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2 MB
- 2022-06-16 12:01:3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分类号UDCt04i撕P.31003124密级:编号——研究生:值盟.指导教师:.王笪正2012年11月
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本文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内墓直太堂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指导教师签名:期:少勺乏3<山10f在学期间研究成果使用承诺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内蒙古大学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或部分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构、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为保护学院和导师的知识产权,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属于内蒙古大学。作者今后使用涉及在学期间主要研究内容或研究成果,须征得内蒙古大学就读期间导师的同意;若用于发表论文,版权单位必须署名为内蒙古大学方可投稿或公开发表。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指导教师签名:期:嘈/彳鼍加.1矿·Im唧1㈣6Ⅲm1舢0舢5删3籼2肌r
摘要进入21世纪,伴随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和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的提高,煤化工产业特别是煤基能源产业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持续快速稳步发展,正在着力开发上游煤炭资源,进军大型煤化工事业,逐步发展成为以电为主,综合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基于华能集团公司发展多元能源公司战略,华能呼伦贝尔公司以满洲里市扎赉诺尔褐煤为原料,采用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生产20万吨煤制烯烃及其副产品,使公司的主业得以从单纯的发电向化工行业拓展。本研究按照战略管理过程中的环境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控制的顺序,运用有关战略理论,对煤制烯烃业务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识别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中影响业务发展的关键战略要素;运用SWOT分析法对煤制烯烃业务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内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综合分析。结论表明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有很好的外部机会和较强的优势,指出煤制烯烃业务的战略定位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采用一体化战略、高技术战略、低成本战略和合作战略,并提出可行的措施。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的开展将极大地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进一步做大作强,对落实国家科学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关键词:电力企业,煤制烯烃,SWOT分析,战略定位
AbstractSteppedintothe21吐century,accompanywiththecontinuousrisingofglobalcrudeoilpricesandenhancedforeignoildependenceofourcol/ntry,coalchemicalindustry,especiallycoalderivedenergyindustryisobtainingmoreattention·Inrecentyears,CHINAHUANENGGROUPisdevelopinginafastandsteadypace,toexploreupstreamcoalresourcesandmoveintolarge—scalecoalchemicalindustry,workuptoalargegroupowningtheabilityofelectricitybeingthefirst,comprehensivedevelopmentandintemationalcompetitiveness.BasedonthediversificationenergycompanystrategyofCHINAHUANENGGROUP,HulunBuircompanyofCHINAHUANENGGROUPischangingthecorebusinessfromelectricitygenerationexpandingtoelectricitygenerationandchemicalindustry.Thisstudyfollowstheorderofenvironmentanalysis,strategymaking,strategyimplementation,strategycontrolintheprocessofstrategymanagement,adoptsrelevantstrategytheory,analysistheoutsideandinsideenvironmentofMTO,figuresoutthekeystrategyelementsofoutsideenvironmentandinsideconditionsthatinfluencethebusiness.AdoptsSWOTmethodtoimplementacomprehensiveanalysisontheoutsideopportunitiesandthreats,aswellasinsidesuperiorityandinferiorposition.TheconclusionshowsthattheMTOofHulunBuircompanybenefitswithgoodoutsideopportunitiesandsuperiority,indicatesthattheMTOstrategypositioningismakingfullusestrategy,high—techstrategy,lowcostfeasiblemeasuresareraised.ofresourcesadvantage,applyingintegrationstrategyandcooperativestrategy,andtheTheMTObusinesswillgreatlyenhancetheanti-riskcapacityandmarketcompetitivenessofHulunBuircompanyofCHINAHUANENG.GROUP,enablethecompanytogrowstrongandplaypracticalsignificanceonputnationalscientificdevelopmentstrategy.Keywords:electricityenterprises,MTO,SWOTanalysis,StrategyposioningII
目录第一章引言⋯⋯⋯⋯⋯⋯⋯⋯⋯⋯⋯⋯⋯⋯⋯⋯⋯⋯.11.1选题背景⋯⋯⋯⋯⋯⋯⋯⋯⋯⋯⋯⋯⋯⋯⋯⋯⋯.11.2研究意义⋯⋯⋯⋯⋯⋯⋯⋯⋯⋯⋯⋯⋯⋯⋯⋯⋯.21.2.1对于公司调整产品结构,拓展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21.2.2对于改善发展环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21.2.3对于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31.2.4对于实现多元化能源公司战略、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1.3研究思路与方法⋯⋯⋯⋯⋯⋯⋯⋯⋯⋯⋯⋯⋯⋯’⋯.41.4研究内容⋯⋯⋯⋯⋯⋯⋯⋯⋯⋯⋯⋯⋯⋯⋯⋯⋯.5第二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现状评述⋯⋯⋯⋯⋯⋯.62.1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发展概况⋯⋯⋯⋯⋯⋯⋯⋯⋯⋯⋯⋯62.2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历程及现状⋯⋯⋯⋯⋯⋯62.2.1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历程⋯⋯⋯⋯⋯⋯62.2.2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现状⋯⋯⋯⋯⋯⋯82.3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中存在的战略问题⋯⋯⋯⋯92.3.1煤制烯烃业务在公司一体化发展战略中的定位问题⋯⋯⋯.92.3.2发展煤制烯烃业务存在的区位性问题⋯⋯⋯⋯⋯⋯⋯.9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103.1宏观环境分析⋯⋯⋯⋯⋯⋯⋯⋯⋯⋯⋯⋯⋯⋯⋯..103.1.1资源环境分析⋯⋯⋯⋯⋯⋯⋯⋯⋯⋯⋯⋯⋯..103.1.2政策环境分析⋯⋯⋯⋯⋯⋯⋯⋯⋯⋯⋯⋯⋯..113.1.3经济环境分析⋯⋯⋯.⋯⋯⋯⋯..⋯⋯⋯⋯⋯..113.1.4技术环境分析⋯⋯⋯⋯⋯⋯⋯⋯⋯⋯⋯⋯⋯..123.1.5生态环境分析⋯⋯⋯⋯⋯⋯⋯⋯一⋯⋯⋯⋯⋯133.2煤制烯烃行业环境分析⋯⋯⋯⋯⋯⋯⋯⋯⋯⋯⋯⋯⋯13TTT
3.2.1煤制烯烃行业生产工艺发展与现状⋯⋯⋯⋯⋯⋯⋯..133.2.2煤制烯烃工艺竞争力分析和风险⋯⋯⋯⋯⋯⋯⋯⋯.163.2.3行业特征分析⋯⋯⋯⋯⋯⋯⋯⋯⋯⋯⋯⋯⋯..173.2.4行业竞争结构分析⋯⋯⋯⋯..⋯⋯⋯⋯⋯⋯⋯..213.2.5行业发展趋势⋯⋯⋯⋯⋯⋯⋯⋯..⋯⋯⋯⋯.鹪3.3机遇与挑战分析⋯⋯⋯⋯⋯⋯⋯⋯⋯⋯⋯⋯⋯⋯⋯293.3.1发展机遇分析⋯⋯⋯⋯⋯⋯⋯⋯⋯⋯⋯..⋯⋯293.3.2发展威胁分析⋯⋯⋯⋯⋯⋯⋯⋯⋯⋯⋯⋯⋯..32第四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条件分析⋯⋯⋯⋯⋯⋯354.1资源条件分析⋯⋯⋯⋯⋯⋯⋯⋯⋯⋯⋯⋯⋯⋯⋯..354.1-1人力资源⋯⋯⋯⋯⋯⋯⋯..⋯⋯⋯⋯⋯⋯⋯.354.1.2财务资源⋯⋯⋯⋯⋯⋯⋯⋯⋯⋯⋯⋯..:⋯⋯364.1.3营销资源⋯⋯⋯⋯⋯⋯⋯⋯⋯⋯⋯⋯⋯⋯⋯384.1.4管理资源⋯⋯⋯⋯⋯⋯⋯⋯⋯⋯⋯⋯⋯⋯⋯384.2能力条件分析⋯⋯⋯⋯⋯⋯⋯⋯⋯⋯⋯⋯⋯⋯⋯..384.2.1整合能力⋯⋯⋯⋯⋯⋯⋯⋯⋯⋯⋯⋯⋯⋯⋯384.2.2运营能力⋯⋯⋯⋯⋯⋯⋯⋯⋯⋯⋯⋯⋯⋯⋯394.2.3管理能力⋯⋯⋯⋯⋯⋯⋯⋯⋯⋯⋯.:.⋯⋯⋯394.3核一L、、月--匕v,力培育指向⋯⋯⋯⋯⋯⋯⋯⋯⋯⋯⋯⋯⋯⋯.404.3.1提高对煤炭资源的控制能力⋯⋯⋯⋯⋯⋯⋯⋯⋯..404.3.2提高资本经营能力⋯⋯⋯⋯⋯⋯⋯⋯⋯⋯⋯⋯.404.4一优劣势分析⋯⋯⋯⋯⋯⋯⋯⋯⋯⋯⋯⋯⋯⋯⋯⋯.4l4.4.1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发展煤制烯烃业务优势分析⋯⋯⋯⋯.414.4.2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发展煤制烯烃业务劣势分析⋯⋯⋯⋯.42第五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战略选择⋯⋯⋯⋯⋯⋯435.1SWOT分析⋯⋯⋯⋯⋯⋯⋯⋯⋯⋯⋯⋯⋯⋯⋯⋯..435.2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战略定位⋯⋯⋯⋯⋯⋯.445.2.1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一⋯445.2.2高技术战略⋯⋯⋯⋯⋯⋯⋯⋯⋯⋯⋯⋯⋯⋯."45IV
5.2.3低成本战略⋯⋯⋯⋯⋯⋯⋯⋯⋯⋯⋯⋯⋯⋯.455.2.4合作战略⋯⋯⋯⋯⋯⋯⋯⋯⋯⋯⋯⋯⋯⋯⋯46第六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战略实施措施⋯⋯⋯⋯..476.1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一⋯⋯⋯⋯⋯⋯⋯⋯⋯⋯⋯.476.2积极对外合作,引进先进技术⋯⋯⋯⋯⋯⋯⋯⋯⋯⋯⋯486.3推进制度创新⋯⋯⋯⋯⋯⋯⋯⋯⋯⋯⋯⋯⋯⋯⋯..486.4实施技术创新⋯⋯⋯⋯⋯⋯⋯⋯⋯⋯⋯⋯⋯⋯⋯..486.5推进管理创新⋯⋯⋯⋯⋯⋯⋯⋯⋯⋯⋯⋯⋯⋯⋯..496.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49第七章结论及展望⋯⋯⋯⋯⋯⋯⋯⋯⋯⋯⋯⋯⋯.⋯⋯..517.1结论⋯⋯⋯⋯⋯⋯⋯⋯⋯⋯⋯⋯⋯⋯⋯⋯⋯⋯.5l7.2展望⋯⋯⋯⋯⋯⋯⋯⋯⋯⋯⋯⋯⋯⋯⋯⋯⋯⋯.51参考文献⋯⋯⋯⋯⋯⋯⋯⋯⋯⋯⋯⋯⋯⋯⋯⋯⋯⋯⋯.52致谢⋯⋯⋯⋯⋯⋯⋯⋯⋯⋯⋯⋯⋯⋯⋯⋯⋯⋯⋯⋯54V
第一章引言1.1选题背景第一章引言近年来,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持续快速稳步发展,除主营电力生产业务有长足的进展外,正在着力开发上游煤炭资源,发展采用洁净煤产业和超大型煤化工事业,开始运作建设煤基甲醇制烯烃、IGCC发电、煤炭液化项目,逐步发展成为以电为主,综合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华能呼伦贝尔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称华能呼伦贝尔公司)作为华能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大力实施电、煤、热、路、化一体化战略,加强对区域资源的整合,以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对华能集团公司价值贡献的最大化。华能呼伦贝尔公司以煤炭为资源的非电多元化能源产业基地,立足于蒙东地区,该公司现有煤矿8处,年核定生产能力为3666万吨(其中:伊敏煤电公司1960万吨/年,扎赉诺尔煤业公司1706万吨/年),2010年实际生产煤炭2651万吨。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是围绕煤炭开采、电力生产而兴起的工业城区,具有百年的煤炭开采史。扎赉诺尔矿区是我国最早建设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曾为东北及全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以此形成了雄厚的工业产业基础。目前,扎赉诺尔正面临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以及国家重视加强与俄、蒙合作和自治区加快东部盟市经济发展等历史机遇,迎来了以资源转化为代表的重化工业时代的到来。扎赉诺尔矿产资源以煤炭为主,储量达101亿吨。该煤田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23公里,面积1035平方公里。煤层厚度在2米一25米之间,煤种为优质褐煤,其水份含量27%-35%,灰份含量12%一18%,低硫、低磷,发热量为3400—4200大卡。煤层构造简单,赋存稳定,具备较好的开采条件。显而易见,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好该地区的褐煤资源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尽管如此,由于褐煤容易自燃、不宜长途运输,加上缺乏资会等诸多因素
第一章引言的影啊,使该矿区长期以向外销售原料煤和坑口发电为主,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大踏步发展。基于华能集团公司发展多元能源公司战略和拥有的褐煤资源利用需要,华能呼伦贝尔公司以满洲里市扎赉诺尔褐煤为原料,采用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两段式干粉煤气化、部分变换、低温甲醇洗、甲醇合成等系列生产技术,生产60万吨煤制甲醇及其副产品,使公司的主业得以从单纯的发电向化工行业拓展。由于甲醇属液态危险品,其贮存和运输成本较高,且它既可作为化工原料,又是一种新型燃料,影响其市场价格的因素较多,所以甲醇价格波动较大,给企业经营带来困难。同时,国内甲醇市场主要在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满洲里距市场较远,运输费用高昂,吃掉了大部分利润。将甲醇就地转化,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使产品可以在周边地区消化甲醇的装置产能是最好方法。但是由于同业也在争抢进入煤化工行业,抢占资源,发展煤炭下游产业;同时由于公司在技术、人才等方面存在相对劣势,使公司在发展煤制烯烃业务上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深入研究煤制烯烃业务的发展战略,使公司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首先从战略层面上选择适合自己的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战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实施自己的战略,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1-2研究意义1.2.1对于公司调整产品结构,拓展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其它煤种,褐煤价格低廉,致使企业效益一直处于低位运转,发展煤制烯烃产业,可以将低价值的褐煤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烯烃类产品,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华能呼伦贝尔公司整体而言,在煤炭产地发展煤制烯烃,可以实现就地转化,将质量大,价值低的煤炭转化成质量小、价值高的烯烃类产品,减少了运输成本,实现了产品增值,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2.2对于改善发展环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能源消耗格局一直以煤炭为主,而煤炭消耗的绝大多数为低效率的直接燃烧,由此产生废气和废渣的排放,严重威胁到地区环境以及居民健康。煤2
第一章引言制烯烃工艺采用目前先进的洁净煤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通过集中处理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相比传统的煤直接燃烧,对环境的污染有显著降低。1.2.3对于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战略,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强调要抓住机遇,把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转换为现实生产力,把潜在市场转换为现实市场,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为国民经济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推动力。党中央的决策,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公司发展的煤制烯烃业务可以充分发挥扎赉诺尔煤炭资源优势,生产的甲醇制取丙烯可以缓解国内烯烃产品供需矛盾,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增加地方就业机会,增加税收,推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实现东西部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为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贡献。1.2.4对于实现多元化能源公司战略、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司煤制烯烃业务是以扎赉诺尔褐煤为原料制得的甲醇,再进一步生产烯烃。甲醇制丙烯装置是采用中国化学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以及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MTP技术。采用的工艺技术符合发展高新技术并产业化的国家现行产业政策。煤制烯烃业务的开展将极大地增强华能呼伦贝尔公司抗风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进一步做大作强,将对华能集团公司和中国的煤化工行业产生深远的意义,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也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将通过对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的煤制烯烃业务战略发展研究,指出煤制烯烃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可行的措施,推动实现华能集团建设多元化能源公司战略和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的健康发展。3
第一章引言1.3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按照战略管理过程中的环境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控制的顺序,运用有关战略理论,对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探讨。一是对煤制烯烃业务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识别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中影响业务发展的关键战略要素。二是对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战略进行分析选择。运用SWOT分析法对煤制烯烃业务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内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综合分析。三是对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战略方案的实施和控制提出建议和措施。图I-I研究思路图4
第一章引言1。4研究内容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引言,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现状评述,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条件分析,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战略选择,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战略实施措施,结论及展望等七个部分。通过阐明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介绍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现状,针对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行业与竞争环境、竞争力与强度等外部环境,以及煤制烯烃业务组织管理,技术水平,营销策略,人员构成等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利用SWOT分析,比较几种战略优劣,从而得出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的战略选择。根据研究分析结果提出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战略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措施。5
第二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现状{种瞪第二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现状评述2.1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发展概况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是以经营电力产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之一。是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进行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单位。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主要从事电源的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组织电力(热力)的生产和销售,同时从事信息、交通运输、新能源、环保、贸易、燃料等相关产业、产品的投资、建设和生产经营。截至2011年,已投产发电设备容量为12538万千瓦,发电量6046亿千瓦时;煤炭生产能力6817万吨/年,煤炭产量6406万吨。2011年公司总资产7514亿元人民币。华能呼伦贝尔公司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的全资产业公司,是在原华能伊敏煤电公司、呼伦贝尔市属扎赉诺尔煤业公司、北方电力公司所属安泰热电公司基础上组成的蒙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公司。2007年1月26日注册成立,注册资金23.36亿。所属企业主要为伊敏煤电公司、扎赉诺尔煤业公司、安泰热电公司,并直接管理原北方电力公司下属单位宝日希勒发电公司、原伊敏煤电公司下属的红花尔基水电公司。该公司大力实施电煤热路化一体化战略,加强对区域资源的整合,拟发展为电力和煤炭为主导、煤电联营为特色、电煤热路化协调发展,立足蒙东,辐射东北的大型能源企业。2.2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历程及现状2.2.1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历程煤制烯烃下游产品主要是丙烯,是重要的基础石化原料。2000年以来,我国聚丙烯装置快速增加,聚丙烯树脂的生产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截至2007年底,我国聚丙烯生产能力717.1万吨,需求量约1394万吨,生产量731.9万吨,开工率达102.1%,市场满足率仅为61%左右,国内丙烯有着相当大的市场潜力。近年来,华能呼伦贝尔公司以煤炭为资源的非电多元化能源产业基地立足6
第二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现状评述予蒙东地区,公司现有煤矿8处,生产能力为3666万吨。按照既定前发蔑熊积极发展煤制烯烃业务,并于2008年6月经华能集团公司批准,出资成立华能满洲里煤化工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煤化工相关产业的投资、建设、生产和管理,目前在建60万吨煤制甲醇转20万吨烯烃项目,以满洲里市扎赉诺尔褐煤为原料,采用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两段式干粉煤气化、FlffP等系列生产技术,生产20万吨煤基甲醇制烯烃及其副产品,预计投产后年净利润28483万元,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14.44%,各项指标均好于基准值。并且本项目也是华能集团公司进入煤化工领域的示范项目。华能呼伦贝尔公司除在扎赉诺尔煤田开展60万吨煤制甲醇转20万吨烯烃示范项目外,积极发展煤化工业务板块,依托伊敏煤田拟建设180万吨煤制甲醇转60万吨烯烃项目,目前该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就绪,正在等待国家发改委的核准。另外,华能呼伦贝尔公司拟在“十二五”期间新建巴彦哈达能源基地,配套煤制烯烃项目,预计“十二五”期间,公司在煤化工项目投入将达到230亿元。l!-.广1.图2-1华能呼伦贝尔“十二五”规划投资资料来源: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十二五”规划。7口电力产业■煤炭产业口供热产业口煤化工■褐煤提质口水利O0O05O5O521
第二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现状评述2.2.2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现状华能呼伦贝尔公司主要从事电力、煤炭、供热、煤化工、水利、铁路等相关产业的投资、开发、生产、销售、经营及管理工作。主要业务开展情况如下:电力产业:2010年底,公司已投产和在建装机规模468.95万千瓦。其中:已投产装机规模366.55万千瓦(伊敏电厂280万千瓦、安泰公司45.80万千瓦、伊敏海拉尔热电厂40万千瓦、红花尔基水电0.75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101.20万千瓦(伊敏电厂三期60万千瓦、达赉湖热电公司40万千瓦、满洲里热电厂2.40万千瓦)。煤炭产业:2010年底,公司查明煤炭资源储量125.04亿吨,其中:伊敏煤田查明煤炭资源量48.48亿吨,五牧场煤矿查明煤炭资源量8.95亿吨,扎赉诺尔煤田查明煤炭资源量67.08亿吨(不含达赉湖压覆煤炭资源量30.53亿吨及阿尔公资源量6.96亿吨),特莫呼珠煤矿查明煤炭资源量O.48亿吨,满洲里光明煤矿查明煤炭资源量O.06亿吨。公司现有生产煤矿8处,核定年生产能力3666万吨。其中:伊敏露天煤矿1960万吨/年,扎煤公司1706万吨/年。供热产业:2010年底,公司拥有供热机组共计23台,供热装机规模85.80万千瓦,供热锅炉29台,容量649.5兆瓦,设计供热能力2954.20万平方米,承担着呼伦贝尔市9个旗、市、区的城市供热,发行供热面积2490万平方米。水利项目:红花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公司控股60%)2010年投产,水库总库容3..’20亿立方米,装机规模o.75万千瓦,设计最大供水能力21320万立方米/年。铁路交通项目:公司参股(21%)建设的两伊铁路(伊敏——伊尔施)全长185公里,完成投资1.6052亿元。2010年2月25日正式开通试运营,到2015年,两伊铁路最大货流密度达到1230万吨,客车2对。煤化工产业:华能满洲里煤化工有限公司以扎赉诺尔褐煤为原料,采用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生产60万吨煤制甲醇转20万吨烯烃产品。目前该项目已经获批准,正在实施中。2010年底,在建满洲里煤化工6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85亿元。8
第二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现状评述2.3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中存在的战略问题2.3.1煤制烯烃业务在公司一体化发展战略中的定位问题公司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壮大,亟需把煤炭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优势,结合呼伦贝尔地区的资源和区位特点,研究确定新的发展方式,主要是通过对资源的整合,更加注重效益的优化分配,更加注重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在充分发挥煤电一体化的成本优势,继续做强做实电力和煤炭两大主业,确保盈利的前提下,适时适度向煤制烯烃领域拓展,实现公司的煤、电、化一体化发展。公司立足本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一把握螺讹工的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着力于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对煤化工产业做好前期论证工作,着力发展技术先进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制烯烃业务。应统筹煤制烯烃业务在公司一体化发展战略中的定位,平衡煤炭资源的利用,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2.3.2发展煤制烯烃业务存在的区位性问题从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情况分析,我国甲醇市场中心仍将在华东和华南地区,甲醇发展瓶颈是交通运输、水资源和环境容量,提高甲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降低成本。从长远来看,区域之间煤炭价格的差价仍然会存在,随着西部地区煤炭价格的上涨,呼伦贝尔地区褐煤受运距长,且运输成本高的影响,煤炭价格上升空间不会很大。国内甲醇市场需求量大,增长速度快,发展前景好,公司利用煤炭制成甲醇产品,相对竞争力有逐步增强的趋势,但由于产能过度膨胀,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启动甲醇下游产品加工方案,加快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提高项目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能力,对于公司增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公司距离市场较远,煤制烯烃产品需要统筹考虑区位性问题,解决市场销售问题。9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近年来,由于国际能源形势持续紧张,特别是国内原油资源短缺,与国内能源化工的高速发展非常不协调。化工行业发展的趋势是以煤为原料替代石油发展化工产品,为煤制烯烃的发展提供了机遇。3.1宏观环境分析3.1.1资源环境分析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是围绕煤炭开采、电力生产而兴起的工业城区,具有百年的煤炭开采史。扎赉诺尔矿区是我国最早建设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曾为东北及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以此形成了雄厚的工业基础。扎赉诺尔矿产资源以煤炭为主,储量达101亿吨。煤层构造简单,赋存稳定,具备较好的开采条件。呼伦贝尔境内以大兴安岭为分水岭,形成嫩江和额尔古纳河两大水系。有大小河流3000余条、湖泊500多个。全市水资源总量317.09亿立方米,占自治区的57.96%,人均占有量11760立方米,是自治区的5.O倍,全国的5.4倍。其中:地表水资源298.19亿立方米(嫩江水系为182.98亿立方米,占全市的61.4%;额尔古纳河水系115.21亿立方米,占全市的38.6%),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的1.1%,占全区地表水资源量的73.34%;地下水资源总量18.9亿立方米,其中嫩江流域3.6亿立方米,额尔古纳河流域15.3亿立方米。呼伦贝尔全市现有蓄水工程24座,总库容近2亿立方米。另有在建红花尔基水库库容3.2亿立方米和拟建扎罗木得水库总库容6.46亿立方米。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好该地区的褐煤资源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对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发展煤制烯烃产业提供了资源保障。10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图3-1呼伦贝尔地区煤炭资源及水资源分布图资料来源: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十二五”规划。3.1-2政策环境分析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规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园区。根据“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明确鼓励煤炭行业中煤炭气化、液化技术开发及应用的政策,大力发展基础能源。“国家发改委[2006]1704号"《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中指出:“我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短缺,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发展煤化工产业有利于推进石油替代战略,缓解石油供求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3.1.3经济环境分析丙烯是十分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传统的丙烯来源主要有乙烯联产丙烯,炼厂副产丙烯等。近年由于丙烯需求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乙烯,丙烯缺口主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要由炼厂副产丙烯来弥补,但这种弥补有一定限度。另外,未来几年,中东新建乙烯装置主要以乙烷为原料,丙烯能力相应增加较少。这一期间,世界丙烯需求增长大于供应增长,世界面临丙烯供应短缺的状况,需要建设规模较大的专门提供丙烯来源的装置加以弥补。全球市场一方面是烯烃需求大大超过甲醇,丙烯需求增长明显高于乙烯,而现有丙烯的生产方法不能满足丙烯的数量要求,需要寻求丙烯新来源;另一方面是大规模甲醇装置的高速建设强烈需要寻求产品的出路:在甲醇上游供应挤压和丙烯下游需求拉动的共同作用下,甲醇制丙烯技术必将成为解决甲醇出路和丙烯来源的极其耀眼的工艺,其发展前景看好。我国的聚丙烯一直在以高于世界平均发展速度增长。1995年,我国的聚丙烯产量仅为102万吨,到2006年,产量达到了613万吨,年均增幅达12%。但自给率只有64%,仍需进口295万吨。到2007年我国聚丙烯产量达到708.4万吨,进口量307万吨。2008年我国聚丙烯产量为733.2万吨,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初级形状的聚丙烯进口量278.9万吨。未来几年,中国的聚丙烯仍将保持高速发展,基于自身条件及市场机遇,华能呼伦贝尔公司适时提出甲醇转化烯烃项目,建设甲醇制烯烃科技示范装置,最终将甲醇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聚丙烯产品。与国内煤制烯烃项目相比,投资省,建设周期短,具有一定竞争力,为华能呼伦贝尔公司下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供了机遇。3.1.4技术环境分析甲醇制丙烯装置采用中国化学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以及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FMTP技术。该技术采用流化床反应器。拟采用的工艺技术符合发展高新技术并产业化、提高综合国力的国家现行产业政策。中国化学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以及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MTP技术,通过多年来实验室的不断试验,到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FMTP中试装置的多次试验运行,再到本项目上进行工业化放大,FMTP技术实施过程就是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示范典型。该项目作为华能集团公司第一个进入实施的FMTP项目,是华能集团公司开始进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要举措。本项目的建成极大地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进一步做大作强,将对华能集团公司和中国的煤化工行12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业产生深远影响,对落实科学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3.1.5生态环境分析3.1.5.1地理位置及地震烈度呼伦贝尔位于中国北部边陲的西部,地处东经117。,北纬49。。扎赉诺尔矿产资源以煤炭为主,煤种为优质褐煤。满洲里市位于呼伦贝尔市西部,总面积696平方公里。地势中部高,东西部低,东南、南部起伏较大,北部和西北部边境一带较为平缓。扎赉诺尔矿区地处大兴安岭西坡的海拉尔河谷冲积平原上,平均海拔高度545米,地势西高东低,中部平缓,基本属于低山丘陵漫岗区。3.1.5.2地表水环境质量根据有关的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所在区域环境空气中S02、N02的小时浓度和日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要求,TSP、PMIO日均浓度也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要求,表明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根据有关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监测结果,所在区域地表水体中各项水质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标准要求。所在区域浅层地下水中各项水质指标基本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表明项目所在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好。丰富的水资源以及较为平坦的地势,为建设大型工业项目提供了坚实保障。。3.2煤制烯烃行业环境分析3.2.1煤制烯烃行业生产工艺发展与现状甲醇制烯烃技术目前世界上现行的方法主要有2种:一是MTO技术,即由合成气首先生产出甲醇,然后将甲醇转化为乙烯和丙烯混合物的工艺;二是MTP技术,即由合成气首先生产出甲醇,然后将甲醇转化成丙烯的工艺。3.2.1.1甲醇制烯烃工艺最早提出MTO工艺的是美孚石油公司(Mobil),随后巴斯夫(BASF)、埃克13
森石油公司(Exxon)、环球石油公司(UOP)及海德鲁公司(Hydro)等相继投入开发,推进了FrO的发展。国外开发研究比较成功的工艺包括埃克森美孚的Fro工艺、UOP/Hydro的FrO工艺。国内主要有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DFrO工艺、中石化的SFrO技术。1、UOP/HYDRO公司的MT0技术美国UOP公司和挪威Hydro公司于1995年合作开发成功FrO工艺。该工艺以甲醇为原料,通过甲醇裂解制得以乙烯和丙烯为主的烯烃产品。按甲醇原料的不同,可以有天然气和煤两条路线。该技术是以粗甲醇或产品级甲醇为原料生产聚合级乙烯/丙烯,反应采用流化床反应器。UOP技术的催化剂型号为FrO2100,主要成分是SAPO234(硅、铝、磷),并经黏合剂处理,使催化剂既有较高的选择性,又有较好的强度和耐磨性。2、Mobil公司FrO技术美孚公司提出了一种使用ZSM-5催化剂,在列管式反应器中进行甲醇转化烯烃的工艺流程,并于1984年进行过9个月的中试实验。该工艺乙烯收率可达60%,烯烃总收率可达80%,大体相当于采用常规石脑油/粗柴油管式炉裂解法收率的两倍,但是此技术一直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至今没有工业化的报道。3、巴斯夫公司FrO技术巴斯夫公司采用沸石催化剂,1980年夏季在德国路德维希港建立了一套日消耗30吨甲醇的中试装置。初步试验结果是C2-C4烯烃的重量收率(重量收率是指以重量计的收率)为50%-60%,l烨太低。4、大连化物所DMTO技术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出的DFrO技术,以煤或天然气作原料生产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1991年,完成了日处理能力1吨的甲醇制烯烃试验。2004年在陕西建设了年处理甲醇1.67万吨FrO工业化中试装置,2006年2月一次投料试车成功。主要指标为:甲醇转化率大于99%,目标产品乙烯/丙烯选择性大于78.71%,m(乙烯):m(丙烯)=1(m指质量),两者比例关系可根据工艺参数调整,在1.5-0.8之间变换。神华包头180万吨/年甲醇制60万吨/年烯烃项目即采用DFrO技术,2010年投料试车。5、中石化SFrO技术14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该技术由上海石化研究院和华东理工大学共同研发。2007年,中石化在北京燕山石化建立了100吨/天甲醇制烯烃(SMTO)工业试验装置。2008年,完成了甲醇年进料180万吨的MTO工艺包开发,具备了设计和建设大型1VffO工业化装置的条件。S1VffO-1催化剂在12吨/年的MTO循环流化床热模试验装置上平稳运行2000小时,催化剂物性未见明显变化,甲醇转化率大于99.8%,乙烯、丙烯和C4基选择性超过90%。3.2.1.2甲醇制丙烯工艺国外开发研究比较成功的工艺是鲁奇的MTP工艺,国内主要是清华大学的循环流化床甲醇制丙烯(FMTP)技术。1、德国鲁奇公司MTP技术该公司开发的MTP技术的主要产品为丙烯,催化剂采用南方化学开发的改性ZSM25催化剂。其特点是甲醇经2台连续的固定床反应器,首先在第1台反应器中转化为二甲醚(DME),然后在第2台反应器中转化为丙烯。该工艺采用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和高性能沸石催化剂,生成丙烯的选择性高、结焦少、丙烷产率低。在德国法兰克福的试验装置上运行超过4000小时,示范装置于2002年1月开车,共运行了8000小时。此工艺甲醇/--甲醚(DME)的转化率均大于99%,总碳收率(总碳收率是指所有含碳产物的收率)约71%。目前,大唐多伦和神华宁煤均采用鲁奇公司MTP技术,分别在内蒙、宁夏建设煤基甲醇制丙烯工业装置,于2010年建成。2、清华大学循环流化床甲醇转化丙烯(FMTP)技术清华大学的循环流化床甲醇转化丙烯(FMTP)是拥有国家专利的技术成果。特点是采用SAPo_18/SAPO一34分子筛交相混晶催化剂,使反应的低碳烯烃收率较高,并具有将乙烯、丁烯高选择性地转化为丙烯的能力。工艺中甲醇制丙烯反应分2部进行,即先进行MTO反应,反应生成的乙烯和丁烯再循环回乙烯、丁烯转化单元生成丙烯。调节反应器的结构和形式从而控制反应过程,可使丙烯的选择性提高。由中国化学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以及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3家单位利用该技术在淮化集团厂区内建设了3万吨/年流化床甲醇制丙烯工业试验装置。试验结果为甲醇单程转化率99.5%,丙烯选择性67.3%o15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3.2_2煤制烯烃工艺竞争力分析和风险几种MTO/MTP工艺中,已经被示范工程采纳的工艺有大连化物所DIVITO技术和德国鲁奇公司的MTP技术;具备工业化条件的技术是UOP/Hydro公司的MTO技术、中石化SMTO技术和清华大学的FMTP技术。在MTO工艺中,DMTO-II烯烃收率最高,并且是在已经被工业化示范采纳的DMTO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因此更一加成熟;MTP工艺中,鲁奇公司和清华大学的煤制丙烯工艺甲醇转化率均大于99%,丙烯收率差不多,但鲁奇的已经被工业示范工程采用,清华大学的只进行了中试。表31煤制烯烃工艺技术竞争力对比工艺技术工业采用情况催化剂反应器回炼甲醇转双烯收丙烯收率/%名称提供商工艺化率/%(wt)中科院大DMT0神华包头SAPO-34流化床无>9978.7138连化物所被蒲城清洁能源中科院大化工有限责任公DMTO-II司(陕西煤业化工SAPO一34流化床C4回炼>9985.6840.8连化物所集团公司)的在建工程采用德国鲁奇大唐多伦和神华C2、C4MTPZSM一5固定床>9967.765公司宁煤回炼没有工业化,2010美国UOP公年道达尔公司在MTO司和挪威比利时Feluy采C4与部分用该技术建设4.5SAPO-34流化床>9976—8030-45Hydro公司C2歧化万吨/年MTO中试装置美国于1984年进行过MTOExxon-Mob9个月的中试实验ZSM-5固定床无>998020i1公司1980年夏季在德德国巴斯国路德维希港建C2-C4烯MTO立了一套日消耗无夫公司烃50-6030吨甲醇的中试装置16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2007年,中石化在北京燕山石化建立了100吨/天由上海石SMTO工业试验装化研究院置,2008年,完SMTO和华东理成了甲醇年进料SAPO-34流化床无>998035工大学共180万吨的MTo工同研发艺包开发,具备了设计和建设大型MTO工业化装置的条件由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清华大学和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3家FMTP清华大学单位利用该技术SAPO-34流化床C2、C49967.3在淮化集团厂区回炼内建设了流化床甲醇制丙烯工业试验装置资料来源: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煤基甲醇制烯烃工艺主要由煤气化制合成气、合成气制甲醇及甲醇制烯烃等三项技术组成。煤气化制合成气、合成气制甲醇两项技术均已较为成熟,能适应规模化经济的发展。煤制烯烃核心技术在中试装置上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理论上没有颠覆性的风险。但核心技术甲醇制烯烃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烯烃分离技术尚存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全流程设备选择在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尚处于“基本成熟”阶段,许多工程上的问题还有待示范工程投产后进行验证和完善。由于近几年中国煤化工领域形成的技术开发和项目投资热潮,资本的大量涌入使得一些科研单位技术研发和引进急于求成,导致在工程放大过程中出现大量的问题及安全隐患。3.2.3行业特征分析煤化工分为传统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传统煤化工以焦化和气化为核心,产品主要包括焦炭、合成氨和电石等。现代煤化工则以煤制甲醇为核心。当前17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煤化工产品众多,据统计,以甲醇衍生而得的化工产品就超过140种,而焦化产品更是远不止千种,其中焦油产品就超过370种。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特点决定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降低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充分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另外,进入21世纪,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在此双重压力下,催生了中国以石油替代为目标的现代煤化工。目前,中国现代煤化工正逐渐由示范阶段向商业化运行阶段过渡。由于现代煤化工具有装置规模大、技术集成度高、资源利用优于传统煤化工的特点。对于煤化工企业来说,要求掌握一定的煤炭资源和相应的水资源条件;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和较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投资规模较大,需具有较强的经济和资金实力。为了使新建煤化工这一新兴产业从一开始就步入科学、有序、健康的发展轨道,国家出台了《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把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作为现代煤化工的代表。近年来,煤基甲醇制烯烃(MTO/MTP)行业备受人们的青睐和关注。煤基甲醇制烯烃是指以煤气化合成的甲醇为原料生产低碳烯烃的化工技术,主要有甲醇制烯烃(指甲醇制乙烯和丙烯,MethanoltoOlefins,MTO)及甲醇制丙烯(MethanoltoPropylene,MTP)技术。煤制烯烃的产品链为:r乙烯—◆聚乙烯煤—◆甲醇一【丙烯—◆聚丙烯目前中国乙烯、丙烯产品主要以石化路线生产。但中国石油资源短缺,2010年中国石油原油进口依存度逼近55%,并呈上升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以石化路线生产乙烯和丙烯产品的发展。适度发展煤基甲醇制烯烃,实现乙烯和丙烯生产的原料多元化,对减轻原油供应压力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是我国合成树脂中产能最大、进口量最多的品种。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聚乙烯进口国和第二大消费国。聚乙烯是由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乙烯塑料是以聚乙烯树18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脂为基材,潦加少量抗氧化剂、滑爽剂等助剂后制成的塑料产品。根据生产工艺条件的不同,主要分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又称低压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又称高压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等。聚乙烯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制造薄膜、容器、管道、纤维、电线电缆、日用品等,并可作为电视、雷达等的高频绝缘材料。聚丙烯(Polypropytene,简称PP)是最轻的通用塑料。耐腐蚀,抗张强度30MPa,强度、刚性和透明性都比聚乙烯好。缺点是耐低温冲击性差,较易老化,但可分别通过改性和添加抗氧剂予以克服。中国PP主要用途是编织制品、注塑制品、薄膜制品、纤维、管材板材等。PP薄膜制品按加工工艺分类主要有BOPP(双向拉伸薄膜)、CPP(流延薄膜)、IPP膜(吹胀薄膜),以BOPP膜为主。BOPP薄膜具有质轻、机械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包装领域,特尉是食品包装领域。BOPP薄膜按用途可分为光膜、烟膜、电工膜、珠光膜等。其他PP膜由于具有防潮、机械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质轻、无毒、无臭、印刷性能良好等特点,广泛用于印刷(标签等)、涂布、香烟及食品和农副产品包装袋、真空镀铝、电容器等方面。单位:"ff7亨lll中国PE和PP的实际产量和预测16141210819691%92∞02∞220∞2∞62∞8201020122014叠P£_PP.--PEGR--,ppGR从1969年到1999年的30年问,只有柏O万吨,年的PE和PP新增塞苎嚣。从,999年刭2010年,劂有将近1200万吨/年的PE和PP新增产能.预计从20,零攀刭秘j砗,也将有1200万吨,年的PE和PP新增产能.图3-2中国PE和PP实际产量预测资料来源:中国化工信息中心。19%0弱∞弱∞%2lSO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被群众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中国超薄塑料购物袋大体分2种,一种以聚乙烯为原料,一种以聚氯乙烯为原料,食品用塑料袋要求以聚乙烯为原料。聚氯乙烯膜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与聚乙烯膜比起来要差很多。“限塑令"主要是对PE薄膜制品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中国聚乙烯薄膜主要用于农膜,在食品购物袋中主要是用回收塑料做成的薄膜,因此对PE薄膜的消费量影响不大。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和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下乡一起构成了扩大汽车和家电消费的政策体系,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措施。“以旧换新2009年带动汽车消费100万辆以上、家电500万台,拉动消费需求1250亿元以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曾晓安曾指出。“每年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等家电报废将近9000万台,通过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可以大大促进消费,也可以促进我们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商务部商贸服务管理司司长邸建凯表示。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和汽车下乡、家电下乡对中国聚乙烯和聚丙烯在注塑领域的消费量产生极大的拉动作用,使聚乙烯和聚丙烯近几年和今后几年供不应求,产品价格自金融危机后快速恢复。煤制烯烃下游产品主要是丙烯,是重要的基础石化原料。2000年以来,我国聚丙烯装置快速增加,聚丙烯树脂的生产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截至2007年底,我国聚丙烯生产能力717.1万吨,需求量约1394万吨,生产量713万吨,开工率达102.1%,市场满足率仅为61%左右,国内丙烯有着相当大的市场潜力。由于国内需求旺盛,未来几年内许多现有的聚丙烯生产厂家都有扩能计划,预计在2007-2012年问,我国将新增聚丙烯生产能力786万吨,总产能将比2007年增长一倍多,猛增到1496万吨。20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表3-22006-2020年中国聚丙烯供需平衡状况及预测单位:万吨年份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缺口2006586.6294.52.6878.5291.92007713.13073.11017303.9。2008733.1278.94.21007.8274.72009820.5416.34.51232.3411.82010934386.88.31312.5378.5,20111015345181342327201513502905015902402020188015090194060b、缺口=表观消费量一产量;c、由弹性系数法,得到2011、2015和2020年需求的弹性系数,再得到表观消费量计算结果;d、2005-2010年进出口数据来自中国海关,2011之后进出口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预测。煤制烯烃另一下游产品是乙烯,也是最重要的基础石化原料。2007年,我国乙烯总生产能力达到1019万吨,产量1047.7万吨,国内乙烯当量消费量2141万吨,国内自给率仅为48.9%。根据权威机构预测,2020年国内乙烯需求量约为4000万吨,生产能力可达到2600万吨,乙烯自给率60%左右。3.2.4行业竞争结构分析迈克尔·波特认为,形成竞争战略的实质就是将一个公司与其环境建立联系。尽管相关环境的范围广阔,包含着社会的、也包含着经济的因素,但公司环境的最关键部分就是公司投入竞争的一个或几个产业。产业结构强烈地影响着竞争规则的确立以及潜在的可供公司选择的战略。产业外部力量主要在相对意义上又显著作用,因为外部作用力通常影响着产业内部的所有企业。21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潜在进入者t未来几年将有一定的企业进入呼伦贝尔展开竞争,但由于受限于资源的取得,发展的空间相对不会很大新进入者威胁黧黧H然黼引黧辫替代产品成胁代者:主要是石油化工,我国煤炭相于石油储量较丰富,煤制烯烃是石油烯烃的补充.图3-3五力模型分析3.2.4.1产业竞争对手分析目前,由于呼伦贝尔市具备丰富的资源优势,各大国有企业集团纷纷进驻,积极推进重点资源转化项目的实施。对于华能呼伦贝尔公司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主要有以下竞争对手:1、内蒙古蒙东能源有限公司。鲁能集团公司2004年初进驻呼伦贝尔市,成立了内蒙古蒙东能源有限公司,建设鄂温克2×60万千瓦电厂和500万吨井工煤矿工程,与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共同出资建设红花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并规划扩建电力和煤矿项目。从长远看,该公司是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其无论在电力开发、煤炭资源开发、煤化工、水资源方面都有较强的竞争实力。2、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露天煤矿在2001年上半年投产,露天煤矿原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开采工艺为单斗一汽车工艺。2010年完成煤炭生产1798.14万吨,同比增长30%。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在煤炭销售方面是强劲的竞争对手,随其产量的增加,将在占领原有市场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市场。同时,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在煤电化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工业项目建设方面与华能呼伦贝尔公司有很大的竞争力。目前,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正在积极推进褐煤精炼多联产示范项目前期工作,规划在陈巴尔虎旗工业园区建设2X60万千瓦(或2×100万千瓦)燃煤超临界空冷发电机组、550万吨/年褐煤热解、30万吨/年焦油加氢、180万吨/年甲醇、68万吨/年烯烃、36万吨/年聚丙烯、’28万吨/年聚乙烯等项目。3、大唐呼伦贝尔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大唐呼伦贝尔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是大唐国际发电有限公司下属的子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注册资本1亿元,国有独资企业。当前该公司正在积极推进谢尔塔拉和南屯一西索木煤炭资源开发建设及筹备工作。2009年10月10日谢尔塔拉露天矿奠基开工,总体规划面积44.32平方公里,己查明煤炭资源总储量4.58亿吨,计划总投资29.20亿元,分期建设,建设规模700万吨/年。2011年实现煤炭产量300万吨,到2016年实现煤炭产量700万吨。2011年开工建设年产400方吨褐煤提质项目。南屯一西索木井工矿项目前期正在申报。3.2.4.2供方分析煤制烯烃主要原料是煤炭,公司目前在呼伦贝尔地区掌握了一定的煤炭资源储量,同时具备较强的煤炭生产能力,完全能够满足公司煤制烯烃业务的煤炭用量。2010年底,公司查明煤炭资源储量125.04亿吨。到2015年公司规划煤炭产量7840万吨,煤炭市场需求预测为8200万吨,产量与需求量基本平衡。3.2.4.3买方分析煤制烯烃下游产品主要是丙烯和乙烯,是重要的基础石化原料。2000年以来,我国聚丙烯装置快速增加,聚丙烯树脂的生产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国内丙烯有着相当大的市场潜力。由于国内需求旺盛,未来几年内许多现有的聚丙烯生产厂家都有扩能计划,预计在2007-2012年间,我国将新增聚丙烯生产能力786万吨,总产能将比2007年增长一倍多,猛增到1496万吨。根据权威机构预测,2020年国内乙烯需求量约为4000万吨,生产能力可达到2600万吨,乙烯自给率60%左右。公司煤制烯烃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3-2.4.4潜在的进入者目前国内部分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正逐步进入煤化工行业,国家在产业政策上也鼓励和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已经有东方希望集团等民营企业正在开展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煤化工项目的前期工作,未来几年将有一定数量的企业进入呼伦贝尔展开竞争,但由于受限于资源的取得,发展的空间相对不会很大。3.2.5行业发展趋势2009年,世界上还没有煤制烯烃工业装置投产。2009年8月,由中国化学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以及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流化床甲醇制丙烯(FMTP)技术开发项目打通系统工艺流程,并于10月实现连续稳定运行470个小时。但这只是一个小试装置,产能只有3万吨/年,试运行成功后因种种原因,试运行之后没再进行生产。2010年,中国煤制烯烃研究工作进展顺利,拟建项目众多。中科院大连化物所DMTO-II技术已进行转让签约;中国石化集团在MTO技术方面的研究也有了突破性进展,SMTO技术工业化示范装置已经完成基础设计工作;利用清华大学FMTP专利技术成果的甲醇制丙烯工业试验装置,目前正在试运行阶段。2010年中国煤制烯烃年生产能力160万吨/年,其中聚乙烯30万吨/年,聚丙烯130万吨/年。表3-3中国MT0/MTP项目项目总动工投产年耗煤厂家装置能力/地点投资金工艺路线名称(万t/a)时间彰万t额,亿元大连化物所DMTO,聚乙烯甲醇180,和聚丙烯分别采用了美国神华烯烃60,内蒙古2005焦Univation公司的气相法聚乙烯和1952010年9月410聚乙烯工艺和陶氏化学的包头10月聚丙烯各UNIPOL气相流化床聚丙30烯工艺,整个装置已于2010年5月31日建成2005焦2010年8月打鲁奇MTP,聚丙烯采用神华甲醇167,宁夏银11月正通全流程,ABB-Lummus的Novolen丙烯和聚190480气相法技术,其聚丙烯宁煤川式开工2011年5月正丙烯各50装置挤压造粒机于2010建设式投产年5月投料试车成功2010年二季度大唐甲醇167,内蒙古打通全流程,鲁奇MTP,聚丙烯采用陶丙烯和聚锡林郭2005计划2011年底氏化学的UNIPOL气相流国际勒盟多190年前生产出终端化床工艺,通过外购丙丙烯各50合格产品聚丙烯,其聚丙烯装置已于伦烯,并实现连2009年11月试车成功续生产运行甲醇514,合计575烯烃160资料来源: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继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之后,有些相关企业将煤制油项目变更为MT0项目;加之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醇、醚市场持续低迷,一些大型醇、醚项目调整为MT0项目,使中国的MT0项目规划骤然增加。另外,道达尔石化认为2010年将是道达尔石化中国煤化工业务最关键的一年,将适时启动煤制烯烃项目的可研以及后续的报批等程序,并力求在2015年前后,在中国建成首个百万吨级规模的大型煤制烯烃商业化项目。2011年4月,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14亿元、设计能力为60万吨/年、目标产物为10.6万吨/年聚合级乙烯及9.9万吨/年聚合级丙烯的甲醇制烯烃乙烯原料路线改造示范项目工程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于7月实现中交。中原乙烯采用SMT0工艺技术。这意味着自主研发的煤制烯烃工艺SMT0技术步入产业化发展阶段,也标志着中石化长期依靠轻烃石脑油裂解制乙烯的工业化单一路线将成为历史。2011年,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200万吨煤制烯烃装置采用DMT0技术,2010年一期68万吨/年在建。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能源伊犁煤电化有限公司和鲁能宝清煤电化开发公司(山东鲁能集团)60万吨/年,兖矿煤业榆林能化公司和陕西中化益业投资有限公司80万吨/年,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华能满洲里煤化工公司20万吨/年等项目在建。表3-4中国煤制烯烃在建拟建项目欲建装置能力/(万投资金预计动工工艺厂家名称地点预计投产时间t/a)额/亿元时间路线山东新汶矿业集团甲醇540,烯烃180新疆伊犁220MT0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广汇实业投资甲醇180,烯烃60,新疆阿克苏2011年4月甲(集团)有限责任聚乙烯和聚丙烯各地区130醇项目投产MT0公司30中煤能源伊犁煤电新疆察布查尔2011年5月化有限公司甲醇180,烯烃60211.342015年3月MTO锡伯自治县28日开工正大能源/陕投资/甲醇300,烯烃1002011一期2012DMT0陕化工/陕西新兴煤(一期甲醇60,乙烯陕西榆林195在建烯烃有限公司10,丙烯10)陕西中化益业投资甲醇240,烯烃802011年一(一期甲醇60,烯陕西榆横1652012MT0有限公司期在建烃20)25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蒲城清洁能源化工甲醇540,烯烃200有限责任公司(陕(一期甲醇180、陕西蒲城150(一2011年一2013DMTO茵煤业化工集团公聚乙烯30、聚丙烯期)期在建-II司)40)神华集团/陶氏化甲醇300,烯烃100陕西榆林7402009年9MTO学月奠基英美安格鲁煤化工公司(英美资源集甲醇500,烯烃170陕西榆林500MTO团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9煤能源集团/泰煤制甲醇330,烯陕西靖边2202009年52014MT0国新能源化工投资烃110月签约集团甲醇240,烯烃80,兖矿煤业榆林能化聚丙烯38,聚乙烯陕西榆林1252011年一砌m公司42(一期甲醇60,期在建烯烃20)兖州煤业股份有限甲醇300,烯烃内蒙古2010年32012年一期100(一期煤制甲醇月开工奠MT0公司鄂尔多斯煤制甲醇建成180,烯烃60)基仪式内蒙古神华集团甲醇180,烯烃60700MTP呼伦贝尔华能满洲里煤化工甲醇60,烯烃20内蒙古2008n盯P公司满洲里内蒙古新奥集团甲醇300,烯烃100240MTO鄂尔多斯汉能控股集团(原内蒙古规划2010华睿集团)甲醇300,烯烃100300砌m锡林郭勒年开工鄂尔多斯市蒙华能甲醇180,烯烃60内蒙古.2007年开源有限公司鄂尔多斯100MT0工建设法国道达尔公司一内蒙古20-302011年完2015MTO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甲醇300,烯烃100鄂尔多斯亿欧元成可研有限公司鲁能宝清煤电化开内蒙古2011年在发公司(山东鲁能甲醇180,烯烃60鄂尔多斯125建MTo集团)鲁能宝清煤电化开甲醇180,烯烃60黑龙江省2009年7发公司双鸭山146MT0月中煤能源集团甲醇180,烯烃60,黑龙江鸡西400暂缓MTP公司聚丙烯60大唐集团与铁煤集甲醇180,烯烃60辽宁铁岭市183.25MTP团(一期)26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甲醇170,丙烯52,2009年已2011至2012安徽淮化集团安徽淮南133MTP聚丙烯49开工年建成云维集团甲醇250,烯烃84云南曲靖21120082012年MTO贵州天福化工有限甲醇160,烯烃50,责任公司二甲醚15贵州山西焦煤集团有限山西省吕梁2011年8责任公司甲醇300,烯烃1002602015-12—·31MTO市岚县月开工山西华运煤电股份甲醇120,烯烃40山西吕梁市52.652007年奠有限公司基2012年7月MT0晋煤集团甲醇360,烯烃120山西省晋城300201I2013MTO山西兰花煤炭实业2010年5集团有限公司与中甲醇180,烯烃60山西晋城180月签定项2013MTO石化南京化学工业目协议有限公司合作河南中原煤业化工甲醇180,烯烃60河南鹤壁1502010年8MTP集团月中石化/河南煤化甲醇180,烯烃60河南濮阳2009年3集团月签约SMl、0河南省永城煤电集甲醇200,烯烃70河南永城2302009MTO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甲醇60,烯烃20.5河南濮阳142010在建201i.07SMT0甲醇7850,烯烃合计2636.5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期刊、杂志、中国拟在建项目网以及2009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组成的专家组,对陕西、宁夏、云南、内蒙等地的煤制烯烃项目规划、核准备案、筹备建设情况等进行专项调研。如果表3-4所列项目能按时生产,至2011年,中国煤制烯烃产能将达到180.5万吨/年,其中聚乙烯40.6万吨/年,聚丙烯139.9万吨/年;2012将达到422.5万吨/年9其中聚乙烯132.6万吨/年,聚丙烯237.9万吨/年;2015年将达到2836.5万吨/年,其中聚乙烯1201.6万吨/年,聚丙烯1634.9万吨/年。2010年中国甲醇产能达4200万吨/年,产量仅1575.24万吨,开工率不到40%。中国现有甲醇生产装置的主要原料是煤,其次是天然气和焦炉煤气,以煤、天然气和焦炉气为原料的甲醇产能分别为65.7%、23.O%和11.3%,以煤为原料的甲醇约为2759.4万吨/年。国家相关部委正在制定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27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规划》,鼓励更长链条的煤化工项目,将煤制甲醇引导到烯烃等化工产品方向;而且煤制烯烃的技术经过示范工程的检验将会更加成熟,在节能降耗、减排等方面的技术进步,未来还将有更多的煤基甲醇制烯烃项目投产。除表3—4所列项目,中国沿海地区企业发挥港口物流条件好、靠近消费市场等优势,规划从国外进口甲醇制烯烃。浙江宁波禾元、大连大化福佳、浙江兴兴新能源科技、江苏盛虹集团宣布利用国外甲醇的]VITO项目,烯烃产能分别为60万吨/年、240万吨/年、60万吨/年、120万吨/年。烯烃项目从甲醇做起而不是从煤做起的经济性体现在工艺流程短、项目建设周期短、见效快,项目投资节省,减少国内能源消耗,并将生产甲醇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废水留给国外。但这些项目均在规划阶段,具体动工投产日期尚不确定。同时生产甲醇的主要风险是价格波动。甲孚价格的缓动是主要豹硒殷IIIPricedifference,,-,-Importedmethanol图3-4甲醇价格波动风险资料来源: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充分利用国外甲醇资源,生产国内短缺的烯烃产品,减少国内石油消耗,看上去很美。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一是中东地区政局不稳给原料的稳定供应带来隐患;二是甲醇直接用作汽车燃料的消费量近几年和未来都将高速增加,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作为目前最佳石油替代品的甲醇,在应用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的推动下,其用途将越来越广泛,甚至可能像石油一样成为一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些国家的能源和战略物资,引起高度关注并开始争夺,因此未来利用进口甲醇生产烯烃存在“无米之炊"的风险;三是虽然2009年进口甲醇到岸价一度跌破1500元/吨。但在2008年7-8月间,也一度冲高至4600元/吨。如果企业没有自己的甲醇装置,而是依赖外购甚至全部依赖进口甲醇作原料,甲醇价格若再出现上述剧烈波动,而企业自身由于议价能力差(目前还主要控制在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手中),无法将原料价格变动引发的成本变动及时传导出去,势必要承受巨大的市场风险,一些企业甚至会因此而破产倒闭。商业部网站报道,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正因为考虑进口甲醇制烯烃的上述风险和不确定性,国家在制定《乙烯工业“十二五”规划》时,只建议在沿海地区布局2-3套累计180万吨/年进口甲醇制烯烃项目。”目前的情况是,因为煤制烯烃耗水耗电,对环境影响较大,政府审批项目变得谨慎;除神华包头外,其他两个示范工程运行不成功,使一些公司的投资变得谨慎,许多规划项目采取申请产能大,分批建设的原则。根据目前新建拟建规划项目开工情况,预计2015年,能投产的煤制烯烃新增产能将达500万吨/年左右,其中聚乙烯为270万吨/年,聚丙烯320万吨/年;根据中国工程院预测至2020年中国煤制烯烃产能将达1000万吨/年。其中聚乙烯450万吨/年,聚丙烯550万吨/年。煤制烯烃仍然是石油制烯烃的补充。综上,国家煤化工产业的长期发展目标是实现新型煤化工技术的产业化,促进我国石油替代战略的实施。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享赋特点和石油价格的长期上涨趋势决定了我国必须要发展煤基替代能源,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煤制烯烃将是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公司煤制烯烃业务的开展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3.3机遇与挑战分析3.3.1发展机遇分析3.3.1.1发展机遇一:地处煤炭资源丰富的蒙东地区华能呼伦贝尔公司以煤炭为资源的非电多元化能源产业的基地立足于蒙东地区,该公司现有煤矿8处,年核定生产能力为3666万吨(其中:伊敏煤电公司1960万吨/年,扎赉诺尔煤业公司1706万吨/年)20t0年实际生产煤炭265129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万吨。全市现有蓄水工程24座,总库容近2亿立方米。另有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在建红花尔基水库库容3.2亿立方米和拟建扎罗木得水库总库容6.46亿立方米。丰富的资源有力的保障了公司发展煤制烯烃产业。3.3.1.2发展机遇二:企稳的经济形势当前,我国经济延续平稳回升的良好势头,用电需求继续较快增长,煤炭需求总量仍保持适度的增长,这将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做好经营发展工作,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经过四年来极不寻常的历程,特别是2008年以来,公司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锐意进取,苦练内功,实现由种子型平稳过渡到成长型企业,发展势头呈现良好态势。随着公司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和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一批项目的投产,公司的规模不断壮大,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二是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力度不断加大,支持内蒙古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三是公司已拥有扎赉诺尔和伊敏两大国家规划矿区煤炭资源,同时伊阿铁路建成运营,煤炭外运配套铁路的前期工作有序推进。2011年公司原煤产量3800万吨,扎煤公司首度超过1600万吨产能,大大缓解集团东北区域电厂燃煤供应紧张局面,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同时,煤炭作为工业原料的用途更加广泛,“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发展方针不会动摇,这仍将拉动煤炭需求的增长。为此,公司积极打造煤电化基地,加大煤炭产能,切实保障集团公司装机、煤化工以及供热等相关产业用煤需求。从我国能源资源条件看,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础,尤其日本大地震及海啸发生核电站危机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难以改变,煤炭及相关产业仍然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四是在当前国际油价居高不下,我国原油资源短缺、煤资源相对丰富的情况下,发展煤化工产业,对发挥煤炭资源优势,补充国内油、气资源不足和满足对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符合我国长远利益。根据“发改产业(2011)635号”文件精神,目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在组织编制《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及《煤化工产业政策》。其政策取向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理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组织实施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升级示范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煤化工与煤炭、30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电力、石油化工等产业协调发展。华能呼伦贝尔公司正在积极争取将所属煤化工项目列入《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为发展煤制烯烃产业提供政策保障。3.3.1.3产品市场需求增长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发展,.能源化工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1993—2004年,国内能源消费递增为3.8%,但在后5年的需求递增达到4.9%,初步预计在后5年内的市场需求还将保持在4%以上。在前10年国内化工业的市场消费需求一直保持在10%以上,初步预计在今后5年内化工市场的需求还将保持在8%以上。特别是随着国内经济规模的扩大,市场容量也相对更大。近年来,由于国际能源形势的持续紧张,特别是国内原油资源的短缺,与国内能源化工的高速发展非常不协调。化工行业发展的趋势是以煤为原料替代石油为原料发展化工产品,煤化工行业的发展在我国正逢其时。我国目前的煤化工行业还基本以低值大宗产品为主,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世界石油价格的上涨,煤化工产品的竞争力将逐步增强,为煤化工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另外,我国煤化工行业存在散、小、乱情况,迫切需要大型煤化工企业牵头进行整合,实现以煤为核心的煤炭开采、煤化工、下游深加工产品一体化发展,将优势资源配置到优势企业上来,从而提高煤化工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我国煤化工发展真正步入快速、良性发展的轨道。中国人均聚烯烃消费量与世界其他地区对比图3-5中国人均烯烃消费量与世界其他地区对比资料来源:中国化工信息中心。31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3.3.1.4高新技术转让及投资的机会增加随着国际煤化工市场逐步成熟,中国作为世界新兴市场,国外技术公司和生产公司都看好国内市场。近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随着中国法制建设完善及投资环境改善。m多"l-在化工领域对国内技术转让及投资态度也有所改善,从不转让、不投资转变为积极进行技术转让和投资的探索。另外,我国煤化工领域技术进步也较快,取得了一定成果,为煤化工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中国煤炭资源也为煤化工发展提供了较大利润空间,这无疑对投资商具有较强吸引力。3.3.2发展威胁分析3.3-2.1同类煤化工企业、基地快速发展的威胁我国煤化工行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特别是近几年来,部分骨干企业经过科研与开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色与品牌,建立了自己固定的销售渠道和长期客户群,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如有相当多的大型化工企业,尤其是内地的煤化工企业,已经占领了大部分的内地区域市场,对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障碍,也是企业强大的竞争对手。随着近年来国内能源化工建设的升温,我国富煤地区如新疆、陕西、宁夏均在利用资源优势进行大规模能源化工项目的规划建设。有些项目已经启动,预计在今后5-8年内将形成3—5个大型煤化工基地。随着近年来国内能源化工行业利润的迅速扩大,刺激了许多投资商积极性。我国已初步形成的一些煤化工基地如:山西潞城、山东鲁南、陕西渭南等地都在利用已具备的优势加快扩张。华能集团作为新进入者,压力较大。另外,在内蒙古其他地区,也有内地的大型企业规划发展煤化工产业,如我国煤炭行业的神华集团,该企业拥有大型煤矿和领先一步的煤化工技术,必将对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带来竞争的压力。华能进入煤化工产业,将打破现有的市场供应格局,必将会受到现有众多对手强有力的竞争。3.3.2.2来自石油化工行业的威胁煤化工行业发展到现在,已不是生产传统的煤化工产品,而是生产以大型化为特征的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及烯烃等产品为主。煤化工产品是与石油32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化工、天然气等产品在同一市场竞争。因此国际能源形势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竞争的格局。从目前能源形势看,非常有利用煤化工的发展,但是也应充分考虑世界能源趋势的影响,随时跟踪其变化,应制定相应的应变措施。3.3.2.3国家产业政策逐步收紧目前,由于中国煤基烯烃项目处于工业示范阶段,工艺技术尚未得到充分验证,为了防止企业盲目跟进带来风险等一系列问题,给近几年不断升温的煤制烯烃降温,国家相关部委和产煤大省连续出台了几个政策。早在2006年7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工业[2006]1350号)中规定,一般不应批准年产规模在60万吨以下的煤基烯烃项目。按《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011年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煤化工试点项目,重点抓好现有煤基烯烃等类示范工程。2011年4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该通知指出,禁止建设年产能50万吨及以下的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甲醇制烯烃项目重点是做好示范工作。《通知》再次重申,煤炭调入省份、缺水和环境容量不足的地方不得上煤化工项目,强调煤的阶梯利用,未来煤化工的原料将逐步减少使用适合发电的电焦煤,而要以高硫煤和褐煤为主。煤化工示范项目要建立科学、严格的准入门槛。在新的核准目录出台之前,年产50万吨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标准以上的大型煤炭加工转化项目,须报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据国家石油和化工网讯,2011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等部门正在加紧制定《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防止煤化工项目产能过剩。这一即将出台的规范文件,被市场视为是煤化工行业的“十二五”总体规划。文件更多的是针对煤化工产业发展的规划、扶持,不像其他产业一样的要求控制和限制。《规划》将煤制甲醇引导到烯烃等化工产品方向,这不仅会给已经上马的煤制甲醇项目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给那些拥有煤炭资源和下游需求的地方提供投资的空间。《规划》规定,新上的煤化工项目,必须严格核算从煤炭到最终产品的成本和转换效率,煤价一律按照市场价格计算。同时新项目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减碳措施。新的规划鼓励更长链条的煤化工项目,在建设条件、技术水平、项目数量、资金投入、工程验收等方面均有严格的规定。中国乙烯和丙烯的生产主要来自石化产业。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第40号令)的规定,新建乙烯33
第三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环境分析及改、扩建新增能力超过20万吨/年的乙烯项目需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新建60万吨/年以下乙烯装置、2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7万吨/年以下聚丙烯装置属限制类项目。.根据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到2011年,乙烯企业平均规模提高到60万吨/年。由于目前丙烯主要来自石脑油蒸汽裂解生产乙烯的副产品和炼油厂催化裂解生产汽、柴油的副产品,因此国家没有制定丙烯项目的具体投资政策。国务院批准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在限制类新建项目中提出,限制新建20万吨/年以下聚乙烯装置、7万吨/年以下聚丙烯(连续法及间歇法)装置、100万吨/年以下煤制甲醇生产装置(综合利用除外)。上述政策是现行政策,生产企业都应该遵守,否则项目核准困难。34
第四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条件分析第四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条件分析“十二五"期间,中国对烯烃产品仍将保持较高的刚性需求。煤制烯烃有望具备产业化条件。一是有煤制烯烃技术提供支撑。“十一五”期间,中国在甲醇制烯烃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研发成功了以催化剂为核心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了甲醇制烯烃技术瓶颈。2010年5月,大连化物所又研发成功新一代甲醇制烯烃技术DMT0一II并完成工业性试验,进一步提升了甲醇制烯烃的经济性。“十二五"期间,这些技术还将得到优化和完善,为煤制烯烃的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二是为煤制烯烃工业项目打下了基础。2010年8月8日,世界首套年产60万吨甲醇制低碳烯烃工业装置在包头神华投料运行一次成功。神华、大唐的煤制烯烃项目都已成型。而其他著名公司,如陶氏化学、道达尔、中石化也都介入该领域。因此,“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煤制烯烃将拉开产业化序幕。但是,中国煤制烯烃要真正产业化并产生经济效益还面临较多制约因素。很多煤制烯烃装置位于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但水资源、环保、交通、技术等多重约束正制约着产业的发展。4.1资源条件分析4.1.1人力资源为保证公司煤化工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经华能集团批准,2008年6月,公司组建成立华能满洲里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及相关产业的建设、生产和经营。煤化工公司组建后,立即在国内主要煤化工企业、重点院校招聘了5名专家和12名相关专业毕业生,并从呼伦贝尔公司内部抽调计划、基建和经营管理骨干,全面推进煤制烯烃项目建设。《华能呼伦贝尔公司2011-2015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根据公司未来煤化工发展需要,培养选拔一批科技水平较高,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能够加快企业科技进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级专业人才。进一步健全人力资源配置机制,提高人才选拔的35
第四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条件分析专业化水平,规范人才培养和科学评价体系,完善人才交流的制度和措施以及薪酬福利体系,健全激励保障机制。4.1.2财务资源公司目前在建年产2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项目总投资639980.4万元。按照聚丙烯不含税平均价格为9600元/吨(现价格为1i000元/吨),原料煤含税为155元/吨计算,主要经济指标分析情况为:项目投产后年均营业收入18.9亿元;项目投产后年均利润总额5.16亿元;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13.18%;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0.61%;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8.81年;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9.78年。为解决国家产业政策不明朗,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以及缺少煤化工管理经验等问题,公司正在与上海重工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进行项目接续合作。已于2010年12月10日与东方集团上海重工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就华能满洲里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在建年产2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上海重工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正在进行投资能力分析。藉此机会积累管理经验,为下一步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奠定基础。未来五年,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安排煤化工产业投资近230亿元。表4-I华能呼伦贝尔公司2011年资产负债及损益情况表指标名称本年累计(万元)上年同期(万元)同比增速(%)资产总额312416529558535.69流动资产29427921986733.84货币资金1166046704973.91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净额1029867974329.15存货358303034818.07负债总额270908026205613.38流动负债610467762313-19.92银行借款213126520952101.72其中:短期借款109900184000-40.2836
第四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条件分析所有者权益总额41508633529223.8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总额38596831112624.0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802028162523.58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5497-35131947.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296973657—253.38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4955539631150.45营业收入94427668872437.1l营业成本68539752349130.93期间费用15095612082324.94营业利润8495228409199.04利润总额7602935269115.57净利润5166712335318.8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249014470262.75表4—2华能呼伦贝尔公司2011年财务状况同比增长(百指标名称本年累计上年同期分点/次)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123.81185.8经济增加值(万元)374329473852.7净资产收益率(不含少数股菊∞(%)13.774.039.74主营业务利润率(%)26.7123.782.93成本费用利润率(%)8.885.363.52总资产周转率(次)30.3722.777.6流动资产周转率(次)3.593.140.45资产负债率(%)‘86.7l88.66—1.95现金流动负债比率(%)57.0137.3819.63速动比率42.3424.8717.47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42.9518.7224.23技术投入比率(%)0.160.43—0.2737
第四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条件分析4.1.3营销资源任何资源总是稀缺的,营销资源也不例外。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投入一定的营销资源。但是,营销资源的投入回报率并不与其投入量成正比,如果一味地加大营销资源的投入量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对营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是非常必要的。对营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能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产品的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销售队伍素质的好坏和工作热情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营销活动的成败。因而,企业在分配营销资源时,应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证他们的最低营销资源的需求量。目前对华能呼伦贝尔公司而言烯烃的营销资源尚属稀缺,属公司发展烯烃产业的短板,应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营销资源的投入和优化配置,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关注细节,品牌化的营销理念,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营销人员。4.1.4管理资源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目前采用职能型管理模式,各部门按照职能进行分工协作,处理公司日常业务,按照公司发展的需要,充分开发利用管理资源,要求各部门在深挖潜力和加强协作上继续提高,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公司现有大中专以上学历人员5928人,占职工总数的27%;公司本部96%以上是大专以上学历,75%以上是中高级技术人员。4.2能力条件分析4.2.1整合能力整合能力是企业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其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创造出新的资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旨在为企业增强竞争优势。公司以现有煤炭企业为上游,生产煤炭供给电力企业用以平抑发电成本,发电企业利用成本优势竞价上网,并利用发电企业的余热以及蒸汽等其他动力3R
第四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条件分析满足供热和煤化工企业生产,内部水电企业满足上述企业腑水需要。公司结合呼伦贝尔地区的资源和区位特点,研究确定新的发展方式,更加注重资源的整合,更加注重效益的优化分配,更加注重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通过充分发挥煤电一体化的成本优势,做强做实电力和煤炭两大主业,拓展煤化工等领域。4.2.2运营能力运营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实现所产生作用的大小。公司具有较强的运营管理能力,注重经济活动分析,及时了解掌握公司经济运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降低成本;严格执行公司招投标和物资采购白嘀关规定,降低工程和物资采购成本。生产管理水平处于行业前列,不断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提高设备和安全保障技术水平,优化生产流程,科学组织生产,努力降低煤炭的生产成本。公司坚持“安、好、省、快、廉”基建总体要求,全面实施工程设计、设备选型、建筑安装等全过程管理,通过优化设计、统一招标、严格管理概算等途径降低工程造价;开展了基建工程对标工作,基本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4.2.3管理能力管理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提高组织效率的能力。是管理者能够准确地把握,并且提升组织的效率的关键。公司以加强本部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推行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不断规范公司本部管理职能,进一步理清公司与各单位的管理界面,优化管理流程,建立简洁高效的工作秩序;迸一步强化公司本部以规划管理、综合计划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为中心的管理职能,不断完善运营机制,完善办事程序,完善议事规则,逐步建立管理科学规范、运行简洁高效、监督检查到位、考核奖励具体的管理系统,有效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全面加强绩效管理,完善薪酬分配,健全绩效与薪酬挂钩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强分析、检查和督导工作。39
第四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条件分析4.3核心能力培育指向4.3.1提高对煤炭资源的控制能力公司积极组织进行内蒙在蛐雁榭嵌资源开采规划的研究和起草,将呼伦贝尔地区的煤炭资源开采规划同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紧密地结合起来,报自治区政府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通过政府的明确授权使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尽可能多地取得对呼伦贝尔地区煤炭资源开采权的控制。公司探索并积累了煤电联营成功经验,利用公司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资源以及煤炭、电力、供热专业化队伍的优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司发展全局,以发展电、煤、化一体化的循环经济为着力点,依照规划对公司的资源进行合理有序的开发;加快公司现有煤矿的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以及新建煤矿的同时,积极争取更大份额的资源配置,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4.3.2提高资本经营能力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在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发展战略的进程当中,生产经营是基础,也是资本经营存在的必要条件,而资本经营也是生产经营扩张和发展的需要。企业如果离开了资本经营,规模就不可能迅速地扩张;就无法按照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保证自身资产的高效使用和可持续发展;就无法防范生产经营中可能发生的危机。公司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加强资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充分运用财务公司资金结算平台,统一管理和调配资金,增加资金的流动性,在保证生产和基建工程所需资金的同时,有效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提高预算特别是现金预算的编制水平,准确预计公司所需内部协调资金、外部融资额和融资时间,合理调配资金;加强与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沟通协商,争取支持和帮助,多措并举,拓宽融资渠道,有效防范资金短缺。加强投资效益分析,对拟投资项目按内部收益率进行认真测算,与银行长期贷款利率、所投资行业的平均回报率以及公司运营项目的平均收益率比较,优化排序并安排好项目开发进度。40
第四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条件分析4.4优劣势分析4.4.1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发展煤褂烯烃业务优势分析近年来内蒙古成为国内外化工集团投资热点地区,这为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发展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但近年来国内化工发展较快,·竞争将相当激烈。因此,准确分析公司竞争能力,明确市场机会和定位,对今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优势如下:4.4.1.1政策支持在国家能源战略指导下,国家重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尤其对于煤、化、电一体发展的产业基地建设予以大力支持。华能集团是国家大型重点企业,自治区为促进招商引资近期出台了相应配套的优惠政策。此规定主要从市场准入和注册登记、税收、及其它方面均给予企业更多的优惠和扶持,这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及企业。满洲里煤化工所在的满洲里地区更是大力支持其发展,地方政府专门配备了相关人员成立办公室配合工作。宏观政策有利于煤化工项目的建设。4.4.1.2煤炭和水资源优势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现有煤矿8处,年核定生产能力为3666万吨,2010年实际生产煤炭2651万吨。全市现有蓄水工程24座,总库容近2亿立方米。另有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在建红花尔基水库库容3.2亿立方米和拟建扎罗木得水库总库容6.46亿立方米。丰富的资源有力的保障了公司发展煤制烯烃产业发展。4.4.1.3相对的市场优势呼伦贝尔位于内蒙古的边境,比起内蒙古自治区内其他地区更有口岸城市的优势,煤化工项目所在的工业园区有配套的铁路设施、公路设施交通便利。4.4.1.4土地资源优势呼伦贝尔市有大片的待开发土地,主要是草原。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土地资源优势明显。基地的建设无需搬迁,土地开发成本低,非常适宜建设大型能源化工业基地。41
第四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条件分析4.4.1.5资金优势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具有较好的资金实力,公司煤炭、电力主业近年来发展形较好,竞争力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主业的良性发展不仅能供应廉价的煤炭原料,直接带动煤化工企业的经营效益,而且能为非煤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加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椅,使煤佬工项目的建设具有较强的资金保障。4.4.2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发展煤制烯烃业务劣势分析4.4.2.1起步较晚,人才缺乏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在国内的起步较晚。现有产业以煤电为主,发展煤制烯烃业务的经营管理人才尚缺。企业应采取多种方式吸引人才,为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提供技术、管理人才的支持。4.4.2.2市场开发难度较大华能呼伦贝尔公司作为煤化工行业的新进入者,面临着较强的市场竞争。竞争一方面来自于区内相关企业,更主要的是面临着内地相关大企业的竞争。另外,煤化工下游产业也面临着与石油化工的竞争。因此,在项目建设初期,就要充分重视产品市场的开发,以保证项目实施后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化工和煤电,分属两大不同行业。产品的用途不同,市场容量不同。由于化工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竞争对手实力较强且数量较多,因此在市场营销策略、用户开发等方面与煤电产品经营有较大差别,因而对经营人才要求较高,而这方面经营理念的更新正是公司在发展中要加强的。4.4.2.3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推进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任务比较艰巨,控制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压力进一步增大,面临节能减排政策变化带来的形象安全风险越来越大;二是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公司赢利点单一、供热产业亏损较大,新建项目效益预期较低;煤炭资源配置、电源项目核准、煤电基地开发等还存在不确定性;EVA水平不理想;三是市场营销难度加大,外送电量输电线路和煤炭销售铁路运力的瓶颈,导致市场开拓较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增长。42
第五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战略选择第五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战略选择5.1SWOT分析根据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外部宏观环境和企业资源的分析与评价,判别出企业的优势(Strengths)与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也即SWOT分析,以便公司根据判断结果,结合公司发展目标具体情况选择、制定合适的战略。表5-1公司SWOT分析优势一S劣势一W1、原料供应运输成本低。1、生产规模小,产业链不长。2、生产技术、设备先进。2、缺乏长远的人力资源计划。3、公司装置基本配套。3、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不良。4、经验丰富的生产技术人4、财务、管理、销售三大费用高。才。5、企业整体执行力较差,员工安5、部分产品开发能力强。于现状。机会一OS0战略W0战略l、国家经济发展巨大需求。1、进—步降低原料和运输成1、发展下游产品,对煤制烯烃业2、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本。务进行深挖掘,掌握核心科来的机遇。2、扩大煤炭生产规模,增技。3、国家能源安全需求为发展.加煤炭产量,为扩大煤2、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和管理发高附加值煤化工项目提供制烯烃业务的发展建展制度。了机遇。立必要条件。3、整合机构,节约开支,降低三4、自治区重点扶持政策优惠。大费用。威胁一TST战略wT战略l、原料煤价格的不断上涨,l、技术创新,以质取胜。I、细化管理,挖潜增效。成本越来越高,利润微薄。2、开发新产品。2、国内外煤化工企业日益增3、提高员工待遇,留住人加,市场现己爆满。才。3、周边化工厂竞争日趋剧烈。4、增加投入,提高环保要4、环保要求不断提高。求。5、犬才流失。通过对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进行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43
第五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战略选择S0战略是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政策和自身的资源优势,扩大煤炭产能,增加煤炭产量,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发展壮大公司的煤化工产业。WO战略是发展煤炭的下游产业,掌握核心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优化管理资源,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ST战略是利用企业现有资源优势,避免原料煤炭上涨及人才流失带来的威胁,通过实施技术创新,提高员工待遇等措施,提高企业竞争力。WT战略是通过细化管理,内部挖潜,降本增效,保持企业不断发展,逐渐增强实力。5.2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战略定位根据华能集团总体战略规划的要求和内蒙古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国内外化工市场激烈竞争的局面,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有良好的条件,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存在的优势,扬长避短,抓住机遇,加快建设。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的发展战略定位是:坚持高起点、高技术的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自身煤炭资源、水资源和低成本优势,促进煤炭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化,实现煤、电、化一体化发展;吸引国内外大型煤化工企业的投资与合作,降低投资风险,为后续项目建设培养人才和积累经验。其体战略如下:5.2.1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国内外企业发展经验表明,有竞争力的企业都建设在有廉价资源的地区,许多企业在资源地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经营,获得低成本优势。扎赉诺尔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当地水、电等配套设施齐全,因此,要突出煤化工特色,发展要充分利用煤炭、电等资源优势,发展煤化工的基础产品,实现一体化,并促进煤化工产品向高附加值的产品方向转化,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煤制烯烃业务是技术密集型和投资密集型产业,也是公司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优化配置,采取最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能效、降低污染、保护生态、提高效益的建设和运行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本着建设规模化、大型化、现代化、矿化一体化的煤化工基地为原则,实施集约经营,,谋求具备国际竞争力。同时,实时关注国家石化产业发展规划,
第五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战略选择及时捕捉各种信息、了解并研究终端产品情况,不断寻求投资合作伙伴和提供技术支撑的合作单位,遵循多方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稳妥的促进煤化工产业发展。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下一步可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利用总公司华能集团是大型电力公司的优越条件,与电线电缆公司充分合作,将生产的聚乙烯销往电线电缆领域。也可在对电线电缆市场充分调研的基础,考虑向聚乙烯的下游产业链延伸,自己生产电线电缆。电线电缆专用树脂包括电缆绝缘料和电缆护套料,所用原料主要有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现在,国内6干伏级以上电力电缆已全部采用聚乙烯交联绝缘料;1千伏以下的低压电缆则以聚氯乙烯绝缘和聚氯乙烯护套为主,通讯电缆一般以HDPE做绝缘层,以LLDPE做护套层;光缆则主要是用HDPE和MDPE作为护套料。聚丙烯可考虑向未来需求增长率高、工艺技术成熟的聚丙烯管材延伸。5.2.2高技术战略煤制烯烃业务的选择要结合实际、尽可能采用国内外的高新技术及前沿科技,技术有一定的前瞻性,使一般企业在短期内无法超越。例如采用国外先进的大型煤气化技术,建设大型煤气化装置,能大幅度降低能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高新技术的采用一是要积极跟踪国内外煤化工技术进展情况,适时采用新技术进行产业升级改造、开发新产品;二是对引进技术要主动消化吸收、并进行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树立竞争优势。公司目前与清华大学合作的FMTP技术将煤制甲醇转化成烯烃,相比国内外其他技术而言,更适合公司生产的煤炭,能够将发热量相对较低的褐煤转化成化工产品,大幅提高的煤炭产品的附加值。5.2.3低成本战略综合利用廉价的煤炭资源,构建合理的产业链。随着世界油价的持续走高和我国煤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以煤为原料生产的产品替代原来的石油化工产品是必然的趋势。现有高成本的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将逐渐为低成本的煤化工生产的产品所取代。应实施低成本战略,通过价格更低的同质产品打破现有的供需格局,逐步占领市场。以成本优势实现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45
第五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战略选择未来石油资源将逐步枯竭,国内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公司应在现有生产工艺基础上,利用华能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大企业的合作,瞄准煤化工科技前沿,优化现有工艺流程,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煤制烯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5.2.4合作战略除主要立足本企业发展外,还应认真研究相关企业的情况,努力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大型煤化工企业的投资与合作,与其结成战略投资伙伴关系。这一方面可使企业突破资金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可寻求与大型的跨国公司进行合作,一方面可以引进资金,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合作者的存量资源,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经验,产品销售渠道,使项目的建设及运作尽快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实现快速发展。满洲里60万吨/年甲醇制20万吨/年烯烃科技示范项目,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FMTP技术,该项目于2008年开工建设,建成后耗煤量231万吨/年,耗水量1278.4万吨/年,估算投资66亿元。为了降低企业投资风险,目前华能呼伦贝尔公司正在与上海重工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商谈接续合作,双方已订合作框架协议,将合作开展下一步项目建设工作。
第六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战略实施措施鉴于内蒙盍羹奈地区煤电他爰薏能源产业韵发展∥已引起包括一批中央企业在内的诸多企业集团和投资主体的高度关注,公司将抓住《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的若干意见》出台这一有利时机,牢牢把握跨越式发展的主动权,发扬华能“三千”精神,采取有效措施,用创新的理念自觉地投身到资源优势开发和重大建设项目之中,加大前期工作力度,为公司今后的发展储备更多的资源和项目。制订详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加快项目实施,努力实现煤制烯烃项目投产目标。6.1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企业的前进目标,人是完成目标重要因素。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财富。华能呼伦贝尔公司要进入一个产业链延伸的多业务经营阶段,必须有市场意识强,具有创新精神,善于经营管理,在企业规划、生产经营、资本运作、科技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具有较高造诣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能够运用技能、技术支持新业务的经营发展,而且还要掌握足够的技能以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要紧紧围绕公司的战略目标,加大引进和培养力度。把打造学习创新型企业作为一项战略性目标,建立持续学习创新的理念和机制,把学习能力转化为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要进一步创新人才管理机制,采取新的手段,制定新的措施,集中力量做好“三高队伍’’的培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做好公司未来发展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统一规划,精心组织,做好优化系统内人员配置工作,盘活公司人才的“存量资本”,为公司盼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持;要加大人才培养教育的力度,按照创建一流企业的标准和要求,高起点制定教育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全员、全过程的人才培养,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教育化管理、学习化生存的氛围,把公司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学习型”企业。完善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从公司实际发展需要出发,注重培养有战略眼光、驾驭全局的高层决策队伍;贯彻高层决策、精通管47
第六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战略实施措施理的中层干部队伍;.兢兢业业、功底深厚,能把握并不断丰富企业核心技术的技术管理人员队伍;技艺精湛、一专多能,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队伍。重点是培养煤化工专业技术人才和市场营销人员。企业有了人才、有了资源和市场就具备了发展的前提条件,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建立和谐的企业环境,通过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满足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需要,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6.2积极对外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为解决满洲里煤化工公司未来的发展,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加快与上海重工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进行项目接续合作。目前,煤炭项目已于2010年12月10日与东方集团上海重工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上海重工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正在进行投资能力分析。6.3推进制度创新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加快建设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步伐,始终坚持把制度创新作为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关键能力进行培育。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建立和健全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科学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体制,形成一套有效促进企业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经营机制,把公司逐步建成注重经济效益、追求资产保值增值、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按照国家政策导向,深入研究公司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准加强管理的结合点,构建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6.4实施技术创新技术领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技术是企业市场竞争、生存发展的核心能力。企业在市场上脱颖而出,成为国际一流的大企业,必须立足于技术创新,要组建技术中心,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要瞄准和跟踪行业科技48
第六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战略实施措施发展的前沿,抓住那些对企业发展具有战略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实现突破,形成核心技术能力。要建立和完善出成果、出人才的技术创颓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6.5推进管理创新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企业在管理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就可能成为其他企业无法效仿的竞争优势。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所进行的改进和改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为保证战略目标的实施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了企业的生存发展,必须坚持管理创新。要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开发、技术创新和科技管理热情,在全公司范围内,营造人人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创新氛围,切实把公司的各项管理与发展转入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把科技工作与企业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将科技开发、技术创新和科技管理渗透于公司经营管理全过程;要研究制订公司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注重科技项目的研发,围绕公司生产实际,积极推广创新技术的应用,切实解决生产经营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服务。6.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实现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思想基础,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也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但要有非常细致的管理制度,也需要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落后比技术落后更可怕。企业文化的管理在现代企业运作中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已为许多优秀企业的业绩一再证明。要把集团公司的核心文化理念与公司传统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公司历史发展背景、地域特色和行业生产特点,初步建立起具有时代特征、体现地区和公司个性的企业文化体系,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和凝聚作用。要以建设一流的员工队伍为目标;以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大力弘扬华能集团公司“三色公司”企业文化理念的基础上,针对49
第六章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发展战略实施措施公司历史发展背景:地域特色、行业生产经营特点提炼建立特性企业文化和理念。将企业理念应用于管理的各个层面;将企业行为贯穿到全体员工的言行当中;将企业识别系统广泛适当地应用于各种场合和场所,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公司发展战略。遵循企业文化发展规律,具有时代特征、体现地区性大型能源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体系。50
第七章结论及展望7.1结论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发展规划研究,以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在翻阅参考大量历史文献、统计资料,并经过大量市场调研和用户、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开展。论文的主要结论为:l、确定了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在内蒙古的煤化工产业煤制烯烃的发展定位、发展思路、规划的项目、产业链等。2、通过对华能呼伦贝尔公司满洲里地区资源及煤化工市场的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外煤化工的成熟技术,对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煤制烯烃业务的内外部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可行的发展思路。3、运用战略分析和选择的理论与方法,对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开展的煤制烯烃业务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弱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战略发展规划的主体方向和具体措施。7.2展望全球市场一方面是烯烃需求大大超过甲醇,丙烯需求增长明显高于乙烯,而现有丙烯的生产方法不能满足丙烯的数量要求,需要寻求丙烯新来源;另一方面是大规模甲醇装置的高速建设强烈需要寻求产品的出路。在甲醇上游供应挤压和丙烯下游需求拉动的共同作用下,甲醇制丙烯技术必将成为解决甲醇出路和丙烯来源的极其耀眼的工艺,其发展前景看好。未来几年,中国的聚丙烯仍将保持高速发展,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发展的甲醇转化烯烃业务,最终将甲醇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聚丙烯产品,与国内煤制烯烃项目相比,投资省,建设周期短,具有一定竞争力,为公司下一步发展新材料等产业提供新的平台。51
参考文献[1]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中信出版社,2009.7.[2]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2004.6.[3]田云生.煤制烯烃项目发展探讨[J].乙烯工业,2006.2.[4]张明辉.我国发展煤制烯烃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J].化工技术经济,2006.1.[5]李建华.煤制烯烃的技术进展及经济分析[J].化工技术经济,2006.11.[6]张殿奎.煤化工发展方向一煤制烯烃[J].化学工业,2009.Z1.[7]罗滕.煤基甲醇制聚烯烃项目的经济评价[J].洁净煤技术,2009.2.[8]亚化咨询.中国煤制烯烃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R].2010.11.[9]马奉奇.国内煤化工的现状及发展[J].河北化工,2011.1.[10]郝西维.甲醇制烯烃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分析[J].洁净煤技术,2011.3.[11]李永霞.浅谈煤化工的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6.[12]周传雷.我国煤制烯烃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化学工程师,2011.8.[13]成莉燕.煤化工发展方向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14]中国华能集团公司.201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R].2010.12.[15]小阿瑟.A.汤普森.战略管理——获取竞争优势[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3.[16]曹迪.煤制烯烃发展前景探析[J].石油化工设计,2010.4.[17]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国内外聚烯烃产品市场研究报告[R].2011.10.[18]华能60万吨煤制甲醇制20万吨烯烃财务评价[R].2009.10.[19]邹泽锦.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5.[20]C.W.L.希尔.战略管理[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2.[21]胡兆光.中国电力需求展望[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io.[22]肖先勇.电力技术经济原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6.[23]刘秋华.电力企业管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6.[24]牛东晓.火电企业价值链战略成本管理[M].辽宁大学出版社,2010.9.[25]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聚烯烃产业机遇还是挑战[R].2011.4.[26]胡为民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4.52
参考文猷[27]中华研究报告商务网.中国煤制烯烃行业分析及投资预前景测研究2011—2016年[J].2011.6.[28]博思数据研究中心.2011-2015年中国煤制烯烃行业市场供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R].2011.6.[29]韩红梅.石脑油、煤、天然气路线制烯烃的经济性分析[J].化工技术经济,2005.12.[30]朱明慧,王红秋.国外丙烯生产技术最新进展及技术经济比较[J].国际石油经济,2006.1.[31]胡徐腾,李振宇.我国能源化工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方向[J].国际石油经济,2005.9.[32]鲁东霞.河南省煤化工产业发展资源环境问题研究[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7.53
致谢在历时两年多的学习、研究和撰写后,本课题终于完成了。首先感谢我的导师王锋正副教授。本课题从选题、构思到论文的撰写,都是在王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每一个过程都凝聚着他的辛劳和智慧。尤其因为我工作比较繁忙,论文写作时断时续,是王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使我如期完成了论文的写作。王老师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深厚的学术造诣,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王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不仅使我在课题研究上取得了很大进步,而且也培养和提高了我实践的能力,这些都将使我终生受益。在此向王锋正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敬意。我还要感谢内蒙古大学MBA教育中心的其他老师,在我攻读硕士学位的两年多时间里,是他们传授给我知识,使我得到充实和提高。每当我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都给予我悉心的支持和关心,对我完成学业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5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呼伦贝尔区域经济发展浅析
- 199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述评8年
- 呼伦贝尔区域发展战略策划报告摘要
- 面瘫牵正贴对贝尔麻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研究
- (呼伦贝尔兴安盟专版)2018年中考地理复习方案教材梳理篇第10课时日本东南亚课时训练
- 诺贝尔经济学奖和实验经济学_刘兵军
- 上海贝尔工程服务支持系统的设计
- [指导]呼伦贝尔大草原攻略
- 短针浅刺法治疗贝尔氏面瘫急性期55例
- (呼伦贝尔兴安盟专版)2018年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章末训练(七)
- 民营银行发展与监管问题研究——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为例
- 新景祥_呼伦贝尔国贸大饭店_含酒店式公寓
- 特殊透刺法对恢复期贝尔氏麻痹瘀血证的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 贝尔实验室成功经验研究及启示
- 20世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统计与分析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倾力之作
- 萨金特_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到理_省略__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反思_方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