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7 MB
  • 2022-06-16 12:30:18 发布

王彦广—诺贝尔化学奖成果中的有机反应

  • 1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诺贝尔化学奖成果中的有机反应王彦广浙江大学化学系1 2008年12月31日,联合国第63届大会通过决议,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主题为“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2011年正值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也恰逢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前身国际化学会联盟成立100周年。“国际化学年”将在全球范围内将增加公众对于化学的认识、了解和对于化学未来发展的关注,提高年轻人对于科学的兴趣,从而促进化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2 化学——唯一一门创造新物质的学科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新分子、新结构、新材料20世纪的100年共合成和分离出2300多万种化合物化合物的数量正在以每年200万种以上的速度在增加R.B.Woodward(196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上帝创造的自然界旁,化学家又创造了另一个世界”3 上百种元素千万种化合物无数的制剂与材料——满足人类对物质需求的核心基础学科4 序号获奖年份获奖者国籍杰出贡献11902E.Fisher德国糖类和嘌啉化合物的合成21912V.GrignardP.Sabatier法国法国格氏试剂的发现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加氢31928A.Windaus法国甾醇结构测定,维生素D3的合成41937W.N.HaworthP.Karrer英国瑞士糖类环状结构的发现,维生素A、C和B12、胡萝卜素及核黄素的合成51950O.Diels&K.Alder德国发现了双烯合成反应,即Diels-Alder反应61955V.du.Vigneand美国生物化学中重要含硫化合物的研究及多肽激素的合成71965R.B.Woodward美国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81975J.W.CornforthV.Prelog英国瑞士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有机分子和反应的立体化学91979H.C.BrownG.Wittig美国德国有机硼和有机磷试剂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101981K.Fukui日本前线轨道理论R.Hoffmann美国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111984R.B.Merrifield美国固相多肽合成121990E.J.Corey美国有机合成特别是发展了逆合成分析法132001R.NoyoriW.S.Knowles日本美国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及手性催化剂K.B.Sharpless美国不对称催化反应142005Y.ChauvinR.H.GrubbsR.R.Schrock法国美国美国烯烃复分解反应152010F.RichardHeckA.SuzukiEi-ichiNegishi美国日本日本Heck反应Suzuki反应Negishi偶联反应有机合成方面的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奖简况5 维生素B12 海葵毒素:C129H223N3O54(2680),64个不对称中心,7个非末端双键,异构体数目271个.1990年由Kishi领导的24位研究生和博士后经历8年努力完成了Palytoxin的全合成. 逆合成分析法格氏反应Wittig反应催化氢化双烯合成反应(1)诺贝尔奖成果中经典的有机合成反应与方法:8 现代合成反应烯烃复分解反应固相合成不对称催化交叉偶联反应Heck反应Suzuki反应Negishi反应(2)诺贝尔奖成果中的现代有机合成反应与方法:9 1.取代基效应:Diels–Alder反应1950年诺贝尔化学奖双烯体亲双烯体10OttoPaulHermannDiels(1876-1954)KurtAlder(1902-1958) 亲双烯体(Dienophile):11 RegioselectivityofDiels-Alderreaction:12 2.立体化学(Stereochemistry):(1)双烯体的构象(ConformationsofDienes)13 (2)顺式加成(cisprinciple)——立体选择性反应(Stereoselectivereactions)!14 15 Substituentononebridgeisexoifitisanti(trans)tothelargeroftheothertwobridges;andendoifitissyn(cis)tothelargeroftheothertwobridgesReactantsaligntoproduceendo(ratherthanexo)product(3)内型加成规律(endoadditionrule)16 17 18 例外: 3.可逆性——逆Diels–Alder反应20 4.合成应用构筑六元环的高效合成方法一步反应可形成2个C-C键和0-4个手性中心可发生分子内DA反应21 12:08Wittig反应(1954)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GeorgWittig(1897–1987)22 1.反应机理23 24 制备环外双键:2.合成应用25 26 BASFVitaminA1Synthesis:VitaminA127 28 3.一些重要扩展(1)Wittig–Horner反应(1958)29 MethylMethyl5 :95MethylEthyl10 :90EthylEthyl40 :60IsopropylEthyl90 :10IsopropylIsopropyl95 :5Ratioofalkenes (E :Z)30 锍盐二甲基硫叶立德锍盐二甲亚砜叶立德(2)硫叶立德(SulfurYlide):31 32 1.格氏试剂(GrignardReagents)格氏反应(GrignardReactions)(1900)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R−X+Mg→R−X•−+Mg•+R−X•−→R•+X−X−+Mg•+→XMg•R•+XMg•→RMgX33FrançoisAugusteVictorGrignard(1871-1935) 电子密度分布图:34 2.格氏反应——形成C-C键的重要方法(A)与羰基化合物的反应概略:35 (B)与其他亲电试剂的反应概略:36 (1)与醛酮的亲核加成37 38 工业应用:生产他莫昔芬(Tamoxifen)——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药物Tamoxifen39 (2)与CO2的亲核加成反应——羧酸的制备:40 (3)与腈和亚胺的亲核加成反应——羧酸的制备:41 (4)与酰氯的亲核加成-消除反应42 (5)与酯的亲核加成-消除反应43 44 (6)与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45 烯烃复分解反应(Olefinmetathesis)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YvesChauvinRichardR.SchrockRobertH.Grubbs461971年,肖万详细解释了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机理,说明何种金属化合物能够充当反应中的催化剂。1990年,施罗克首次制备出可有效用于复分解合成法中的金属化合物催化剂。1992年,格拉布研制出一种更好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在空气中很稳定,因此有多种实际用途。 Schrock催化剂(1990)Grubbs催化剂(1992)催化剂:含镍、钨、钌和钼的过渡金属卡宾配合物47 催化机理:48 合成应用大环分子的合成:49 50烯烃复分解反应已被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和化学工业,特别是药物和先进塑料材料的研发。最近,这一反应在天然产物(+)-Angelmarin的对映选择性全合成中得到应用。(+)-Angelmarin是中草药独活中的有效成分之一,1971年Franke小组报道了它的关键中间体E的非对映选择性合成〔见合成路线(一)〕。最近,Coster小组(J.Org.Chem.2009,74,5083)用廉价易得的烯丙基溴代替Franke方法中较贵的3-甲基-3-氯-1-丁炔,合成出中间体G,再用烯烃复分解反应得到D,继而通过对映选择性环氧化等四步反应得到光学纯的(+)-Angelmarin〔见合成路线(二)〕。合成路线(一):合成路线(二):(1)写出中间体B、C和F的结构式。(2)试为合成路线(一)中第二、第三步反应和合成路线(二)中的第二步反应建议合理的反应条件和试剂。(3)试解释合成路线(一)中从D到E转化(即第三步反应)的历程(用反应方程式表示)。(4)合成路线(二)中第二步反应(从F到G的转化)还观察到了一种副产物,它是G的同分异构体,试写出这个副产物的结构式。 51合成路线(一),第二步反应:H2/Lindlar催化剂合成路线(一),第三步反应:加热 52合成路线(二),第二步反应:加热 53交叉偶联反应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Negishi偶联反应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54Ei-ichiNegishi(根岸英一)(1935-) 55 56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Suzuki反应(1979)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57AkiraSuzuki(鈴木章)(1930-) Heck反应(1971)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58RichardFredHeck(1931-) 59 逆合成分析法RetrosyntheticAnalysisTheNoblePrizein1990E.J.Corey(1928-) 1.RetrosyntheticanalysisInthisprocedurethetargetmoleculeistransformedprogressivelyintosimplerstructuresbydisconnectingselectedcarbon-carbonbonds.Thesedisconnectionsrestontransforms,whicharethereverseofplausiblesyntheticconstructions.Eachsimplerstructure,sogenerated,becomesthestartingpointforfurtherdisconnections,leadingtoabranchedsetofinterrelatedintermediates.Aretrosynthetictransformisdepictedbythe=>symbol,asshowninnextslide.Onceacompleteanalysishasbeenconducted,thedesiredsynthesismaybecarriedoutbyapplicationofthereactionsunderlyingthetransforms. SynthonEquivalentDisconnectionrestontransforms SynthonEquivalentPolarInversion PolarInversion Symbol FunctionalGrouptransforms 2.DisconnectiononTMswithoutFG——addingFG 3.DisconnectiononTMswithmonoFGApplicationofMalonicester 80%99%80% 酮式烯醇式ApplicationofEthylAcetoacetatepKa=11 ApplicationofEpoxycompounds DisconnectiononCyclohexene Birch还原 4.DisconnectiononBifunctionalgroups(1),-unsaturatedcompounds (2),-unsaturatedcarboxylicacid (3)-Hydroxyester (4)1,3-bicarbonyl (5)1,4-bicarbonyl (6)1,5-bicarbonyl——迈克尔(Michael)加成反应 (7)1,6-bicarbonyl Birch还原 4.Rearrangment 嚬哪醇重排: 5.Examples AsynthesisofN-ethyl-2-aminomethylspiro[3.3]heptanefromstartingcompoundshavingnomorethanthreecontiguouscarbonatomsisrequired. Asynthesisof2,7-dimethyl-4-octanonefromstartingcompoundshavingnomorethanfourcontiguouscarbonatomsisrequired. Asynthesisof1,4,6--trimethylnaphthalenefrompara-xyleneandotherstartingcompoundshavingnomorethanfourcontiguouscarbonatomsisrequired. Asynthesisof2-acetyl-2-methylbicyclo[2.2.2]octanefromcyclohexeneandotherstartingcompoundshavingnomorethanfourcontiguouscarbonatomsis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