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2 KB
- 2022-06-16 12:11:3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高三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时训练:屈原列传(节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小编准备了高三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时训练,希望你喜欢。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7、下列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娴:熟悉,擅长B、争宠而心害其能 害:妨害C、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币:礼物D、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悉:全,都8、下列各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娘以指叩门扉B、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因谗之曰C、战于蓝田 杂植竹木兰桂于庭D、魏闻之,袭楚至邓 儿之成,则可待乎9、下列关于课文文意的分析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屈原做楚怀王的左徒。他学识渊博,记忆力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的言辞。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楚怀王很信任他。B上官大夫跟屈原同属一个官阶,想争得楚怀王的宠信,内心嫉妒屈原的贤能。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分,屈平起草还没有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上官大夫就在怀王面前讲屈原的坏话。楚王很明智,因而疏远了上官。C秦国想攻打齐国,齐国跟楚国合纵亲善,秦惠王很担心,就派张义去离间齐楚关系,楚怀王心贪而听信了张仪的话,就同齐国绝交了。D张仪到了楚国,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让他在怀王的宠姬郑袖的面前编造谎言。怀王居然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二】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7、下列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顷襄王怒而迁之 迁:升官B、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冀:希望C、亡走赵,赵不内 内:同“纳”,接受D、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效法8、下列各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故内惑于郑袖 其制稍异于前B、信而见疑 呱呱而泣C、以刺世事 以当南日D、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先妣抚之甚厚9、下列关于课文文意的分析理解不准确的是 ( )A、这时秦昭王同楚国通婚,想同怀王会晤。怀王想去,屈平不同意,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秦国扣留怀王来强求楚国割让土地。怀王不答应,终于死在秦国,后来才弄回来葬在楚国。B、楚国人抱怨子兰因为劝说怀王到泰国去却没有回来;屈平始终痛恨子兰,令尹子兰听说屈原痛恨他,非常愤怒,终于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的面前低毁屈原,顷襄王很恼怒,把他放逐了。C、屈原死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这一班人,都爱好文辞而以善于作赋被人称赞;然而他们都只效法屈原的说话得体,善于应酬的一面,始终不能像屈原那样敢于直言相谏。D、怀王因不知晓忠臣之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结果使军队惨败,国土被侵占,失去了六郡地盘,自己还流落他乡,客死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这是由于他不被人了解所造成的灾祸。高三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时训练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屈原诗歌与楚人审美观念研究
- 屈原《九歌》的叙事学研究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针对训练《陈情表》《项脊轩志》《屈原列传》《兰亭集序》苏教版
- 屈原管理区农业机械管理局
- 「看动画学历史」工作纸屈原
- 朱祖谋词中的屈原情结(开题报告)1
- 2017高三下学期语文基础达标测试:屈原列传(节选)
- 从屈原投江说开去
- 第六册《屈原列传》学案
- 山东省语文高中鲁人版学案必修三学生版:屈原列传第三课时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屈原(节选)》优秀导学案
- 职高苏教版《屈原列传》(教案)
- 屈原与楚辞教案
- 屈原列传(教案)
- 屈原列传练习_高三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 2018版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四+第11课+屈原列传+word版含答案
- 本科毕业论文--《离骚》中的屈原形象
- 赏析屈原英汉《离骚》诗中“香草美人”的意象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