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11 KB
  • 2022-06-16 12:40:16 发布

蜜罐子泡大的孩子主要问题与矫正策略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十二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论文类别:德育工作蜜罐子泡大的孩子主要问题与矫正策略陈燕电话:13709473621重庆市垫江县桂溪小学摘要:蜜罐子泡大的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舒适生活。这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惟我独尊,说不得,碰不得的极端自私心态,心中只有自己而没有他人。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研究,本着良好的习惯要反复抓、抓反复的原则,定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字:孩子问题矫正策略一、蜜罐子泡大的孩子成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人民物文化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落实,普遍是儿个老人共同辅育一两个孩子,让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蜜罐子里。这大大促进了广大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和智力水平的提高。但当今的家长大多有意无意地娇惯、迁就、溺爱、过分保护孩子,为孩子事事代劳,其至连上学、放学的书包都是由老人们包办收拾整理、专人接送。让孩子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舒适生活,乂没有兄弟姐妹的相互制约,没有吃过苦,没有受过挫折。这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惟我独尊,说不得,碰不得的极端自私心态,心中只有自己而没有他人,稍不顺心便大哭大闹,撒娇犯横等等。这些孩子还会被家长白然地剥夺多种锻炼的机会,他们没有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实践,缺乏生活能力的磨练,吋吋事事都有全方位依赖的他人,好像生活中只有甜蜜,而没有苦涩。这些孩子普遍出现贪图享受、好吃懒做、丢三落四、磨蹭马虎、个人卫生差、自理能力差、自私任性、自以为是、不懂礼貌、行为霸道、意志薄弱等问题;这些孩子上课总管不住自己,爱玩小东小西、坐没有坐像、随便乱动、自由说话,不但自己不能很好学习,还严重影响其他同学;这些孩子缺乏起码的文明礼仪,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欠缺。到了学校和社会群体屮,谁吃你这一套,于是就暴露出胆怯、脆弱、害怕困难, 缺乏勇敢精神等问题。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健全的人格,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二、家长和老师矫正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应该把握的方向。(-)孩子的独立性是教育的核心。孩子的事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凡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应放手给他去尝试、去实践。家庭里最好有让孩子自己管理的小天地,让他们从小学习管理自己,让他们在不知不觉间养成独立性。当然,孩子还小,做任何事情不可能达到与成年人一样的水平,需不断学习进步。因此父母、老师一定得有耐心,千万不要因孩子的动作慢了、草率了,索性自己去代劳,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当孩子提出问题时,父母切忌轻易和盘托出答案,只能是适时引导,至于结论,让孩子在大人的引导下去寻求。(二)培养孩子尊敬父母长辈的意识。让孩子尊敬父母长辈,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纵容孩子无礼,等于埋下了犯罪的隐患。应该教育孩子多报父母养育恩,少花爹娘血汉钱,以优良品质、优异成绩让父母少一些烦恼,多一些欣慰。学校应该与家长配合多开展一些孝敬父母长辈的实践活动并长期坚持下去。(三)让孩子感受快乐,树立自信。孩子的自信是在一次次成功与鼓励中逐步形成的。当小皇帝、小公主们没有了父母的包办,自己独立做事,就有点困难,那就就要耐心地给予指导,从简单的做起。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的给予表杨,他们遇到困难,就要指导他们怎样去做,同时要让他们学会分析、解决问题,讣难事变成易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最终获得成功,让他们感受到牛活的快乐,增强信心。(四)对孩子进行安全意识教育,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孩子年幼无知,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这就需耍我们对孩子进行一些安全意识教育,要求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不乱闯红灯;父母不在家,不轻易开门让陌生人进门;不跟陌生人冋家;不带小刀等危险物品……讣孩子明白做危险事情的后果,理解家长的限制是对自己的爱护,在无形中增强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要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培养孩子的适应周围坏境变化和灵活处理突如其来事件的应变能力,也是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让他们知道随季节和天气变化增减衣物;玩耍时不小心擦破皮应马上请求他人的帮助等。 (五)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过错,和孩子建立真诚和相互信任的关系。孩子因自制力差、年幼无知,常会出错。孩子犯了错误,我们要态度温和地处理,帮助孩子找出错因,进行弥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教他们问题解决之道。让孩子信赖你,亲近你,向你说真话。如果用训斥、惩罚来对待孩子的过失,他们就可能为“避难”而说谎,让本来诚实的孩子变得不诚实了。我们对孩子还必须言而有信,以诚相待,和孩子建立并保持真诚与互相信任的关系。(六)重视孩子宽容品质的培养。宽容是一种忍耐、谅解,是一种温柔的力量。让孩子学会宽容,家长和老师自己首先应有宽容的品质,不要为一点小事争执不休,为一点小利斤斤计较。我们不要把世俗的毛病传染给孩子,在孩子面前以自己的眼光议论其他小朋友的缺点,应尽可能表扬其他小朋友的优点。让孩子做到心中有他人,要善待他人,宽容他人,对其他小朋友多一点忍让,多一份关心,这样别人也会遇事宽容自己,体谅自己,为自己着想。耍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只有交往才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才能体验感受只有相互宽容,才能与人正常交往,友好相处。三、我们应该长期采取的矫正策略技巧。(-)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绝不满足无理取闹孩子的要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在商场的玩具柜前,一个小男孩耍父母买一个很贵的玩具,家长不同意。孩子就大哭大闹,先是对家长拳打脚踢,最后坐在地上撒泼。两个家长怎么劝怎么哄也不行。这吋家长该怎么做呢?家长应该大声地告诉孩子:我们不会给一个无礼貌又贪心的孩子买玩具的。然后离去,去干自己的事情,再不理睬孩子。如果这件事情家长迁就了孩子,他就会知道只要闹就必得,孩子今后只会变本加厉。孩子每一次无理取闹,绝不能让他得到好处,尤其是第一次。但一番宣泄后,小孩子往往想依偎在父母的怀里,这个时候往往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最佳吋机。父母就耐心地跟孩子交流、沟通,因为这个吋候你的话他容易听进去。对大孩子批评后,则要适当地鼓励,施以父母的温情,对孩子合理的要求要给予满足。(二)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严格的训练,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时期,家长和老师均要注意“导行”。诱导孩子自觉地加强训练,要求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至,要针对孩子们出现的不同情况、给予及时的纠正和教育。由于孩子们的自控能力差,反复性大,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必须经过长期而又严格的训练,也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耐心地去指导、去规范、去督促。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的过程屮,还要注意生活细节、琐事,为孩子创设一个整洁、舒适、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孩子在环境熏陶中成长,这很有助于孩子良好牛活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家长和老师应该创造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磨难的机会。我们要知道不能吃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不能吃苦的孩子同样也是没有希望的,是不能担当重任的。从孩子的人生发展出发,我们必须刻意磨炼孩子,要舍得让孩子吃苦,要支持更要坚持。没有吃过苦的孩子,很难对生活有深刻的理解,也很难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立足。我们可以带孩子一起去步行远游,去参加参加“吃苦”夏令营,在家里让孩子干做饭、洗碗、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这一些都是简便易行的,却能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好的帮助。总Z,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研究,本着良好的习惯要反复抓、抓反复的原则,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定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