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 KB
- 2022-06-16 12:14:5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6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大概了解《本草纲目》,理清课文脉络。【活动方案】活动一:畅谈《本草》1.谈谈自己了解的《本草纲目》。特别要关注文中的四字词语哦!2.阅读老师提供的相关资料,再谈感受。活动二:读通文本1.通读课文①读准字音,识记生字词;②理解词语的意思,并画出不懂的词语。2.组内互读正音,交流不懂的词语。3.展示质疑。活动三:理清文脉1.自由读课文,思考:①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②按照顺序,给课文分段,写出段意。第一段:(第自然段)第二段:(第自然段)第三段:(第自然段)2.组内交流分段理由及段落大意。3.展示质疑。【检测反馈】1.比一比,再组词。幕()详()砖()才()暮()样()钻()材()2.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晓行夜宿()晓:①天刚亮的时候②知道,懂得③使人知道,清楚
16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2.体会李时珍为民造福、以苦为乐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活动方案】活动一:品味“傍晚寻宿”1.自读1至4自然段:①想想:从中我读出了一个的李时珍;②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李时珍这种品质的词语。2.组内重点交流所画词句,想象画面。注意扣住“啃”、“挺”、“长年累月”等词哟!3.展示质疑:①提出不懂的问题②读好这一段。活动二:倾听“生火谈话”1.学习第5至7自然段,重点品读师徒对话,思考:①从这里我读到了一个的李时珍;②在字里行间写下自己的点滴感受。2.组内谈感悟,合理想象画面。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3.展示质疑。活动三:研读“月下记录”1.品读8至13自然段,思考:我又读到了一个的李时珍。2.组内重点研读描写李时珍动作和神态的一些细节,说说感受。3.展示质疑(可结合课外阅读中你所了解的关于李时珍的故事)。【检测反馈】明月已至中天,李时珍还在记录着,山风透过露天的屋顶吹起了他花白的头发。李时珍浑然不觉,依旧趴在用砖头垒成的桌子上研究着、记载着。庞宪看着身旁的师傅,情不自禁地说:“”李时珍:庞宪:李时珍:…………
字词超市巩固提升一、划去不正确的读音或字。涎(xiányán)滑 胭(yīnyān)脂 生嚼(jiáojué)(察查)访民情二、看拼音写生字。sùmiàochénpáng()舍寺()灰()脸()()度奇()()旧()边三、摘录文中的四字词语,工整地写下来。句段园地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整理课文的复述提纲。→→2.读读下面的词语,选用其中一些描写夜晚的景色。皎洁轮廓夜幕降临隐隐约约飞鸟归林大好月色晓行夜宿五、仔细读段,按要求做题。“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分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1.本段中“端详”一词,可以换成。2.文中有两处省略号,前一个表示,后一个表示。3.文中“两种草”指和,它们的相似,不同。“若有所悟”中的“悟”,指的是李时珍明白了 。他是通过
的方法明白的,体现他的工作态度。4.生活中,我还知道一些常见的中药,如:、等。阅读广场五、阅读下面的语段和短文,回答问题。穿山甲怎样吃蚂蚁 有一次,李时珍看到了南北朝时期的医学家陶弘景写的一本书。书里说:穿山甲(一种吃蚂蚁的动物)躺在地上晒太阳,把身上的鳞片全都张开,散发出特殊的腥味。蚂蚁一闻到这种气味,就都爬到了它的身上。这时候,穿山甲突然把鳞片合起来,急急忙忙跑到池塘边,“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再把鳞片张开,蚂蚁就全部漂浮在水面上了。这时候,穿山甲就张开嘴,把蚂蚁通通吃掉了。 陶弘景的话对吗?李时珍常常问自己。他决心亲眼看看穿山甲怎样吃蚂蚁。 一天,李时珍在野外终于捉到了一只穿山甲。用刀子把它的胃剖开一看,果然吃的全都是蚂蚁。可是,这还没弄清穿山甲是怎样吃蚂蚁的,还得继续观察才行。 穿山甲胆子小,一见人就没命地跑,要观察它怎样吃蚂蚁,也挺不容易。李时珍琢磨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他在树林里的一棵树上,搭了一个草棚,躲在那里,一边看书,一边细心(欣赏观察)。 这个办法(果然虽然)很灵。一天,一只穿山甲从洞里爬了出来,嗅嗅这儿,望望那儿,窜到一个土堆前,开始用前爪使劲地刨土。李时珍仔细一看,原来穿山甲是在扒蚂蚁的窝呢。不一会儿,蚂蚁从窝里爬出来,四处乱跑。穿山甲伸出一条又细又长的舌头,往蚂蚁堆上一舔,上面立刻粘满了密密麻麻的蚂蚁。穿山甲又一缩舌头,把蚂蚁全都吞下去了。“难怪这小东西到处拱,原来它是在吃蚂蚁。”李时珍高兴地说。 李时珍就是这样,对于古代医学书中的结论,他都要亲自去调查、(考证考验),然后根据事实,再下结论。1.划去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2.根据短文内容,用一两个词概括李时珍的特点:。3.穿山甲怎样吃蚂蚁的?用“——”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4.读了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可选用名言警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李时珍》课件4.ppt
- 课文17 李时珍夜宿古寺.ppt
- 科学家的故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ppt
- 李时珍小故事.doc
-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1.doc
- 高中作文素材李时珍.doc
- 李时珍观后感范文.doc
- 李时珍_教案1 (2).doc
- 17李时珍夜宿古寺(2).doc
- 《李时珍夜宿古寺》课件.ppt
- 《李时珍》教学设计.doc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2李时珍同步练习.doc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2李时珍同步练习A卷.doc
-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同步练习(II )卷.doc
-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同步练习(I)卷.doc
-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同步练习A卷.doc
- 科学家的故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docx
- 17李时珍夜宿山寺 教学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