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种类》PPT课件 29页

  • 427.10 KB
  • 2022-06-16 12:40:47 发布

《蜜蜂的种类》PPT课件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蜂生产实习专题蜂学学院蜂学教研室2003.8方文富 中蜂专题内容中蜂专题内容第一节蜜蜂的种类第二节中蜂的特性第三节养蜂用具第四节中蜂的一般饲养管理第五节中蜂的流蜜期管理第六节中蜂的越冬期管理要点第七节中蜂强群饲养技术第八节中蜂人工育王与换王第九节中蜂过箱技术第十节中蜂病虫害的防治第十一节福建蜜粉源植物第十二节中蜂的诱引和收捕 第一节中蜂的种类第一节蜜蜂的种类一、蜜蜂的分类地位二、蜜蜂的种类三、9个蜂种的简况四、东方蜜蜂的亚种五、我国的东方蜜蜂亚种六、中蜂与意蜂的主要区别 一、蜜蜂分类地位一、蜜蜂的分类地位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针尾部(Aculeata)蜜蜂总科(Apoidea)蜜蜂科(Apidae)蜜蜂亚科(Apinae)蜜蜂属(Apis)蜜蜂属生物学特性营社会性生活能泌蜡筑巢巢脾由上而下纵向发展,其两面均具六棱柱形巢房,且共用边、共用底采集、酿制、贮藏蜜粉积极 二、蜜蜂的种类01二、蜜蜂的种类1758年蜜蜂属(Apis)西方蜜蜂(Apismellifera)1980年大蜜蜂(Apisdorsata)小蜜蜂(Apisflorea)东方蜜蜂(Apiscerana)西方蜜蜂(Apismellifera)1985年大蜜蜂(Apisdorsata)小蜜蜂(Apisflorea)黑大蜜蜂(Apislaboriosa)黑小蜜蜂(Apisandreniformis)东方蜜蜂(Apiscerana)西方蜜蜂(Apismellifera)1988年大蜜蜂(Apisdorsata)小蜜蜂(Apisflorea)黑大蜜蜂(Apislaboriosa)黑小蜜蜂(Apisandreniformis)东方蜜蜂(Apiscerana)西方蜜蜂(Apismellifera)沙巴蜂(Apiskoschevnikovi) 二、蜜蜂的种类02二、蜜蜂的种类1998年大蜜蜂(Apisdorsata)黑大蜜蜂(Apislaboriosa)小蜜蜂(Apisflorea)黑小蜜蜂(Apisandreniformis)东方蜜蜂(Apiscerana)西方蜜蜂(Apismellifera)沙巴蜂(Apiskoschevnikovi)绿努蜂(Apisnulunsis)苏拉威西蜂(Apisnigrocincta) 附:蜜蜂系统进化位置西方蜜蜂沙巴蜂苏拉威西蜂东方蜜蜂大蜜蜂黑大蜜蜂黑小蜜蜂小蜜蜂绿努蜂蜜蜂属9种蜜蜂系统进化的位置 三、9种蜂的简况三、9个蜂种的简况⒈小蜜蜂A.florea⒉黑小蜜蜂A.andreniformis⒊大蜜蜂A.dorsata⒋黑大蜜蜂A.laboriosa⒌沙巴蜂A.koschevnikovi⒍东方蜜蜂A.cerana⒎西方蜜蜂A.mellifera⒏绿努蜂A.nulunsis⒐苏威拉西蜂A.nigrocincta ⒈小蜜蜂002⒈小蜜蜂A.florea分布南亚及东南亚,西部边界为阿曼北部和伊朗南部云南的北纬26°40′以南地区广西南部的龙州、上思栖息在海拔1,900m以下,年平均温度在15~22℃的地区 ⒈小蜜蜂003⒈小蜜蜂A.florea营巢和迁栖习性常在草丛或灌木丛中筑巢,环境十分隐蔽季节变动、蜜源缺乏常引起全群迁徙,由平原到山区往返迁徙受蜡螟或蚂蚁等敌害侵袭,常导致全群弃巢飞逃气温变化可引起筑巢地点的改变。暑季小蜜蜂转移到树荫深处或洞穴内;在气温较低时,蜂巢移至树的南面或洞穴靠外端。 ⒈小蜜蜂004⒈小蜜蜂A.florea体长工蜂7~8mm蜂王13~15mm雄蜂11~13mm ⒈小蜜蜂005⒈小蜜蜂A.florea体色工蜂黑色,腹部第1~2节背板红褐色蜂王腹部第1~2节背板,第3节背板基半部及第3~5节背板端缘均为红褐色其余黑色雄蜂黑色 ⒈小蜜蜂006⒈小蜜蜂A.florea发育历期工蜂平均20.5d蜂王平均16.5d雄蜂平均22.5d ⒈小蜜蜂007护脾力护脾力强,常有3层以上工蜂爬覆在巢脾上。当暴风雨袭击时,结成紧密的蜂团,保护巢脾。温驯性蜜源丰富时,性温驯。蜜源枯竭时,性凶猛,稍触动巢脾即有20~30只工蜂成群飞舞,刺螫。 ⒈小蜜蜂008⒈小蜜蜂A.florea蜂巢结构营造单一巢脾,宽15~35cm,高15~27cm,厚16~19.6mm巢脾上部形成一近球状的巢顶,将树干包裹其内为贮蜜区,中下部为育虫区3型巢房分化明显巢房筑造次序工蜂房→雄蜂房→台基 ⒉黑小蜜蜂002分布南亚及东南亚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勐腊及临沧地区的沧原、耿马等北回归线以南的北热带地区体长工蜂7~8mm蜂王12~14mm雄蜂10~11mm体色工蜂栗黑色蜂王黑色雄蜂体黑色。⒉黑小蜜蜂A.andreniformis ⒉黑小蜜蜂003营巢习性一般在海拔1000m以下的次生稀树草坡的小乔木上营单一巢脾的蜂巢,且一般离地2.5~3.5m。巢脾固定在树枝上,近圆形,下部尖突,情况与小蜜蜂相似。护脾能力护脾能力强,从不让巢脾裸露。当暴风雨或烈日照射时,工蜂层层重叠,围护巢脾。温驯性性机警凶猛,当人接近时,巢脾下方的守卫蜂即呈警戒状态,若触动其巢,则纷飞出击远达30~40m。⒉黑小蜜蜂A.andreniformis ⒉黑小蜜蜂003取蜜取蜜时用烟驱蜂,连脾割下毁巢取蜜每群每次约获蜜0.5kg每年视蜜源季节,可采收2~3次⒉黑小蜜蜂A.andreniformis ⒊大蜜蜂002⒊大蜜蜂A.dorsata分布南亚、东南亚中国云南南部、广西南部和海南工蜂体长16~17mm工蜂体色头、胸黑色腹部第1~2节背板桔黄色其余褐黄色第2~5节腹节背板基部各有1条明显的银白色绒毛带雄蜂与工蜂的性比在分蜂季节可达1∶3 ⒊大蜜蜂003⒊大蜜蜂A.dorsata栖息和迁栖习性随蜜源丰歉以及受季节气候所迫,具有机动的迁徙行为。在四季温暖、蜜源丰富的环境下,也有常年定居下来的情况。蜂巢离地常达十数米以上有时数群甚至数十群相邻聚居形成群落。营巢在邻近水源处。在云南南部,一般5~8月在高大阔叶树的横干下或悬岩下筑造单一巢脾繁衍生息,9月以后,迁往低海拔的河谷、盆地,在浓密的灌木丛中营巢越冬。 ⒊大蜜蜂006蜂巢结构单一巢脾,长0.5~1.0m,宽0.3~0.7m子区厚35mm,蜜粉区厚度可达100mm巢脾中、下部为繁殖区,上部和两侧为蜜粉区雄蜂房和工蜂房无区别,王台处于巢脾下沿 ⒋黑大蜜蜂002⒋黑大蜜蜂A.laboriosa分布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地区和怒江、澜沧江流域,包括中国西藏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以及尼泊尔、不丹、印度东北部等地。栖息习性常栖息在海拔1,000~3,500m的悬崖下,具有随季节迁徙的习性,冬天迁至低海拔温暖地带,夏天迁至高山凉爽地带。常数群乃至十数群以上相邻结巢构成群落。 ⒋黑大蜜蜂003⒋黑大蜜蜂A.laboriosa体长17~18mm体色体黑色,腹部第2~5节背板基部各有一条明显的银白色绒毛带 ⒋黑大蜜蜂004蜂巢结构单一巢脾附于悬岩下,离地数十米以上,敌害难以接近。巢脾长0.8~1.5m,宽0.5~0.95m;基部为蜜粉区,厚可达100mm,中、下部为繁殖区,厚为35mm。 ⒌沙巴蜂002⒌沙巴蜂A.koschevnikov分布马来西亚沙巴州个体大小个体较印度蜜蜂个体略大工蜂体色红铜色生活习性与东方蜜蜂相似营巢习性在洞穴内营巢蜂巢结构复脾 ⒍东方蜜蜂004栖息和营巢习性在自然界中,蜂群栖息在树洞、岩洞等隐蔽场所,造复脾。生存受威胁时,易发生整群弃巢迁栖。群势维持1~3kg(约1.5~3.5万只工蜂)其它特性雄蜂房盖,尖笠状凸起,中央有气孔。工蜂在巢口扇风时,头向外。采集半径1,000~2,000m。分蜂性强尚于利用零星蜜源对蜡螟抵抗力弱抗美洲幼虫病、白垩病、蜂螨、胡蜂产卵有节,消耗省个体耐寒,适应利用南方冬季蜜源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气候带地区。亚洲(中国、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东帝汶、菲律宾、日本、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⒍东方蜜蜂A.cerana ⒎西方蜜蜂001⒎西方蜜蜂A.mellifera分布遍及除南极洲以外的世界各大洲,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养蜂生产上的主要蜂种。营巢习性在自然界中,蜂群穴居,造复脾。特性工蜂在巢口扇风头向内;雄蜂房凸出,盖平;易维持大群;尚于采集大宗蜜源;具采胶性能;产浆性能好。 ⒏绿努蜂⒏绿努蜂A.nulunsis分布仅发现于马来西亚的沙巴州绿努山区。形态特征工蜂体长10~11mm,体色较深、多为暗黑色。生物学特性生活在海拔1700m以上的山区穴居,在树洞里营造复脾蜂巢。经济价值可以驯养为饲养蜂种,也是当地的传粉昆虫之一。 ⒐苏威拉西蜂⒐苏威拉西蜂A.nigrocincta分布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群岛和菲律宾。生物学特性穴居,营造复脾工蜂体长约11mm,体色也较东方蜜蜂浅。其余生物学特性与东方蜜蜂相似。经济价值已部分驯养为饲养蜂种,可取蜜,为当地的传粉昆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