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柚常见病虫害图谱 8页

  • 488.00 KB
  • 2022-06-16 12:40:53 发布

蜜柚常见病虫害图谱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蜜柚常见病虫害图谱文章由平和蜜柚网(www.phmy.cc)提供蜜柚炭疽病  1、蜜柚炭疽病特点:是柚树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树势衰弱的蜜柚园内普遍发生,主要危害叶片、枝梢和果实,引起落叶、枯枝与落果。  2、蜜柚炭疽病症状:叶片受害病斑多发生在叶缘和叶尖,呈灰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较严重时病斑迅速扩大,呈水渍状大斑块,枝梢受害发病多从叶柄茎部腑芽处开始,病斑初为淡褐色,椭圆形,后扩大为长棱形。有的病斑横向发展成环状,引起落叶、枯枝,果实受害则幼果起初出现暗绿色油渍状不规划病斑,后扩大,呈黑色、凹陷,病果常脱落,成熟果实在贮藏期受害后,病斑近圆形,褐色、革质、病部产生黑色的小粒点。  3、蜜柚炭疽病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施肥,及时排灌水,增强树势能有效控制炭疽病的发生,药剂防治可适用铜制剂、多菌灵类及托布津类抗菌杀菌剂。     蜜柚疮痂病   一、蜜柚疮痂病症状     嫩叶受害,开始出现油渍状小斑点,后变成蜡黄色,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并木栓化,有明显的突起。叶片被害,病部向一面凸起,另一面凹陷,成漏斗状。严重时叶片扭曲畸形或脱落。嫩枝被害,枝梢弯曲、变短。果实受害后表面出现许多散生或聚生的病斑或瘤状突起,幼果受害果面有黄褐色的隆起小点并木栓化,严重时多会脱落。     二、蜜柚疮痂病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部越冬,春季天气潮湿、气温上升到15℃以上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病菌发育最适温度16~23℃,最高温度28℃。春梢、晚秋梢抽梢期,如遇连绵阴雨或早晨雾浓露重,该病即流行。夏梢期由于气温较高,一般发病较轻。     三、蜜柚疮痂病防治方法     1、引进苗木要注意检疫,选用无病苗木。     2、搞好清园工作。     3、防治指标春梢新芽萌动至芽长2毫米前及谢花2/3时喷药。10~15天一次,连续3~4次。     4、可选用如下药剂:0.5~1%的波尔多液(硫酸铜0.5,石灰0.5,清水100的比例为0.5%),77%可杀得600~800倍液,80%山德生(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蜜柚黄斑病 1蜜柚黄斑病发生特点 黄斑病病菌可为害叶片和果实。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出现针头大小退色小点,对光透视呈半透明状,其后扩展成大小不一的黄色斑块,并在叶背病斑上出现疱疹状淡黄色突起小粒点,几个至数十个群集一起。随病斑扩展和老化,小粒点颜色加深,变成暗褐色至黑褐色脂点。脂斑对应的叶片正面形成不规则黄色病斑,边缘不明显,中部有淡褐色至黑褐色的疱疹状小粒点,严重发病时常引起大量落叶。柚果发病时,初期果皮表面形成黄色不规则圆形斑点,后期变成黑褐色斑点,不规则单个斑点或成块状斑分布。黄斑病病原菌只侵入果皮表层,不侵害果肉。为害严重时果实表皮如人脸上“青春痘”,严重影响果实外观和商品价值。黄斑病是子囊真菌性病害,该病原菌大多以菌丝体在树体病叶和落地病叶上越冬,也可在树枝中越冬。翌年春季病叶产生大量孢子,引起初次侵染。在多雨潮湿天气,孢子萌发先侵染叶片,继而侵染果实。一般从病菌侵入到黄斑点出现长达1~2个月,果皮或叶面出现黄斑点时已产生为害。在平和县黄斑病一年有两次发病高峰期,一次是4月中下旬至6月底,此次发生为害最严重,先为害新叶后为害果实;另一次是8月中下旬至9月,此期气温适宜,雨水多易导致黄斑病发生为害。2蜜柚黄斑病防治特效药2.1预防药剂防治琯溪蜜柚果实黄斑病应以预防为主。着果期至幼果期(4月下旬至6月)是施药预防的关键期,选用一般杀菌剂即可,如三唑酮、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和波尔多液等,隔10~15天喷一次,连喷2~3次,尤其对往年发病重的果园要施药3次以上。8月下旬至 9月,可选用冠菌清、多宁等,喷药1~2次。注意轮换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2.2治疗特效药当预防果实黄斑病未到位,6—7月或9月黄斑病为害果实时,可使用治疗黄斑病的特效药——石硫合剂。笔者于2005年6月底,在发生严重果实黄斑病的果园进行药剂筛选试验。选用5种药剂7种处理,铜皂液即:(0.4%硫酸铜+松香120倍液)波尔多液、(0.4%硫酸铜+倍量式石灰)三唑酮700倍液、代森锰锌800倍液、、波美22度的0.5%石硫合剂、0.7%石硫合剂和0.8%石硫合剂,每处理喷雾4株植株树冠。试验结果表明,铜皂液无治疗效果,波尔多液治疗效果较差,处理后病菌继续蔓延。三唑酮、代森锰锌有一定治疗效果,可以暂时控制病菌蔓延,但对已侵入果皮的病菌无法杀死。3种浓度石硫合剂均有明显治疗效果,0.5%石硫合剂效果略差,其他两种处理治疗效果都很好,不仅可以控制病菌继续蔓延,对已侵入果皮的病菌也能彻底杀死,果皮表面的病斑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化,能够恢复果皮本色,不会影响商品价值。但是由于天气炎热,使用0.8%石硫合剂易产生药害。因此,6—7月选用0.7%石硫合剂(波美22度),9月选用1.0%石硫合剂(波美22度)是治疗琯溪蜜柚果实黄斑病的特效药,高效、安全、节约成本,环保无残留,是十分理想的治疗药剂。宜选择阴天或每天早晚时用药,由于高温易引起药物灼伤果实产生药害,上午11时以后和下午4时以前不能用药。近年来,对琯溪蜜柚果实发生黄斑病的果园,笔者介绍使用上述0.7%石硫合剂,效果较好,已推广应用于生产中。   蜜柚黑星病蜜柚黑星病蜜柚黑星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除危害黄瓜外,还可危害西葫芦、甜瓜、南瓜等。我县近年来以温室大棚黄瓜发病较重,造成黄瓜减产。现将其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黄瓜黑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该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者附着 在架材上越冬,也可以分生抱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在种皮内越冬。越冬后土壤中的菌丝,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出分生抱子借风雨在田间传播,成为初侵染源。分生抱子萌发后,长出芽管,主要从植物叶片、果实、茎蔓的表皮直接侵人,也可从气孔和伤口侵入。发病后又产生大量的分生抱子,靠气流、雨水、灌水或农事操作等传播,进行再侵染蜜柚黑星病 防治技术1.选用抗病品种较抗品种有青杂1号。2号、丹东刺瓜、北抗选、中农11号、中农13号等抗病品种(感病品种多为津研系列和津春系列)。2.种子消毒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25%多菌灵300倍液,浸种l-2小时,洗净后催芽播种。每平主米苗床土用50%多菌灵8克处理土壤后播种。3.加强管理(1)施足有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并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2)温度、湿度管理。棚室内防止出现低温高湿状态,白天气温保持在28-32℃,相对湿度60%,定植后至结瓜期控制浇水。(3)清除架材上的有病卷须,病田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并深埋或烧毁。4.药剂防治(1)发病初期,可喷40%福星乳油10000倍液(切勿提高浓度,否则出药害)效果最好。(2)用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6天喷1次,连喷2-3次。(3)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进行喷雾,或用45%百亩清烟剂熏烟,每亩200-250克,连续防治3-4次。[1]发病中前期方案一:《奥力克-速净》50ml+金贝40ml,兑水15公斤水,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方案二:《奥力克-速净》50ml+细截30ml,兑水15公斤,每5—7天用药1次;方案三:《奥力克-速净》50ml+霜贝尔30ml,兑水15公斤,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发病中后期速净50ml+多菌灵15g或代森锰锌20g,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注意喷施时间及部位等。白粉病要高温时段喷,如:且叶片正反面均要喷雾。     蜜柚红蜘蛛 红蜘蛛是柑橘科三大害虫之一。主要吸食红心蜜柚叶片、嫩梢、花蕾和果实的汁液,尤以嫩叶受害为重。红心蜜柚叶片受害初期为淡绿色,后出现灰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呈灰白色而失去光泽,叶背布满灰尘状蜕皮壳,并引起落叶。幼果受害,果面出现淡绿色斑点;成熟果实受害,果面出现淡黄色斑点;果蒂受害导致大量落果。红蜘蛛的形态特征:雌成螨椭圆形,长0.3到0.4毫米,红色至暗红色,体背和体侧有瘤状凸起。雄成螨体略小而狭长。卵近圆球形,初为橘黄色,后为淡红色,中央有一丝状卵柄、上有10-12条放射状丝。幼螨近圆形,有足3对。若螨似成螨,有足4对。红蜘蛛生活习性:红蜘蛛1年发生12-20代,田间世代重叠。冬季多以成螨和卵在枝叶上,在多数柚类产区无明显越冬阶段。当气温12度时虫口渐增,20度时盛发。20度---30度的气温和60%--70%的空气相对湿度,是红蜘蛛发育和繁殖的最适条件。红蜘蛛有趋嫩性、趋光性和迁移性。叶面和背面虫口均多。在土壤贫瘠、向阳的山坡地,红蜘蛛发生早而重。红蜘蛛防治方法:一是利用实螨瓢虫、日本方头甲、塔六点蓟马、草蛉、长须螨和钝绥螨等天敌防治红蜘蛛,并在果园种植白三叶草、百喜草、大豆、印度豆、冬季还可种植豌豆、肥田萝卜和紫云英等。还可以生草栽培,创造天敌生存的良好环境。 二是干旱时及时浇水,可减轻红蜘蛛为害。三是科学用药,避免滥用,特别是对天敌杀伤力大的广谱性农药。科学用药的关键是掌握防治指标5-7头/叶。天敌少的防治指标宜低,天敌多的防治指标宜高。药剂要选对天敌安全或较为安全的。通常冬季、早春可选95%机油乳剂200倍液;开花前,气温较低可选用5%唑螨酮乳油2500倍液,或5%唑螨酯乳油3000倍液;生长期可选73%炔螨特乳油2500倍液,或15%速螨酮乳油2000-2500倍液,或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45%石硫合剂结晶250-400倍液,或50%苯丁锡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等。 要相信天敌的力量,所以说适当的让果园保持一定的杂草也是好的,并不是说果园除草除得越干净越好。  蜜柚介壳虫 介壳虫是柑桔、柚子上的一类重要害虫,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介壳虫为害叶片、枝条和果实。介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飞,雌虫和幼虫一经羽化,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烟病。介壳虫以刺吸式口器终生插入植物组织内取食。不仅大量掠夺植物汁液,破坏植物组织,引起组织退色、死亡;而且还分泌一些特殊物质,使局部组织畸形或形成瘤瘿;有些种类还是传播植物病毒病的 介壳虫(5张)重要媒介。当介壳虫大量发生时,常密被于枝叶上,介壳和分泌的蜡质等覆盖枝叶表面,严重影响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有些种类还排泄“蜜露”,诱发黑霉病,危害很大。介壳虫的危害部位因种类而异,多数种类危害植物的主干、大枝、小枝及叶、叶柄、果柄、果实等地上部分,少数种类危害根、须根、块茎或块根等地下部分。蜜柚介壳虫防治:加强果园管理,及时中耕松土、施肥和灌水,满足果树对水肥的需要,可增强树势,提高果树抗虫能力。结合整形修剪,把带虫的枝条集中烧毁,可大大减少虫口数量。文章来源:http://www.phmy.cc/nsxy/qtyzz/6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