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2022-06-16 13:09:4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开启心灵之门的金钥匙--论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云南省镇雄县母享中学陈健关于中学语文的目标问题,似乎是老生长谈,因为我们自认为已经有很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其实不然,大多数人对此理解较为偏颇,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重新讨论。上个世纪以,由于苏联教育的影响,中国的语文教学确立了“语言文字工具论”有模式,字词句篇的训练都得到了严格的贯彻。刚开始大家还觉得有好处:学生有章可循,老师按照知识点教学,课也比较容易上。殊不知,伴随着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也消失殆尽。受此模式的影响,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实际上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应试能力。加上中考高考这样的“指挥棒”式的试题,它的目的是考倒学生和他们的老师,更使得语文教学过分偏重于工具性和实用性。学生学习语文只是为了得到分数,很难得艺术的熏陶和感染,因此也很少有乐趣。由于受到片面的、急攻近利的语文技能训练的影响,使得那些本来鲜活生动的文学作品变得支离、琐碎、枯燥、机械,那种程式化的教学方法和早有定论的标准影响了优秀文学作品对青少年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很多学生开始讨厌和惧怕上语文课。语文教学也因此招致自各方面的强烈批评。有人还痛心疾首地发出了“救救孩子”呼喊。这一切使得语文教学的改革更加受到重视和关注。
令人高兴的是近10多年来,初高中语文教材进行多次改编,改编过的教材一次比一次贴近生活,关注生活,特别强调了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了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我觉得这些都为目前中学语文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的显现出来,没有文学教育的或文学教育薄弱的语文教学是不完整的,是没有生命力的。王力先生指出:语文指的就是语言和文学。北师大的王富仁教授说:“最基本的语文其实就是文学,人的语文能力其实就是文学能力。”文学,在今天一般被视为“美的艺术”或“语言艺术”,他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电影文学等样式。诗歌是最先出现的文学样式,早在公元前九世纪的时候,在欧洲就出现了大诗人荷马,与此同时,我国的《诗经》中的许多诗篇也被广为流传,从被誉为“风骚”的《诗经》、《楚辞》直到今天,历代诗人辈出,诗作层出不穷。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从先秦的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到巴金、矛盾、冰心、朱自清的现代散文,他们或记录历史、刻画人物;或阐述哲理、抒发感情;或描写风景、记叙事件。除此以外,文学作品还包括拥有广大读者的小说、最具有特殊表现形式的戏剧文学和电影文学等。不容置疑的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人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审美素质的培养塑造,有着任何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说:文学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选择文学教育中的作品
?两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文学教育的材料,即文学作品。他是作者用语言文字创造的、反映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的艺术品,其中充满了感性和创造性,是最能激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育资源。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为全世界人民所共同喜爱的文学作品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认识到中国历代文学、世界各国文学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悠久的传统,使学生们感受到许多美好的情感、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其次语文教师还应该借助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引导学生鉴赏世界的自然美、人类的灵魂和各民族语言的艺术美。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鉴赏心里和鉴赏能力来选择或编写教材,重点向学生介绍和讲解中国以及世界文学中的名家名篇,培养他们对祖国文学的兴趣,同时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学欣赏水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滋养和艺术的熏陶。例如:学习曹操的《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学生不仅能认识到曹操宏大抱负与博大胸襟,还能受到感染和启发,从而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又如,在学校屈原的《渔父》,每当读到“世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时,伟大诗人那志尚高洁、不同流合污的形象便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再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描写了诗人和朋友分别的情景,朴实无华的语言让学生们深深感受到了人情美的无穷魅力。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语句优美清新,诗中有画,画面静中有动,有声响,有色彩,充满了诗情画意。在讲这首诗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用所学过的绘画知识,把这首诗用一幅画表现出来。结果每一位学生的画都从不同独特角度展示了诗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例子在浩如烟海的中外文学作品中真是不胜枚举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学教育的内容除了必要的古典文化的熏陶外,还必须帮助学生了解认识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将要面对的未来。正是这个意义上,语文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不仅需要有现代高科技含量的其他实用文体,而且需要具有思想道德和艺术含量的文学作品,因此要给那些反映现实和未来社会的作品以充分的位置。包括那些非名家名篇,但具有时代感,能反映我们周围各种面貌的作品,甚至学生的习作。对于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实施,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多阅读、少分析;多感悟、少说教。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悟,再通过自己认真的思考,形成对这篇作品的认识、理解和评价,没有阅读就谈不上文学教育。是以读作品的量要大,古今中外都要有所涉及,同时要有许多必背的篇目。高中阶段文学教育的重点是感受文学形象的生动性和文学语言的丰富性。高三学生,可以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文学史的脉络,以便提供阅读的思路。
另外在教师的鼓励下,让学生都养成利用课余和假期大量阅读文学名著的习惯,并且要有一定阅读量的规定。当然,要让学生多读,教师首先要多读。进行文学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我们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英国著名教育家怀特海说过:学校中不应该传授死的知识和无活力的概念,教育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它的僵化。从这个角度看,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以讲授为重点的教学方法难于适应语文改革的需要。语文教育只有通过加强文学内容的渗透,只有和育人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也才能博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就决定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在讲解具体文学作品的时候,老师不能一言堂,不能“很负责任地”把所有东西讲完讲尽,学生只是一名观众或听众。教师应该把教学的主体从知识转向学生,只需讲解那些最基本的知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样才可能把更多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积极发言,谈论对名著的看法;鼓励他们对文学作品,哪怕是经典名篇也敢于质疑,展开自己的思考,作出个人的评价和解释。教师要在培养学生活的情感、活的语言、活的文笔和活的思维方面下功夫。语文考试中,应尽量避免那些“标准化试题”。因为人对于一部文学作品的认识是不同的,“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且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是不断深入、不断升华的。标准答案的那种唯一性和不可质疑性,形成了无法抗拒的吸引力,把学生的思维强行纳入某
一种固定的、排他的轨道中,使得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感受是无奈和恐惧,唯一的对策只是死记硬背。长期这样教化的结果必然导致学生想象、情感、感悟、审美、形象思维等能力,以及思维的创造性、批判性遭到无情的轻视乃至遗忘。语文考试的方式除了笔试以外,还可以进行口试。要求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转述,用自己的语言和理解把作品中的人物、内容和思想转述出来。教师要支持和鼓励不同的观点和理解,尤其那些富有创意的观点更要加以鼓励;有条件的要尝试分角色表演。这种方法既可以检查学生对原著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语文学习应该是伴随终身,是不断提高和永无止境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人想在学校这一阶段的教育中就掌握所有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这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语文系统而庞杂,它的任何一个分支,哪怕是最小的分支,都可能耗尽一个学者毕生的心血。因此,中学阶段仅仅只是语文学习的开始。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当是通过基本的读、写、说来实现语文教学的价值:使学生既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又要树立健全的人格,进而具备良好的现代人素质。现代科学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他们具有强健的体魄,更需要具有丰富的情感、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文学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及时而又必要的。经验告诉我们:那些具备良好文化底蕴的学生,更有可能在未来的各条
战线上出类拔萃,获得成功。另一方面,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将会给他们一生以深远的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金钥匙技术培训试题(一).doc
- 中国金钥匙组织.doc
- 二年级金钥匙答案.docx
- 开启历史课堂教学的金钥匙.doc
- 给幼儿老师一把金钥匙.doc
- 对于学生-爱是一把金钥匙.doc
- 《“巧练”—学习英语的金钥匙》.doc
- 金钥匙学校语文讲义.doc
- 基层主管管理的6把金钥匙ppt课件.ppt
- 专题七 力三把“金钥匙.doc
- 中考简快作文打造高分作文的金钥匙ppt课件.ppt
- 解竞赛题的金钥匙之四(假设问题).doc
- 金钥匙学校初三寒假班英语讲义(四)-任老师主讲.doc
- 金钥匙学校(东城)初二英语讲义-董老师主讲.doc
- 高考语文应试金钥匙:答题公式.doc
- 三年级下册品德课件12我有一把金钥匙2∣教科版共10张PPT学习资料.ppt
- 三年级下册品德课件12我有一把金钥匙1∣教科版共13张PPT讲课讲稿.ppt
- 建设高绩效团队的三把金钥匙教学内容.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