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00 KB
  • 2022-06-16 12:36:31 发布

不同方法蜜炙甘草对甘草质量的影响研究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不同方法蜜炙甘草对甘草质量的影响研究:朱卫星,李爱光,陈方,缪经纬,朱志冰【关键词】蜜炙甘草;,,远红外;,,恒温;,,微波;,,甘草酸  摘要:目的考察不同方法蜜炙甘草对甘草质量的影响。方法以重量法测定甘草不同炮制品中甘草酸含量,依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炙甘草质量标准测定水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结果与传统炮制法比较,远红外干燥法炙品甘草酸的含量增加最明显,恒温干燥法炙品次之,微波干燥法炙品增加不明显;水分差异显著,外观性状评价优于传统炙品,质量稳定性好,而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3种新法蜜炙甘草均便于操作,温度和时间可控,炮制品外观性状和内部质量较传统法好,且质量稳定性好,利于贮存,但从炮制品甘草酸含量的角度看,远红外干燥法最好,恒温干燥法次之,微波干燥法稍逊。  关键词:蜜炙甘草;远红外;恒温;微波;甘草酸  甘草是临床最常用中药之一,蜜炙甘草甘温,以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力胜,用于脾胃虚弱,心气不足,脘腹疼痛,筋脉挛急,脉结代[1]。为进一步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蜜炙甘草质量的影响,采用重量法[2]测定了甘草不同炮制品(生甘草、传统蜜炙甘草、恒温干燥法的蜜炙甘草、远红外干燥蜜炙甘草和微波干燥蜜炙甘草)中甘草酸含量;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炙甘草质量标准测定炮制品水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并进行外观评价和质量稳定性观察,探讨不同炮制品对甘草质量的影响,为蜜炙甘草炮制方法提供依据。  1器材  1.1仪器与药材HM2000日本AND电子分析天平,GZXDH型电热恒温干燥烘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XHDC型远红外烤箱,美的PJ17FF(Q)型微波炉,C86型电热恒热水浴锅(广州越秀医疗器械厂)。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甘草购自广东省普宁市康迪药业有限公司,经广东省清远市药检所中药室张彦东主管药师鉴定为甘草GlyeyrrhizauralensisFisch.。  1.2样品的制备  1.2.1生品按《中国药典》2005版Ⅰ部[3]方法制备。  1.2.2传统法蜜炙品按《中国药典》2005版Ⅰ部[3]方法制备。取甘草片,照蜜炙法(附录ⅡD)炒至黄色到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  1.2.3恒温干燥法蜜炙品按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炮制工艺条件(另有文章发表),即将生甘草片加入25%的炼蜜,闷润透心后,单层铺于托盘上,置于电热恒温干燥烘箱,在60℃下干燥80 min,取出,晾凉。  1.2.4远红外烘干法蜜炙品按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炮制工艺条件(另有文章发表),即将生甘草片加入25%的炼蜜,闷润透心后,单层铺于不锈钢托盘上,置于XHDC远红外烤箱,在75℃下烘40min,取出,晾凉。  1.2.5微波干燥法蜜炙品按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炮制工艺条件(另有文章发表),即将生甘草片加入25%的炼蜜,闷润透心后,单层铺于微波炉专用托盘上,置于微波炉,在中低火力下干燥5.5min,取出,晾凉。  2.4质量稳定性(贮存时间)将4种方法炮制饮片分别放入密封袋密封保存,每隔10d观察质量情况。  3结果  3.1测定结果生甘草的甘草酸含量测定为4.15%,水分测定为8.65%。5种炮制品的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  3.2不同蜜炙甘草与传统炙品甘草酸含量、水分比较结果见表1。  表1不同方法蜜炙甘草的甘草酸含量、水分的比较(略)  与传统炙品比较:*P<0.05;**P<0.01;n=3结果显示,与传统炙法比较,3种新法蜜炙品甘草酸含量均增加、水分含量均减少。其中,远红外干燥法炙品甘草酸含量增加最明显,与传统炙法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恒温干燥法炙品甘草酸含量增加亦明显,与传统炙法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微波干燥法炙品甘草酸含量虽略有增加,但与传统炙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另外,3种新法蜜炙甘草水分均有明显降低,与传统炙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  3.3外观经过重复3次实验,对外观质量作出评价。3种新法炙品饮片色泽均匀,有光泽而无焦斑,不粘手;传统炙品饮片色泽不均匀,有光泽但有焦斑,不粘手。  3.4质量稳定通过每10天1次共9次的观察发现,3种新法炙品未发现霉变和虫蛀,传统炙品在30d出现粘手,在40d出现霉变,60d出现虫蛀。  4讨论  4.1甘草3种不同炮制品甘草酸、水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平均实验测定结果表明:甘草经蜜炙后,若样品计重不扣出蜜量,甘草酸含量减少了20%左右,这与文献 记载[1]是相符的。3种新法炙品甘草酸含量均高于传统炙品,其中,远红外干燥法炙品甘草酸含量增加最明显,恒温干燥法炙品次之,微波干燥法炙品增加不明显。3种新法蜜炙甘草水分则显著低于传统炙品。通过质量稳定性观察证明,3种新法炙品比传统炙品的贮存时间要长,而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  4.2目前,蜜炙甘草多采用传统方法,在操作中火候难以掌握,太过易焦,不及则不能达到炮制要求,质量稳定性差,特别是在我国南方春夏潮湿季节,贮存时间稍长极易发生霉变虫蛀,如大量生产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通过3种新法蜜炙甘草色泽均匀,有光泽而无焦斑,不粘手,而且干燥速度快,质量稳定性好,操作方便,无污染,适合工业化生产。  4.3综上所述,采用3种新法蜜炙甘草均便于操作,温度和时间可控,外观性状和内部质量均优于传统法,且质量稳定性好,利于贮存,但从炮制品甘草酸含量的角度看,远红外干燥法最好,恒温干燥法次之,微波干燥法稍逊。炮制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叶定江.中药炮制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190.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24.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