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36 KB
  • 2022-06-16 12:29:20 发布

2017-2018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吉文中学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7-2018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吉文中学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在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是()D.弹簧测力计A.停表B.温度计C.天平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C.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D.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3.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哪一对力是书受到的平衡力()A.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B.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4.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为(B.做加速运动D.—定处于静止状态5.一个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A.做减速运动C.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6.下列情景中利用惯性的是()A.驾驶员要系好安全带B.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儿下,就能套紧锤头C.禁止汽车超载行驶D.公交车启动时,提醒乘客抓好扶手7.很多动物是“物理应用高手”,它们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下列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认识屮正确的是()A.骆驼的脚掌很大,可减小压强B.泥鍬的体表有层黏液,可增大摩擦C.啄木鸟有坚硕的嘴,可减小压强D.蚯蚓腹部有许多刚毛,可减小摩擦8.小明同学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球内气体,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A.质量B.密度C.压强D.体积 1.在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大卡车的车轮比小轿车多而宽B.软包装饮料的吸管,有-•端是尖的 A.缝衣针、注射器的针头都很尖B.菜刀用过一段时间需要磨一磨1.关于压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C.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压物体上D.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压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因此压力就是重力2.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B.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D.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12.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竟裂开了。该实验现象说明了决定水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A.水的密度B.水的深度C.水的体枳D.水的重力13.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A.用吸管吸牛奶B.棒冰融化C.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D.水往低处流14.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形状如图所示,倒入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容器屮的液体都没有溢出),三容器底面所受压强()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D.一样大15.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人和B放在水平桌而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B•你〉FbPa=Pb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你、Fb,压强分别为宀、P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你VFBpA=mC.Fa>FbPa>PbD.你=FBpA%,而A和B的材料相同,即密度相同,根据公式G=mg=pUg可知,Ga>Gb,而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Fa>Fb.A和B的密度相同,g是常量,而A和3的高度相同,根据公式p=pgh可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s=Pb。故选:Bo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首先判断实心长方体A和B的体积关系,然后利用公式G=mg=pVg判断A和B的重力的关系,再根据F与G之间的关系分析。A和B的形状规则,它们的高度,材料相同,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罟晋=^=pgh,所以可以用公式p=pgh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比较。本题考查了重力、压力和压强的计算,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以及对于形状规则的固体,计算固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可以利用公式p=p处计算。2.解:放在手掌中的物苹果会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手掌对它的支持力,另一个是地球对它的吸引力。所以对苹果施力的物体有手掌和地球。故答案为:手掌;地球。物体放在手掌上,物体和手掌之间会产生力;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重力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分析时,要先确定研究对象,然后看研究对象与其他物体之间是否发生相互作用。3.解:因为lcm2=10一4加2,所以0.5cm2=0.5x10_4m2=5x10_5m2;因为1mm2=10~6m2»所以0.5mm2=0.5x10_6m2=5x10_7m2o故答案为:;5x10一J5x10-7。此题考查面积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4.解:装油的瓶子悬空静止不动,手与油瓶Z间的摩擦力和重力是平衡力,与重力大小相等,为15N,并始终与重力大小相等,所以不变,与压力大小无关。故答案为:15N;不变。本题要抓住二力平衡条件。平衡力大小相等。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会利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5.解:人离火车太近,火车开动时,使人和火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压强变小,离站台远的地方气体相对流速较小,压强较大,人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强大的气流压向列车。故答案为:流速快;小。流体的压强跟流体的速度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从人的内侧和外侧受到的压强进行考虑。解答这类题目的思路是先确定哪里的流体流速大,压强小,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便产生了什么现象。6.解:透明软管的两端开口,底部连通正符合连通器的特点,所以工人师傅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点在同一等高线上。故答案为:两点在同一等高线上;连通器原理。 上端开口不连通,下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木题主要考查对连通器特点的了解;关键是知道连通器的概念和连通器屮液面的特点。1.解: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中间抽成真空而压合在一起的铜半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1标准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为760?nm=76cm;故答案为:马德堡半球;76o马德堡半球实验,通过两个抽成真空而压合在一起的铜半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能支持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就是1标准大气压。作为大气压强部分的两个著名实验,我们要熟知马徳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的内容,并分清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即一个重在验证,一个重在测量。2.解:(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当小车到达水平面时,使小车的速度相同;(2)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越小,由实验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此可以推理,当小车不受摩擦力,小车运动的距离无限远,即: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3)由这个实验现象,加上科学的推理得出的物理规律是:牛顿第一定律。故答案为:(1)速度;(2)远;匀速直线;(3)牛顿第一定律。(1)为完成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应釆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即保持小车到达水平面吋的速度相同;(2)由于小车经过的三种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同,就会出现运动距离不同的实验现象,加上科学的推理后,可得出结论;(3)由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的物理学基本定律是牛顿第一定律。本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考查了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推理;仔细观察,找出实验条件及实验现象的异同、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3.(1)画力的示意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这个力。(2)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4.作物体的重力图示时,应先分析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利用所给出的标度,画出这个力即可。作图前应先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力的三要素,再按一定的标度,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出这个力,并标出大小和方向。5.解:①根据表格屮数据可知,质量每增加100g,重力增加0.98N,可知空白处数据为3.92;①分析表中第一行,质量成倍增加,表中第二行对应的重力也同倍数的增加,说明补的比值相等,即: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②利用表中数据计算屈得到比值9=9.8N/kg,其含义是:质量为1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9.8N;③从上表可看出最后一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无示数,其原因是被测力的大小超过的测力计的量程。故答案为:①3.92②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③9.8④被测力的大小超过了测力计的量程。(1)分析表中第一、二行,重力大小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增大的倍数相等,从而得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成正比; (1)利用黑计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发现9=9.8/V//cg,所以g值的含义是:质量为1弦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9.8N;(2)从上表可看出最后一次实验吋,弹簧测力计无示数,其原因是被测力的大小超过的测力计的量程。本题屮g值的含义是学生易错点,它是从公式g=着计算得出的,分析时注意它的单位。1.解:(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吋,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2)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改变力的大小,所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下面挂的一个重物的重,为10N。因小车处于平衡状态,即小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小车的重力和水平面的支持力、左右两边分别对小车的拉力10N.因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其合力分别都是ON。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运动;(2)10;0。(1)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2)根据定滑轮的特点可以知道方向改变但力的大小不变,得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物体重力。通过题目可知,小车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即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的作用。分析可知,此时小车受到两对平衡力:小车的重力和水平面的支持力、左右两边分别对小车的拉力10N。此题综合了二力平衡条件和力的合成相关内容,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往往需要有机结合,使矢口识系统化。2.解:①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应采用控制变量法。②要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必须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压力大小不同,符合条件的只有甲、乙两图。③甲、丙两图屮,都是一块砖,压力相同,放置方式不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因此会得出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故答案为:①控制变量法;②乙;③压力;受力面积。(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研究与其中某一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2)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必须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改变压力的大小;(3)比较甲、丙两图,找出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结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得出正确的结论。解决本题的关键:一是掌握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二是会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对相关因素进行探究的分析。3.(1)固体能够传递压力,当用力按图钉钉帽时,图钉将外力大小和方向不变的进行传递。又知道图钉尖与墙的接触面积,可利用公式P=g计算出图钉尖对墙的压强。(2)知道水所产生的圧强等于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圧强,乂知道水的密度,可利用公式h=7^g计算出水的深度。(3)知道一标准大气压的值和图钉帽的面积,可利用公式F=PS计算出图钉帽受到大气的压力。木题主要考查固体对圧力的传递特点和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以及熟练应用压强公式P=£.解题关键是明确固体在处于平衡状态时,能够等值的传递外加压力,但压强的传递是非等值的,它随受力面积的变化而变化,并要注意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对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