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贝尔艺术博物馆 13页

  • 2.73 MB
  • 2022-06-16 12:02:11 发布

金贝尔艺术博物馆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金贝尔艺术美术馆------ByLouisKahn路易斯·康 路易斯·康及其建筑思想:美国现代建筑师。1901年2月20日生于爱沙尼亚的萨拉马岛,1905年随父母移居美国费城1924年毕业于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后进费城J·莫利特事务所工作。1928年赴欧洲考察,1935年在费城开业。1941-1944年先后与G·豪和斯托诺洛夫合作从事建筑设计,1947-1957任耶鲁大学教授,设计了该校的美术馆(1952-1954)。1957年后又在费城开业,兼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新历史主义:以20世纪60年代的技术、材料、功能、精神为表现手段和目的,在建筑风格上,构图的“基本元是以简单几何形---正方、矩形、圆,规则三角形等为主,具有现代和古代共有的特征。但在建筑艺术归属上,又接近20世纪的的现代风格,在空间组合上则重现了某种历史上已有的等级空间序列手法 1.明确的构图轴线2.以简单而最有表现力的几何形作为构图单元3.材料的天然质感和人工肌理4.光是建筑的重要乃至主导元素康的建筑语言总平面分析1.环境2.建筑布局3.朝向与自然光照的联系 1、环境肯贝尔艺术馆位于得克萨斯州弗特沃斯市西部的一个绿树成阴的公园内.建筑平面呈n字形.其西面开口朝向公园绿地.n字形平面凹入部分铺满沙砾.上面是一片棋盘式的小树林,状如公园的绿化嵌入博物馆之中,使公园与博物馆两者的环境浑然一体,相互通融.然而,树林下的沙砾铺地却又不同于周围的公园草坪,它暗示着这里的已进入博物馆的入口广场,公园内的步行观众由此抵达博物馆入口kimbellartmuseum 2建筑布局:公园绿地入口前树林博物馆北侧下沉广场南侧下沉广场水池停车场3、朝向与自然光照的联系:东西朝向有利于光线最大限度的从天窗均匀射入。 平面形态及平面图平面呈凹字形沿轴线两侧对称 立面分析摆线形曲线形摆线形拱顶比曲线形拱顶低跨度较大承重能力较强,同时利于室内光线的漫反射采用摆线形拱顶,具有古典特征混凝土和变质岩板,使建筑物看来浑然一体采用组合元方式,以一个四根柱子支承的摆线形拱壳为单元,来组合成美术馆各个空间. 剖面分析摆线形拱顶.以穿孔铝板做成人字形断面的光线反射板,既可避免阳光直射,又可消除眩光,还能让少量阳光散射入室内光线漫反射板窄条弧形天窗平顶过度带东西向剖面图拱顶端部的墙顶和拱曲面之间开了一窄条弧形玻璃窗,以强调墙体不承重.拱顶之间在拱脚高度上设一条平顶过度带,也是管道空间壳体屋顶横隔 拱顶的形式,康在设计博物馆时的助手马歇尔·梅耶建议使用摆线,因为当结合了预应力混凝土之后它十分薄。整个博物馆由3组十六个这样的筒拱顶覆盖,每个拱壳6.5米x30米,从南到北排列贯穿。整个建筑的长度在它们之间是平屋顶的单元,与非结构的墙之间由细缝分开,阳光也可以由此射入,避免了建筑端部出现暗色空间。结构墙材料是清水混凝土,内部填充墙是变质岩板。灰白色的变质岩板填充在混凝土的拱形框架之中显得异常朴素,整个建筑犹如德克萨斯州大地上平凡的谷仓,给人以自然质朴的美感。建筑整体结构: 结构单元金贝尔的特征元素是长条型的圆拱:初始每个拱的平面尺寸是150x25英尺,后来由于造价的限制,将整个建筑体型进行压缩,拱的尺寸调整为100x22英尺(30.48x6.7m),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每个拱单元由四个2英尺(0.61m)见方的柱子支撑,这样一来平面的展览空间内没有柱子出现,为室内布局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两拱之间是混凝土平板,平板下面是布置通风管道和轨道灯的位置。 结构分析:1筒壳单元体的结构的使用是建筑师路易斯.康金贝尔美术馆最仅重要的特征,不仅在结构与功能上达到统一,而且被视为对罗马建筑的回忆。2在美术馆的结构单元设计中,康运用四个2英尺(0.61m)见方的柱子支撑起壳体屋面及其结构。3金贝尔美术馆的“筒壳”和理论的形式有所不同,它的支座由抗侧推力墙进化成了四根柱子,因此,它的力学性能是两种混合型的,完全是双向受力的空间结构,不属于经典结构——形式类型中的某一种。4路易斯康在筒壳的形式上选择了摆线,将筒壳分解成一个单纯的壳,下面有两个长边梁,两个短边拱支撑,再落到四根柱子上。 5建筑师利用混泥土技术将壳体浇得极薄,最薄处只有十厘米厚,以最轻的质量来降低剪力。6在长短梁里设置了相应的预应力配筋,在剪力传到柱子之前将其平衡掉。这样整个筒壳就成了类似于只有竖向重力的一块楼板,完全实现了结构上的自足。单元受力分析图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