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鲁班和橹板.doc 5页

  • 19.00 KB
  • 2022-06-16 12:16:43 发布

23、鲁班和橹板.doc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的意思。   3.通过朗读体会鲁班爱观察、勤思考、能创造的优秀品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读比较,导入课题。  1.(出示鲁班人物像)有谁知道,他是谁?(板书:鲁班,生自读。)简介鲁班:鲁班是建筑行业的祖师爷,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发明家,他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造福人类,被誉为“中国科技发明之父”。  2、(板书:橹板,生自读。)看图:那人是艄公,手上握的就是橹板。  3、把上面两个词读一读,比一比,看看你会发现什么?(与前一个字字音相同,字形不同。)  4、(在板书中添加一个“和”,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老师梳理学生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的学习目标。(1)鲁班为什么要发明橹板?(2)鲁班是怎样发明橹板的?(3)橹板是什么样子的?(4)它有什么好处?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轻声读,也可以加上动作读,还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三、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词语)学生自由练读。lǔbānlǔbǎndīngzhemòmòdejiàshǐjiǎopǔ鲁班橹板 盯着默默地驾驶脚蹼huáxíngmùgùnchuánweǐbōshuǐ滑 行木棍船 尾拨水2、开火车领读,正音。3、出示相关句子,读好长句:一天,鲁班坐船回家,看到老艄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驾驶起来∕感到省力呢?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摇船的工具∕叫做“橹板”。感悟句中停顿;指名读;齐读。4、指名分段比赛朗读课文。师生评议。四、默读课文,思考:鲁班怎么想到要造橹板的?五、学习第一自然段:1、鲁班为什么要发明橹板呢?(生读第一、二自然段。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感受老艄公的“十分吃力”和“累得满头大汗”。)2、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出示第一自然段文字)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老艄公很吃力?(指导读好这些词:十分吃力、满头大汗。)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看谁能读出老艄公的吃力来?六、学习生字:学习生字:板、力、等、前、忽、安、身、往、等。(过程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鲁班和橹板》。老师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生字的掌握情况。2、(出示生字)身、前、等。指名读。写这三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学生在作业纸上临写)投影展示评价。3、生字都认识了,那老师考考你会不会运用呢?选字填空:(一人在电脑上演示,其余在作业纸上完成)刀力已己住往吃()剪()自()()经 ()处来()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鲁班为什么要发明橹板吗?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老艄公的吃力来。二、精读感悟:(一)第二自然段:1、过渡:老艄公这么辛苦和劳累,鲁班真想帮帮他呀!此时,他在想些什么呢?2、小声读读第二自然段,画出鲁班所思考的问题。3、指名读。指导学生抓住“好办法”和“省力”这两个词,读好这句问话。(点明“好办法”的关键就是“省力”。)4、鲁班在动脑筋呢,咱们不要打扰他,轻轻地读好这一句。(二)第四自然段:1、过渡:后来,鲁班想出“好办法”了吗?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你的?2、自由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看看鲁班想出的“好办法”是什么呢?(发明了一种摇船的工具叫做“橹板”)3、那么橹板又是什么样子的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四自然段,看看鲁班制作的橹板是什么样子的,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看明白之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来动手试试,用油泥照鲁班的方法来做一块“橹板”,比比谁做得像。(教师在课堂上动手剪出“橹板”的形状,贴在黑板上。)3、(四人小组评议)推荐组内谁做得最好,并请制作者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其实鲁班制作橹板的思路也是这样的,只不过他的材料是“一根粗木棍”。让我们来一齐读读课文的这一部分。(三)第三自然段:1、过渡:鲁班为什么把橹板造成这个样子呢?他是受到什么的启发呢?(小鸭子)瞧,这儿就有几只可爱的小鸭子!你们瞧,鸭子嘎嘎叫着跳下水,它们在干什么呀?(它们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你觉得它们游得怎么样? 2、让我们看看课文里是怎么写的。(指名读第三自然段)3、你觉得哪几个词特别能表现出小鸭子们游水很快活,很轻松?(指导读好词语“扑通扑通”和“轻快地”)各人自己试读,指名读,评议。那么鸭子是怎样游水的呢?3.小鸭子游水多么轻松快活呀!你想做快活的小鸭子吗?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鸭子游水的动作吧!(学生可以离开位置学小鸭子游泳,由一位小朋友带领大家做动作,通过肢体语言理解鸭子用脚蹼拨水的样子.)4、小鸭子们,你们刚才快乐吗?你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就让咱们一起来做做快乐的小鸭子吧!眼睛看着大屏幕,边做动作,边齐读。5、大家读得很好。现在你知道鸭子游水靠的是什么吗?(出示纸剪成的“鸭蹼”,贴在“橹板”的前面,中间画上箭头。)(四)回归重点段落——第四自然段:1、谈话:(指着黑板上的贴图)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知道鲁班为什么要把橹板做成这个样子了吗?让我们再回到课文第四自然段,读读第二句话,谁能回答老师的这个问题?2、这样的摇船工具管用吗?你从哪里知道的?(指名读)“老艄公拿去安在船尾”,你能不能把这个“安”换成另一个词,意思不变?3、哎呀,老艄公用竹篙撑了大半辈子船,又辛苦又劳累,现在有了这样好使的摇船工具,心情会怎样?你从哪个字能看出来?(嗬)你觉得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这个词呢?(高兴、惊喜)(指名按自己的想法来读好这个词)谁再来高兴地读一读这句话?4、说话训练:想象一下,此时的老艄公会怎么想,怎么说呢?(五)第五自然段:1、谈话:后来呀,人们就把这种摇船的工具叫做“橹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种工具是鲁班发明的,人们为了纪念鲁班,表达感谢,就把这种像板子一样的摇船工具叫做“橹板”。)2、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谢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三、总结课文:1、其实,那么多人看见过鸭子游水,为什么只有鲁班想到了发明橹板呢?(板书:细心观察,多动脑动手)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鲁班“细心观察”“爱动脑筋”呢?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知道知道鲁班还发明了什么?(锯子、钻、刨子、凿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石磨、云梯、古代的锁等等)3、总结谈话:其实鲁班发明的这些东西都是从生活中一些细小的地方受到启发的。那些在常人的眼里再平常不过的现象能引发鲁班的思考,然后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进行创造发明,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因此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五:课外作业:课后你还可以做这样几件事:出示:爱讲故事的你……(可以去听听长辈讲讲鲁班发明创造的其它小故事,然后来讲给大家听。)爱搜集资料的你……(可以去搜集古今中外有关发明创造的故事。)爱创造的你……(可以把你从生活中受到的启发用小制作的方式表现出来,没准你就是未来的发明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