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00 KB
- 2022-06-16 12:14:4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镇江实验学校语文学科电子备课课时教案教学内容17、李时珍夜宿古寺备课人韦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按故事的发展顺序来复述课文。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进行艰苦的调查访问的过程,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一心为病人着想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教学重点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教学难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进行艰苦的调查访问的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李时珍的资料教学过程课堂设计修改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察访断垣残壁”2、学习课文1至4小节,明白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原因,通过古寺的破败感悟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预习要求: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初步感受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2.描红生字,圈画含生字的词语,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3.画出不理解的句子,准备课堂上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质疑课题
1、猜谜:他是明朝人;他是我国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家;他曾编写了一部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他是谁?(指名回答板书:李时珍)2、交流资料:在昨天的预习作业中老师让大家去找找有关李时珍的资料,相信大家对李时珍还有更多的了解,现在谁来谈谈。(指名回答)3、教师总结,板书课题李时珍是我国明代的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历经千辛万苦,化了毕生的精力编写了《本草纲目》这部医学巨著,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惊世之作,是我国医药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我国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板书:夜宿古寺)就是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小故事。4、读课题,质疑: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读着这个课题,你的脑海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呢?二、初读课文1、在这篇课文中有很多我们平时不常见到的字词,我们要特别注意。(出示词语)庞宪行囊轮廓垒成呃逆胭脂生嚼涎滑笔墨砚台断垣残壁自由读(大家自己根据拼音试着读一读,注意把音读准了)指名读攻克了这些难读的字词,现在大家有信心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吗?大家先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在读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些比较难读的句子,段落,可以做个记号,试着多读几遍。2、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巡视。3、交流难读的句子。三、学习课文1至4小节
1、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呢?请大家一边默读课文,一边在课文中找一找答案。2、交流答案:(1)出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一心”是什么意思?你可以换一个词吗?错过了客店,难道就没有其他地方可住了吗?(2)出示:这地方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你觉得当时李时珍师徒的心情怎样?(焦急)你能把这种焦急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3、教师引读第三小节:理解“隐隐约约”“轮廓”,体会天色的确已晚。指导朗读:读出师徒的惊喜。4、学习第四小节:(1)就在他们焦急万分的时候,忽然,前面出现了一座房屋的轮廓,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破败”什么意思?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古寺的破败?(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四小节,画词语。(3)交流关键词语破败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长满了青苔厚厚的蜘蛛网(4)齐读词语,你读出了什么?(破败:断垣残壁很久没人住:长满了青苔厚厚的蜘蛛网危险)(5)谁能通过朗读把古寺的这种破败、荒凉、危险读出来呢?(指名朗读)(6)这样的古寺你愿意住吗?而李时珍却对弟子庞宪说。师引读“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谁来读好这句话。
(7)这样破败荒凉并且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古寺,李时珍却毫不犹豫地住了下来,你觉得李时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指名回答板书:不怕吃苦)再次齐读这句话。5、李时珍这样不怕吃苦是为了什么?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出示文字)读完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理解“察访”“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一路上他们会受哪些苦呢?(句式训练)一路上,他们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有时饿了,他们就采点野果充饥;有时,他们就;有时,他们就……齐读课文第一小节,读出他们为了察访药材,一路所经历的艰苦。四、总结,布置作业。1、通过刚才的学习,前一个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那么,住进古寺后,李时珍师徒又做了些什么呢?这一问题我们将在下节课来解决。课后请大家完成这样的作业出示:课后作业:小练笔一路上,他们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有时饿了,他们就采点野果充饥;有时,他们就;有时,他们就……2、完成习字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长年累月、端详、若有所悟”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按故事的发展顺序来复述课文。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进行艰苦的调查访问的过程,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一心为病人着想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2.你能围绕课题,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有时直接指向课文叙述的内容,这时,我们就可以围绕着课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二、品文感悟1.寺中识苦过渡:这一夜,李时珍和庞宪师徒俩在古寺里做了些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5——12小节。交流:生火烧水啃干粮记载寻访所得(1)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2)一个“啃”字,说明了什么?(干粮很硬,只能和着水才能下咽。)再次理解“饥餐渴饮”(3)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纸砚,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工作的环境是那样的艰苦)(3)出示12自然段A.省略号,你看出了李时珍在干什么呢?B.当李时珍感到疑惑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呢?(端详是什么意思?品尝草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李时珍作为医生当然懂。那他为什么还要亲自去品尝这两种草药?
李时珍不仅尝鸡肠草,鹅肠草,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长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为了证实曼佗罗的药性,他喝下了浸泡曼佗罗花的毒酒。李时珍就是这样冒着生命危险品尝过许多种草药。从他的这些举动中,我们认识了一位怎样的李时珍?)(4)小结:李时珍和庞宪师徒俩住古寺,啃干粮,饮泉水,品草药,这些让我们想到的还是那个字——(苦),生活苦,工作也苦。李时珍为什么要吃这样的苦呢?让我们来听一下师徒俩的对话吧。2.感受“甘于吃苦”出示师徒俩的对话(1)李时珍为什么要吃这样的苦呢?资料拓展:李时珍从35岁开始编写《本草纲目》,编写过程中,他穿草鞋,背药篓,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翻山越岭,访医采药,到现在已经快50岁了,这样长期在外奔波的日子已经快15年了!这就叫——长年累月。(2)是什么信念让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承受着奔波之苦?——修订《本草》,让万民得福(3)在破庙过夜,没有……,没有……,也没有……,可李时珍想——修订好《本草》,让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4)当时,有些医生因为对草药了解不够全面,用错药治死人或者耽误病情,李时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暗下决心——修订《本草》,让万民得福。(5)这是《本草》中的几种草药,给大家来介绍一下出示:“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成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读了这些你明白了什么?小结:这些常见的草药,李时珍记录了它们的形状、颜色、名称、用法、功效,不仅可以指导医生用药,就算是老百姓也能根据医书记载,解决一些常见的小问题。真是——让万民得福。(6)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吃尽了千辛万苦。这样的苦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庞宪有一个字说得好,哪个字?(挺)长年累月的奔波之苦,他挺过来了,住破庙,啃干粮,这样的食宿之苦,他挺过来了,冒着生命的危险亲自品尝草药之苦,他也挺过来了,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修订好《本草》,让万民得福。)你觉得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甘于吃苦为民造福)3.寺外之意出示: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1)读了这一段话,让你有怎么样的感受?(2)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说明了什么?(时间过了很久)(3)夜色越来越浓,环境也越来越恶劣,古寺是如此的荒凉,如此的冷清。寺内的人在干什么呢?(4)面对着寒夜中,仍在奋笔疾书的李时珍,你想说些什么?(5)再读这一段景,让李时珍奋笔疾书的身影印在你的脑海里(6)这个结尾虽然写景不写人,但让我们产生了很多的联系,读来让人感觉意犹未尽,值得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借鉴。三、谈《本草》,提形象
李时珍夜宿古寺,只是他编写《本草》过程中的一个小故事,但无论多么艰难,李时珍始终抱着一个信念——修订好《本草》,让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在信念的支撑下,李时珍耗时30年,终于完成了这部医学巨典。(1)《本草纲目》: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全书共分52卷,包括药物1892种,药方11096张,药物形态图1160幅。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是一部“东方医学巨典”。(2)让我们一起记住它的修订者——李时珍,也记住这个感人的小故事——李时珍夜宿古寺。四、谈结构,助复述这个故事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的,先讲了李时珍为什么会夜宿古寺,接着介绍了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然后介绍了师徒俩在古寺中的言行,课后请小朋友们按照这个顺序练习复述课文。五、作业1、完成语补2、复述课文教学板书17、李时珍夜宿古寺宿古寺喝泉水啃干粮记所得嚼草药不怕吃苦严谨认真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