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8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4页

  • 73.00 KB
  • 2022-06-16 12:40:34 发布

1168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6蜜蜂引路一、学情分析学生们经过多年的语文课堂学习,通过在生活的大量积累,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等。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在自主交流中合作学习课文。本节课我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语,在读中受到情感的陶冶。二、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教学重点认字写字、能结合重点的词句理解蜜蜂是如何给列宁引路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信息资料1、生字词语卡片、插图或课件。2、了解列宁的生平,阅读列宁的故事。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引入1、谈话激疑:同学们,当我们想去一个地方,却不知道路怎样走,你通常会想什么办法呢?(学生交流),那你们听过蜜蜂也能当向导吗?介绍什么叫向导。(给你引路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读一个故事---------《蜜蜂引路》(板题)2、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了解蜜蜂吗?可是你们知道蜜蜂能给人带路吗?教师相机板题。同时学习“蜂”和“引”字认:你怎么记这个字?蜂—峰(换一换)引:左边是弓,右边是一竖。(加一加) 写:怎样写好这个字呢?自己观察,举手回答(蜂,引导说。引,指名说)跟着幻灯书空一遍这2个字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分男女组读全文,(检查预习)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指明回答)小节并出示幻灯片随文学习“列”字,怎么记,怎么写3、自学我会认中的6个字,想办法记一记,并组上词语4、组内合作识字,(我会认,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说说每个字的记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并读准字音,组上词语,互相帮助。5、全班交流识字:鼓励学生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全班交流,发奖励卡)出示幻灯片(指名选择一个自己拿手的字说说怎么记的?)6、巩固识字:开火车认读生字词,摘星星游戏,出示幻灯片三、学习第1、2、4自然段。1、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时候,哪个地方,故事中主要写了什么人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出示幻灯片(第一段)边读边画,用横线画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A、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22年)B、故事发生的地点是(莫斯科附近的一座)谁来说说附近是什么意思,你能用附近说一句话吗?相机理解“附近”的意思(可以语言叙述,可以画画表示。)2、体会列宁为什么要去找养蜂人?(故事发生的原因)出示第2段幻灯片,指名读第2自然段。A、理解“常常”和“往常”的意思(引导学生换词或造句理解,齐读一下。)B、结合课文内容,用“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说说列宁去找养蜂人的的原因。自由说,再指名说。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附近、谈、派、引、列、蜂”幻灯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哪些地方容易写错请提醒一下同学们 3、教师强调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如:谈:右边上面的“火”字一捺变成“点”;派:右边不要写成“瓜”字。 4、学生练写,展示评价。5、学生互评,把写得不好的重新写过。五、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生字,还知道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地点是,人物有,事情的起因是,那么,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呢?我们第2课时再来解决。 第二课时一、复习1、读写词语,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读写。同桌互相检查评议。2、指读课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1、提出问题,引导读书: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2、合作学习:结合插图,想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想办法弄清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可以用语言叙述过程、画路线图、表演等方法。3、汇报交流: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教师相机引导。如:学生用画画加辅助语言的形式,画出“列宁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等景物,然后按课文内容进行叙述。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边说边指,理解课文。学生用语言叙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先……然后……最后……”等,把话说清楚。  4、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读书。鼓励学生有创意的理解、表达,在读书和汇报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想像、分析和解决总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体现整合的思想。)  三、感悟1、启发学生思考:你认为列宁是个怎样的人?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强调抓住课文的相关内容,把自己的理由说得有理有据。        (通过交流,挖掘人物的精神,让学生在理解与分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突出文章的中心。同时强调抓住内容进行说明,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的“讶、敲”,引导学生进行观察。2、学生尝试书写,教师巡视,注意重点笔画的指导。如:“敲”字应左宽右窄。注意右边“攴”不能写成“支”。3、同桌互相评议。词语解释参考 附近:靠近某地的。常常:时常往常:过去的一般的日子。惊讶:惊异观察: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