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00 KB
- 2022-06-16 12:30:3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下面是生理医学奖自1901年颁奖以来的历年得主及其获奖理由: 1、1901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德国)。利用血清疗法治疗白喉。 2、1902年,RonaldRoss(英国)。关于疟疾的研究。 3、1903年,NielsRybergFinsen(丹麦)。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 4、1904年,巴甫洛夫(俄国)。在神经生理学方面,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和信号学说。 5、1905年,R.柯赫(德国)。关于结核方面的研究和发现。 6、1906年,C.高尔基(意大利),桑地牙哥·拉蒙卡哈(SantiagoRamónyCajal,西班牙)。关于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 7、1907年,CharlesLouisAlphonseLaveran(法国),发现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8、1908年,IlyaIlyichMechnikov(俄国),PaulEhrlich(德国)。关于免疫方面的研究。 9、1909年,EmilTheodorKocher(瑞士)。关于甲状腺生理学,病理学和外科学方面的研究 10、1910年,艾布瑞契·科塞尔(AlbrechtKossel,德国)。关于细胞化学尤其是蛋白质和核酸方面的研究 11、1911年,AllvarGullstrand(瑞典)。关于眼睛屈光学方面的研究。 12、1912年,AlexisCarrel(法国。关于血管缝合以及血管和器官移植方面的研究。 13、1913年,CharlesRobertRichet(法国)。关于过敏反应的研究。 14、1914年,RobertBárány(奥地利。关于内耳前庭装置生理学及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15、1915年-1918年,未颁奖,奖金划拨到生理医学奖专门的基金上。 16、1919年,JulesBordet(比利时)。关于免疫方面的研究。 17、1920年,SchackAugustSteenbergKrogh(丹麦)。发现毛细血管运动的调节机制。 18、1921年未颁奖,奖金划拨到生理医学奖专门的基金上。 19、1922年,ArchibaldVivianHill(英国),关于肌肉发热方面的研究;OttoFritzMeyerhof(德国),发现肌肉中耗氧与乳酸代谢之间相关性。 20、1923年,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FrederickGrantBanting)(加拿大)、JohnJamesRichardMacleod(加拿大)。发现胰岛素。 21、1924年,WillemEinthoven(荷兰),发现心电图的机理。 22、1925年,未颁奖,奖金划拨到生理医学奖专门的基金上。 23、1926年,JohannesAndreasGribFibiger(丹麦),发现鼠癌(Spiropteracarcinoma)。 24、1927年,JuliusWagner-Jauregg(奥地利),发现利用接种疟疾原虫治疗麻痹性痴呆症。 25、1928年,CharlesJulesHenriNicolle(法国),关于斑疹伤寒的研究。 26、1929年,克里斯蒂安·艾克曼(荷兰),发现抗神经炎维生素;FrederickGowlandHopkins(英国),发现促进生长的维生素。 27、1930年,KarlLandsteiner(奥地利),发现人类血型。 28、1931年,OttoHeinrichWarburg(德国),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29、1932年,CharlesScottSherrington(英国)、EdgarDouglasAdrian(英国),关于神经功能方面的发现。 30、1933年,托马斯·摩尔根(美国),发现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 31、1934年,GeorgeHoytWhipple(美国),GeorgeRichardsMinot(美国),WilliamParryMurphy(美国),发现治疗贫血的肝脏疗法。 32、1935年,HansSpemann(德国),发现胚胎发育中的organizereffect。 33、1936年,HenryHallettDale(英国),OttoLoewi(奥地利),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34、1937年,AlbertSzent-GyörgyivonNagyrapolt(匈牙利),关于生物氧化过程方面的发现,尤其是维生素C和丁烯二酸的催化作用。 35、1938年,海门斯(CorneilleJeanFrançoisHeymans)(比利时),发现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在呼吸调节中的机理。 36、1939年,GerhardDomagk(德国),发现磺胺类药物Prontosil的抗菌作用。 37、1940年-1942年,未颁奖,奖金中的三分之一划拨到主基金,另外三分之二划拨到生理医学奖的专门基金。 38、1943年,HenrikCarlPeterDam(丹麦),发现维生素K;EdwardAdelbertDoisy(美国),发现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 39、1944年,JosephErlanger(美国),HerbertSpencerGasser(美国),发现单一的神经纤维具有高度分化的功能。 40、1945年,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Fleming,英国),E.B.钱恩(英国),HowardWalterFlorey(澳大利亚)发现青霉素及其在治疗各种传染病中效果。
41、1946年,赫尔曼·约瑟夫·缪勒(HermannJosephMuller,美国),发现X射线诱导突变。 42、1947年,CarlFerdinandCori(美国),吉蒂·黛丽莎·柯里(GertyTheresaCori,美国),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BernardoAlbertoHoussay(阿根廷),发现脑下垂体前叶激素在糖代谢中的部分作用。 43、1948年,保罗·赫尔曼·穆勒(PaulHermannMüller,瑞士),发现高效杀虫剂DDT。 44、1949年,WalterRudolfHess(瑞士),发现间脑的对内脏的调节功能;AntonioCaetanoDeAbreuFreireEgasMoniz(葡萄牙),发现脑白质切除手术对某些心理疾病的治疗效果。 45、1950年,EdwardCalvinKendall(美国),TadeusReichstein(瑞士),PhilipShowalterHench(美国),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理效应。 46、1951年,MaxTheiler(南非),发现黄热病疫苗。 47、1952年,SelmanAbrahamWaksman(美国),发现链霉素,第一种有效的结核病菌抗生素。 48、1953年,HansAdolfKrebs(英国),发现柠檬酸循环;FritzAlbertLipmann(英国),发现辅酶A及其作为中间体在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49、1954年,JohnFranklinEnders(美国),ThomasHuckleWeller(美国),FrederickChapmanRobbins(美国),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能够在各种组织培养基上生长。 50、1955年,AxelHugoTheodorTheorell(瑞典),关于氧化酶性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51、1956年,安德烈·弗雷德里克·考南德(美国),沃纳·福斯曼(德国),迪肯森·威廉·理查兹(美国),发明心脏导管术以及循环系统的病理学研究。 52、1957年,DanielBovet(意大利),发现并合成抗组胺,尤其是其对血管和骨骼肌的作用。 53、1958年,GeorgeWellsBeadle(美国),EdwardLawrieTatum(美国),发现基因受到特定化学过程的调控;JoshuaLederberg(美国),发现细菌遗传物质及基因重组现象。 54、1959年,SeveroOchoa(美国),ArthurKornberg(美国),发现RNA和DNA的生物合成机制。 55、1960年,FrankMacfarlaneBurnet(澳大利亚),PeterBrianMedawar(英国),发现获得性免疫耐受性。 56、1961年,GeorgvonBékésy(美国),发现耳蜗刺激的物理机制。 57、1962年,弗朗西斯·哈里·康普顿·克里克(FrancisHarryComptonCrick,英国),詹姆斯·D.沃森(JamesDeweyWatson,美国),M.H.F.威尔金斯(MauriceHughFrederickWilkins,英国)发现核酸结构及其对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58、1963年,JohnCarewEccles(澳大利亚),AlanLloydHodgkin(英国),AndrewFieldingHuxley(英国),发现与神经兴奋和抑制有关的离子机构。 59、1964年,KonradBloch(美国),FeodorLynen(德国),发现胆固醇和脂肪酸的代谢调控机制。 60、1965年,FrançoisJacob(法国),AndréLwoff(法国),JacquesMonod(法国),发现酶和病毒合成的基因调节。 61、1966年,PeytonRous(美国),发现肿瘤诱导病毒;CharlesBrentonHuggins(美国),发现前列腺癌的激素疗法。 62、1967年,RagnarGranit(瑞典),HaldanKefferHartline(美国),GeorgeWald(美国),关于眼睛视觉过程中的生理和化学机制研究。 63、1968年,RobertW.Holley(美国),HarGobindKhorana(美国),MarshallW.Nirenberg(美国),阐明遗传密码及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64、1969年,MaxDelbrück(美国),AlfredD.Hershey(美国),SalvadorE.Luria(美国),发现病毒的复制机制和遗传结构。 65、1970年,BernardKatz(英国),UlfvonEuler(瑞典),JuliusAxelrod(美国),发现神经末梢的体液传递物质及其贮藏、释放、失活机理。 66、1971年,EarlW.Sutherland,Jr.(美国),发现激素的作用机制。 67、1972年,杰拉尔德·埃德尔曼(GeraldEdelman)(美国),RodneyR.Porter(英国),发现抗体的化学结构。 68、1973年,KarlvonFrisch(奥地利),KonradLorenz(奥地利),NikolaasTinbergen(英国),发现动物个体及群体的行为模式。 69、1974年,AlbertClaude(比利时),ChristiandeDuve(比利时),GeorgeE.Palade(美国),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发现。 70、1975年,DavidBaltimore(美国),RenatoDulbecco(美国),HowardMartinTemin(美国),发现肿瘤病毒与细胞遗传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71、1976年,BaruchS.Blumberg(美国),D.CarletonGajdusek(美国),发现传染病产生和传播的新机制。 72、1977年,RogerGuillemin(美国),AndrewV.
Schally(美国)发现大脑分泌的多肽类激素;罗莎琳·苏斯曼·雅洛(RosalynYalow,美国),开发多肽类激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法。 73、1978年,WernerArber(瑞士),DanielNathans(美国),HamiltonO.Smith(美国),发现限制酶及其在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应用。 74、1979年,AllanM.Cormack(美国),GodfreyN.Hounsfield(英国)开发计算机辅助的X射线断层成像仪 75、1980年,BarujBenacerraf(美国),JeanDausset(法国),GeorgeD.Snell(美国),发现细胞表面调节免疫反应的遗传基础。 76、1981年,RogerW.Sperry(美国),发现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差异;DavidH.Hubel(美国),TorstenN.Wiesel(瑞典),关于视觉系统的信息处理研究。 77、1982年,SuneK.Bergström(瑞典),BengtI.Samuelsson(瑞典人),JohnR.Vane(英国),发现前列腺素及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 78、1983年,BarbaraMcClintock(美国),发现可移动的基因。 79、1984年,NielsK.Jerne(丹麦),GeorgesJ.F.Köhler(德国),CésarMilstein(英国),关于免疫控制机制理论的研究以及开发制备单克隆抗体。 80、1985年,MichaelS.Brown(美国),JosephL.Goldstein(美国),关于胆固醇代谢调控的研究。 81、1986年,StanleyCohen(美国),RitaLevi-Montalcini(意大利),发现生长因子。 82、1987年,利根川进(日本),发现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学原理。 83、1988年,JamesW.Black(英国),GertrudeB.Elion(美国),GeorgeH.Hitchings(美国),关于药物研发相关原理的研究。 84、1989年,毕晓普(J.MichaelBishop,美国),瓦慕斯(HaroldE.Varmus,美国),发现逆转录病毒原癌基因(oncogene)在细胞中的产生。 85、1990年,默里(JosephE.Murray,美国),托马斯(E.DonnallThomas,美国),关于人体器官和细胞移植的研究。 86、1991年,埃尔温·内尔(ErwinNeher,德国),萨克曼(BertSakmann,德国),发现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功能。 87、1992年,费希尔(EdmondH.Fischer,美国),克雷布斯(EdwinG.Krebs,美国)关于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作为一种生物调节机制的研究。 88、1993年,罗伯茨(RichardJ.Roberts,美国),夏普(PhillipA.Sharp,美国),发现splitgenes。 89、1994年,吉尔曼(AlfredG.Gilman,美国),罗德贝尔(MartinRodbell,美国),发现G蛋白(一种运送GTP的蛋白质)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90、1995年,EdwardB.Lewis(美国),ChristianeNüsslein-Volhard(德国),EricF.Wieschaus(美国),发现早期胚胎发育中的遗传调控机理。 91、1996年,杜赫提(PeterC.Doherty,澳大利亚),辛克纳吉(RolfM.Zinkernagel,瑞士),发现细胞中介的免疫保护特性。 92、1997年,史坦利·布鲁希纳(StanleyB.Prusiner,美国),发现新的蛋白致病因子朊蛋白。 93、1998年,罗伯·佛契哥特(RobertF.Furchgott,美国),路伊格纳洛(LouisJ.Ignarro,美国),费瑞·慕拉德(FeridMurad,美国),发现一氧化氮在心脏血管中的信号传递功能。 94、1999年,布洛伯尔(GünterBlobel,美国),发现蛋白质具有内在信号物质控制其运送到细胞内的特定位置。 95、2000年,阿尔维德·卡尔森(ArvidCarlsson,瑞典),保罗·格林加德(PaulGreengard,美国),EricR.Kandel(美国),关于神经系统信号传导方面的研究。 96、2001年,勒兰德·哈特韦尔(LelandH.Hartwell,美国),蒂莫希·亨特(R.TimothyHunt,英国),保罗·诺斯(PaulM.Nurse,英国),发现细胞周期中的关键调节因子。 97、2002年,悉尼·布伦纳(SydneyBrenner,英国),罗伯特·霍维茨(H.RobertHorvitz,美国),约翰·苏尔斯顿(JohnE.Sulston,英国),发现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程序化凋亡)的遗传调控机理。 98、2003年,保罗·劳特伯(PaulLauterbur,美国),曼斯菲尔德(PeterMansfield,英国),关于核磁共振成像的研究。 99、2004年,理查德·阿克塞尔(美国)和琳达·巴克(美国),关于嗅觉的研究。 100、2005年,巴里·马歇尔(BarryJ.Marshall,澳大利亚),罗宾·沃伦(J.RobinWarren,澳大利亚),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以及该细菌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致病机理。 101、2006年,安德鲁·法尔(美国)和克雷格·梅洛(美国),发现了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
102、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和奥利弗·史密西斯、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这三位科学家是因为“在涉及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组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而获得这一殊荣的。这些发现导致了一种通常被人们称为“基因打靶”的强大技术。这一国际小组通过使用胚胎干细胞在老鼠身上实现了基因变化。 103、2008年,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因发现人乳突淋瘤病毒引发子宫颈癌获此殊荣,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因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此殊荣。 104、200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H.Blackburn)、美国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CarolW.Greider)、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JackW.Szostak)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而获此殊荣。伊丽莎白•布兰克波恩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于194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来自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出生于1961年。另外,杰克•绍斯塔克来自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他于195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 105、2010年,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为在试管婴儿方面的研究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01年,E.A.V.贝林(德国人)从事有关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1902年,R.罗斯(英国人)从事有关疟疾的研究1903年,N.R.芬森(丹麦人)发现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1904年,I.P.巴甫洛夫(俄国人)从事有关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的研究1905年,R.柯赫(德国人)从事有关结核的研究1906年,C.戈尔季(意大利人)、S.拉蒙–卡哈尔(西班牙人)从事有关神经系统精细结构的研究1907年C.L.A.拉韦朗(法国人)发现并阐明了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1908年P.埃利希(德国人)、E.梅奇尼科夫(俄国人)从事有关免疫力方面的研究1909年E.T.科歇尔(瑞士人)从事有关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究1910年A.科塞尔(德国人)从事有关蛋白质、核酸方面的研究1911年A.古尔斯特兰德(瑞典人)从事有关眼睛屈光学方面的研究1912年A.卡雷尔(法国人)从事有关血管缝合以及脏器移植方面的研究1913年C.R.里谢(法国人)从事有关抗原过敏的研究1914年R.巴拉尼(奥地利人)从事有关内耳前庭装置生理学与病理学方面的研究1915年——1918年未颁奖1919年J.博尔德特(比利时人)作出了有关免疫方面的一系列发现1920年S.A.S.克劳(丹麦人)发现了有关体液和神经因素对毛细血管运动机理的调节1921年未颁奖1922年A.V.希尔(英国人)从事有关肌肉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问题的研究;迈尔霍夫(德国人)从事有关肌肉中氧消耗和乳酸代谢问题的研究1923年F.G.班廷(加拿大),J.J.R.麦克劳德(加拿大人)发现胰岛素1924年W.爱因托文(荷兰人)发现心电图机理1925年未颁奖1926年J.A.G.菲比格(丹麦人)发现菲比格氏鼠癌(鼠实验性胃癌)1927年J.瓦格纳–姚雷格(奥地利人)发现治疗麻痹的发热疗法1928年C.J.H.尼科尔(法国人)从事有关斑疹伤寒的研究1929年C.艾克曼(荷兰人)发现可以抗神经炎的维生素;F.G.霍普金斯(英国人)发现维生素B1缺乏病并从事关于抗神经炎药物的化学研究1930年K.兰德斯坦纳(美籍奥地利人)发现血型1931年O.H.瓦尔堡(德国人)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1932年C.S.谢林顿、E.D.艾德里安(英国人)发现神经细胞活动的机制1933年T.H.摩尔根(美国人)发现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1934年G.R.迈诺特、W.P.墨菲、G.H.惠普尔(美国人)发现贫血病的肝脏疗法1935年H.施佩曼(德国人)发现胚胎发育中背唇的诱导作用1936年H.H.戴尔(英国人)、O.勒韦(美籍德国人)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1937年A.森特–焦尔季(匈牙利人)发现肌肉收缩原理1938年C.海曼斯(比利时人)发现呼吸调节中颈动脉窦和主动脉的机理1939年G.多马克(德国人)研究和发现磺胺药1940年——1942年未颁奖1943年C.P.H.达姆(丹麦人)发现维生素K;E.A.多伊西(美国人)发现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1944年J.厄兰格、H.S.加塞(美国人)从事有关神经纤维机制的研究1945年A.弗莱明、E.B.钱恩、H.W.弗洛里(英国人)发现表霉素以及表霉素对传染病的治疗效果1946年H.J.马勒(美国人)发现用X射线可以使基因人工诱变1947年C.F.
科里、G.T.科里(美国人)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B.A.何赛(阿根廷人)发现脑下垂体前叶激素对糖代谢的作用1948年P.H.米勒(瑞士人)发现并合成了高效有机杀虫剂DDT1949年W.R.赫斯(瑞士人)发现动物间脑的下丘脑对内脏的调节功能1950年E.C.肯德尔、P.S.亨奇(美国人)T.赖希施泰因(瑞士人)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物效应1951年M.蒂勒(南非人)发现黄热病疫苗1952年S.A.瓦克斯曼(美国人)发现链霉素1953年F.A.李普曼(英国人)发现高能磷酸结合在代谢中的重要性,发现辅酶A;H.A.克雷布斯(英国人)发现克雷布斯循环(三羧酸循环)1954年J.F.恩德斯、T.H.韦勒、F.C.罗宾斯(美国人)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组织培养与组织技术的应用1955年A.H.西奥雷尔(瑞典人)从事过氧化酶的研究1956年A.F.库南德、D.W.理查兹(美国人)、W.福斯曼(德国人)开发了心脏导管术1957年D.博维特(意籍瑞士人)从事合成类箭毒化合物的研究1958年G.W.比德乐、E.L.塔特姆(美国人)发现一切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都是由基因逐步控制的;J.莱德伯格(美国人)从事基因重组以及细菌遗传物质方面的研究1959年S.奥乔亚、A.科恩伯格(美国人)从事合成RNA和DNA的研究1960年F.M.伯内特(澳大利亚人)、P.B.梅达沃(英国人)证实了获得性免疫耐受性1961年G.V.贝凯西(美国人)确立“行波学说”发现耳蜗感音的物理机制1962年J.D.沃森(美国人)、F.H.C.克里克、M.H.F.威尔金斯(英国人)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对住处传递的重要性1963年J.C.艾克尔斯(澳大利亚人)、A.L.霍金奇、A.F.赫克斯利(英国人)发现与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有关的离子机构1964年K.E.布洛赫(美国人)、F.吕南(德国人)从事有关胆固醇和脂肪酸生物合成方面的研究1965年F.雅各布、J.L.莫诺、A.M.雷沃夫(法国人)研究有关酶和细菌合成中的遗传调节机构1966年F.P.劳斯(美国人)发现肿瘤诱导病毒;C.B.哈金斯(美国人)发现内分泌对于癌的干扰作用1967年R.A.格拉尼特(瑞典人)、H.K.哈特兰、G.沃尔德(美国人)发现眼睛的化学及重量视觉过程1968年R.W.霍利、H.G.霍拉纳、M.W.尼伦伯格(美国人)研究遗传信息的破译及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1969年M.德尔布吕克、A.D.赫尔、S.E.卢里亚(美国人)发现病毒的复制机制和遗传结构1970年B.卡茨(英国人)、U.S.V.奥伊勒(瑞典人)J.阿克塞尔罗行(美国人)发现神经末梢部位的传递物质以及该物质的贮藏、释放、受抑制机理1971年E.W.萨瑟兰(美国人)发现激素的作用机理1972年G.M.埃德尔曼(美国人)、R.R.波特(英国人)从事抗体的化学结构和机能的研究1973年K.V.弗里施、K.洛伦滋(奥地利人)、N.廷伯根(英国人)发现个体及社会性行为模式(比较行为动物学)1974年A.克劳德、C.R.德·迪夫(比利时人)、G.E.帕拉德(美国人)从事细胞结构和机能的研究1975年D.巴尔摩、H.M.特明(美国人)、R.杜尔贝科(美国人)从事肿瘤病毒的研究1976年B.S.丰卢姆伯格(美国人)发现澳大利亚抗原;D.C.盖达塞克(美国人)从事慢性病毒感染症的研究1977年R.C.L.吉尔曼、A.V.沙里(美国人)发现下丘脑激素;R.S.雅洛(美国人)开发放射免疫分析法1978年W.阿尔伯(瑞士人)、H.O.史密斯、D.内森斯(美国人)发现限制性内切酶以及在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应用1979年A.M.科马克(美国人)、G.N.蒙斯菲尔德(英国人)开始了用电子计算机操纵的X
射线断层扫描仪(简称扫描仪)1980年B.贝纳塞拉夫、G.D.斯内尔(美国人)、J.多塞(法国人)从事细胞表面调节免疫反应的遗传结构的研究1981年R.W.斯佩里(美国人)从事大脑半球职能分工的研究;D.H.休伯尔(美国人)、T.N.威塞尔(瑞典人)从事视觉系统的信息加工研究1982年S.K.贝里斯德伦、B.I.萨米埃尔松(瑞典人)J.R.范恩(英国人)发现前列腺素,并从事这方面的研究1983年B.麦克林托克(美国人)发现移动的基因1984年N.K.杰尼(丹麦人)、G.J.F.克勒(德国人)、C.米尔斯坦(英国人)确立有免疫抑制机理的理论,研制出了单克隆抗体1985年M.S.布朗、J.L.戈德斯坦(美国人)从事胆固醇代谢及与此有关的疾病的研究1986年R.L.蒙塔尔西尼(意大利人)、S.科恩(美国人)发现神经生长因子以及上皮细胞生长因子1987年利根川进(日本人)阐明与抗体生成有关的遗传性原理1988年J.W.布莱克(英国人)、G.B.埃利昂、G.H.希钦斯(美国人)对药物研究原理作出重要贡献1989年J.M.毕晓普、H.E.瓦慕斯(美国人)发现了动物肿瘤病毒的致癌基因源出于细胞基因,即所谓原癌基因1990年J.E.默里、E.D.托马斯(美国人)从事对人类器官移植、细胞移植技术和研究1991年E.内尔、B.萨克曼(德国人)发明了膜片钳技术1992年E.H.费希尔、E.G.克雷布斯(美国人)发现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作用1993年P.A.夏普、R.J.罗伯茨(美国人)发现断裂基因1994年A.G.吉尔曼、M.罗德贝尔(美国人)发现G蛋白及其在细胞中转导信息的作用1995年E.B.刘易斯、E.F.维绍斯(美国人)、C.N.福尔哈德(德国人)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遗传机理,利用果蝇作为实验系统,发现了同样适用于高等增有机体(包括人)的遗传机理1996年P.C.多尔蒂(澳大利亚人)、R.M.青克纳格尔(瑞士人)发现细胞的中介免疫保护特征1997年S.B.普鲁西纳(美国人)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蛋白致病因子——朊蛋白(PRION)并在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1998年R.F.福尔荷格特、L.J.依格那罗和F.穆莱德发现一氧化一氮在心血管系统中作为信号分子1999年GunterBlobel发现控制细胞运输和定位的内在信号蛋白质2000年阿尔维德·卡尔松(瑞典人)、保罗·格林加德(美国人)、埃里克·坎德尔(奥地利人)在“人类脑神经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的重要发现。2001年利兰·哈特韦尔(美国人)、蒂莫西·亨特(英国人)和保罗·纳斯(英国人)发现了细胞周期的关键分子调节机制。2002年,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约翰·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200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获得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最终导致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以表彰两人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的贡献。2005年,两位合作多年的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与罗宾·沃伦,在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及其导致胃炎、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机理20多年后,终于收到了一份迟来的“贺礼”,分享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06年,美国人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9月2日脱颖而出,成为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虽奖项名目既涉及生理学,也涉及医学,但针对本年度两位获奖者及其成果,欧美媒体无不把今年这一奖项称为诺贝尔医学奖。当然,论实际效用,法尔和梅洛以针对核糖核酸(RNA)的干扰机制为研究课题,以遗传学为切入点,却以医学运用最具有现实意义和潜在价值。2007年,两名美国人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一名英国人马丁·埃文斯,获得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发布的公报说,三位科学家“在涉及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组方面有着一系列突破性发现”,为“基因靶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8年,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因发现人乳突淋瘤病毒引发子宫颈癌获此殊荣,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因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此殊荣。200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H.Blackburn)、美国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CarolW.Greider)、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JackW.Szostak)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而获此殊荣。2010年,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为在试管婴儿方面的研究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1年,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法国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因在免疫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而获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云浮到呼伦贝尔旅游【大晴天旅行网】秦.doc
- 科学家的故事 “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doc
- 深圳到呼伦贝尔旅游【大晴天旅行网】试.doc
- (2017年春季版)《小诺贝尔》拓展阅读-《诺贝尔的遗嘱节选》-1.doc
- (2017年春季版)《小诺贝尔》拓展阅读-《诺贝尔的遗嘱节选》.doc
- (2017年春季版)《小诺贝尔》拓展阅读-《诺贝尔的遗嘱节选》 (2).doc
-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英文导游词.doc
- 2016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细胞自噬)相关生物试题.doc
- 张晓芳《诺贝尔》教学设计.doc
- 呼伦贝尔市高考模拟.doc
- 奥苏贝尔意义学习.doc
- 《诺贝尔》教学反思表.doc
- 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doc
- 诺贝尔导学案.doc
- 25语文版义务教育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诺贝尔_教案1.docx
- 写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作文700字.doc
- 关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文素材.doc
- 小诺贝尔_教案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