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1.00 KB
- 2022-06-16 12:02:11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6年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学科质量分析-----深化课堂改革凸显学科特色紧张的中考工作已经结束,为了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凸显初中历史学科特色,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对2016年呼伦贝尔市历史学科中考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汇报。一试题质量分析(一)试题特点与不足本套试题具有如下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记忆能力的考查。试题关注对历史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强调记忆的准确性。如选择题1、2、3、6、7、8、9、10、11、12等,非选择题第16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口号、戊戌变法的皇帝、辛亥革命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等;第17题考查具有转折点的会议、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农村推行的制度、两个经济特区等;第18题考查废除农奴制的沙皇、日本改革的名称、罗斯福改革的名称等。2.注重对专有名称的考查。试题关注对历史专有名称的考查。如非选择题第17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第18题考查亚历山大二世、明治维新、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新政等。3.文字表述量较少。试题考查的客观记忆性问题较多,答案多数是唯一的,学生主观发挥性作答很少,所以试卷答案的文字量较少,约150字左右。
本套试题的不足:1.过于突出“再认、再现”能力,弱化了对学生思维型能力的考查,忽视了对历史学科能力的综合考查。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高考历史的改革,中学历史教学的最大变化就是能力考查的加强。历史教学在四项能力要求中的第一项“再认、再现”的基础上,主要凸显二、三、四项能力,也就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所学知识的前提下,通过思维活动去分析、比较、判别、论证得出答案的能力,我们称之为思维型能力,它有别于80年代的以记忆为主要复习手段、以复述为主要答题方式的试题。思维型能力是现在中学历史教学、复习、考查的特别重视的能力。2.过于关注对专有名称、历史术语、已定论的历史结论的考查.非选择题共有15小问,其中至少有11个答案为专有名称。在历史考试中,专有名称、历史术语、已定论的历史结论必须完整准确的表述,学生不能想当然地作答而要使用规范的名称,否则答题既浪费时间,又难以得高分。本套试卷对专有名称考查的数量多、分值大,这就是为什么试卷不难,但学生分数不高的原因。(二)试题范围与不足通过下表分析得出:1.覆盖率:2016年历史学科中考说明要求的考点是58个,本套试题选取了27个内容标准规定的内容,试题覆盖率为47%。其中,中国古代史覆盖率最高,达到60%;中国现代史较低,为33%。试题的比例分配为中国古代史10%、中国近现代史40%、世界近现代史50%,与考试说明的要求基本一致。
2.不足:今年47%的试题覆盖率比去年53%的试卷覆盖率低了6个百分点,这就造成“题偏”现象。也就是说学生复习了很多,但在试题中呈现的较少,而且考查单一考点的试题比例过高,学生就会感到题偏向了某一个方面;其次,题目类型过于单一,我们说选择题至少有8个基本类型,但试题中一个组合题都没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近代史世界现代史总计课标要求5177181158试题范围33+41+44+24+227覆盖率60%41%43%33%55%47%比例分配6分10%24分40%30分50%100%(二)试题难度与不足通过下表分析得出:整卷难度0.75,选择题平均难度0.84,非选择题平均难度0.66。一般来说,难度系数在
0.1--0.3之间属于难题,在0.4--0.6之间属于中等难度,0.7--1.0之间属于容易题。试题中没有难度系数在0.1---0.3之间的难题,有9道题是难度系数在0.4---0.6之间的中等题,有18道题是难度系数在0.7---1.0之间的容易题。这不符合中考说明规定的6:3:1的难度系数比例,也不能很好的体现中考的选拔功能。二成绩质量分析(一)全市成绩分析:
通过上表分析得出:1.两率大幅度提高:2016年呼伦贝尔市中考历史优秀率33.6%、及格率72.6%、平均分44.27,均高于去年。(2015年优秀率12.8%、及格率58.15%、平均分37.27)2.及格率差距缩小:各旗市区之间的差距缩小,最大差距在10%左右。及格率在前5的有海拉尔区、满洲里市、左旗、根河市、鄂伦春旗。3.优秀率在前5的旗市区有海拉尔区、满洲里市、牙克石市、鄂伦春旗、额尔古纳市。4.平均分高于市平均分的有海拉尔区、满洲里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鄂伦春旗、鄂温克旗、左旗。(二)学校成绩分析(学校规模在100名学生以上):2016呼伦贝尔市中考历史及格率前十学校海拉尔区新海中学98.41海拉尔区第五中学92.36鄂伦春旗大杨树林业局中学91.63海拉尔区第七中学88.7满洲里市第五中学88.34莫旗宝山中学88.12满洲里市第二中学87.5满洲里市第十中学86.56鄂伦春旗大杨树一中84.63鄂伦春旗诺敏镇中学84.31从下表分析得出:
全市及格率居前十名的学校海拉尔区、鄂伦春旗、满洲里市各3所和莫旗1所。优秀率居前十名的学校海拉尔区、满洲里市各3所、牙克石市2所、鄂伦春旗和扎兰屯市各1所。平均分居前十名的学校海拉尔区和满洲里市各3所、鄂伦春旗2所、牙克石市和扎兰屯市各1所。2016呼伦贝尔市中考历史优秀率前十学校海拉尔区新海中学69.05海拉尔区第五中学64.12满洲里市第十中学55.91海拉尔区第七中学54.1鄂伦春旗大杨树林业局中学52.42满洲里市第二中学50满洲里市第五中学49.47扎兰屯市民族学校49.27牙克石市乌尔其汗林业二中48.51牙克石市第七中学43.442016呼伦贝尔市中考历史平均分前十学校海拉尔区新海中学54.12海拉尔区第五中学52.08鄂伦春旗大杨树林业局中学50.39海拉尔区第七中学50.2满洲里市第十中学49.38满洲里市第五中学49.22满洲里市第二中学49.13扎兰屯市民族中学48.16牙克石市第七中学47.66鄂伦春旗大杨树一中47.54三答卷质量分析(一)学生选择题答题质量分析选择题的得分率为84%。学生在选择题部分的得分率还是比较高的。每个小题的得分情况差距不大。A卷和B卷得分率得分率较低的都是第13题,得分率为60%。这是一道材料选择题,学生失分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抓住关键词如:“1945年5月8日”、“战争结束”、“战争刚刚开始”而判断出该“战争”指的是冷战,所以未能准确判断出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从选择题得分情况看:学生的记忆能力、再认再现能力较好。今后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材料理解能力、是非判断能力的强化训练。(一)学生非选择题答卷质量分析:16题(8分)17题(8分)18题(14分)题型:材料——改错题型:混合型材料(图文表格)题型:材料式综合题综合评价主题:近代化探索主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社会改革主干知识内容:内容:内容突出主题1洋务运动——民用企业口号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图片1俄国——材料判断人物核心内容偏重记忆2戊戌变法——在位皇帝2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人物——人物图片2日本——材料时间判断名称结果3三民主义——内容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表格——原因3美国——材料人物判断名称特征中国史304新文化运动——旗帜4经济特区——写出两个4启示世界史30中等难度比较容易中等难度偏易通过上表分析得出:1.难度系数:非选择题平均难度系数0.66,整体偏易。第16题、第18题为中等难度试题,第17题为比较容易试题。2.题型:非选择题以材料题形式呈现,除第17题(3)是数据型
材料外,多是以文物图为主的图片型材料,类型比较单一;第16题是辨析改错题。这种类型的题目较多出现在基础年级的练习中,在近十年的中考中较少出现,学生比较陌生。3.内容:以历史主干知识为主题进行考查,偏重记忆。学生答卷中存在的典型问题第16题第17题第18题典型问题分析:学生普遍缺乏专业术语的语言。历史专业术语是“指历史专业学科领域中一般的概念性文字的总称,它具有约定性和不可随意替换性的特点。”在历史答卷中,学生对专业术语的使用,主要存在两大误区:第一,同音字混用。如,将“求富”写成“求福”、“球富”或“自富”等;将“光绪”的绪写成“续、旭、蓄”等、将“届”写成“节、街、借、戒”等;将“联”写成“连”等;将“圳”写成“镇、振、震”等;将“厦”写成“下、吓、夏”等。第二,形近字混用。如,将“
罗斯福”写成“罗期福”;将“明治维新”写成“明冶维新”等。第三,意近字混用。如,将“资本主义国家”写成“资产阶级国家”、将“农奴”写成“奴隶”等。四对历史教学的一点儿建议(一)建议教师注重对学科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能力要求可以简单分为4个层次10个方面:能力要求1: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能力要求2: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能力要求3:阅读理解历史材料能力要求4:对材料进行整理,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能力要求5: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能力要求6: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能力要求7: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力要求8: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能力要求9:史论结合能力要求10:语言准确、逻辑严谨1.类型:所有这些能力可以归并为阅读理解、语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四大类。2.联系:一阅读是获取能力的重要途径。历史学科的阅读不同于一般语文课,它要求学生领会教科书的篇章结构、大小子目和内在联系,哪些是基本史实,哪些是基本原理或观点。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通过感知,参与了观察、思维、想象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思维活动。二日常的教学活动应贯穿表达能力的系统训练。
历史学科的表达能力就是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将阅读与听讲后掌握的历史知识表述出来。表达的对象不同,其表达的构成也不尽相同。例如历史人物情况的表达要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活动作出概括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表达要概括其发展过程,尤其是发生的原因及带来的结果和影响。要通过表达达到再现或再认的目的,要向表达的全面、快捷、正确方向努力。三整理归纳是历史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环。归纳整理就是要求学生按类别将分散的历史知识整理成板块或线索。通过整理,从中概括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例如通过对中国封建社会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措施的整理,可了解封建社会产生、发展、强盛到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四分析与运用是能力体现的关键。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困难的既不是阅读理解、背诵记忆,也不是整理归纳,而是对材料的取舍和历史知识的运用,分析与运用是学生诸多能力是否能发挥出来的关键能力。3.意义:中考试题不一定涵盖所有的知识点,但一定会涵盖四大能力。由此,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是老师们的必修课。(二)建议教师注重对学科特色的凸显1.增强史料教学的意识著名学者傅斯年说历史就是史料学。这句话当然过于绝对,但它反映了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史料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外国的历史课本都很厚,而我们的历史课本却很薄,所以对相关历史的介绍就显得干瘪,有很多内容甚至是只有观点没有史实。没有史料支撑知识点,是不利于学生理解的。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依据课标要求,补充适当、典型、图文并茂的史料,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出历史学科重视史料的特色。
2.增强史证教学的意识建议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增强“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意识,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史料本身需要证明真伪,同时史料也证明了史实的正误,并影响由此得出的史论。教师要通过对所呈现史料的分析探究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并通过不同史实的分析比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3.增强细节化教学意识建议教师用细节复活历史。著名历史学家刘家和先生认为,中学历史课最好像讲故事一样,由老师讲给学生听。因为历史距离现实生活遥远,而大多数学生对与现实生活无关的历史内容缺乏兴趣。只有生动具体的故事才能够吸引学生。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选几个有代表性的故事,通过故事把这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联系起来,这样才有吸引力。如果让学生直接面对史料,不要说中学生,即使成年人也未必有兴趣。陈伟国先生也曾大声疾呼:一个优秀的历史老师,应该善于向学生讲故事。我们有必要确立一种教学理念:好的历史,一定要有好的故事!一个有故事的课堂,必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课堂。(二)建议教师注重复习的实效性1.重视课标。中考命题的依据是课程标准,解读课标是做好复习教学工作的基础之基础,是减负增效、提升师生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初三教师要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科学设置阶段性复习计划和总复习计划。不可无计划、无目的上课。2.重视专题式复习。
专题式复习是通过对教材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视角,得出新的结论的过程。专题式复习的目的在于:(1)整合所学知识,从而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加强学生整体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2)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专题式复习的原则在于:(1)要依据课标和考试说明的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2)要立足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初三教师要有整合教材、梳理线索的能力,应结合学生实际需要确定复习的主题。当然,在梳理知识线索时,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重视教材、阅读教材。3.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处理好教师精讲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教师的讲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助推剂,教师应着重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力、逻辑分析力、材料论证能力、原因结果能力、历史解释能力(阐释能力)等。近几年中考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多以材料形式呈现,材料解析类试题考查的最多的是分析原因结果的能力、材料证据能力与历史解释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4.重视考试变化,有的放矢。2017年中考历史范围及难度要参考2015年的历史中考说明,初三教师要做到心中有课标、有考点、有难度层次、有的放矢。古语有云“知为先,行为重”,我们生活在行动中,而不是理论中,愿广大历史教师们从2016年中考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找对今后工作的方向,行动起来,获得更大的成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1 诺贝尔课件1
- 21、《诺贝尔》
- 21《诺贝尔》课件1
- 解读百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提高药理学课堂教学效果
- 贝尔宾测试结果
- 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
- 奥苏贝尔的有效教学思想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系列介绍之一
- 衡水银贝尔液压滤清器有限公司
- 中微子与太阳能源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简介-香港教育城
- 呼伦贝尔草原春赏兴安杜鹃花相约童话阿尔山魅力满洲里跨国
- 呼伦贝尔市地震局cg0003号采购明细
- 熵的物理学意义诺贝尔 nbsp 2010年07月21日
- 2017年呼伦贝尔市地方
- 金贝尔艺术博物馆
- [汇编]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刚刚揭晓1
- 《知觉的进化》(塞西莉亚·海斯 & 路德维希·胡贝尔,英文版,“麻省理工”理论生物学教材)
- 最新 高考 阅读与作文素材_中国第一位诺贝尔科技奖获得者,屠呦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