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0 KB
- 2022-06-16 12:14:4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一、复习导入:1、智力游戏: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根据老师的提示猜出相关人物。2、看,这就是李时珍,谁来介绍一下李时珍。(李时珍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编写世界药物史上一部巨著《本草纲目》。3、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李时珍在修订《本草纲目》过程中经历的事情。一起读课题。二、走进古寺,感受生活之苦: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1-7自然段,用一个词语概括李时珍师徒二人的生活状况。(板书:生活艰苦)2、面对生活的艰苦,李时珍却认为:(出示,李时珍说:“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3、难道修订《本草纲目》真的只是吃一点点苦吗?文中用两个词语概括了他们所受的苦难。你找到了吗?(饥餐渴饮,晓行夜宿)4、什么是“饥餐渴饮”(饿了就吃饭,渴了就喝水。)(1)饿了就吃饭,渴了就喝水,你们认为苦吗?可为什么对李时珍来说却是艰苦的?(他们饿了啃干粮,喝的是泉水)。你从文中哪里知道的?(指读第5自然段)(2)“啃干粮”把“啃”换成“咬”行不行?(3)他们顿顿饥餐渴饮,生活真是——艰苦(4)可是李时珍却说:“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5、什么是“晓行夜宿”(白天出行,晚上住宿)(1)白天行走感觉并不累呀,为什么说是艰苦呢?(2)安徽、河南、湖北(三个省份范围广,50万平方公里,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3)走了一天两天?而是好几个月(时间长)(4)真是不容易啊,指读、齐读第一自然段。(5)白天行走,晚上住哪呢?(破败的古寺)(6)从哪里可以看出古寺的破呢?断垣残壁:理解词语。感受年代久远,墙壁随时会倒塌,非常危险,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出示:断垣残壁上长满了厚厚的青苔)看92页图发现屋顶的破漏。(7)从哪里又可以看出古寺早已败落?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很脏;(指读)中间的神像上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指读)(8)我们一起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古寺的破败。齐读6、面对这样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迟疑了么?李时珍对庞宪说,读-----,“就”再读得坚定些。7、学到这儿,老师不禁有个疑问:李时珍干嘛非要住在这样的破寺里?(1)交流: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2)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3)李时珍一门心思全扑在修好《本草纲目》上,(4)看来,李时珍真像他所说的——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出示,齐读)7、走出一夜,提升认识(1)李时珍35岁时就开始编写《本草纲目》了,时至今日,已经有15个年头,在这长年累月的奔波中,你认为这还是“吃点苦”吗?(2)他还会遇到哪些苦?
(3)同学们的描述,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种种艰难困苦。然而李时珍依然还是那句话——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出示齐读)(4)原来李时珍住破败的古寺,只能喝泉水,啃干粮,为的是……年近50的人了,还要长年累月地奔波,为的是……(5)在这里你注意到他说话时的表情了吗?(笑着说)从这“苦”和“笑”中你觉得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不怕吃苦,以苦为乐)三、再入古寺,感受工作之勤1、天晚了,李时珍劳累了一天,本该休息,而此时他又在做什么呢?自由读读8-12小节2、交流:“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我们来看看他今天寻访所得,从记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记录详细)。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才不至于延误病情。(工作认真)3、在记录过程中,李时珍有时会遇到困难,比如他在识别“鸡肠草”与“鹅肠草”的时候是怎么做的?4、交流“端详、嚼嚼”(1)让我们一起来关注端详这个词。“端详“什么意思?(仔细地看)他为什么要仔细地看?让我们来看看这两种草。(出示图片)看了这两种草,你有什么感受吗?(外形实在是太相似了)(2)除了端详外,他又怎么做的?(嚼嚼)(3)是不是所有草药都可以嚼嚼?(不是。品尝草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李时珍作为医生不懂吗?那他为什么还要亲自去品尝草药?(说明他做事非常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5)补充事例(6)听到这儿,你对李时珍又有哪些新的认识?(这就是李时珍,他的心中只装着天下百姓,惟独没有他自己!为了万民得福,他吃尽了千辛万苦)(7)怪不得李时珍说“比在家里苦多了!”原来这样晓行夜宿是夜以继日后的晓行夜宿,这样的饥餐渴饮是冒着生命进行研究后的饥餐渴饮,然而面对这一切,李时珍依然淡淡地说:“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出示齐读)四、引读最后一自然段同学们,最后一自然段描写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此时此刻,李时珍在做什么呢?为什么不直接写李时珍,而是写寺外的风啸鹰叫和皓月当空呢?同学们,不直接写人,而是通过环境等侧面描写来突出人物,这种写法叫做烘托。平时写作也可以运用这种写法。5、提升认识(1)指导板书:近三十年的艰苦生活,近三十年的辛勤工作只化成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本草纲目》(板书:本草纲目)(2)出示《本草纲目》介绍,你想说什么。四、总结。正是有了像李时珍这样为了理想而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人们,我们的生活才变得这么美好!课后,老师建议同学们读一读人物传记,你会有更多的启发!板书设计:17李时珍夜宿古寺生活艰苦本草纲目工作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