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50 KB
- 2022-06-16 12:14:5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9春浙教版语文四上《李时珍》作者简介李时珍,字东壁,晚年号濒湖山人。公元1518─1593年(明正德十三年─万历二十一年),明代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在医药学方面的巨大贡献,近四百年来,一直为国内外人士所称颂。他的名著《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总结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知识和经验的巨著,而且也是一部具备了初期植物形态分类学内容的伟大著作。 李时珍出身于世代业医的家庭。祖父和父亲李言闻都是热心替人诊治疾病的医生。由于受家庭和环境的影响,时珍自小就爱好和熟悉草木虫鱼的学问。他聪明好学,很小的时候,就能够把大段难懂的《释鸟》、《释兽》等文章背诵如流。 李时珍虽然自年轻时候起,就热爱医学,但也确实看到官僚、乡绅、豪商,轻视、欺侮他父亲的情景,加上他父亲的压力,最初也曾想通过科举,实现他父亲对他的期望。但是通过三次去省城武昌应试失败之后,便决心按照自己的意愿──学医,并从医药学方面求得发展──开始走自己的道路。 在李时珍的决心请求和保证面前,父亲同意了。从此,开始了他的医生生涯。在以后的年月中,他一方面刻苦钻研古人的医药学著作,一方面行医看病。由于他酷爱医学,勤奋好学,勇于实践,因此,在医学上的才华很快就显示出来了,很多疑难病症,经他治疗,大都能很快的得到解决。因为他医术精湛,在公元1556年(明嘉靖三十五年),被荐送到北京太医院。但在太医院他却没有受到应得的重视,官职很低,然而却使他有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场所。在那里,他阅读和见识了不少在别的地方不能看到的书籍和药物。在太医院工作了约一年时间,他就托病辞职了。 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左右,李时珍回到蕲州,至此,完全摆脱了官员生活,专心致志于《本草纲目》的编写工作和为群众医治疾病。 1593(明万历二十一年),这位为我国医药学贡献了毕生精力的伟大中医药学家与世长辞了。李时珍死后,埋葬在蕲州瓦硝坝故居不远的雨湖南岸,近四百年时间了,他的墓址仍然尚在。
李时珍把他一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医药学事业。他除了为群众医治疾病之外,主要集中的体现在他的著作里。尤其是《本草纲目》之中。他通过亲身的医疗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前代医药学家的辉煌业绩,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在理论上、观察上的缺点、错误,尤其是历代药物学著作“本草学”的很多缺点、错误。他认为如果对药物的解释混乱和分类失宜,就很容易把医生带到错误的道路上去。他在父亲的赞同下,立志把旧的“本草”,加以补充、整理。 “本草学”从《神农本草经》起,一直到宋朝唐慎微编着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止,可以说是紧紧地衔接着前进的。但在《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之后,却没有大的发展,他便决定以《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基础,把古人漏掉的,或没有发现的,以及经群众实践用之有效的药物补充进去,使天地万物能充分的得到应用。当时李时珍才只有二十几岁,学识和经验虽然已逐渐丰富,但与他的雄心宏愿远远不相适应,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理想,据传他曾“读书十年,不出户庭”。 1552年(明嘉靖三十一年)李时珍三十五岁时,他在经过长时间准备之后,开始了《本草纲目》的写作。在编写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地区,以及牛首山、摄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种书籍八百多种,历时二十七年,终于在他六十一岁那年(1578年)写成。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 李时珍治学严谨,在《本草纲目》写成后,为了把这部书编写得更充实、更完备,又用了十多年时间,做过三次大的修改,每次修改,几乎都是推翻成稿,重新编写,直到大约1590年左右开始刊刻为止。 李时珍在治学上不畏强权,敢于坚持真理。在1545年前后,皇帝朱厚熜,不理朝政,妄想成仙,整天和一些方士鬼混,在宫中设立坛醮和炼金所,梦想炼成“不死之药”。在此影响下,各地方士的活动非常猖獗,炼制丹药的风气极为流行,使不少人竟然认真地服起丹药来。李时珍站在医生的立场上,实在看不下去,便冒着违犯统治者意志的危险,毫不掩饰的列举事实,把服食丹药的害处,讲给群众,使大家明白:方士的话不符合医药学的科学道理,食服丹药是愚昧的自杀道路。为了教育后人,他还把这些认识和思想写进了他的著作。
坚持实事求是,重视调查研究,是李时珍治学精神的又一突出表现。他在研究工作中,遇到问题,总是看了又看,听了再听,不断思索,尽最大限度地去直接调查了解。他开始写《白花蛇传》的时候,最初在药贩子那里找材料,但当他知道贩子所收的蛇,不全是真品时,就亲自多次跑到出蛇的龙峰山去观察了解,结果他不仅很清楚地看到了白花蛇的形状,活动规律,而且,还了解到了有关白花蛇的炮制方法等。为了证实陶弘景说的“穿山甲能水陆两栖,白天到岸上把鳞张开引蚂蚁爬来,引来后闭上鳞跳入水中,让蚂蚁浮在水面,然后吞掉”这幺一句话,他不知花费了多少个日日夜夜,蹲在穿山甲出没的地方,进行其生态活动的调查,并亲自解剖了一只穿山甲,发现它的胃很大,胃里确实有一升多蚂蚁,证明它确是食蚁动物,但食蚁的方式与前说不同,是搔开蚁穴舐食蚁类的,纠正了前书的错误。为了研究清楚专供皇帝服用的“仙果”到底是什幺东西,他冒着杀头之罪,前往均州(今湖北省均县),采摘样品,亲口尝试,证实所谓“仙果”不过是仅具有生津止渴作用的普通椰梅。正因为他非常重视调查研究,看重第一手资料,因而使他的著作具有很高的科学性。 李时珍在艰巨的研究工作中,不仅“无书不读”,涉猎诸家,而且,深入群众“采访四方”,农民、渔夫、猎人、樵夫,既是他的朋友,又是他的老师,他向捕鱼的请教鸬鸶的生育方法和鱼狗子的穴居情况。他研究萍、苹、、的形态差别,农民们便把他们所知道的标本都采集来供他看。 其主要著作有: 1.《本草纲目》:成书于公元1578年(明万历六年),全书共52卷,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374种为历代本草所不曾记载过的),附图1000余幅。他废除了古老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而以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体附着物等十六部门、六十类,对所载药物一一作了详细介绍。对每味药物,都尽可能地阐述了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方剂配伍等,全书还附各类方剂11096则。《本草纲目》大约从1590年由金陵(南京)书商胡承龙开始刻印刊行以来,至今已有六十多种版本。在国外也被译成日、英、法、德、俄、朝鲜、拉丁等多种文字出版。 2.《濒湖脉学》:成书于公元1564年(明嘉靖四十三年),一卷。论述脉象27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以七言歌括的形式,作了较详尽的介绍。 李时珍一生著作很多,在医药学方面,除上述《本草纲目》、《濒湖脉学》之外,还有《奇经八脉考》一卷(1572
年成书)、《食物本草》二十二卷、《集简方》、《白花蛇传》、《五脏图论》、《命门考》、《命门三焦客难》、《濒湖医案》等书。附送:2019春浙教版语文四上《熟能生巧》word教案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10个词语的意思。 2.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 3.能正确地默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4.懂得要掌握任何一种本领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默读课文,回答课后第1题。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解释成语,揭示课题。 (1)说说这篇课文是讲什么的。(讲“熟能生巧”的道理) (2)谁能说说“熟能生巧”中的“熟”“生”“巧”分别是什么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二、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思考: ①课文是用什么来说明这个道理的?(用故事的形式来说明道理的。) ②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几个?主人公是谁?故事的主要内容讲什么? (2)同桌讨论思考题①、②。 (3)请差、中、好三位同学分别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默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完成作业:
①划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②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2)自学交流,教师点拨。 ①读生字卡片,重在正音。几个容易读错的宇:翁(读wēng,不读wōng),嗖(读sōu,不读shōu),沾(读zhān,不读zàn),啧(读zé,不读zhé) ②按顺序出示10个新词,请学生自愿站起来读一遍,然后说说这些词的意思。一个学生一次说一个词,其余学生认真听,然后对前面同学的解释进行评议。 ③让同桌同学互改作业本1、2、3题。 四、讲读第1、2、3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课文后第1大题的第 小题:从哪里看出武士箭术很好?围观的人和卖油翁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分别在书上划出表示围观的人和卖油翁的态度的句子,完成下面表格的上半部分。(表格要事先印好。) 谁有什么本领怎么议论 围观的人武士卖抽翁 射箭武士 卖油老翁 (2)交流。 按照下面格式,用一段话说说自己填的内容。 有一位武土能。围观的人看后。武士自以为。而卖油翁,却说。 (3)练习反问语气的读法。 ①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武士自以为“很了不起”?(第3自然段) ②用反问的语气读这一自然段。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每个字写3遍。 (2)(作业本)第4题。第2课时 一、复习。
(1)读生字、新词,说说词义。交流(作业本)第4题。 (2)说说上节课在表格上填写的内容。 二、默读第4、5自然段。 (1)带着课文后第1题第(2)小题的问题,默读第4、5自然段,完成表格(见第1课时)后半部分。 (2)互相交流。按照提供的格式(见第1课时)说说可填的内容。 三、默读全文,划出描写武士和卖油翁动作非常热练的句子。 (1)自读自划。 (2)小组交流。 (3)课堂交流。请一两位学生表演一下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的整个过程。比一比,看谁学得像。 (4)集体读表示两人动作的句子。 四、完成《作业本》第5、6、7题。 五、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1)讨论:射箭武土和卖油翁各自的“绝活”是怎么获得的?(长期的练习) (2)谁能举出一个热能生巧的事例?(教师点撮:我们学过的课文里有这样的例子吗?我们班级里、学校里有许多小能手,他们的本领是怎么来的?我们自己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六、选做作业:把一个熟练动作的完成过程写下来。教师可 表演一个动作过程(如穿针引线的一系列动作,开始写毛笔字前的一系列动作),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鼓励学生口头描述,最后写到《作文本》上。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7页共7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李时珍 4教案 浙教版
-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李时珍夜宿古寺 2教案 苏教版
-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李时珍 1教案 浙教版
-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4《李时珍》教案1 浙教版
-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4《李时珍》教案4 浙教版
-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苏教版
- 2019春浙教版语文四上《李时珍》word教学反思2
- 17《李时珍夜宿古寺》导学案表格式教案设计
- 2019春浙教版语文四上《李时珍》word教案5
-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4《李时珍》教案5 浙教版
-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4《李时珍》教案3 浙教版
- 2019-2020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2
- 2019-2020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2》WORD版教案
-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李时珍2教案 北师大版
-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2 苏教版
- “李时珍”阅读答案及翻译
- 2019秋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时测评17李时珍夜宿古寺苏教版
-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17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苏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