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1 KB
  • 2022-06-16 13:09:57 发布

《安全管理》之洛阳电务段在实践中探寻高铁安全管理“金钥匙”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洛阳电务段在实践中探寻高铁安全管理“金钥匙”“经过四个多月的实践证明,将高铁道岔的维修周期由以往的1月1次修订为2月1次是可行的,符合现场实际的,更有利于道岔设备安全,同意对本条维修制度进行修改。”9月2日,在洛阳电务段每月一次的高铁安全专题分析会上,经过对现场设备运行状态的分析及前期实践的论证,该段对不符合高铁现状的部分制度再次进行了修订完善。       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电务设备维护管理,是新课题,也是新挑战,许多工作没有规律可循,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大量的工作要从头做起,摸着石头过河。       自20xx年2月该段介入郑西高铁接管验收工作以来,为尽快做到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他们以安全评估为载体,从保证人身安全、规范天窗作业、落实维修任务、卡控应急处理四个主要框架着手,建立了高铁人身及设备安全、天窗修作业、电气特性、信号设备维护、CTC设备维护、列控设备维护等10余项制度。从道岔整治作业步骤及整治标准等6个方面制订了现场作业标准,编制了道岔等设备检修作业指导书。       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一些根据既有线维修经验而形成的规章制度及作业标准,并不适应高铁线的实际情况,为此,该段针对维修过程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坚持问题快调查、情况快反映、措施慎采取、办法慎出台的”两快两慎”思路,来解决高铁设备维护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在高铁安全管理过程中,他们坚持特事特办,每周召开一次碰头会,每月召开一次高铁安全专题分析会,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细心听取现场车间、工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提出的建议及意见,对经过实践切实可行的,对原有的规章及标准进行适时修改。       高铁线上特有的6机牵引道岔,在初期的检修作业书中要求每月进行1次道岔计表作业,在实际操作中,干部职工发现在1次计表作业中完成所有维修项目,需要扳动道岔60次左右,人为扳动道岔的次数大大增多,反而造成道岔损耗大,更易造成道岔故障,经实践论证后,他们将每月1次的维修周期修订为每两月进行1次计表作业。为道岔注油是一项并不复杂的工作,高铁道岔上道运行初期,依据设备厂家提供的技术要求,并不需要为道岔进行注油工作,但在实际维修中职工发现往往由于缺油造成道岔故障,说明道岔需要适当注油,但如何注、注多少、多长时间注一次,这些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只有自己摸索,在三个多月的实践中,他们根据现场实际,仅注油这一项设备标准就由最初的每天注油一次,修改为10天注油一次,再修改为10注油一次雨后加注一次的标准。       在郑西高铁开通运营的半年多来,该段出台的大大小小的65项制度中,多项制度根据现场实践进行了多次修订完善。据统计,《高铁天窗修管理办法》先后修订5次;高铁信号设备检修程序及标准依据现场提出的意见及建议修订了6次之多。       目前,在高铁安全管理中,该段已逐步形成了责任有追究、管理有制度、检修有标准、违章有查处的一体化管理。实践出真知,这些制度标准在实践中反复论证、反复修订,而在多次推倒修订的过程中,该段对高铁这个新生事物,渐渐提高了认识,把握了规律,信号故障呈现逐月消减之势,7月份以来,该段实现了高铁连续两月零故障的好成绩。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