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29 KB
  • 2022-06-16 12:40:30 发布

芥川龙之介《蜜橘》与鲁迅《一件小事》比较研究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芥川龙之介《蜜橘》与鲁迅《一件小事》比较研究芥川龙之介《蜜橘》与鲁迅《一件小事》比较研究摘要芥川龙之介的《蜜橘》于1919年5月刊行在《新潮》杂志上,鲁迅的《一件小事》发表于1919年12月的《晨报•周年纪念增刊》上,两部作品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本文分析了《蜜橘》与《一件小事》在情节、人物的提炼及主题上的相似性,并探讨两部作品可能存在的关联。关键词:芥川龙之介《蜜橘》鲁迅《一件小事》关联芥川龙之介于1892年生于东京京桥区,在东京帝国大学读书期间,与同期的菊池宽、久米正雄等一起创办了同人志《新思潮》,起初笔名为柳川隆之助,后使用芥川龙之介发表了《罗生门》等作品。芥川龙之介是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著有小说、小品、评论、随笔、游记等。作品文笔雅丽,简洁明快,立意精当。芥川早期作品描写人的内心,特别是描述了人类利己主义;中期作品体现了艺术至上主义;晚年或许是市于考虑自杀的原因,关于生死的作品较多。1927年芥丿H龙之介于田端的住宅服毒自杀。鲁迅本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绍兴,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1904年初入仙台医学院学医,后弃医从文,1909年归国后继续从事文艺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呐喊》、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等。1936年因病逝于上海。鲁迅一生写作600万字,作品被译成英、口、俄、法等50多种文字,是享誉中外文坛的文学巨匠。同样创作于1919年的芥川龙之介的《蜜橘》与鲁迅的《一件小事》有诸多相似之处,以下从情节、人物及主题等几方面试做分析,并探讨二者口J能存在的关联。一相似的情节《蜜橘》的开头说“冬天的一个夜晚,天色阴沉”,无独有偶,《一件小事》也以“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开头,两篇文章皆以寒冷的冬天为背景,一个是夜晚,一个是早上,都表现了作者当时悲凉的心境。作品中的两个人又都是在坐车,《蜜橘》中的“我”坐的是电车,在横须贺发车的上行二等客车的角落里;《一件小事》中的“我”坐的是人力 车,要到S门去。“我”都厌恶当时的社会,心情是阴郁的。《蜜橘》中,“我”“朝窗外一看,今天和往常不同,昏暗的站台上,不见一个送行的人,只有关在笼了里的一只小狗,不吋地嗷嗷哀叫儿声。这片景色同我当吋的心境怪吻合的”。“我”的脑子里有说不出的疲劳和倦怠,就像当时沉沉欲雪的天空那么阴郁。扫了一下晚报,“上面刊登的净是人世间一些平凡的事情,媾和问题啦,渎职事件啦,讣闻等等”。《…件小事》中,“我”说,“其间耳闻冃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一一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故事结构都是“我”对主人公的感情由厌烦到敬仰。《蜜橘》中当“我”看见小姑娘时,她围着肮脏的毛巾,两颊通红还横着i道道較裂,满手冻疮,她的俗气和邇遢使“我”很是不快。小姑娘还蠢到分不清楚二等车和三等车,“我”觉得她“脸上的神气俨然是这卑俗的现实的人格化”。她还打开车窗,让浓黑的空气涌进车厢,使“我”剧烈咳嗽,差点狠狠地骂她一通。《•件小事》中的“我”觉得车夫多事,那个女人之所以会跌倒也是因为她自己的衣服兜住了车夫的车把,而冃她并没有伤到。“我”催促车夫赶紧赶路,但他却停下了车。主人公最初的举动都使“我”感到很恼火。同样通过一件小事,“我”改变了口己的看法。《蜜橘》中,在“我”迷惑她为什么要开窗的时候,小姑娘竟从窗口探出半截身子,将怀里的五六个橘了扔岀窗口,给送行的弟弟们吃。那儿个橘了大概是她要去当女佣,临行时母亲塞给她的,她却舍不得吃留给了弟弟。令“我”不由得屏住气,顿时恍然大悟。那情景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使“我”儿乎透不过气來。姑娘回到座位,而这i幕却让“我”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一件小事》中,那个女人摔倒吋周围没有什么人,但车夫却要惹是非,自讨苦吃,送女人去巡警所。这一幕使“我”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但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我”的眼前总是浮现这件小事,它“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二相似的人物提炼及主题芥川龙Z介的《蜜橘》是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创作的。在菊池宽著的“文艺 作品的内容价值”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芥川有一篇叫作《蜜橘》的小品文,对于那个题材,当我从芥川口中听说吋,就已经被感动。一一据此,能够想象,芥川在遇到这个事情后可能很快就跟菊池宽谈起过,所以菊池宽能够猜测出他在面对事实吋所受感动之深。关于《一件小事》,周作人推测它可能是鲁迅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周作人说,“据说那是在民国六年的冬天,所谓s门当然是北京的宣武门,这介在会馆与教育部的中间,马路开阔,向北走去是相当的冷的。这一件事可能是实有的”(《鲁迅小说里的人物》)。据《鲁迅年谱》记载,鲁迅当时的确住在宣武门外的绍兴会馆,并在教育部工作。鲁迅自己也曾说,我“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儿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來的角色”。因此,两部作品及其中的人物可能都是作家根据个人的亲身经历加工完成的。《蜜橘》与《•件小事》表达的主题也极为相似。《蜜橘》全文才三千多字,描写的是倦怠的知识分子在接触到庶民的纯朴后恢复对人的信赖和希望的小事。《蜜橘》写于1919年,当吋的H本社会人们自私自禾I」,唯利是图,因此故事中小姑娘的爱心就让人感觉到无比欣慰与可贵。《一件小事》也是才千余字,同样写于1919年,当时中国“五四”运动爆发,使得知识分子在劳动人民身上找到了革新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一件小事》歌颂了人力车夫正直无私的高尚品格。同吋,鲁迅也勇于解剖自己,他曾说:“我的确吋吋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写在〈坟〉后面》)。茅盾也曾指出,鲁迅既老实不客气地解剖别人,也老实不客气地解剖自己;并且说《一件小事》便是自己分析和自己批评(《鲁迅论》),表现了鲁迅自我解剖的精神。可见,两部作品都有着歌颂劳动人民的高尚品徳,同吋谴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自私的和似主题。〈!--endprint--〉两部作晶都受到了较高的评价,在1985年12月刊的《少年少女FI本文学馆(第六卷)》的卷末,有井上靖《知的虚构的世界》-文,其中评论《蜜橘》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小品文,它是一部很好地表现了芥川独有的心情变动的作品。《一件小事》也受到了很高的评价,茅盾曾说,“《一件小事》里的意义是极明显的,这里,没有颂扬劳工神圣的老调子,也没有呼喊无产阶级最革命的口号,但是我们却看见鸠首囚形的愚笨卑劣的代表的人形下面, 却有一颗质朴的心,热而且跳的心”,“所以对于这篇……感到浓厚的趣味和强烈的感动”(《鲁迅论》,1924)。三《蜜橘》与《一件小事》的关联鲁迅曾于1902-1909年间留学日木,著有著名的《藤野先生》等作品,他广泛阅读H本优秀的文学作品,芥川龙Z介是鲁迅敬重的H本作家之一,《故事新编》的写作风格便深受芥川龙之介的影响。鲁迅爱读芥川的作品,买过很多他的小说,并于1921年翻译了芥川龙Z介的《罗纶门》和《鼻子》,刊载在北京出版的《晨报》上。鲁迅在《〈鼻子〉译者识》中,称芥川为“日木新兴文坛中一个出名的作家”,说芥川作品的主题“最多的是希望已达之后的不安,或者正不安时的心情”o1923年6月,鲁迅与周作人合译《现代EI本小说集》,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小说集中包括夏目漱石、森鸥外、有岛武郎、江口涣、菊池宽以及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在十一篇作品中,芥川的作品就收了《罗生门》和《鼻子》两篇。芥川龙之介热爱中国文化,熟悉中国古典文学,他根据唐代传奇改编的小说《杜子春》收于《芥川龙之介作品集・小说卷》中;此外,芥川曾于1921年游历中国并写下《中国游记》一书,而他的小说《湖南的扇子》,就取材于中国Z行;他生前的最后一部短篇集也命名为《湖南的扇了》。芥川看过鲁迅翻译的《罗生门》和《鼻了》,说:“鲁迅的翻译我的精神很明显地表现出來,我有一点高兴有一点吃惊。”芥川对鲁迅翻译的自己的作品评价很高。他后來写过一篇随笔《日木小说的屮国译》,其屮做了“鲁迅的翻译与现代口本进行的西洋文艺翻译书相比肯定毫不逊色”的高度评价(饭仓照平,1981)。两位作家对对方的作品都很熟悉,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结合《一件小事》与《蜜橘》的相似z处,鲁迅《一件小事》的创作很可能受到了芥川龙之介《蜜橘》的影响。从题目來说,芥川的《蜜橘》原名《我遇到的事》,鲁迅将作品取名《一件小事》与此就很相似。鲁迅曾说,“我所取法的,大抵是外国的作家”,而芥川的创作方法,无疑也曾被鲁迅所“取法”。藤井省三在《鲁迅一一〈故乡〉的风景》中提到,“根据1917年以后的《鲁迅日记》,他每月都从东京的丸善和中西屋书店购买书籍,另外根据周作人1920年的北京吋期的FI记,他也会通过丸善书店定期购买《新潮》S据此推断,鲁迅和周作人兄弟的确通过定期购买《新潮》等杂志了解LI本文坛的最新消息。这样 的话,即使是海运,两个多月后鲁迅也会在中国看到《新潮》上的作品。芥川龙之介的《蜜橘》于1919年5月1日刊行在《新潮》杂志的第三十卷第五号上,鲁迅的《一件小事》创作于1919年11月,发表于12月1日的《晨报・周年纪念增刊》,从吋间上來说,两部作品也很可能有着很深的关联。四结语芥川龙之介的《蜜橘》和鲁迅的《一件小事》在故事情节、人物的提炼以及作品的主题上都极为相似,并都曾被选入木国的中学课木中,成为广为传颂的名篇。《一件小事》的创作是否是鲁迅受《蜜橘》的启发而创作询无定论,但无论怎样,探讨两部作品的关联将更好地理解两位作家、两部作品以及当时的社会。参考文献:[1]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全集》,岩波书店,1977年版。[2]鲁迅:《一件小事》,《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3]成瀨哲《芥川龙Z介的〈蜜橘〉与鲁迅的〈…件小事〉》,《徳岛大学国语国文学》,1991年第4期。[4]雷晓敏:《〈橘子〉与〈一件小事〉之比较研究》,《太原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5]藤井省三:《鲁迅与芥川龙Z介:〈呐喊〉小说的叙述模式以及故事结构的成立》,《扬子江评论》,2010年第2期。[6]熊融、徐重庆:《鲁迅与芥川龙Z介》,《东北师大学报》,1982年第3期。[7]吴兆汉:《〈一件小事〉和〈咒语〉的比较》,《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4期。[8]李春林、臧恩铉:《鲁迅〈幸福的家庭〉与芥川龙之介〈葱〉之比较分析》,《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5期。(李晓霞,大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