管径选择施工现场总用水量Q计算,因q1+q2=4.01+0.2+=4.21<q3=10L/s,故Q=q3+1/2(q1+q2)=12.21L/sd=d—配水管直径(m)ν—管道中水流速度(m/s),取1.6m/sd===0.098m=98mm取管径100mm。2水泵选用塔楼给水采用高压水泵分2级接力的方式向上供水,分别在首层、30层各设置1台(共2台)高压水泵泵送施工及消防用水。水泵选用计算过程见表7.6-2。表7.6-2水泵选用计算表五水泵参数计算(一)计算公式1水泵扬程H=H1+H22H—水泵扬程(m)96 xx广场施工组织设计3H1—水泵静压(m)4H2—水头损失(m)5H2=h1+h2=h1+0.2h1=1.2iL6h1—沿程水头损失(m)7h2—局部水头损失(m),取沿程水头损失的20%8i—单位管长水头损失,查表得36.5/10009L—计算管段长度(m)(二)主要计算参数1泵编号H1(m)L(m)H2(m)H(m)21#150160718032#1501607180(三)水泵型号1泵编号水泵型号扬程(m)功率(kW)21#80DL50-35x51804532#80DL50-35x5180453地下结构施工阶段管路布置1)给排水管路布置(1)消防给水系统①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室外消防给水系统为低压消防给水系统,沿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布置DN100消防给水环状管网,每隔50米布置一个临时消火栓。临时消火栓水压由市政管网提供完全可以满足消防要求(最不利点消火栓不小于10m的静压)。消防给水管网采用镀锌钢管焊接连接,所有焊口部位进行防腐处理,每个室外临时消火栓除配备25m水带外,还应配备2只5Kg干粉灭火器,灭火器同消防水带一起防入消防箱内。②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图7.6-1地下室消防、给水示意图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布置原则为:室内内消火栓给水管网分成5级供水,在地下室施工阶段,在地下-5层利用消防水箱作为临时水源水箱。(2)生产给水系统室外生产给水管布置:在室外消火栓给水环管上每隔25m设置一个DN25给水管并加装阀门予以控制。室内给水管布置:室内每层设置一个DN25给水阀门。给水管的施工与临时消防给水管同步,满足施工用水要求。给水阀门至用水点间的管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橡胶软管临时接驳。(3)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干管利用消防给水系统管网,在室外现场办公区卫生间、实验室和食堂等处设置临时用水点,给水系统管道采用镀锌钢管。(4)地下室消防、给水点、灭火器布置平面地下室施工阶段,消防、临时供水点应及时跟上施工进度,设置在紧贴核心筒外侧墙边,给水干管从井道处引入楼层内,每层设置一个消防供水点、一个楼层给水点。地下室各层布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主要设置在消防通道、楼梯间等处。具体详见图7.6-1:4地上结构施工阶段管网布置塔楼消防、施工及生活用水共用一套给水主管和高压水泵:96 xx广场施工组织设计1)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布置原则为: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分成2级供水,分别于负1层、30层、天面层设置供水水箱,其中负1层、30层、天面层各制作一个30m3的临时水箱,其余楼层则利用消防水箱作为临时水源水箱。2)室内给水管布置:室内每层设置一个DN25给水阀门,并在每个厕所外设一个DN25给水阀门,给水阀门至用水点间的管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橡胶软管临时接驳。给水管的施工与临时消防给水管同步,满足施工用水要求。3)主塔楼立管管井设置因考虑管井前期施工及后期拆卸方便,将楼层立管设置在核心筒外侧墙边。7.6.2排水1根据塔楼供水量设置与供水主管相同直径的排水管道。2每四层设置一组临时厕所。塔楼雨、污水排水管道与地面相应的雨、污水排水管道连接,生活污水还需进入化粪池沉淀、分解后排入市政排污管道,其他排水亦须经过地面的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入外部市政排水管网。7.6.3塔楼给排水平面图塔楼给排水平面布置示意图详见图7.6-2。图7.6-2塔楼消防、给排水平面示意图7.6.4塔楼给排水系统图塔楼给排水平面系统图详见图7.6-3。96 xx广场施工组织设计图7.6-3塔楼消防、给排水系统示意图7.7现场临时用电方案根据现场布置情况,地上结构施工阶段的施工用电远大于地下结构。7.7.1地上结构施工阶段主要用电机械塔楼上主要用电机械详表7.7-1。表7.7-1塔楼施工主要用电设备序号用电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功率(KW)合计功率(KW)备注1钢筋切割机台236塔楼外2钢筋弯曲机台339塔楼外3电锯台4312塔楼外4交流弧焊机台21734塔楼内土建5手磨机台30.752.25塔楼内土建6手电钻台50.753.75塔楼内土建7平板振动器台22.24.4塔楼内土建8振动器台61.59塔楼内土建9卷扬机台177塔楼内土建10砂轮切割机台12.22.2塔楼内土建11电锤台20.521.04塔楼内土建12空气压缩机台17.57.5塔楼内土建96 xx广场施工组织设计13CO2焊机台1247.7572.4塔楼内钢结构14直流焊机台1027.21272.1塔楼内钢结构15空压机台17.57.5塔楼内钢结构16打磨机台50.753.75塔楼内钢结构17施工电梯台23366塔楼外18施工电梯台22244塔楼外19物料提升机台22244塔楼外20高压水泵台24590塔楼内土建及安装21其他专业预留150150塔楼内其他专业电动机和焊机各一半22现场照明100100塔楼内23办公用电100100塔楼外(室内照明10KW)合计1447.89图7.7-1配电箱分级设置示意图7.7.2供电方式及线路布局1本工程现场临时用电采取TN-S供电系统,放射式多路主干线送至各用电区域,然后在每个供电区域内再分级放射式或链式构成配电网络。现场施工用电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执行。按图7.7-1所示设置,按三级配电,两级漏电保护原则配电。2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用电负荷分布情况,施工生产区域划为两个部分供电,即塔楼钢结构部分和塔楼专业分包、土建、现场照明、办公区及生活用电部分。变配电设施采用砖混结构变电所,每处通过一级配电呈放射式布置至现场施工用电点,塔楼、加工车间、办公区等场地各用电点设二级分配电箱,各用电区域内的用电设备相应配置三级配电箱(开关箱),根据施工阶段的转换,用电线路也随之用电设备的增加或减少而改变。3本工程塔楼施工用电负荷主要集中在钢结构焊接,分两路专用回路进行供电,其二级配电箱随钢结构的施工,而同步向上延伸。塔楼其它专业施工为另一条回路,均由负一层核心筒进入塔楼,沿塔楼的楼梯间休息平台的预留洞口(1-15、30层需预留套管)向上敷设,并每层设置一个二级配电箱进行供电。由于塔楼施工分四部分进行,消防电梯合用前室及楼梯通道结构施工比核心筒的剪力墙在爬模施工不同步,且落后八到十层,只能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二级配电箱位置用电缆,引致核心筒的剪力墙结构施工时三级配电箱;其他位置施工用电,根据实际需要可分别从每个配电区域的二级配电箱引出三级配电箱,从三级配电箱至各机械设备,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用电安全。7.7.3配电线路的选择1导线选择原则配电线路的导线按其机械强度、允许载流量、允许电压降进行配线选择,所选用的电缆以三个中最大者为准。考虑到施工现场工期紧、机动性强、变化大等因素,所有供电线路参照配电系统示意图及其说明进行配置。(1)回路N1:供塔楼土建、机电安装、加压水泵用电、场地照明用电、专业分包施工用电,一、总用电容量计算公式P=(K1∑P1/cosφ+K2∑P2+K3∑P3+K4∑P4)式中:P为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W);P1为电动机额定功率(KW)P2为电焊机额定容量(KW);P3室内照明容量(KW);P4为室外照明容量(KW);cosφ为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数,取0.8,96 xx广场施工组织设计K1取0.5,K2取0.5,K3取0.8,K4取1二、总用电容量计算其中:K1∑P1/cosφ=0.5×202.14÷0.8≈126.34KW;K2∑P2=0.5×109=54.5KW,K4∑P4=1×100=100KWP=126.34+54.5+100=280.84KW计算电流:查表Kx=0.9Cosφ取0.9Ijs=Kx×∑P/(×UL×Cosφ)=0.9×280.84/(×0.38×0.9)=426.7A选导线截面铜芯塑料电线并穿φ32PVC线管:(查表)选用BV-3×185+2×95mm²沿负一层结构底板下及核心筒井道敷设.(2)回路N2和N3.采用相同的两回路分别供塔楼钢结构施工,每个回路功率214.64KW.Kx=0.9Cosφ取0.9计算电流:Ijs=Kx×∑P/(×UL×Cosφ)=0.9×214.64/(×0.38×0.9)=326.12A选铜及铝合金多芯电缆其截面:(查电工手册表)AC90-4×240+1×120mm²沿负一层结构底板下及核心筒井道敷设。(3)回路N4.供塔楼核心筒的剪力墙的结构施工,回路功率为214.64KW.Kx=0.9Cosφ取0.9一、总用电容量计算公式P=(K1∑P1/cosφ+K2∑P2+K4∑P4)式中:P为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W);P1为电动机额定功率(KW)P2为电焊机额定容量(KW);P3室内照明容量(KW);P4为室外照明容量(KW);cosφ为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数,取0.8,K1取0.5,K2取0.5,K3取0.8,K4取1二、总用电容量计算其中:K1∑P1/cosφ=0.5×37.14÷0.8≈23.21KW;K2∑P2=0.5×34=17KW,K4∑P4=1×27=27KWP=23.21+34+27=84.21KW计算电流:Ijs=Kx×∑P/(×UL×Cosφ)=0.9×84.21/(×0.38×0.9)=127.95A选铜芯电缆其截面:(查电工手册表)采用VV22-3×50+2×35mm²从已施工的消防电梯合用前室二级配电箱,沿塔楼的塔吊引致爬模结构施工时三级配电箱。3)各回路主要配线详见表7.7-2。表7.7-2各回路主要配线回路编号供电区域配线选择N1塔楼土建施工专业分包综合线路BV-3×185+2×95N2、N3塔楼钢结构供电线路2条AC90-4×240+1×120mm²N4塔楼核心筒剪力墙施工VV22-3×50+2×35mm²7.7.4配电线路敷设1塔楼主体施工时,电缆垂直敷设利用本工程的电缆竖井以及垂直孔洞安装支架分段固定,并采用绝缘子固定,绑扎线必须采用多股软绝缘铜线,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少于两处,保证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载,且布置均匀、牢靠。塔楼所设的二级配电箱设在核心筒内主要用电区域。2首层各用电区域内按其用电设备功率配置三级配电箱或设备开关箱,三级配电箱、开关箱至用电设备连接均采用相应容量的橡胶绝缘电缆按规范要求敷设。7.7.5现场配电箱配置1配电箱的设计依据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等电气安全、技术标准。96 xx广场施工组织设计2总配电箱(一级)内设置总隔离开关、总漏电断路器开关、计量装置、电流表、电压表、零线、PE线接线端子板及双电源联锁装置。拟采用正规电器开关厂成套开关柜。3分配电箱(二级)内设置总隔离开关、总断路器和分隔离开关、分断路器及接零接地(PE)端子板。箱内电器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基座、外壳以及铁质支架之间应通过(金属编织线)与PE连接螺栓等保证电气连接。4机械开关箱(三级)实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电)的配电原则。配电箱外壳及机械金属体应与PE线做电气联接。5室外配电箱应有防雨,防砸功能。必要时可作安全棚栏。箱门上锁,并有警示标志。7.7.6防雷与接地装置1依据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该现场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TN-S接零保护系统。2本工程重复接地系统采取在配电房的低压总配电柜、供电线路中间和末端安装。塔楼内的分配电箱处设置重复接地装置的,利用楼层防雷接地系统。地面设重复接地装置的,采用L40×4角钢和-40×4镀锌扁钢安装或利用本工程基础接接地系统,重复接地电阻≤10Ω。3该工程建筑高度为周围最高点,故防雷施工尤为重要。在主体工程施工时,塔吊为最高设备,须按规范要求安装防雷接地。为防止侧击雷,施工平台、脚手架外侧采用Φ12镀锌钢筋围四周一圈焊接防雷接地线,并与塔楼接地系统可靠焊接,对各接地点做好接地电阻测试,必须符合施工用电规范要求。并对焊接点做好防腐处理。7.7.7应急及管理措施1为了确保市电停电时施工运输电梯、重要作业点、现场消防泵及现场办公照明等正常使用。现场在配备2台120KVA柴油发电机及系统转换设施。发电机为应急用电源,发电机的相序应和市电相序一致,通过联络柜与市政供电线路相互切换,并形成连锁,设置手/自动转换开关,当市电断电后通过自动或手动方式启动发电机组。对柴油发电机房做降噪处理,以避免噪音污染。发电机机组周遍必须配备足够的CO2或干粉灭火器,并放在便于取用的地方。每月启动柴油发电机组一次,保证机组能随时正常投入使用。2疏散用照明、施工场区的消防设施、施工电梯及办公用电纳入应急供电。市电断电后,仍可有应急发电机组供电,保证正常使用。建筑物地下室、出入口、楼梯间、疏散通道设置足够的应急灯具,保证30min的应急照明时间。配备50部手提应急灯及可充电型手电筒备用。3进行安全交底,停电后在没有照明的情况下,工人在作业原地等待,直到照明恢复后方可离开,同时维修电工携带手提应急灯进入施工点,引导工人有秩序撤出,检查用电点照明、施工机械,依次将恢复照明、机械设备到待用状态。4现场配备专业维修电工,进行日常施工用电线路、灯具、配电箱的检查与维护,检查结果形成文字记录,并有主管检测人员签字认可。作为总包方,应按分部、分项工程定期临时用电进行检查,对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并履行复查验收手续。7.8附图96 利通广场施工组织设计7.8.1人工挖孔桩、抗浮锚杆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114 利通广场施工组织设计7.8.2地下室底板结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114 利通广场施工组织设计7.8.3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114 利通广场施工组织设计7.8.4地下结构与主体结构交叉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114 利通广场施工组织设计7.8.5塔楼1-15层结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114 利通广场施工组织设计7.8.6塔楼16-30层结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114 利通广场施工组织设计7.8.7塔楼31-45层结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114 利通广场施工组织设计7.8.8塔楼46-59层结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114 利通广场施工组织设计7.8.9塔楼屋顶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114 利通广场施工组织设计7.8.10安装、装饰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114 利通广场施工组织设计7.8.11地下结构施工阶段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114 利通广场施工组织设计7.8.12地下结构施工阶段临时用水平面布置图114 利通广场施工组织设计7.8.13地上结构施工阶段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114 利通广场施工组织设计7.8.14地上结构施工阶段临时用水平面布置图114 利通广场施工组织设计7.8.15场地硬化及排水沟布置图114 利通广场施工组织设计7.8.16场地硬化及排水沟详图114 利通广场施工组织设计7.8.17工人生活区平面布置图114 利通广场施工组织设计7.4.2工人生活区867.5施工作业区布置867.5.1现场围挡及出入口867.5.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877.5.3主要施工机械选择及布置887.6塔楼临时用水方案907.6.1给水907.6.2排水927.6.3塔楼给排水平面图927.6.4塔楼给排水系统图927.7现场临时用电方案937.7.1地上结构施工阶段主要用电机械937.7.2供电方式及线路布局947.7.3配电线路的选择947.7.4配电线路敷设957.7.5现场配电箱配置957.7.6防雷与接地装置967.7.7应急及管理措施967.8附图967.8.1人工挖孔桩、抗浮锚杆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977.8.2地下室底板结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987.8.3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997.8.4地下结构与主体结构交叉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1007.8.5塔楼1-15层结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1017.8.6塔楼16-30层结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1027.8.7塔楼31-45层结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1037.8.8塔楼46-59层结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1047.8.9塔楼屋顶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1057.8.10安装、装饰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1067.8.11地下结构施工阶段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1077.8.12地下结构施工阶段临时用水平面布置图1087.8.13地上结构施工阶段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1097.8.14地上结构施工阶段临时用水平面布置图1107.8.15场地硬化及排水沟布置图1117.8.16场地硬化及排水沟详图1127.8.17工人生活区平面布置图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