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50 KB
- 2022-06-16 12:14:4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李时珍》3课时精品教案设计教学目标认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行医著书的事迹。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书后问题。3.给第4自然段分层,说说层意和自然段的段意。4.学习生字新词。能力目标: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情感目标: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思想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为重点,培养学生分层和概括层意为难点。教具:1.《本草纲目》书。2.放大的课文插图或幻灯片。学生现状分析及学法指导初步理解——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深刻理解——指导朗读——教学生字词教学体会:教学效果良好,激发了学生的学医热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揭示课题。二、指导预习。要求:三、检查预习情况。四、学习课文1至3自然段。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板书课题。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二、指导预习。要求:1.自由读课文,力求正确。2.读后思考:①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②课文写了李时珍哪些事?三、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分段读。2.说说每一自然段写了些什么。3.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写了李时珍的哪些事?四、学习课文1至3自然段。1.学习第1自然段。指名读,思考、讨论: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理解:明朝医学家药物学家)2.学习第2自然段。自由读并思考:(1)“那时候”指什么时候?李时珍的父亲不愿让儿子再当医生,为什么用“再”字?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让他再当医生?(2)“世代行医”、“救死扶伤”各是什么意思?(3)李时珍为什么会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3.学习第3自然段。轻声读,边读边想:(1)“处处留心”、“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李时珍为什么要这样做?(2)“对症”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古方解决了父亲遇到的疑难病症呢?(3)后来他父亲为什么又同意他学医了?父亲从“不愿”到“同意”说明了什么?五、教学生字词:诊职症效凑六、作业:
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听写词语:诊费职业有效对症疑难病症救死扶伤2.辨析词语:“志愿”“自愿”二、学习课文4—7自然段。1.学习第4自然段。(1)轻声读,思考这节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句与句是怎样联系的?(2)引导学生分层,把联系紧密的句子合并在一起。(3)说说3层意思。(4)理解重点词句。①“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这一句在这儿起什么作用?②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③“完善”是什么意思?怎样的药物书才能算是完善的药物书?④找出描写李时珍想法的句子,这些想法说明了什么?2.学习第5自然段。(1)指导看图,说说图上内容。(2)读读议议:为了重新编写药物书,李时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先划出有关句子,再同桌交流。)(3)指导朗读。①帮助学生定准1、2两句中的重音:轻读“在治病的时候”和重读“亲自”“采药”形成对比,暗示后者难度之大;重读“山高路远”“严寒酷暑”,突出困难之多;重读“走遍了”以及在读两个“不怕”后稍加停顿,突出李时珍不畏艰难的精神之可贵。②后3句让学生边读边体味边定重音,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重读的词语:好几天、饿了、干粮、天黑了、山上、亲口品尝、上万里、千百个、书本上。③齐读这一节,进一步体会李时珍的伟大精神。
3.学习第6至7自然段。(1)齐读。(2)提问:你们有谁见过《本草纲目》这本书?(3)出示《本草纲目》,让学生翻翻(厚薄),看看(图文),掂掂(分量)。(4)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部书怎样?课文中是怎样评价它的?(著名、伟大。)它著名在哪里?为什么说它伟大?(5)讨论后齐读第6、7两段。(6)介绍“出版说明”中的有关内容及第2部药物书《本草纲目拾遗》,告诉学生这本书是清代赵学敏编写,在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后100多年,记载了900多种药物。(7)再问:现在有人正准备编写一部更新更伟大的药物书,同学们知道是谁吗?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意在将理想的种子播进幼小的心田。)三、作业。课文后思考题1、2。第三课时一、朗读课文。二、总结全文。1.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家李时珍,为了解除病人痛苦,立志学医和编写著名药物书《本草纲目》的过程。2.认识李时珍的思想品质。(救死扶伤,为人类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3.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进行具体的示例教学。三、复述课文。(着重复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四、教学生字词:缺载况编酷拜访判纲籍译五、辨析:1.药物药材药方药性药效2.药方良方古方
3.药物书中药书附送:学习目标 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第一课时 出示挂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的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自由说)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板书课题:检阅 自学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认读生字。 3、思考:课文写了队员们的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用笔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检查自学效果,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词,生字。再练习读课文。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a.小组间交流;课文写了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 b.全班交流。相机理解“棘手”。 “棘手”的事指什么事? 能读出这事是怎样“棘手”吗? 练读第2—6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 讨论:为什么孩子们这样为难?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 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下节课我们来讨论这些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
书写生字 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 “席”的笔顺。 “截”的笔顺。 4、抄写词语: 俱乐部博士鸦雀无声截肢队伍 沉默局面真棒羡慕主席台 观众纠正 第二课时 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投影出示两句话: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指名读这两句话。 2、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a.读书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b.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 指导读出博莱克的“棒”。(课文第12段) ◆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的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 指导读课文第7、8、9段,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激情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a.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b.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3、指名读小练笔,评价修改。 拓展延伸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14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检阅》精品教案设计2套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难点: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一、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检阅》,去看一看波兰首都国庆节的那次活动。(齐读课题)2、师:谁来回忆一下波兰首都国庆节的盛况。(学生复习回顾,指名说)课件出示:国庆节到了。多么盛大的节日!多么隆重的检阅!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3、师:我们知道通过检阅台的这么多队伍中,赢得观众赞扬、长时间掌声的是——(学生齐答)儿童队员。.观众是这样说的:板书出示:(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4、师:这个小伙子是谁呢?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学生回答)5、师:为什么观众会说这位左腿截肢的博莱克真棒呢?下面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看看他“棒”在哪里?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找找博莱克参加检阅时情形的段落,读一读。 二、学习12自然段,探究博莱克棒的原因。1、学生找有关的句子,教师巡视指导。2、(1)师: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博莱克。(出示课文插图)图上哪位队员是博莱克?这是一名拄拐的男孩,在参加检阅时,他有怎样的表现?(2)学生回答句子课件出示: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3)①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忘记了拄拐,忘记了自己是个残疾人,此时的博莱克太用心了,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检阅之中,完全忘记了拄拐,忘却了自己!(可谓是全心全意、一心一意、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全力以赴。)②他同全队保持一致---------“保持一致”是什么意思?保持一样。博莱克哪些地方和队员们保持一致?(动作一致、神态一致、目光一致、步伐一致、连速度也一致----)(4)师:博莱克有一头金色的卷发,睁着一双水汪汪的蓝色大眼睛,目不转睛地望着检阅台;左手用力地拄着拐杖,迈着矫健的步伐,和队友们保持着同样的动作,朝气蓬勃地走过检阅台。你们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小伙子?(板书:自信)指名读,读出这份自信。对于左腿截肢的博莱克来说,同全队保持一致容易吗?(不容易)是啊!这对博莱克来说是多么艰难!让我们一起读,读出博莱克的出色、精彩。(齐读)3、师:作为一名截肢的残疾孩子,博莱克骄傲地走在队伍的最前排,代表着千千万万名儿童队员接受国家领导人和外宾的检阅。此时此刻,他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预设:兴奋、紧张、高兴、激动---)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再读。(齐读)那么,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呢?(预设:我一定要好好走,不能给儿童队员丢脸。我一定要把每一步走好。我要为儿童队争光,为国家争光。)
4、师:(图片出示国庆60周年阅兵图片)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学们,这些解放军们步伐一致,雄姿英发,展现了新时代军人的风采。可是你们知道吗?为了这次国庆检阅,他们封闭式训练了差不多一年时间!职业军人走出漂亮整齐的队形尚且要付出如此艰辛的努力,作为一个腿有残疾的孩子,博莱克想与队员们队保持一致,得流下多少汗水,付出多少艰辛!孩子们,静静地想一想,博莱克平时是怎样训练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课件出示说话内容):当博莱克的手掌撑破了皮时,他-------------。当博莱克重重摔倒在地上时,他-------------。当其他队员结束训练离开时,他-------------。当----------------------,他-------------。烈日炎炎,博莱克还在学校的操场上反反复复地训练,累得汗流浃背,腰酸背痛,可他仍然坚持不懈!老师看见了,心疼地说:“——————————————————。”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博莱克还在边走边练,鞋子都不知道被他磨破了多少双,妈妈看见了,说:“——————————————————。”周末,博莱克在茂盛的大树下训练,他跌倒了又爬起来,爬起来再跌倒。但他一直在练习,同学看见了,对他说:“——————————————————。”5、师:看到博莱克这么用心、执着地训练,你们想对他说什么?(预设:博莱克,你真了不起,我佩服你!-------)引导学生评价博莱克:你真棒!你真勇敢!你真坚强!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板书:坚强、勇敢)6、师:你的,我的,大家的,全场观众的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句最简单,最质朴的话——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齐读)三、学习2—9自然段,探究儿童队员棒的原因1、师:博莱克以其出色的表现,赢得这样的称赞是当之无愧的。那么,其他队员呢?作为四肢健全的人,走得好是理所当然的,为什么也得到了称赞?让我们一起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相信大家会找到答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些小伙子在讨论什么事?这是件怎样的事情?划一划相关的词语、句子。2、刚才孩子们读得很用心!儿童队员们在讨论什么?(儿童队员们在讨论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3、师:要不要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件事让大家感到很为难。你们从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受到大家的为难?①从“但是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感受到大家都不愿意说破这件事。因为这是件棘手的事。“棘手”是什么意思?荆棘刺手。说明事情很难办。②从“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感受到大家都在思考这件事。③从第6自然段中感受到。4、指名读。(课件出示: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①师:连续5个问号是够为难的啊!谁能把这份为难之情读出来。(指名读)②孩子们,仔细看看,对于怎么安排博莱克,队员们有几种考虑?以诗歌的形式出现:(3种,劝他不去,把他放在队尾,把他藏在队伍中间。)③师:如果劝他不去,那你的理由是什么?指名回答。(预设:怕博莱克走不好,怕影响集体荣誉。担心博莱克的身体吃不消,训练会更刻苦。因为博莱克是残疾人。---)④如果真的不让博莱克参加,博莱克会怎样?(会伤心、难过、痛苦,甚至会自卑。)
大家愿意让博莱克伤心吗?(不愿意)那我们还在让博莱克参加检阅吧,可是又该把他放在哪里?放在队尾,你们的理由又是什么?(放在队尾,别人就不容易看见他,就不引人注目。)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为什么要把博莱克“藏”起来?你们的理由是?(别人看不见他,就不会影响集体的荣誉。)⑤师:“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你们从这两个问句中感受到什么?(谁都不愿意去和博莱克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害怕博莱克伤心。)其实每个小伙子都在为集体荣誉考虑,都很关爱博莱克,并没有因为他是残疾人而歧视他。(板书:关爱)⑥让我们共同感受这个为难之处吧!齐读第6自然段。5、师: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这是一群多么善良的儿童队员啊!他们既想使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博莱克。这可怎么办呢?谁想到了好主意?(1)指名说,课件出示:队长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队员们!如果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到他,怎么样?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2)师:其实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第一排,队长担心吗?(担心)既然担心,那为什么还让他参加呢?(因为博莱克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是队长对博莱克的-------信任,鼓励,给他信心和力量!其实大家都很-----尊重他!并没有因为他是残疾人而歧视他。(板书:鼓励、尊重)6、师引读第8自然段:队长的主意-----“太棒了-----------儿童队员。”①师:羡慕我们什么呢?(羡慕我们让博莱克走在第一排!羡慕我们是个团结友爱的集体!)②大家同意队长的意见吗?(课件出示第9自然段,齐读)大家脸上露出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7、孩子们,你们说这些小伙子怎么样?(生齐读:这些小伙子真棒!生再读:儿童队员们,你们真棒!)大家的鼓励与关爱让博莱克更加自信、更加坚强!让我们再一次看一看博莱克在队伍中的风采吧!(生齐读12自然段,情绪激昂)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1、师:看着这整齐的队伍,看着这坚强的博莱克,人们怎能不称赞他们呢?(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2、师:博莱克,因为你-----自信、坚强,所以你-----真棒!儿童队员们,因为你们团结友爱,不歧视残疾人,所以你们----真棒!3、师:让我们竖起大拇指大声地说:“博莱克,你真棒!儿童队员们,你们真棒!”4、总结:同学们,这次检阅,不但检阅了儿童队员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板书检阅
这个小伙子真棒!自信、坚强、勇敢这些小伙子真棒!关爱、鼓励、尊重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11页共11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李时珍 2一课一练(无答案) 浙教版
-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李时珍 1一课一练(无答案) 浙教版
-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时测评17李时珍夜宿古寺苏教版
- 2019春三年级语文下册《李时珍》随堂练习 北师大版
- 2019春四年级语文上册《李时珍》练习题1 浙教版
- 2019春四年级语文上册《李时珍》练习题2 浙教版
- 李时珍食品疗法150条
-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李时珍教案 人教版
-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李时珍 2教学反思 人教版
- 2019-2020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下《李时珍》三课时教学设计
-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李时珍 2教学反思 浙教版
-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李时珍 1教学反思 浙教版
- 李时珍夜宿山寺第二课时
- 李时珍夜宿山寺教学详案
- 2019-2020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3
- 《李时珍》备课笔记-1
- 《李时珍》备课笔记
- 17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