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0 KB
- 2022-06-16 15:09:4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合理组织,让幼儿快乐地走进剪纸世界 摘要: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既能培养幼儿动作及小肌肉的发展,又能促进幼儿多种智慧潜能的开发,尤其是想象力、创作力、审美能力的形成,为幼儿具有全面发展打下基础。要想使幼儿的剪纸技巧获得发展,重要的是激发其兴趣。 关键词:剪纸幼儿快乐兴趣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直观、形象、艳丽、多变的图案,方便、简单的工具材料,符合孩子学习的特点,深受孩子们喜欢。剪纸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促进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的确,剪纸既能培养幼儿动作及小肌肉的发展,又能促进幼儿多种智慧潜能的开发,尤其是想象力、创作力、审美能力的形成,为幼儿具有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幼儿的剪纸技巧获得发展,重要的是激发其兴趣。如果幼儿对剪纸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运用感官去看、去动脑想、动手操作、积极探索,这样就能促进其剪纸潜能得到很大的发展。那么如何让幼儿面对不曾了解的剪纸活动,并对它产生持久兴趣呢? 一、打造特色明显的环境。 《纲要》指出“一个良好的环境是指教师创造的条件、机会,能够影响幼儿活动的方式。”环境是我们的第三位老师,正是经过良好设计的环境起到了暗示的作用,诱发了幼儿积极的行为,它的效果往往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的更实在。为了让幼儿感受、理解剪纸作品中的美,我们为幼儿营造了浓郁的剪纸氛围。加强幼儿美的视觉感受,引发幼儿对美的向往。例如,我们在墙壁上设立:(一)“大师们的作品”专栏,贴上收集到的库淑兰、张秀兰等剪纸大师的剪纸作品,(二)“老师们的作品”专栏,贴上我们剪纸课题组教师的优秀剪纸纸作品,(三)“孩子们的作品”
专栏,贴上我们课题组幼儿的剪纸作品。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挂上幼儿、家长共同制作的手工作品和购置的成品剪纸作品,将走廊边的柱子用黄色手揉纸包成树干,贴上剪的树叶便成了大树,把幼儿做的花卉、瓜果、昆虫、飞鸟、卡通恐龙、树袋熊等剪纸作品陈列出来,形成一副田园风光。活动室墙上还张贴幼儿自己用各种广告纸、包装纸、塑料纸做的剪纸作品,窗户上有老师和幼儿剪出的双喜和窗花。供幼儿欣赏、观察、操作,使孩子们身临其境,感受到有情趣的、欢乐的气氛,激发幼儿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的兴趣,提高感受美的能力。 二、设置阶梯,降低难度。 我们在制订剪纸计划时,能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出发,由浅入深,有易到难,有目的,循序渐进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首先引导幼儿玩剪刀,在玩剪刀的过程中,熟悉剪刀的结构、性能后利用形象拟人的儿歌让幼儿兴趣盎然的学会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其次请幼儿将纸上已有的图形或者提供废旧画报训练幼儿沿轮廓浅剪,同时为添加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最后引导幼儿创新运用。 三、充分运用游戏的教育手段。 游戏对幼儿具有特殊的价值,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儿童是在游戏的生活中发展成长的。游戏有利于美的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可以无拘无束地在生活中,教师以游戏的参与者和幼儿玩伴的身份,以生动形象的游戏口吻,伴随着体态动作来对剪纸关键技能进行提示性示范和讲解,使幼儿在游戏中自然习得剪纸经验和技能。在剪纸活动中较多地运用诗歌、故事、猜谜语、做做玩玩等游戏,使幼儿获得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意象。如:在教孩子《剪金鱼》过程中引导孩子边剪边念儿歌。“小剪刀,手中拿,卡嚓卡嚓剪金鱼。剪刀沿着黑线走,抠出大眼圆嘴巴。小金鱼,红衣裳,月牙纹。剪出的金鱼真漂亮,乐得金鱼摇尾巴。幼儿边念边画边剪,不仅将学习要点融入了朗朗上口的儿歌中,而且幼儿兴趣浓厚,不知知觉地学会剪纸。可见,教师充分运用游戏的手段安排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并不断的变换形式,会给幼儿的创作活动带来乐趣,带来活力。 四、正确评价,树立剪纸自信。 由于幼儿年龄小,认识不完整,思维没有定势,因而在剪纸中会组成许多非现实的形象和样式。教师对幼儿行为,作品的肯定,会使幼儿感到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是值得尊重的、有价值的,可以放心地去做的。因此,一幅剪纸作品,无论成败,我都站在保护创造性、自信心的基点上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既鼓舞了幼儿,又能增强他们继续创作的信心。为幼儿提供一个平台和空间,展示自己所创造的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对比和总结,提高自信心,保持对剪纸的兴趣。 在回归童心的幼儿剪纸教育的评价中,“剪出童心”
是好作品的最重要标准。也许,很多时候,孩子们剪的没有老师“出彩”,画的也没成人所谓的“像”,但我坚信:只要孩子“剪出新意,画出精彩”,那就是成功!我们应对孩子的作品给予充分的肯定。如:“你剪的真不错!”“哇!好棒!……”哪怕是不“成功”的孩子作品,也要用鼓励的话语,如:“你的作品也很好,如果某个地方再剪掉一些那就更好了!”对活动中遇到困难的孩子,应给予帮助多鼓励,如:“老师相信你能行,大胆的试一试吧!。”总之,亲柔的爱抚,鼓励的目光,赞许的微笑,拉近了我和孩子们的距离,孩子从我的肯定中看到了自己在剪纸方面的进步,自信心更足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更高。 五、提供展示舞台,张扬剪纸个性。 《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的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形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因此,我有意识地把幼儿剪纸作品和刚入园搜集来的各种剪纸作品美化环境,再配上一段喜气洋洋的音乐,顿时营造出欢天喜地的民俗氛围。幼儿望着自己的作品和艺术家的作品和老师的作品陈列在一起,脸上都露出了那种特自豪的神情,在平时我也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剪纸作品作为礼品赠送给老师和同伴,使幼儿自己的小天地充满艺术气息,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美化环境时,他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通过一年的学习,我惊喜的发现,孩子们已掌握了基本的剪纸技能,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大大的提高了,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孩子们成长了,孩子们变了,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