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8.50 KB
- 2022-06-16 12:31:51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宁蒗希望中学2020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事件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扫地时,灰尘四起 B、 花开时,花香满园 C 、下雪时,雪花飘飘 D、 刮风时,黄沙扑面 2、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 只有固体和液体才有内能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D、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关3、下列叙述中,不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锯锯木头,木头和锯条都变热 B、一根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会热得烫手 C、冬天用暖水袋取暖 D、流星进入大气层由于摩擦而发光发热 4、一瓶煤油用掉一半后,变化了的物理量是【】 A、密度 B、质量C、比热容D、温度5、下列器件中,全部为用电器的是【】A、电铃、电池组、白炽灯B、日光灯、电风扇、电视机C、洗衣机、收音机、开关D、电池插座、电线、空调器7、要用一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则这两盏灯的连接方式是【】A、只能串联B、只能并联C、串联并联都不行D、可以串联或并联8、在如图所示的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L1、L2都能发光的是【】
9、下列图的四个电路中,与左侧实物图相对应的是【】DdCBA10、关于电表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应并联在电路中B.接电表时必须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C.测量值不能超过电表的量程D.电压表,电流表都可以直接接在电源的俩极上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_______电,B与c一定能相互_______。12.5Ω的电阻R1跟15Ω的电阻R2并联起来,接在电压是6V的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是______A,R2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V。.13.如右图所示电路中(1)若使R1、R2串联,则应闭合,断开;(2)若使R1、R2并联,则应闭合,断开。14.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1∶2,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之比
。(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题15题1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开关闭合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0.10A和2.0V,则通过R2的电流是 A,R2两端的电压是 V,R1的电阻是 。 17.有俩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1A”,乙标有“15Ω0.6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总电阻是____Ω;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_____A;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_____V。18.将塑料梳子接入正常的闭合电路中,小灯泡不发光,说明塑料梳子是。用这种梳子梳干燥的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三.实验探究题(共26分)19.(8分)探究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①导体的长度有关、②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下表所示.编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A镍铬合金0.50.5B镍铬合金1.00.5C镍铬合金0.51.0D锰铜合金0.50.5(1)按照如图所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_______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分别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图电路中M、N两点间,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4)这种物理研究方法通常叫做。20.(8分)如下图甲所示,艾力做“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1)(2分)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端。(2)(2分)闭合开关后,他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如上图乙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3)(2分)通过实验,他记录了电压与电流相对应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是。R=10Ω电压U/V123电流I/A0.10.20.3(4)(2分)利用上图甲的电路图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有。21.(8分)小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阻,图乙是小明未完成连接的实验电路。(1)请你按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中实验电路的连接。V-315-0.63A甲RPS·AV·乙A00.20.40.60123—0.63丙
(2)小明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刚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A,小灯泡的阻值是____________Ω(小数点后保留一位);(3)当电压值改变的时候,小灯泡的阻值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AS1R0S2Rx丁(4)小明又想测某未知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R0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他把缺少的步骤补全,并写出Rx的表达式。实验步骤:A.按电路图连接电路B.断开S2、闭合S1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1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Rx=______________(用已知和测量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22、(2分)根据图所示的电路,在右面的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四、综合与应用题(23题9分,24题6分,25题9分,共24分)23.学校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kg的水从25℃加热到100℃,燃烧了6kg的无烟煤。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J/kg。求:(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24.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时,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4V,电流表的读数为0.4A求:电阻R1和R2的值。2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不变。当S1、S2断开,S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5A;S2断开,S1、S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75A。求:(1)电源电压为多少?(2)R2的阻值为多少?贝尔中学2020-2014学年上学期第三次学业检测物理答题卡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__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_________;。15、_________;_________。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26分)19.(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8分)(1)(2分)_________;_________。(2)(2分)。(3)(2分)。(4)(2分)。21.(8分)(1)(2分)(2)_________;_________;(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分)四.计算题(共24分)23.(9分)24.(6分)25(9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诺贝尔基金会的启示.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英语 Unit 3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8.doc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及其理论.doc
- 上海贝尔GON7342常用查询命令.doc
- 悲悯心境与抒情心境-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词-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doc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20年初中物理毕业生学业考试题.doc
- 阿克苏诺贝尔配方集.doc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大雁第一中学2020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贝尔希望中学2020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
- 中网科技呼伦贝尔云计算数据中心商业计划书.pdf
- 面部运动疗法结合穴位按压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分析.pdf
- 名人评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pdf
- 身在何处——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介绍.pdf
- 诗人之城:贝尔曼与古斯塔夫三世.pdf
- 诺贝尔奖及它科学奖.doc
- 王国强在第二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上强调:坚持中西医学交融互鉴不动摇.pdf
- 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磁共振.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