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0 KB
  • 2023-04-06 13:31:35 发布

用信息技术为智障学生的剪纸教学助力.doc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用信息技术为智障学生的剪纸教学助力句容市特殊教育学校方应霞摘要:信息技术在现今的教学中已是普遍的应用,它生动活泼,内容丰富,感染力强,是一种启发性、模拟性的直观手段,它不但容易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够让智障学生清楚的看到事物的发展全过程,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枯燥的学习内容趣味化、形象化、直观化,利于智障儿童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在信息技术融合的智障学生剪纸课堂,弥补了以往传统剪纸教学课堂的不足,引发了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助了智障学生的学习创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在现今的教学中已是普遍的应用,它生动活泼,内容丰富,感染力强,是一种启发性、模拟性的直观手段,它不但容易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够让智障学生清楚的看到事物的发展全过程,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枯燥的学习内容趣味化、形象化、直观化,利于智障儿童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因此在刚开始开展剪纸教育教学活动时,我发现学生每每拿起画笔设计图稿时,都会陷入困惑中,不知所措该如何下笔,总依赖于老师给出的范画,照葫芦画瓢,模仿操作,没有自己的想象,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总是千篇一律,体现不出每个学生所特有的个性特点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在不断思考、寻找一个答案:如何引导、启发才能使智障孩子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使他们的作品更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这时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辅助作用体现出来,它资源丰富,内容广泛,创作分析比教师嘴上讲、手上做更形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总结了以下一些剪纸课堂的实践经验:一、网络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由于智障学生的理解能力差、知识面窄的原因,有很多的学习内容是孩子们从没有接触过的,所以在创作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从而打击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多彩的网络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我们通过搜索引擎,从学生实际出发,选定一些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感兴趣的、生动活泼的内容为创作题材。联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以自己的视角去分析内容进而创作、设计出一些有自己想法的作品。如:《奇妙的心形》、《丰富的水果》、《有趣的昆虫》等。其次,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同理,“要创作好的作品必先要知道什么样的作品是好作品。”所以,为了给孩子们更直接的感受,我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接触好的剪纸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的思维,将好的作品展示给学生学习,如经典剪纸动画片《渔趣》以及各地有典型特色的作品;以及民间艺人的作品给学生观赏、学习,如石见松老师的作品《鸡鸣盛世喜事多》等;还在网上找来各类民间剪纸书籍,如《儿童趣味剪纸》、《动物剪纸》等。每当孩子们看到一幅幅剪纸作品时,都惊叹不已,并从中感受到美,开阔了眼界。更希望他们能从中得到启发和灵感,为今后的创作奠定基础。二、用多媒体课件,将知识的表达形象化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有效的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如在讲《美丽的窗花》一课时,考虑到窗花是源于新春佳节时,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它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也有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窗花用 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基于这一特点,我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制作课件,力争将窗花的的多样性蕴涵在课件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我通过上网查找相关图片和信息,不断的积累有关剪纸的相关知识,反映在课件中。同时联系班级的美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想要创作的欲望,于是在欣赏完课件之后同学们各个迫不及待的动手操作,剪出了很多精美的窗花作品。另外,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我除了注意可见的形式美观和视觉感受力外,也注重听觉的享受,利用一些古代著名曲目的欣赏,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思路。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剪纸课堂教学剪纸是传统的手工艺术,那么对于智障学生而言,单纯的手工技艺是需要极长时间的训练,特别是大部分都存在手部精细动作不协调的情况下,有些作品的制作过程中,是很难达到效果的。那么在早前的智障美术教育中就引进信息技术的服务,在我们的智障学生的剪纸课堂,我同样有所使用。利用画图软件可修改、可复制的特点,与剪纸艺术相结合,对于图案的创作有了很大的辅助作用。例如:春天的时候带着孩子们到课堂外观察感受春天,然后带着想像,利用绘图软件描绘作品构图、色彩的搭配,然后打印出来。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告诉学生可以除了可以进行单色剪纸,也可以做套色剪纸。我们的学生创作了很多有新意的作品,例《我们的校园》、《春天来了》和《彩蝶飞飞》等,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剪纸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辅助,一来可以解决智障学生不敢画图,不会画图的问题,二来对学生的想象可以有效的呈现出来。信息技术对智障学生的剪纸创作起到突破的作用。四、利用网络搭建学生的展示平台 在网络普及的时代,以多媒体电脑、网络为标志的新媒体,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平台。网络环境下的展示为智障孩子的自信心建立奠定了莫大的基础。当我们每一次在网络上或者报纸上看到一些美丽的剪纸作品,孩子们总是流露出羡慕崇拜的眼光时,我就决定利用学校的网站,为孩子们建立一个小小的展示平台。第一次我打开网站给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时,看到孩子们兴奋的样子,我知道自己做对了。那一刻,我深深的认识到“肯定”对智障孩子是多么重要,在网络的一个小小角落,就能让智障孩子找到自信,找到快乐。从此,学校的网站就多了这么一块能让孩子肯定自己的小小天地。总之,在信息技术融合的智障学生剪纸课堂,弥补了以往传统剪纸教学课堂的不足,引发了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助了智障学生的学习创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