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30 KB
- 2022-06-16 12:14:5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人物1:李时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被人们称作医圣,三是对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巨人。其墓地成了人们心中的庄严圣地。1980年我国修建了李时珍纪念馆,自1981年4月对外开放以来,平均每年接待中外游客40余万人次。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影响。一、伟大的一生1、淡于功名:在其少年时代,曾写诗:“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表明放弃科举做官,专心学医解除病人的痛苦的决心。李时珍曾经在太医院任职,在专心研读有关藏书特别是《本草品汇精要》后。他为了给更多人看病,更为了写作《本草纲目》考虑到在太医院的工作环境是不可能满足他的想法、实现愿望的,淡于功名荣禄的李时珍在太医院任职没有太长时间,就毅然托病辞职归家了。2、勇于探索: 李时珍为了《本草纲目》的写作。他全身心地沉浸在浩如烟海的医书宝库中,熟读了《内经》《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医籍以及历代名家著述和大量关于花草树木的书籍,参阅各种书籍800多种,单是笔记就装了满满几柜子,为修订本草积累了许多珍贵资料。在编写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地区,以及牛首山、摄山(古称摄山,今栖霞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历时27年,终于在他61岁那年(1578年)写成。3、医者仁心在李时珍数十年的行医生涯中,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特别突出的是李时珍20岁那年,蕲州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水灾。滔滔洪水如猛兽般冲决了江堤,蕲河两岸的千顷良田顿时化作一片汪洋。乡亲们流离失所,到处是一片哭声。洪水刚过,瘟疫开始蔓延,病魔无情地吞噬着无辜的生命。李时珍目睹惨景,心如刀绞,和父兄一道,没日没夜地救护着病人,不知把多少濒临死亡的人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二、卓越的贡献《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凡16部、52卷,约190万字。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518种,在前人基础上增收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共辑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则;书前附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深远的影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出版后,很快就传到日本,以后又流传到欧美各国,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传遍五大洲。早在1951年,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上,李时珍即被列为古代世界名人,李时珍不仅对中医药学具有极大贡献,而且对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受益于《本草纲目》,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李时珍纪念馆自1981年4月对外开放以来,平均每年接待中外游客40余万人次。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李时珍评课稿.ppt
- 科学家的故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ppt
- 《李时珍》课件2.ppt
- 第1课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3).ppt
- 《李时珍》课件4.ppt
- 课文17 李时珍夜宿古寺.ppt
- 科学家的故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ppt
- 李时珍小故事.doc
-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1.doc
- 李时珍观后感范文.doc
- 李时珍_教案1 (2).doc
- 17李时珍夜宿古寺(2).doc
- 16李时珍夜宿古寺.doc
- 《李时珍夜宿古寺》课件.ppt
- 《李时珍》教学设计.doc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2李时珍同步练习.doc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2李时珍同步练习A卷.doc
-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同步练习(II )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