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00 KB
  • 2022-06-16 12:14:44 发布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李时珍教案 人教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李时珍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学习李时珍为了能够解除病人痛苦,不畏艰险,坚持实践,行医著书的高尚精神。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珍贵”“记载”“解除”“拜访”“流传”“救死扶伤”“疑难病症”“严寒酷暑”等词语。3.给课文第4自然段分层次。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写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部分;练习给自然段分层次。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范读课文。今天我们学习第25课《李时珍》,那么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听老师将课文读一遍。教师范读课文。(二)学习生字词。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检查学习情况。编提醒学生注意读音。拜、籍提醒学生注意字形。有关词语解释: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辈辈。诊费看病所收的费用。救死扶伤救活快要死的人,扶助受伤的人。疑难病症指病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对症针对病情。记载把材料写下来。完善完美。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品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流传传下去,传开去。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三)指导分段。1.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的哪两件事?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讲的?2.课文可分为几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李时珍跟父亲学医。第三段(第4—7自然段):讲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四)作业。抄写词语。第二课时(一)讲读第一段。1.指名读第1自然段。2.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3.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什么样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才能被称为伟大的呢?4.齐读。(二)讲读第二段。1.男女生分读第2、3自然段。2.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意让儿子当医生,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 3.李时珍为什么要立志学医?4.李时珍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对症的古方?想象一下李时珍是怎样“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药方的。5.李时珍的父亲是不是仅仅因为李时珍说出了一张古方而同意他学医的呢?(主要是被李时珍坚定的决心和刻苦好学的精神所感动,才同意他学医。)(三)讲读第三段。1.四排学生分排朗读。2.学习第4自然段。①默读第4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几层?分层的依据是什么?②这一自然段的第1句起什么作用?③李时珍发现旧药物书有什么缺点?(引导学生归纳出“不全”、“不详”、“不对”。)④李时珍决心重新编书的原因是什么?⑤齐读第4自然段。(四)作业。第三课时(一)齐读第1—4自然段。(二)继续讲读第三段。1.学习第5自然段。①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编书做了哪些准备工作?②哪句话概括了这一自然段的内容?③李时珍亲自采药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④李时珍为什么要亲自品尝药材?这样做有什么危险?⑤李时珍为什么要请教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⑥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2.学习第6、7自然段。①指名读第6、7自然段。②为什么说他“终于”编写成了新的药物书?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三)总结全文。1.齐读全文。2.李时珍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从他编写《本草纲目》这件事反映了哪些好品质?3.指导学生学习段首概括的写作方法。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杏儿熟了1教案沪教版教学目标:1.识记6个生字。2.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好东西与人分享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1.理解本文所说明的只有让大家分享劳动果实,才会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喜悦。2.抓住描写奶奶的语句,体会奶奶慈祥、善良和朴实的品质。3.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教师制作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激发兴趣。1.出示图片,师引,夏天,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学生看图练习说话)出示:夏天,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杏儿,一颗一颗,橙黄橙黄的。(齐读)2.师板书:杏儿熟了(指名读齐读)3.师: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小时候与杏儿相关的两件事。二、整体感知。 1.开火车读课文,纠正字音。2.自由读课文,试着概括。师板书 数杏儿 分杏儿三、理解课文,交流感悟。(一)学习课文3—5节。1.分角色读3—5节。2.理解: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还是笑杏儿多。(同桌议论)3.感悟:用合适的词语形容奶奶。 (爽朗 开朗 爱孙子……)4.指导朗读3—5节。(二)学习课文6—8节。师:成熟的杏儿挂在枝头上引来了不少淘气的小孩子,为了摘杏儿,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奶奶和我各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1.师生合作读6——8节,交流2.小组合作学习6——8节(1)合作朗读(2)理解: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联系课文相关语句再读一读) (3)质疑。3.交流学习情况。(1)小组汇报朗读情况。(2)交流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奶奶说的“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3)指导朗读相关语句。(4)默读课文,再次感悟“有酒大家喝,有果子大家吃才甜”并交流。句中的“酒”和“果子”滋味不会因为谁吃,多少人吃,而有所改变,但是,“与人分享”却能得到心灵上的满足,反映了奶奶的美好心灵。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进一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并背诵。(5)思考,根据这部分内容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奶奶?(大方爱笑……)(三)归纳小结。师:课文以“杏儿熟了”为题,,但文中提到最多的是奶奶,你觉得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如果是你,会给课文起怎样的题目。四、课内练习。1.完成词句活动室1,积累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2.完成词句活动室2,选词填空,朗读,并模仿范句写话。3.说话练习。回忆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小组交流。教后反思:阅读是读者与文章实现心灵悟对的生命历程。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能力也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所在。有针对性的讨论,挖掘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的个性表达,在讨论中增强了感悟,丰富了体验,训练了思维和表达。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