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37 KB
- 2022-06-16 12:11:3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71.离骚者,犹离忧也。2.人穷则反本3.靡不毕见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5.屈平既绌6.亡走赵,赵不内7、齐与楚从亲。8、厚币委质事楚。7二、指出下列加点加点词语的古义。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今义:今年的下一年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今义:无理狡辩,动词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古义:今义: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重复的情况颜色憔悴古义: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时所产生的印象形容枯槁古义: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如成语“从容不迫”。三、指出下列加点加点词语的活用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71.厚币委质事楚2.其后楚日以削3.内惑于郑袖4.短屈原于顷襄王5.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6.明道德之广崇7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9.然亡国破家相随属10.于是怀石投汨罗以死11.蝉蜕于浊秽12.时秦昭王与楚婚13.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志:71、博闻强志2、聊斋志异3、非有志者不能至也4、寻向所志5、其志洁,其行廉6、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7、一篇之中三致志焉8、项脊轩志7闻:71、博闻强志2、忽闻门外虫鸣3、初闻涕泪满衣裳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6、况草野之无闻者欤7、无何,宰以卓异闻8、以勇气闻于诸侯7
害:71、争宠而心害其能2、邪曲之害公也3、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7疏:71、王怒而疏屈平2、以疏为美,密则无态3、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4、谏太宗十思疏5、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7伐:71、每一令出,平伐其功2、其后秦欲伐齐3、此五霸之伐也 4、坎坎伐檀兮7本71、父母者,人之本也2、今背本而趋末3、此之谓失其本心4、本在冀州之南7属:71、屈平属草稿未定2、然亡国破家相随属3、有情人终成眷属4、属予作文以记之5、举酒属客7为:71、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2、竟为秦所灭3、化而为鸟,其名为鹏4、庖丁为文惠君解牛5、闻秦王善为秦声6、我为赵将7、为刎颈之交7以:71、竭忠尽智,以事其君2、以一仪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3、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4、其后楚日以削5、传以示美人6、皆以美于徐公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8、无以,则王乎9、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7乃:71、乃令张仪佯云秦2、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3、今君乃亡赵走燕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5、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6、家祭无忘告乃翁7、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之礼7焉:71、愿得张仪而甘心焉2、姜氏欲之,焉辟害3、而惴惴焉摩玩不已4、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77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1.“离骚”者,犹离忧也。 2 遂绝齐3.又因厚币用事者臣勒尚 4.以出号令 5.方正不容也 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7.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而自令见放为 8.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9.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10.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11.明道德之广崇 1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13.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14.蝉蜕于污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15.楚人即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16.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7
《屈原列传》(教师版)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1.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遭受。)2.人穷则反本(反,通“返”,返回。)3.靡不毕见(见,通“现”,显现。)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旨趣。)5.屈平既绌(绌,通“黜”,罢免。)6.亡走赵,赵不内(内,通“纳”,使…进。)7、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8、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信物)二、指出下列加点加点词语的古义。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欺诈的言论今义:无理狡辩,动词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古义:返回〈楚国〉恢复〈国家〉.一说,反,覆转。今义: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重复的情况.颜色憔悴古义:脸色。颜,颜面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时所产生的印象形容枯槁古义:形,形体。容,容貌。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此处指言语举动适度得体。一说,“从容”为举止行动之义。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如成语“从容不迫”三、指出下列加点加点词语的活用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1.厚币委质事楚名作动,事奉2.其后楚日以削名作状,一天天3.内惑于郑袖名作状,在朝内4.短屈原于顷襄王形作动,诋毁5.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作动,效法,模仿6.明道德之广崇形作动,阐明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听,动作名,听觉,亦指人的聪明智慧和判断力。谗谄:动作名,中伤别人的小人。邪曲:形作名,邪恶小人,邪恶不正之徒。方正:形作名,端方正直之人。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使动,使国兴使动,使国亡,使家破9.然亡国破家相随属10.于是怀石投汨罗以死名作动,怀抱11.蝉蜕于浊秽名作状,像蝉那样……形作名,污浊环境。12.时秦昭王与楚婚名作动,结为婚姻13.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形作名,忠诚之士,贤能之士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志:1、博闻强志记2、聊斋志异记3、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志气4、寻向所志标记5、其志洁,其行廉志趣6、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理想7、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意愿8、项脊轩志名词,一种记事的文体7
闻:1、博闻强志名词,学识,见闻2、忽闻门外虫鸣动词,听见3、初闻涕泪满衣裳动词,听说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懂得,明白6、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名词,声望,声名7、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8、以勇气闻于诸侯动词,闻名,出名害:1、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2、邪曲之害公也使动用法,使…损害3、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名词,祸害疏1、王怒而疏屈平动词,疏远2、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形容词,稀疏3、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动词,陈述4、谏太宗十思疏名词,奏章,古代大臣向君主上书言事的文体5、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写伐1、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夸耀2、其后秦欲伐齐进攻,征伐3、此五霸之伐也 功绩,战功4、坎坎伐檀兮砍,砍伐本1、父母者,人之本也来源2、今背本而趋末根本3、此之谓失其本心原来的,固有的4、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属1、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撰著2、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连接3、有情人终成眷属亲属4、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5、举酒属客劝请,邀请为:1、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语气词,表反问2、竟为秦所灭介词,被3、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变为,变作4、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5、闻秦王善为秦声弹奏6、我为赵将表判断7、为刎颈之交成为以:1、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连词,来2、以一仪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介词,拿,凭3、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因为4、其后楚日以削连词,状中之间,表修饰5、传以示美人介词,把6、皆以美于徐公动词,认为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8、无以,则王乎通“已”,停止7
1、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连词,表转折乃:1、乃令张仪佯云秦于是2、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才3、今君乃亡赵走燕却,反而,竟然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副词,表肯定,就是5、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这样,如此6、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7、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之礼初,始焉:1、愿得张仪而甘心焉语气词2、姜氏欲之,焉辟害疑问代词,哪里,怎么3、而惴惴焉摩玩不已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4、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什么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兼词,于此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1.判断句2.省略句。遂绝(于)齐(省略介词)3.省略句。又因厚币(赂)用事者臣勒尚(省谓语)4.省略句。以(之)出号令(省介词宾语)5.被动句6.被动句7.被动句8.倒装句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介宾短语后置)9.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介宾短语后置)10.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介宾短语后置)11.明道德之广崇(定语后置,一说,非定语后置)1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13.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介宾短语后置)14.蝉蜕于污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同上)15.楚人即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同上)16.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否定句中代词“自”做宾语,前置,“自为(wéi)”与下文的“自佐”相对)《屈原列传》练习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C2.B3.B4.A5.D6.C7.D8.A二、拓展练习 1、C 2、A 三、1.A 2.C 3.B 4.D 5.(1)屈平 (2)屈平 (3)宪令草稿 (4)屈平 (5)齐威王 6.(1)屈平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 (2)这只鸟不飞就罢了,一飞就会冲天;不叫就罢了,一叫就会惊人。 7.C 四、1.A 2.D 3.①A ②B ③C ④B 4.①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原,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②文章说到的事物虽然细小,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十分深远。 5.D 五、1.A.焉 B.乃 C.竟 D.既7
2.B 3.D 4.(他)又用丰厚的礼品贿赂当权的大臣靳尚,通过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谎话。 六、1.C 2.A 3.C 4.D 5.(1)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身体干瘦。 (2)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 (3)宁可跳进江水,葬身鱼腹之中,又怎能拿高洁的品德,受浊世的污垢呢? 6.A B D 七、C 八、1.①其:他,指屈原 ②之:他,指屈原 ③是:指“见放”,被流放。 2.①适:到②涕:泪 ③吊:吊念,蛋念 ④而:却 3.C九、A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唐代咏屈原诗研究
- 梁启超屈原研究之研究
- 《屈原列传》课件1
-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课件:第四章屈原列传 -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
- 《屈原列传》课件2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2湘夫人/屈原学案
- 《屈原列传》PPT课件
-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离骚屈原简介课件苏教版必修三
- 民国时期《屈原》热研究
-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岳阳屈原小学黄娜
-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屈原(节选)》检测试卷
-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屈原(节选)》教案
- 2019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模拟试卷(附答案)和关于屈原的作文:屈原,我想对你说(合集9)
-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十分钟第五单元17《屈原(节选)》中考回应
-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十分钟第五单元17《屈原(节选)》随堂检测
-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十分钟第五单元17《屈原(节选)》预习检测
- 屈原与楚辞及宋玉、荀卿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