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50 KB
  • 2022-06-16 12:14:50 发布

2019-2020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2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9-2020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本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的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设计意图:  本文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根据教材特点,由“夜宿”切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点;根据故事中人物“夜宿”的语言、行动,来感受精神品格,让学生自主体验;联系作品表现时间推移的巧妙手法,引导学生联系故事情节,思想内容,加深理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词,掌握并列式词语的结构特点。2、感受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教    法:情境式    启发式    读悟式学    法:自主   合作   探究教学准备: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李时珍,了解各种中草药,以及这些中草药的药效。    2、远程教育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教学目标: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畅谈。3、今天我们就要阅读一则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 “宿”是个生字,它在这儿是什么意思?那么,课题是什么意思呢?你能根据课题推想到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呢?二、质疑1、指名学生朗读课题2、读了这个课题以后,你有什么疑问呢?请学生回答。3、请学生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李时珍晚上寄宿在古寺中。三、初读课文1、学生分小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你从课文中了解到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2、学生分小节读课文。3、课件出示词语: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枯枝杂草   长年累月    解暑消热(1)请一位同学准确读一遍。(2)能不能结合课文或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教师指导从并列式结构的词语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此语意思)(3)有没有发现,这些词语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并列式词语)(4)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能再说几个吗?(开天辟地、桃红柳绿等)(5)这些词语简洁凝练,富有表现力,在读课文的时候,我们要抓住这样的词语仔细领会。 (6)齐读词语。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对于难读的词语,请学生多读两遍3、交流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能够解决的,马上师生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到下节课的教学中。五、理清文章的主要段落大意六、朗读课文七、生字教学八、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完成习字册的上的作业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教学目标:精读课文,通过重要段落,分析体会人物形象感知人物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16、李时珍夜宿古寺 2、读了这个课题,我们的脑海中不禁闪现出这样一个问题: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呢?请小朋友赶紧拿起课文,到课文的第一、小节中去找找答案,看看你有什么发现?二、教学课文第一、二节1、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一、二节2、你知道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原因吗?指名学生交流。(因为他们一心想赶路,错过了客店)3、从这一点中,你体会到什么?4、从这两小节中,你还知道李时珍师徒察访药材怎么样?(让学生联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几个月”来自由交流交流)5、是啊,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没有减缓李时珍师徒前进的脚步,为了赶路,他们错过了客店,这就是李时珍夜宿古寺的主要原因。6、齐读第一、二节三、学习课文三、四节1、是的,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的荒野上,李时珍师徒焦急地走着,突然前方的树丛中隐约出现了房屋的轮廓,走近前一看,哦!是一座—“古寺”(生答。出示古寺的图片)2、小朋友,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啊?请你细细读读课文第四节,将描写古寺的相关语句画出来!3、学生朗读,做标记4、交流: 一座破败的古寺、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5、读了这几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古寺的条件非常的差,很久没有人来了,很危险等等)6、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吗?7、读好这句话“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厚厚的蜘蛛网。”四、分析课文5-12节1、为了察访药材,为了修好《本草》,这些对李时珍来说已经算不得什么了!师徒俩毅然决定在古寺中寄宿一夜!2、小朋友,请你自己读读课文5-12节,去看看一下李时珍在古寺的生活,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旁边简单地做做批注。3、学生认真读课文,在有感触的地方做上批注。4、交流:非常仔细●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若有所悟。● 出示两中药材的图片,请学生看●抓住李时珍的动作来说说体会●朗读体会非常爱劳动人民●抓住李时珍的语言来体会a. 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笑”字,让学生联系课文的前前后后,说说这种真的苦不苦?) b. “恩,长年累月地------值得的。”(两组对比,住在破庙里和住在家里,万民得福和自己吃苦,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c. “庞宪,趁着大好-----记下来吧。”(放弃自己休息,在月光下记录)出示他在月光下记录的图片,你想对他说写什么?5、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但李时珍还在认真辨别着,记录着。五、拓展说话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这个故事(朗读课题),仅仅是发生在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中的一个故事,你还了解他的哪些故事?(指名一两个学生说)2、正是由于李时珍这种不畏艰辛,认真踏实的作风,才发现了很多有用的中药,例如课文讲到的:忍冬花初开时,-----消暑解寒。胭脂草------治虫咬伤。刀豆子-----治呃逆。鸡肠草------3、你还知道哪些中药?说说它的药效!4、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出示图片),此时,瞻仰着他的象,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六、总结课文 让我们永远记着这位为了人民,行程一万余里,倾注毕生心血和精力,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完成医学著作《本草纲目》的李时珍(齐读)!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巩固练习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组词肯(     )徒(     )拢(     )著(     )啃(     )陡(     )庞(     )煮(     )二、划去不正确的读音或字。涎( xiányán )滑 胭( yīnyān )脂 (长 常)年累月生嚼( jiáojué ) 长年累(lěilèi)月 (察 查)访民情三、课文填空。1、李时珍( )代( )学家,著有( )。是一个( )、工作( )的人。2、“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 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分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1)、文中“两种草”指( )和( ),它们的( )相似,()不同。2)、“若有所悟”指( ),文中指李时珍悟到( )。3)、文中有两处省略号,前一个表示( ),后一个表示()。4)、面对不确切的草药,李时珍不仅要细看,更要品尝,体现他( )的工作态度。四、课内阅读读句子,完成练习。1.“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都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从    、     、     、等表现环境恶劣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李时珍            的精神。2.“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这句话是    说的,他的话中有两处对比,一是把     和       对比,强调    苦多了;二是把    和个人吃苦对比,强调吃苦值得,从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出他     的高贵品质。3.它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这几句话主要写李时珍         这个过程是危险的,他这么做为的是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他             。   五、拓展练习(以心开头的成语)心花怒放    心甘情愿    心灰意冷     心服口服心平气和    心领神会    心安理得     心烦意乱板书设计: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为什么住古寺  怎样的古寺        在古寺做什么   一心赶路          破败       生火烧水啃干粮   察访药材               就着月光记载不怕吃苦   严谨认真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3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 授课时间:课文50课时古诗诵读18课时自由阅读10课时综合性学习14课时习作14课时回顾拓展10课时机动时间18课时总计 134课时授课教师:先锋联校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一、课程目标: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活动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继续学习350个生字,(会书写230个)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有勤查字典,主动识字,了解字义,认清字形的习惯。2、学习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举例、查字典、近义词替代、反义词转换、联系上下文)重点练习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了解词语的正确搭配,尝试运用教材中部分理解积累的词语。3、学习圈画句中的关键词,学习抓句中关键词提出问题;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能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了解比喻、拟人和反问等修辞手法,感受它们的表达效果。学习本册教材中出现的常用句式,继续积累句子,部分句子能学习运用。4、知道承接、总分、概括与具体、并列等段落结构(自然段)。学习用摘录关键词句,根据一定的提示等方法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承接、时间变化、地点转换、总分),初步认识逻辑段。5、能围绕一个意思用总分(或概括与具体)的方法写段;能用上表示时间先后的连接词按做某件事的先后顺序把一段话写清楚,写连贯;学习根据单幅图展开合理想象,写清楚一件事情;能用日记经常记录自己感兴趣的的生活内容,做到语句通顺连贯,意思清楚,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6、能熟记教材规定的名句,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部分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段落。7、能主动根据要求查找相关的资料,学习对资料进行整理;有课外阅读的兴趣,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8、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表达和交流的需要写作。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课内习作8次,6次小练笔,40分钟能完成400字左右的习作。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9、乐于与人交流,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能认真倾听,能抓住要点,并简要转述;能根据交流的主题、对象和场合,结合自己了解的材料、思考,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表达意思清楚,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在交际中尊重、理解对方,注意语言美。10、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通过读懂课文内容、联系生活、搜集资料等方式感悟人生的哲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感受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进一步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对周围对自己有帮助的人怀有感激之情。二、课程内容:单元序号单元专题课文题目教学内容学习目标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写景抒情(秋天)1老师,您好!能抓住“崇高”、“美好”等词,通过朗读来感受作者对教师的尊重与热爱。1.扎实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达到会读、会写、会正确运用。2.牢固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语和成语,能理解它们的基本意思,并能够正确书写。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熟练背诵课文要求的部分,而且会正确默写。4.能够理解本单元两首古诗的意思及诗中重点字词的含义,领悟诗的意境及思想感情。能够借助语境,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5.学会开拓思维,发挥想象,较好地完成本单元的习作。22但愿人长久正确把握苏轼的内心变化,来体会作者对人世间美好情感的向往33古诗两首通过朗读,感受古诗的意境美24秋天能将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美妙的秋景图2第二单元热爱祖国5我给江主席献花紧扣“献花”深刻体会香港同胞期盼团圆的激动之情1.扎实掌握本单元的生字37个生字,认识31个生字,达到会读、会写、会正确运用。2.牢固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语和成语,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词义,能用有关的词语造句。能体会字里行间反映的人物情感。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并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背诵诗句和成语。3 4.拓展与课文、练习相关的内容,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通过搜集、整理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爱国故事,受到一定的熏陶。5.能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长处,并练习有条理的表达,较好地完成习作。6天安门广场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社会信息和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7徐悲鸿励志学画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学习“总——分——总”的构段方式38虎门销烟抓信“壮”字,感觉销烟场面的气势,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2第三单元自然风光9泉城借助阅读提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在交流中以一处名泉为重点,品读出作者介绍的方法。然后举一反三,迁移感悟其他名泉的特点。1.认识“剔、啸”等23个生字,会写会用“济、著”等39个生字。2.理解本单元的新词,并注意积累,能读读写写课文后面的32个词语,会读读背背练习中8个成语和5条歇后语。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泉城》全文、《九寨沟》的3、4、5自然段,《田园诗情》中喜欢的段落。 4.领悟课文内容,感受风景名胜的美丽,认识课文语言的表达特点和写作方法。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片段描写。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用恰到好处的语句真诚地赞美别人,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5.能按习作要求,选择自己想说心里话的对象,写清自己想要说的内容,注意书信格式,详略得当。210九寨沟欣赏九寨沟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有趣的异兽珍禽,解读文中优美词语和精彩语段,有效内化并积累。211田园诗情凭借文本的优美语言感受宁静悠闲的荷兰牧场景观。212桂花雨一边读一边结合课文插图想象摇花乐的情景,和作者分享童年的欢乐2第四单元神话寓言13开天辟地让学生通过各种读的形式找出盘古关键的动作和世间的变化的词语,从细节中体会盘古精神1.学会本单元29个生字,绿线内的1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结成的词语。2.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来深入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语言优美、结构清楚的特点。  3.让学生学会分析课文脉络,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掌握按照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组织语言,完成习作。  4.教会学生分析比较人物性格特点,理解人物语言、动作、表情在文中的作用。  5.指导学生分析词语的含义,区分词语用法。  6.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话,学习寓言、神话的故事叙述方法。314普罗米修斯盗火在教学中对比盗火之前和获得火种之后的人间景象,让学生深入了解盗火的重要作用及普罗米修斯的伟大。215一路花香2 通过让学生读课文,来明白寓言所阐述的道理。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第五单元“走向成功”16说勤奋抓住中心句,借助阅读提示,先引导学生细致地研读司马光勤学的事例;然后学法迁移,学生自主研读童第周勤学的事例;最后在对比研读中,进一步明白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1.认识“鉴、剥”等21个二类生字,会读会写“遍、款”等38个生字。2.理解本单元的新词,会读、会写、会运用课文后面的30个词语,会读、会背练习中8个成语和1条名言。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会复述课文内容。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的意思,理解引号的作用。4.能结合文本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5.能主动帮助遇到难题的同学出注意,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好习惯。6.能按习作要求,用“自述的形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217李时珍夜宿古寺以“吃点苦”这个词语为发散点,总揽全篇,上串下联,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写批注。以“万民造福”这个关键词,将李时珍的伟大品格放大、定格!218维生素C的故事引导学生循着哥伦布心情的变化“沉重——痛苦——沉重——惊喜”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感知维生素C发现的过程。2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知互联网的奇妙主要表现在大、快、多的特点。220诚实与信任1.认识“驱、陌”等11个生字,会写会用“诚、障”等29个生字。2.理解本单元的新词,并注意积累,能读好、默写好课文后面的28个词语,会读读2 第六单元诚实守信分角色朗读对话,通过语速和语调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受到感染和熏陶,并内化课文的语言。背背练习中8个成语和5条短语。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读好《诚实与信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会背诵《珍珠鸟》最后四个自然段,讲讲、演演《九色鹿》的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从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的交往过程,领悟诚实、信任、和睦、信用的价值,明白做人的道理,学会与人、与动物和睦相处。5.感受课文语言朴实、情真的特点,练习分角色演一演;模仿着写好一种动的外形和活动特点。6.认真听老师介绍,复述核潜艇的知识;搜集现代兵器资料,选择其中一方面有条理地向同学作具体介绍。7.展开想象的翅膀,挑选一两个卡通人物,重新编个故事,注意突出卡通人物的个性。做到想象丰富、合理,故事生动有趣,有一定的意义。21珍珠鸟探究“信赖”的过程及缘由,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222九色鹿自主阅读,认识调达前后两副截然不同的嘴脸,分角色演一演,深刻领会恪守信用的道理。1第七单元写景抒情23雾凇1、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2、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传扬名族文化,了解对联特征,学会对对联,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文章蕴含的内容。324春联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2、2 通过朗读感受音律美,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25古诗两首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2、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那种孤傲的心境。2三、实施建议(一)课程资源的开发1、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的条件,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如利用工具书、其他图书、演讲会、辩论会、广播电视等进行语文学习。2、挖掘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人文、任务活动等资源进行语文学习。(二)教学实施1、围绕专题,重点训练教材继续按人文专题组织单元,但每个单元都有读写训练的重点。课程实施中,在教学每一个单元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学习重点联系起来。人文专题,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读写训练,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应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2、敢于放手,凸现自主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如布置学生课前自学,课堂上提示学生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亲历阅读过程,得出结论,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重视方法的总结。3、重视读书,培养语感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读书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以悟促读,以读促悟,引导学生读出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或作者的立场,读出自己的感受。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读前提出要求,读后交流感受或质疑问难,逐步提高学生朗读的速度和质量。 4、积累语言,加强练笔继续重视积累,不仅要求学生课堂上多种形式熟读成诵,完成教材规定的读背内容,而且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积累精彩语言。同时,教师要重视由读到写的迁移,可根据教材挖掘读写结合点,进行练笔,如仿写句段、续写课文、写读后感,使学生在练笔中运用积累的词句和表达方法,提高表达水平。四、课程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不仅评价学生个体情况,更注重学生合作探究,对同伴学习的关注、互助的态度。“同伴搭配,学习不累”,教师善于利用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互助学习,以此促进资源共享,培养团体意识,增添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效率。注重日常口头评价,即对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学生表现都给与随机评价。对于更具有实践性的学习领域,如课外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多采用展示性、表现性评价,不仅有张贴、公示等静态形式,更注重动态形式:朗读比赛、读书交流、设置情境交际、参与实际交际、辩论、信件往来等,以此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表现的能力。评价形式多样化。纸笔测试:随堂检测、双单元测试(月测)、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将采用百分制,内容包括听力、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口语交际和习作表达五大板块,更注重测后自我总结反思,即自我评价,以此培养自我改进的积极性和方法。活动评价:根据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内容,准备安排一次主题演讲(《我的理想》)、一次辩论会(《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分项实施:识字写字1、生字表中共有230个生字要求会写。针对四年级学生特点,评价方式为:①书法竞赛,分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改进。②随堂练习。随着课时的进展分别将生字放置在语境中辨析。如组成不同的词,正确运用在不同的句中。小组竞赛,以“对”和“多”者为胜出。③单元、期中、期末纸笔测试,百分制评价。2、本册要求读写记的词语。小组合作对所积累的全部词语进行分类(小组自定分类标准,如按词义分、按词性分、按一般词语和成语分等),小组向全班展示交流。以小组分工是否合理,是否人人积极参与,归类是否合理等作为评价依据。阅读 1、朗读。小组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结对竞赛,要求对每篇课文都尽可能做到正确流利、声情并茂地朗读。同伴互赛,促进学生学习的高效率、学习的积极性。2、背诵。课后要求背诵的篇章或段落尽可能全部会背,以小组为单位,组员给组长背,组长给课代表背,早读时候教师抽背,以督促背。3、默读。教师提供语段篇章,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给予指导性评价。4、课外阅读。重点评价学生在内容概括、文意把握、写法领悟等方面的领悟,。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小组互评、精彩发言者上榜等方式。5、古诗文诵读。主要评价学生记诵积累过程中是否独立思考、是否主动表达、表达是否清晰等。师生共同评价,特别关注后进生。写作重点评价结构是否清晰,表达是否有创意,主要采用口头、书面、展示等形式。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每次活动结束,都要针对学生的表现展开自评和互评,主要评价参与态度、交际方式、表达能力。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19页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