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 MB
- 2022-06-16 12:29:0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分类号F323学校代码10129UDC338学号2009208047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TheCompetitivenessanalysisofdairyIndustryinHulunbeiercity申请人:李彩楠学科门类:管理学学科专业:农业经济管理研究方向:农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指导教师:乔光华教授论文提交日期:二〇一二年五月
摘要呼伦贝尔市有着丰富的草原资源,是中国的重要奶源基地。呼伦贝尔市向来以奶产量高、品质好而闻名。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突袭而来的毒奶粉风暴,席卷了整个中国奶业,给快速发展的中国奶业当头一棒。作为我国重要奶源基地的呼伦贝尔市奶业也深受其害,出现了收购牛奶价格低廉,奶农倒奶事件,使曾经辉煌的呼伦贝尔奶业发展陷入困境。本文以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为基础,运用波特模型的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支持性企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以及政府和机遇等因素进行分析,来研究呼伦贝尔市奶业的国内竞争力现状,对其竞争力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如何提升呼伦贝尔奶业竞争力的建议。关键词:波特钻石模型;奶业竞争力;呼伦贝尔
TheCompetitivenessanalysisofdairyIndustryinHulunbeiercityAbstractHulunbeierCityisChina"simportantmilkbase,hasrichgrasslandresources.Hulunbeiercitybecauseofthequalityofthemilksourceisfamousintheworld.In2008,"Sanlumilkpowderincident"sweptthewholeofChinadairyindustry.Raidtotaintedmilkstormisahead-onblowtotherapiddevelopmentofthedairyindustryinChina.Hulunbeiercityalsosufferedasourcountry"simportantmilksourcebase.Theretobuymilkpriceslow,Appearedtopourmilkfordairyfarmers.OncebrilliantHulunbeierdairydevelopmentpredicament.InthispaperbasedonthetheoryofPotter"sDiamondModel.Useofproductionfactors,demandconditions,relatedtosupportenterprise,enterprisestrategystructureandcompetition,aswellasthegovernmentandopportunityanalysisofHulunbeiermilkindustrycompetitionpower.ThisstudiescurrentsituationofdairyindustryinHulunbeierCity,andevaluate.TofindouttheinfluencefactorsofthecompetitivenessofdairyindustryinHulunbeiercity,PutforwardtopromotethecompetitivenessofdairyindustryinHulunbeiercity.KeyWords:Porterdiamondmodel;Dairyindustry;HulunbeierDirectedby:Prof.QIAOGuanghuaApplicantforMasterdegree:LICainan(AgriculturalEconomicManagement)(CollegeofEconomicandManagement.InnerMongoliaAgriculturalUniversity.Hohhot010018.China)
目录1引言................................................................11.1论文选题背景....................................................11.1.1选题意义....................................................21.2国内外奶业研究综述..............................................21.2.1国外奶业研究动态.............................................21.2.2国内奶业研究动态.............................................32竞争理论相关综述....................................................52.1竞争力的内涵....................................................52.2竞争战略分析方法................................................52.3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62.3.1生产要素.....................................................72.3.2需求状况.....................................................72.3.3相关支持性产业...............................................82.3.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82.3.5机会与政府...................................................92.3.5波特钻石体系.................................................93呼伦贝尔市奶业发展概述.............................................103.1奶牛养殖状况...................................................103.1.1奶牛的饲养情况...............................................103.1.2奶产量情况...................................................103.1.3生鲜乳的价格.................................................133.2乳制品加工情况.................................................143.3奶源基地建设...................................................154基于钻石模型的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164.1生产要素.......................................................164.1.1自然资源....................................................164.1.2人力资本....................................................174.1.3资本及基础设施..............................................174.2需求状况.......................................................184.2.1收入水平....................................................184.2.2人口城市化对乳制品消费的影响................................204.2.3消费偏好....................................................224.2.4乳品安全....................................................22
4.3相关支持性产业.................................................234.3.1畜牧业相关发展...............................................234.3.2牧草种植.....................................................234.4企业战略.......................................................234.5政府...........................................................244.5.1良种补贴.....................................................244.5.2养殖小区补贴.................................................244.6机遇与挑战.....................................................254.7呼伦贝尔市奶业的优势与劣势.....................................254.7.1优势.........................................................254.7.2劣势.........................................................265呼伦贝尔市奶业发展建议.............................................265.1完善乳制品安全控制体系..........................................275.2合理规划奶源基地建设确保优质原料奶的供应........................285.3转变养殖方式....................................................285.4改良品种........................................................305.5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文化建设............................30致谢..............................................................31参考文献........................................................32作者简介........................................................33
插图和附表清单1.图1波特钻石模型...................................................92.图22002年-2111年呼伦贝尔市奶类总产量趋势图......................103.图32005年-2010年呼伦贝尔市奶产量全区占有率......................114.图42006年-2010年内蒙古各盟市奶产量趋势图........................125.图52007年-2010年各地区环比增长速度..............................136.图62011年—2012年生鲜乳价格同比降幅.............................147.图7奶牛存栏规模................................................158.图81996-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趋势图............................199.图9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2010.图102001年-2009年城乡原料奶消费量...............................2111.表12005年-2010年奶产量及全区占有率..............................1112.表22006年-2010年各盟市奶产量....................................1213.表31996年-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表..........................1914.表41980年-2010年城镇人口数及占全国比重..........................2015.表5城乡居民原料奶消费量..........................................21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引言奶业是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它同时也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奶业是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奶业的发展进程。当今世界的全球竞争最终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我国想占据有利地位的唯一方法就是提高全民素质,同时全民素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国进入小康社会的前提。在我国牛奶发展比较完善的食品,因此增强人民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加大力度发展奶业,生产营养、安全、多样化的乳制品。针对我国奶业发展现状,乳制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奶业是一个经济、高效性产业。在发达国家英国、美国、法国等国,乳制品工业产值占食品工业产值都超过了10%。奶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进程,它既可以带动食品加工制造行业发展,还可以推动饲料种植等产业的发展。通过国外的奶业发展经验证明,奶业的发展可以合理配置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对我国经济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发展奶业不仅是城乡平衡发展的迫切要求,还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奶业发展受到了一系列事件的影响,使其发展受到了一定阻碍。作为我国重要奶源基地的呼伦贝尔市奶业也深受其害,出现了收购牛奶价格低廉,奶农倒奶事件,使曾经辉煌的呼伦贝尔奶业发展陷入困境。2008年突袭而来的毒奶粉风暴,席卷了整个中国奶业,给快速发展的中国奶业当头一棒,面对目前国内奶业市场的低迷,本文在研究了呼伦贝尔奶业发展的环境后,结合呼伦贝尔市当地奶牛养殖业及奶产量等情况,利用波特钻石模型研究呼伦贝尔市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呼伦贝尔市的奶业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1.1论文选题背景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区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有两个最,不仅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而且也是世界上管辖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更关键的是,其境内的草原是非常知名的草原,有世界上最好草原的美誉,名为呼伦贝尔草原。呼伦贝尔市面积达到了26.3万平方公里,其大小相当于江苏省加上山东省的大小。东边跟我国的黑龙江省接壤,同时呼伦贝尔也同蒙古国、俄罗斯遥望,具有8个通商口岸,而且都是二级以上。在优良的辽阔的牧场之上,孕育出了著名的三河牛和三河马。呼伦贝尔大草原有很多个部分组成,东面就是大兴安岭,整个草原由牧业四旗——新右旗、新左旗、陈旗、鄂温克旗和海区、满市及额尔古纳市南部、牙克石市西部草原组成。有规律分布在由东向西的地带上,分别跨越了森林草原、草甸草原以及干旱草原。难得的是,大部分区域都是天然草场,只有中间的一部分为森林草原。而且在这片大草原上,草本植物的品种是极其丰富的,据不完全统计有1000多种,包括100多个科目450属。
2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拥有如此的草场资源很显然是孕育畜牧业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其中奶业是畜牧业的重头戏,在整个畜牧业中奶业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一大产业。奶牛的养殖是多产出的,不仅提供了牛奶以及牛肉,而且也是乳品和毛皮制品的重要原料来源。在诸多的产业中,奶业是经济、高效的产业,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奶业有着深远的意义,奶业的发展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奶业的整条产业链是很庞大的,如果能够建立好产业链之间的相互联系,那么整条产业链不仅会带来客观的收益,而且对于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也是不可以小视的。毫不夸张的说,奶业是一个可以带动百业的,造福于全国的重要产业。并且奶的营养价值更是不容忽视,被国际上的营养专家称为最完善的食品,它的饲料转化效率也是最高的。在很多发达国家,跟奶业相关的产业都是政府十分关注的产业。而且很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奶业是一个可以做大做强的产业。呼伦贝尔市对于奶业也相应提到了很高的平台上来。近年来,有关于奶业的事件层出不穷,这些对于整个呼伦贝尔市的乳制品行业都是不小的打击,也让存在已久的诸多关系呼伦贝尔奶业发展的问题浮出水面,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对呼伦贝尔奶业进行进行分析,找到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并提出解决建议。1.1.1选题意义本文的选题意义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理论研究方面。近些年来,我国国内学者对竞争力的问题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出现一大批理论成果。但相对而言,对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研究的成果,和指标结合模型的研究都很少。本文先是对国内外关于奶业发展分析的理论成果进行梳理整合,结合研究呼伦贝尔市奶业自身独特的特点构建出关于呼伦贝尔市的竞争力理论分析框架,它包括数据的指标分析和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这为今后研究呼伦贝尔市奶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第二方面是现实意义。由于经济的增长,我国市场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导致奶业市场竞争力的越来越激烈,使呼伦贝尔市如何保持它的竞争力这一问题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而本文的研究正是分析了呼伦贝尔市奶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其竞争力的要素,提出进一步提高其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使其在竞争环境中可以保持甚至提高其竞争力。1.2国内外奶业研究综述1.2.1国外奶业研究动态欧美国家的奶业发展水平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无论是看奶类人均消费量还是人均占有量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因此我国奶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欧美国家的奶业管理模式,以及运行机制已经发展成熟,所以他们现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奶牛饲养科技含量等微观研究方面。其中牛奶单产水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的提高、牛奶总量的控制以及牛奶的品质安全都属于微观研究的范畴。通过对这些发达国家奶业经验的借鉴,来更好的为发展我国及地区奶业服务。曾经有位学者FrederickW.Crook在其著作《中国乳业经济:生产、销售、消费和对外贸易》中提到,我国对于乳制品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产量是很少的,我们人民对于乳制品的消费也非常有限。一直到了1979年以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和鼓励政策,如:改建国营农场为奶牛场,“菜篮子工程”,尤其是对于自由市场的开放政策,是的奶业的生产能力大幅的提高,即便如此,在整个农产品的贸易中也还是占据很少的比重。1999年的一份来自国外学者的报告指出,当是中国人受到国情以及传统的消费观念的制约,对于牛奶的需求非常的有限。但是他指出,在今后的3,5年内这种情况将会有明显的改观,将会达到7%的增幅。同时经过分析,他还指出了目前中国奶业中存在的问题,生产成本过高和生产不够集中是主要的两个方面。这两个问题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会有所改善,那时中国乳制品的竞争力一定会有所提高,乳制品的进出口数量将会增长较快。1.2.2国内奶业研究动态中国的奶业起步较晚,所以早期可参考的关于中国奶业发展的文献是比较少的,“白色革命”的翻译本应该是最早发表的关于中国奶业发展的文献。国内很多发表的文献中只限于对奶业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这些关于奶业发展战略的书开始受到的关注比较少,1989年以来只是受到了某些学术机构以及政府的关注。1990年,“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和探讨”的完成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时间,中国奶业的一部总结性的书籍,这部书是和外国学者一同完成的标志性的书籍。该书的主要内容是结合真实的现状,剖析了当时中国奶业的现状和过去。列举了在中国的大环境下,奶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障碍。指出中国要发展奶业,重点应该在农区奶源基地的建设,以及让更多的个体甚至是专业户积极参与奶牛养殖,同时国家也给出了一些相应的优惠鼓励政策,并且也提出了管理上要制定相应的统一管理方案。这部报告涉及的面很广,内容也很充实,对奶牛生产,奶山羊生产,等等都做了详细的报告,这部报告对于今后的奶业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李易方先生编著了一本书名为《春秋奶业》,此书收录了很多关于奶业政策的不同的建议,建议来自不同的人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外比较重要的是,在2001年农业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奶业发展研究课题组编著完成了《中国奶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此书是近年来比较重要的一本书,是当时对于中国未来10年的奶业的展望和设想。此书的观点是中国将迎来一个奶业发展的高潮期,与此同时中国奶业产品的质量将大为改观,原料奶的生产技术水平将会大幅的提升,
4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整个乳品生产行业的的技术水平将会出现一次质的飞跃。而且,还提到政府要积极的引导奶业消费,拓展国内的市场需求,并且要求乳制品企业也好不断的进行设备和技术的改造,加大对于乳制品行业的投资力度,并且积极的向国外的优秀管理和技术学习,并强调加大政府机关对于奶业管理监控。这次报告是站的世界奶业发展的新形势的基础上,再次给出了中国发展奶业的并经之路。之后出版的《中国奶业发展道路》一书,收集了来自很多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肯定了奶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并且在分析了中国奶业发展的过去以后,又在对国外奶业发展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中国的奶业特点,并指出了中国发展奶业的路线方针。李易方对于中国奶业的研究可谓是很深的一位学者了,先后发表过多篇有关奶业的著作,比较有名的有“中国奶业的回顾与展望”和“脚踏实地措施配套调整优化奶业结构”,主要内容也是总结中国奶业的过去,然后对中国奶业的未来提出建议。当是能对中国奶业的发展提出指导性建议的文章有很多,如:方有生秘书长的“我国奶业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我国奶业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奶业”等。那时候对于内蒙古的奶业发展的关注度也是很高的,早在2003年,学者秦志宏就在其著作《内蒙古乳品产业的竞争分析与成长模式研究》一文中就对内蒙古奶业的优势和不足指出来了。他指出内蒙古的资源丰富,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的牛奶生产能力和生产牛奶的技术水品都是很有竞争优势的。同时也指出由于乳制品行业当是具有成长速度过快,乳制品品种单一,其他外界的压力也是不小的。最主要的是他明确的指出了内蒙古乳业应该利用资源和技术优势,采用集群化的管理模式不断的推陈出新来谋求更大的发展。有关内蒙古的奶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论文也有很多,2004年马梅的硕士毕业论文《内蒙古奶业问题研究》就是专门分析内蒙古奶业问题的一篇研究性论文。她经过分析当前世界上一些比较成功的奶业集团的成功案例,结合中国的奶业特点,最后定位在本区,用独到的眼光指出了当前内蒙古奶业发展的障碍和存在的关键问题。论文中指出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草原退化的严重,奶牛的平均产奶量较低,缺乏大规模的乳制品加工厂以及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并利用GM模型,通过数据预测分析了从2003年开始的十年间内蒙古的牛奶产量以及奶牛的数量,经过剖析,也给出了未来十年间的内蒙古的发展侧重点和远景规划:调整乳制品产业链的结构、努力挖掘国内国外的乳制品需求、采用集群式的发展模式、建立具有风险抵御能力的乳制品集团。相关的论文还有很多,基本都指出了内蒙古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奶牛单产量低下、需要大型乳制品企业的诞生、产业链急需改善。对于给出的对策总结如下:扶持建立大型的乳制品企业,集合分散的奶农建立奶源大厅,提高产品的集约化程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度等重要的发展目标。2008年出版的《中国乳品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分析奶业的产业结构,产业链结构,通过分析消费终端,反馈到整个产业链。本书重要强调了乳制品加工企业的重要地位,并指出在奶业发展过程当中政府的作用不容小视。2竞争理论相关综述2.1竞争力的内涵竞争是指为要达到某个目标,个人或是某个团体竭尽所能的争取其所需求的对象。这种对象有物质的或非物质的。竞争起于事物的短少或限制,竞争的结果就是使成功者获得他所需求的求,失败者损失他所拥有的。社会学家王爱君把竞争看作是社会过程的一种,亦即社会互动的一种方式。所谓竞争力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竞争者在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优势、比较差距、吸引力与收益力的一种综合力。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从主体方面考虑,只有在不同的主体发生相互比较时才会有竞争力的存在,如果主体只有一个,是不存在竞争力的;从实质方面考虑,竞争力是指竞争主体为了达到某一目标或争取所需事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或素质;从结果方面考虑,竞争力是主体竞争过程结束后获得某种需求的能力。竞争力是一种相对指标,必须通过与不同主体之间竞争表现出来。尽管竞争力可以用大小或强弱来答题描述,但是想要量化竞争力是有一定难度的。对竞争力的理解国际上占主导地位的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WEF(WorldEconomicForum,),WEF所表达的竞争力是一国经济增长对提高国民财富的能力。另外一种观点是IMD(InternationalInstituteForManagementDevelopment,),IMD认为该国或地区的竞争力取决于一国或地区的机制和政府政策。IMD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实力作为衡量这个国家或地区是否有竞争力的标准。本文分析的出发点更多的是倾向于第二种观点。2.2竞争战略分析方法美国学者巴纳德1938年在《经理的职能》一书中提出了“战略”构思。1965年,安索夫提出的“产品/市场战略”模型使得“战略”一词得到广泛应用,从此,拉开了竞争力的研究。特别80年代波特的竞争理论的出台,更是促使关于竞争的话题拉上了经济学的舞台。总体上来说,主要的战略理论学派有三种,它们是结构学派、能力学派和资源学派。结构学派认为,企业竞争战略主要是指企业产品和服务参与市场竞争的方向、目标、方针及其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竞争方向,即市场及市场的细分;竞争对象,即竞争对手及其产品和服务;竞争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即如何获取竞
6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争优势。结构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教授。能力学派从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出发,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和“可能做的”(外部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波特竞争战略理论的重心是产业结构分析。产业结构当然是企业竞争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产业结构特征只是企业制定竞争战略的主要依据之一。波特理论从产业结构入手,对一个企业“可能做的”方面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说明,但对企业“能够做的”方面却缺乏足够的分析。资源学派是竞争战略的综合理论分析框架,其某些理论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出现,经过以后的长足发展,目前己成为企业竞争战略研究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学派。资源学派试图将公司的内部分析(即能力学派的分析)与产业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即结构学派的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在上述两种研究方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显而易见,从结构学派到能力学派再到资源学派,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资源学派是竞争战略理论的集大成者。强调资源问题的重要性,是资源学派的理论出发点和基础。本文主要通过结构学派代表人波特的竞争理论来进行分析,对呼伦贝尔市的奶业竞争状况进行系统的分析。2.3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先后出版了三部著作,分别是《竞争策略》(1980)、《竞争优势》(1985)以及《国家竞争优势》(1990),这些著作对人们研究一国或地区,以及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深远的影响。1990年,迈克尔·波特教授(MichaelPorter)提出了著名的菱形钻石模型,钻石模型的研究涵盖了上百种产业,涉及了十几个贸易国家。钻石模型是包含四大决定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的竞争模式。其中,四大决定要素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两个辅助要素为:机会和政府。这四个决定性因素加机遇和政府两个辅助性因素相互影响和加强,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这就是著名的“钻石体系”模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要想发展好国家的各项产业首先要了解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不能拘泥于对现状的描述,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进而得到这些因素与各产业竞争力的因果关系。利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可以很好地阐述这种因果关系,因此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促进了产业竞争力的研究。通过研究多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能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产业的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这个国家的经济环境,因此要想研究产业竞争力首先要分析经济环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7境,即钻石模型的六个要素。波特的理论被认为是研究竞争力最为全面深入和权威的,但是任何理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同样波特理论也有他自己的缺点,波特理论在研究竞争力时只是过分偏重企业和市场的作用,而轻视了辅助性因素对竞争力的影响,如政府因素。2.3.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划分有很多种,在波特理论中生产要素被分为了两种,一种是初级生产要素即基本要素,第二种是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是先天拥有的,例如一国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资金等等。高级生产要素则是要通过后天长期培育创造出来的,例如科技信息通讯、交通设施、人力资源、专业研究机构等等。高级要素是指通过长期投资或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了高级生产要素的重要,因为高级生产要素在竞争优势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而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由于人们对其需求越来越少而日渐降低。人力资源和资本是高级生产要素的重要部分,要想具有竞争优势首先要对这些高级生产要素进行长期投资,这些要素是要在长期投资中创造的,很难从外部获得的。因此,天然的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往往都不如被创造和专业化的生产要素重要。人们常说低廉的成本带来高额的收益,高成本低收益,二者成反向相关关系。但在波特理论中指出:在实际竞争中,廉价的成本未必带来高额的收入。在大量资源和廉价成本的大环境下,往往不能对现有的资源做合理的配置,造成资源浪费。相反人们在恶劣的环境下却能克服困境、突破重围、战略创新发展,国家或企业会有意想不到的发展。换句话说,一个国家或一个产业,完全可以在现有的不利条件下形成其特有的竞争优势。2.3.2需求状况需求条件是指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它是影响竞争力的又一重要因素。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业竞争力大小,换句话说,产业发展的动力是国内市场的需求,刺激产业的改进和创新在提升竞争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需求可划分为三类,分别是老练挑剔的需求、前瞻性的需求和细分的需求。老练挑剔的需求是指某个国家或某产业根据客户对产品本身的需求不断地创新开发出符合客户和市场需求的产品。“如果不能改变环境我们就要适应环境”正好切合了这个观点。前瞻性的需求顾名思义就是要对市场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机遇,在竞争对手还没有察觉时预先占有市场,这样你就有了别人没有的竞争优势,正所
8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谓“先入为主”就是这个道理。细分需求是指一国或一个产业能够大量满足消费者对某个细化产品的需求则这个国家或产业在此细分市场上也将占有优势。与国内需求一样,国内的市场规模以及市场的成长模式也扮演着促进竞争力的重要角色。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及时发现国内市场的客户需求,因需而变、及时调整,这是国外的竞争对手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波特认为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并未因为全球的竞争而减轻。2.3.3相关支持性产业相关支持性产业是指一些原材料或者生产零部件的上游产业,以及与研究产业相关联的产业的发展水平。上供必须的基础原料,上游产业也可为下游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新的观念,以及新的技术,二者互利互助有助于提高上下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波特的竞争理论我们了解到,一个产业要想发展壮大单靠产业本身是不可行的,它需要多个产业共同协助才能发展壮大,这就是所谓的“产业集群”现象。要想了解一个产业的国内竞争力就要考虑他的相关产业对它的影响,所以优势产业与其相关产业的关系是互利共生的。例如德国印刷机行业,德国印刷机之所以全球称霸,离不开与之共同发展的机械制造业、油墨业、造纸业等相关支持性产业的发展水品。再如日本、德国的汽车制造业的强势。为什么有些国家均衡发展各个,最后经济发展迅速,而有些国家孤注一掷的加大投资发展一种产业,到头来却以失败告终。这说明很多产业是互相带动、协调发展的。供应商也是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有了上下游的相关产业却没有好的供应商同样会影响产业的竞争优势的。相关产业具有互相带动的关系,相关产业的产品同样有需求拉动的作用。2.3.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是波特钻石模型的第四个要素,一个国家或一个产业的竞争力离不开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支持,同样,企业的发展目标也要受国家这个大的发展环境的制约。一个企业代表了一定地域的产业发展,其本身的管理模式、方法,更是影响其产业竞争力的一个方面。国内竞争优势要受到企业的多个要素影响,企业的管理也不会一成不变,要想发展企业要不断地适应当前的国情和产业发展环境,与此之外,一个先进的企业要维持自己的地位不变要有优秀的管理理念,还有有一个好的竞争对手,不断地督促自己,从与对方的竞争中不断学习,突破自我,最终获得发展。通过这种互利关系,企业会更加具有竞争优势。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92.3.5机会与政府产业竞争的主导者是企业,在产业竞争中,政府并不扮演一个决定要素,但是也不能忽略政府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政府的政策变化会影响一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往往得到政府支持的产业会有更好的发展,政府在支持产业的同时,能够给产业提供所需的环境资源,这对产业的竞争来说也是有很大作用的。政府有着其他行业所没有的权利,所以他对产业的影响是独特的。政府通过自身的力量来促使企业或产业提高竞争优势。政府只有发挥自己的有效作用,才能为竞争提供力量。反之,也会阻碍产业的发展。在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机遇对于每个产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机遇是瞬间发生的,如果产业抓住了机遇,并且很好的利用了它,也许这就是一个新的转变,进而影响其本身的竞争优势。很多产业由于不能及时利用机遇,最终被市场所淘汰。机遇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其中包括:发明创造、新技术的出现、国外的政策变化,以及战争、自然灾害等。这些机遇的出现,往往会改变已有的竞争格局。机遇是不能创造的,转瞬即逝,所以要抓住市场的良好机遇对产业提高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2.3.5波特钻石体系通过介绍以上波特钻石模型的几个要素,以及对要素之间关系研究,我们可用菱形图形来描述要素之间的关系,称之为“钻石模型”体系。机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企业政府图1波特钻石模型Fig.1DiamondmodelofPorter
10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3呼伦贝尔市奶业发展概述3.1奶牛养殖状况3.1.1奶牛的饲养情况呼伦贝尔市2008年奶牛存栏数为60.06万头,占自治区奶牛总数的24.45%。2009年呼伦贝尔市奶牛存栏60.1万头,内蒙古自治区的奶牛存栏数为227.25万头,呼伦贝尔市占全区的比重为26.45%。与08年比较,呼伦贝尔市奶牛存栏数变化不大,但是所占比却提高了2个百分点。09年呼伦贝尔奶牛中荷斯坦牛为38.1万头,三河牛为10.7万头,主要分布的县级市包括扎兰屯市、阿荣旗、牙克石、海拉尔区、额尔古纳市、鄂温克旗、陈旗,其奶牛存栏数占呼伦贝尔市总存栏数的84.5%。2010年的奶牛存栏相比2009年上涨了12.48%,为67.6万头。3.1.2奶产量情况呼伦贝尔市有着广袤的草原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奶源基地之一,向来以奶产量高,品质好,无污染而闻名。2002年—2010年呼伦贝尔市奶类总产量分别为33.6万吨、47.3万吨、67.1万吨、102.4万吨、124.39万吨、132.07万吨、133.15万吨、131.09万吨、131.98万吨、,至2011年呼伦贝尔市奶产量已达132.7万吨,是2002年奶产量的4倍。140132.07133.15131.09131.98132.7124.39120102.41008067.16047.34033.62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奶类总产量图22002年-2111年呼伦贝尔市奶类总产量趋势图Fig.2ThetrendgraphofmilktotaloutputinHulunbeierfrom2002to2111从2002年至2010年呼伦贝尔市奶产量趋势图可以看出,02年至08年呼伦贝尔市奶业发展呈稳步上升趋势,08年后奶产量增幅较小,基本处于持平状态。同08年比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较,09年呼伦贝尔市奶类总产量下降了2.06万吨。原因是受到了三聚氰胺事件和经济危机双重影响,使得全市奶价波动较大,部分地区发生了倒奶、卖牛等事件,因奶价持续低迷,奶户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一方面大幅度淘汰低产、老龄的奶牛,这就造成了呼伦贝尔市奶类产量的下降。09年-11年呼伦贝尔市奶业表象出了缓慢复苏的状态,虽然增幅较小,但这也让奶农看到了奶业的希望。乳品的安全与消费者的健康息息相关,乳品的安全不仅决定着我国奶农的利益,也影响着我国奶业的发展前景。这些乳制品事件的出现使呼伦贝尔市奶业深受其害,但是在政府部门的大力监管和扶持下,相信呼伦贝尔市奶业会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表12005年-2010年奶产量及全区占有率单位:万吨Table.1Milkproductionandthesharefrom2005to2010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呼伦贝尔奶类总产量102.4124.39132.07133.15131.09131.98内蒙古奶类总产量696.90882.17924.66943.92934.07945.66全区奶类产量占有率14.69%11.61%11.07%10.85%10.96%10.83%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呼伦贝尔市2005-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6.00%14.69%14.00%12.00%11.61%11.07%10.85%10.96%10.83%10.00%8.00%6.00%4.00%2.00%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全区奶类产量占有率图32005年-2010年呼伦贝尔市奶产量全区占有率Fig.3Hulunbeiercitymilkproductioninthesharefrom2005to2010从以上数据和呼伦贝尔市奶产量全区占有率趋势图可知,2005年—2010年呼伦贝尔市的奶产量分别为102.4万吨、124.39万吨、132.07万吨、133.15万吨、131.09万吨、131.98万吨,2005年—2008年呼伦贝尔市的奶产量虽然从102.4万吨升高到了131.09万吨,但是呼伦贝尔市的全区奶类产量占有率却从14.69%下降到了10.85%,
12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这说明呼伦贝尔市的奶产量相对于全区来说,发展是缓慢的。从2008年开始,呼伦贝尔市奶业进入了低迷期,奶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08年以后,呼伦贝尔市奶业进入了艰难的复苏阶段,可以看出09年和10年呼伦贝尔市奶产量出现了缓慢回升的现象。表22006年-2010年各盟市奶产量单位:万吨Table.2Milkyieldoftheunioncityfrom2006to201020062007200820092010呼和浩特市282.6711292.8857305.1530305.3861305.6401包头市132.9067138.3275146.0126146.0134155.0196呼伦贝尔市124.3897131.8668133.1510131.0915131.9830兴安盟45.314446.862747.391943.070043.4010通辽市53.362853.978451.077552.219949.0121赤峰市40.287448.922543.876942.068339.3609锡林郭勒盟33.870039.647546.844152.502055.5896乌兰察布市90.558295.795895.394991.563691.7140鄂尔多斯市33.379733.496231.692532.129131.8913巴彦淖尔市38.836540.939741.328236.784436.8007乌海市1.19201.24471.20130.92330.8695阿拉善盟0.68510.69440.80080.31490.3762资料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35030025020015010050020062007200820092010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图42006年-2010年内蒙古各盟市奶产量图Fig.4TheUnionCitymilkproductiontrendsinInnerMongoliafrom2006to2010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3我们选取内蒙古奶产量排名前四名的地区进行比较,从趋势图分析,呼伦贝尔市奶产量在全区排名第三,仅次于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其中呼伦贝和呼和浩特奶产量差距较大,与包头市奶产量相差较小,但趋势图可看出,07年开始呼伦贝尔市奶产量与包头市奶产量的差距逐渐在拉大。6.50%5.67%5.26%6.00%5.81%5.50%5.47%5.00%4.50%4.00%3.92%3.50%4.02%3.00%3.49%2.50%2.00%1.50%0.96%0.68%1.00%0.08%0.50%0.16%0.00%-0.50%-0.42%0.00%0.08%2007200820092010-1.00%-1.50%-2.00%-1.57%-2.50%-3.00%-3.50%-4.00%-4.50%-4.18%-5.00%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图52007年-2010年各地区环比增长速度Fig.5Thechaingrowthrateofregionfrom2007to2010通过对四个地区的环比增长比较发现,2007年呼伦贝尔市的环比增长速度是四个地区中最高的,数值为5.67%,其次是乌兰察布市5.47%。2007年-2009年呼伦贝尔市和乌兰察布市的环比增长速度均呈下降趋势,呼伦贝尔市2009年环比增长为-1.57%,2009年以后才有了一定程度的回升,但环比涨幅不明显。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的环比增长始终为正数,2009年受到乳品安全事件影响,环比增长速度基本为零,2010年呼和浩特市环比增长为5.81%,包头为0.08%,可见呼和浩特市是四个城市中奶业情况恢复最好的。3.1.3生鲜乳的价格受到乳品安全事件的影响,2009年呼伦贝尔市全年的生鲜乳平均价格为1.8元/kg,同比减少35.7%,由于呼伦贝尔市的特殊气候特征,使得不同季节的生鲜乳价格不同。09年春季价格为1.5元/kg,夏季1.7元/kg,秋季1.8元/kg,冬季2.3元/kg。冬季寒冷,相对其他季节奶产量少,使得奶源供给不足,奶价提高。
14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2011年—2012年呼伦贝尔市生鲜乳价格仍呈下降趋势。2011年第一季度,全市26个规模以上乳品生产企业生鲜乳平均收购价格为2.76元/kg,同比下降11.8%。2012年3月,生鲜乳平均收购价格为2.75元/kg,同比下降11.3%,与上月比下降1.1%。呼伦贝尔市生鲜乳收购价格从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连续10个月同比下降,同比降幅分别为4.7%、6.8%、5.5%、5.7%、9.8%、13.1%、13.4%、13.5%、10.9%、11.3%。16.00%14.00%13.10%13.40%13.50%12.00%11.30%10.90%10.00%9.80%8.00%6.80%6.00%5.50%5.70%4.70%4.00%2.00%0.00%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生鲜乳价格同比降幅图62011年—2012年生鲜乳价格同比降幅Fig.6Freshmilkpricedropfrom2011to2012生鲜乳收购价格下降原因可归结如下几点:一是受国际乳粉价格下降的影响。目前进口大包全脂乳粉企业购进价格为2.7万元/吨,同比下降10%。受此影响国内乳粉企业生产的全脂乳粉售价为2.6万元/吨,同比下降4%。二是由于国内乳品市场大包奶粉销路不畅,造成产品积压。大包奶粉销售价格降低,鲜奶收购价随之降低。3.2乳制品加工情况呼伦贝尔市的大部分乳品企业生产的产品为大包工业粉,由于不是终端的产品,产品生产受制于人,附加值低,很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冲击。目前生产终端乳制品企业的只有几家:三元乳业生产的液态奶;海乳乳业生产的婴幼儿奶粉;海拉尔康益药业生产的乳酸菌素粉;陈旗特尼河亚华乳品厂生产的南山牌婴幼儿奶粉。但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占全国的市场份额极低。其中海乳乳业是呼伦贝尔市的本土企业,他们的产品主要以出口外销为主,如果能够在终端产品的生产上得到政策和国家的扶持,今后的发展空间会很大。2008年呼伦贝尔市有乳品加工企业34家,日处理鲜奶能力6000吨,分布在全市8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5个旗市区范围内。规模以上乳品企业28户。北京三元450吨/日、额尔古纳雀巢700吨/日、扎兰屯300吨/日、海拉尔北雪300吨/日。2009年呼伦贝尔市乳品加工企业为25个,日处理鲜奶能力5950吨。2010年呼伦贝尔市前10个月,乳制品产量15.35万吨,同比增长19.3%。总体来看,呼伦贝尔市的乳品企业存在着小而散,布局混乱等问题。很多旗市区内有多家乳品加工企业,相互争夺奶源,处于设备闲置等状态,大量资源得不到利用,最典型的是海拉尔区。3.3奶源基地建设2008年,呼伦贝尔市奶牛存栏6-20头的有570个场(户),21-100头的有80个场(户),101-200头的有16个场(户),201-500头的有7个场(户),501-1000头的有2个场(户),1000头以上的4个场(户)。2008年呼伦贝尔市机械化挤奶达到了85%,分散饲养集中机械挤奶站3个。08年共改良各种牛群2.2万头,使用冷冻精液4900剂,共生产冷冻精液4900剂。2009年,呼伦贝尔市奶牛存栏1-5头的有11.09万个场(户),6-20头的有2600个场(户),21-100头的有3800个场(户),101-200头的有108个场(户),201-500头的有12个场(户),501-1000头的有9个场(户),1000头以上的2个场(户)。2009年呼伦贝尔市机械化挤奶达到了55%,分散饲养集中机械挤奶站177个。2009年共有奶站337个,其中企业自建的171个,合作社建设151个,其他15个,奶站平均日收奶1800吨。人工牧草种植面积3.9万公顷,专用青贮玉米种植面积12.7万公顷。4000380035003000260025002000150010005705008016108712294206-2121-100101-200201-500500-10001000以上2008年奶牛存栏2009年奶牛存栏图7奶牛存栏规模单位:头Fig.7Scaleofdairybreeding从上图可知,呼伦贝尔市养殖规模虽在不断扩大,但奶牛存栏数1-5头、6-12头、21-100头的所占比例过大,200以上的大规模养殖户所占比例极少。呼伦贝尔
16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市奶牛养殖大多以散户为主,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呼伦贝尔市的规模化养殖还有待提高。规模化养殖的落后也是阻碍呼伦贝尔市奶业发展的因素之一。4基于钻石模型的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4.1生产要素呼伦贝尔市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草原资源,素有“牧草王国”之称。这里的草原丰繁茂盛,品种繁多,例如针茅、碱草、冰草、苜蓿等120多种牧草。呼伦贝尔市是一片没有被污染的净土,这里有着保存最完好的草原,由于其草质鲜嫩、营养丰富,很多国家都进口呼伦贝尔的牧草。不光是牧草,呼伦贝尔出产的其他畜产品也一样受国外国家的青睐,例如乳制品、肉、皮毛等。呼伦贝尔出产的牛奶质地好,出粉率及脂肪含量高、纯天然无污染,因此是我国重要的奶源基地。本文通过对呼伦贝尔市自然资源、人力资本、资本与基础建设等生产要素进行分析,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对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的影响。4.1.1自然资源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呼伦贝尔草原覆盖面积包括有着“牧业四旗”之称的新左旗、新右旗、陈旗、鄂温克旗和海拉尔区、满洲里市、额尔古纳市南部,以及牙克石市西部的草原。这些草原89.5%是天然草场,只有10.5%是森林草原。呼伦贝尔市草原资源品种繁多,大约有1000余种,这些独特的自然资源正是呼伦贝尔奶业发展的基础。谈到奶业的自然资源自然也包括呼伦贝尔的奶源和畜牧业。但是目前呼伦贝尔市奶源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包括:1、呼伦贝尔市的海拉尔额尔古纳、鄂温克旗以及陈巴尔虎旗的奶牛总头数较其他旗县数量上不占优势,但是这些地区的奶企业加工能力却是全市的70%。因此原料奶的供应根本满足不了当地的乳制品企业,全市加工能力平均闲置25%。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呼伦贝尔市奶牛养殖主要是散养为主,这种不集中的散养模式必然造成奶牛的单产量低。呼伦贝尔市处于高寒地区,受到季节、温度的自然条件制约,奶牛淡季与旺季的产量差别较大,造成原料奶总量严重不足。2、在这个奶产业模式中,奶农是最底层的,他们的利益最少但是承担的风险却是最大的。奶业的发展需要企业扶持奶源基地建设,与奶农形成联盟,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利益,但是以目前的现状看,奶农与企业达不到这种市场要求,这也就制约了呼伦贝尔市奶产业的升级。3、呼伦贝尔市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对奶牛的疫病防治水平达不到要求。这个问题如果长期的不到解决,会造成奶农很大的利益损失,更加不利于呼伦贝尔市奶业的发展。4、由于大部分奶户采用的是手工挤奶,不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这严重影响了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7呼伦贝尔市鲜奶的收购价格。呼伦贝尔市在我国偏北的地区,受地域限制,在鲜奶运输上存在不利因素,致使鲜奶质量受到影响。4.1.2人力资本随着呼伦贝尔市奶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投身奶业行业,为奶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知识创新,但是现今奶业专业人才发展速度远远比不上奶业发展的速度。这不仅是呼伦贝尔市的问题,也是中国奶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从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考虑,每个环节都少不了人力资本的投入。初期,需要奶牛管理和疾病防御的专业人员;中期,需要乳制品的研发和生产的专业人员;后期还要有了解市场需求的乳制品销售人员。我国奶业的迅速发展远远高于人力的发展速度,在这样一个奶业发展的大环境下,也将制约呼伦贝尔市奶业的发展。养殖奶牛需要专业的养殖知识,需要经过系统培训。在呼伦贝尔市有很多人完全是在利益驱使下从事奶牛养殖的。在此之前对奶牛的品种、疾病防御、性能等养殖知识一点都不了解,仅仅是因为奶牛养殖效益高,而盲目的选择了奶牛养殖这个行业。没有科学知识做基础,不能科学养殖,致使农户利益最终蒙受损失。这里总结了呼伦贝尔市奶业人力资本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资源配置不合理,奶牛养殖的专业人才较少。2、缺乏乳制品食品安全和乳制品研发的专业人员,奶业产品规划、综合治理的人才更是屈指可数。3、乳制品生产的最终目的是销售,如果乳制品的销售前景好,也将激励奶牛养殖业、乳制品加工产业的发展,三者是互利的关系。销售当然离不开有能力的销售人员,一个好的销售人员要具备很多条件,要有产品的战略规划能力,品牌推广能力,以及产品销售渠道开发能力等等。4.1.3资本及基础设施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之前对于基层综合服务站的资金投入比较少,导致目前服务站的设备简陋甚至缺失严重。资金问题同时也是困扰收奶站和机械挤奶厅建设上的难题,考虑当前的实际情况,收奶站和机械挤奶厅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实现。目前呼伦贝尔市的乳制品产业状态还是:技术短缺、养殖户分散、人力手工挤奶的方式。奶业相关的基础性设施尤其是奶源基地建设的技术支撑不成体系。形成规模的乳制品加工厂还是十分少的,所以大部分工厂没有稳定的的奶源基地。往往没有固定的奶源,在奶源相对较多的地方,很多小型加工厂蜂拥而上,结果导致了奶源不充足,没有固定的饲养户供奶,这种现象十分的常见。乳制品行业的产业链是十分的丰富的,从开始的牧草的种植,再到加工,饲料的储存和流动,以及挤奶,再到最后的乳制品的加工,每一个环节都是需要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的。另外奶农
18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的专业素质普遍需要专业培训来提高,需要有专门的技术服务。总之,目前呼伦贝尔市的奶业的发展的空间很大,无论是初级生产要素还是高级生产要素。4.2需求状况我国在乳制品消费方面与国际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虽然我国与国外的饮食文化传统不尽相同,但显然奶类消费比例太低。在奶类消费数量上远低于国际水平,2008年世界奶类人均消费为103.1kg/人年,发达国家高达246.9kg/人年,发展中国家为65.5kg/人年,而我国人均奶类消费不足20kg/人年,发展中国家为65.5kg/人年,而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不足20kg/人年。发达国家的居民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了奶产品的高营养价值,我国居民虽然目前并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注重自身保健,对乳制品的营养价值也有了新的认识,相信在不久将来,我国奶业会更加繁荣昌盛的。在奶类消费上我国城镇居民要多于农村居民,但是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他们只是没有受到奶文化的熏陶,如果国家加大乳制品的宣传,让农村的居民也意识到食用乳制品好处,相信我国的乳制品消费会有一个大的提高。通过对我国奶类需求的研究了解到,收入水平、人口变化、消费偏好和乳品安全是当前影响呼伦贝尔市奶业需求的几个因素。4.2.1收入水平有需求才会有消费,而消费与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事息息相关的,也就是说,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乳制品的需求。排除价格因素影响,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短期升高时,他对乳制品的需求量也会有一个相应的提高,反之亦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的人均收入与城镇的人均收入存在着较大差距。从1996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2.51倍,到2010年达到3.23倍,这也就决定了我的乳制品的主要消费者是城镇居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农村居民水平也会逐渐提升,进而对乳制品的消费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农村的市场前景还是相当可观的。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表31996年-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表单位:元Table.3China"surbanandruralresidentspercapitaincomestatementfrom1996to2010年份城镇居民家庭人农村居民家庭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可支配收入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9964838.901926.102.5119985425.102162.002.5120006280.002253.402.7920027702.802475.603.1120049421.602936.403.21200611759.503587.003.28200815780.764760.623.31201019109.445919.013.23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纯收入图81996-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趋势图单位:元Fig.8Urbanandruralresidentspercapitaincometrendgraphfrom1996to2010奶类的需求与消费者收入水平是相关的,呼伦贝尔市奶类的消费量与我国消费者对中国奶类的消费是呈正相关关系的,所以我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呼伦贝尔乳制品销量的因素。换句话说,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影响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的因素之一。
20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4.2.2人口城市化对乳制品消费的影响乳制品的需求不仅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人口城市化也是影响乳制品消费的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品不断地提高,越发的意识到了乳制品的营养功效。在我国,城镇人口乳制品的消费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伴随着人口城镇化的加快,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乳制品消费的队伍中来,这使得我国乳品消费量在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快速的增长起来。表41980年-2010年城镇人口数及占全国比重Table.4Anpopulationandoccupiescountrywideproportionfrom1980to2010年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全国总人口19801914019.39%9870519832227421.62%10300819862636624.52%10750719892954026.21%11270419923217527.46%11717119953517429.04%12112119984160833.35%12476120014806437.66%12762720045428341.76%12998820076063345.89%13212920106697849.95%134091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50.00%40.00%30.00%20.00%10.00%0.00%198019861992199820042010年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图9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Fig.9Urbanpopulationoccupiescountrywidepopulationproportion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1表5城乡居民原料奶消费量单位:千克/年*人Fig.5urbanandruralresidentsconsumptionofrawmilk年份城镇居民原料奶消费量农村居民原料奶消费量200116.762.58200221.372.81200325.074.63200425.255.14200524.798.66200625.549.86200726.2310.9200822.7210.39200922.1510.2资料来源:《中国奶业年鉴》201030252015105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城镇居民原料奶消费量农村居民原料奶消费量图102001年-2009年城乡原料奶消费量单位:千克/年*人Fig.10urbanandruralresidentsconsumptionofrawmilk《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了解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总数量由1980年的98705万人增长到了2010年的134091万人,城镇人口数量又1980年的19140万人增长到了2010年的66978万人。我国的城镇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数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19.39%增长到了2010年的49.95%。从图中数据可知,城镇居民的乳制品消费量远高于农村居民,而且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也在逐年上升,也就是说,城镇人
22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口比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乳制品的消费。我国城镇人口比重的持续增长预示着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量也会逐年递增,呼伦贝尔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奶源基地,乳制品需求的提升必将带动呼伦贝尔市奶业的发展。4.2.3消费偏好消费偏好是指消费者对某种产品、劳务或某一品牌的钟爱。这种偏好并不能真正代表这种产品、劳务或品牌的优劣,只是消费者凭借自己的喜好而作出的主观判断。影响消费者偏好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经济因素、社会环境、地域和民族文化等等。一般将消费偏好分为三类。习惯是其一,人的习惯是一种行为的定式,消费者消费某类产品或劳务时,因为受习惯的约束,心理上就会倾向于以往习惯的某一产品或劳务。每个人的习惯都不同,所以各自的消费倾向也各有不同,但是习惯是可以变化的,只是每个人习惯的稳定性不同,有写容易改变,有些则不易改变。方便是其二,人们消费产品或劳务时是,如果消费A产品或劳务比消费B产品或劳务更节省时间,更加方便,消费者大部分就选择了A,所以说,方便也是消费偏好的重要要素。求名是其三,如今,在各个市场品牌对消费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人们对品牌的新人往往超过了对产品其他方面的关注,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效应。但是,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不会无条件的消费,他也要考虑自身的收入,以及此产品的价格。消费偏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了消费者购买产品时的判断力,所以到乳制品的消费同样受到消费者偏好的影响,进而也影响了呼伦贝尔市奶业的国内竞争力。为了提升呼伦贝尔市的奶业发展,呼伦贝尔应该加大宣传,让国内的消费者认识到呼伦贝尔市的一些自己的相对较小的品牌,只有不断加深消费者对的呼伦贝尔市品牌的印象,才能影响其产品的消费偏好,提升呼伦贝尔市奶业的国内竞争力。4.2.4乳品安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已经不再作为营养品来供消费者购买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乳制品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了,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乳制品的卫生与安全。乳制品不同于其他商品,它有着不易保存的特点,所以乳制品的安全更是制约奶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呼伦贝尔市奶业要想有所突破,必须把乳制品安全作为发展的基础。呼伦贝尔市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加上一直以来对于奶业的重点关注,乳制品的产量在全国占有相当的比重,一系列乳品安全事件对呼伦贝尔市奶业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全市共有乳制品企业38家之多,可以占到全区的20%之多,而乳业是呼伦贝尔市重要的产业,也是最具特色的产业,其产值占到了呼伦贝尔市整个食品类产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3值的30%。乳品安全关乎的是整个呼伦贝尔市食品产业的命运。呼伦贝尔市政府对乳品安全事件是十分的重视,为了吸取教训,度过当前的严峻时期,加强国家对于乳制品安全的精神,多次召开总结大会。会上对于目前的形式做了详尽的分析,会议提到: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直接关心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强调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保证一定要严把质量关,一定要保障健康的食品流入市场。加强对于食品源头,以及生产过程的管理力度,力保无安全食品问题的发生。对于乳制品行业的美誉不会受到损害,并且表达了对于走出低谷的信心。4.3相关支持性产业4.3.1畜牧业相关发展与奶业最相关的产业就是畜牧业,所以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呼伦贝尔市奶业在全国的发展地位,因此,呼伦贝尔市政府和当地的龙头乳品企业非常关注畜牧业的发展。呼伦贝尔市的龙头企业响应国家号召,首先带动了奶源基地的建设,因为奶源的充足与否决定了乳品企业最终能走多远。通过对奶源基地的建设加速畜牧业发展,最终提升呼伦贝尔市奶业的国内竞争力。4.3.2牧草种植除了乳企业的发展带动外,调整种植业也给呼伦贝尔市奶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2004年,400头纯种的荷斯坦奶牛落户在新建成的呼伦贝尔澳牛繁育基地,这标志着三河马场的奶牛业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平台之上。为了缓解奶牛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草场破坏问题,三河马场采取了退耕还林的措施。另外还从调整种植业方面入手,试种了冰草、批碱草等优良的牧草,已经取得了成效,到了2009年牧草种植面积达到了1.5万亩,其产量比相同面积的天然牧场多四倍。人工种植的牧场每次种植可以利用5年,大概估算其成本的话,每亩每年只有20元。所以是低投入,高产出。随着人工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农牧民的生产成本降低,可以增加更多的奶牛数量,增加产量奶,直接导致奶农收入增加。并且更重要的是,即保护了环境,又可以持续的有效的发展奶业。从上可以分析看出,畜牧业和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呼伦贝尔市奶业快速发展,这有利于加强呼伦贝尔市奶业的国内竞争力。4.4企业战略从90年代到现在我国乳制品企业飞速发展,老企业也不断更新产品,适应市场需求。例如,光明、伊利和三元等。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带动了呼伦贝尔市奶企业的发展。呼伦贝尔的乳制品企业有很多,其中,蒙牛伊利、光明、三元较有市场
24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的大乳品企业。由于这些大企业的资本、技术、人力资源雄厚,占有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当然呼伦贝尔市本地也有一些出色的企业,例如海乳、北雪,他们也占有了一定的市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呼伦贝尔企业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来更好地发展乳品企业。第一,商品战略。就是要不断推官自己的品牌,开拓新的市场,树立品牌形象,让企业的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根深蒂固。第二,价格战略。消费者购买产品时不光要考虑产品质量、品牌,还要考虑商品本身的价格。如果企业在价格上占有优势,就会发展有市场,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但是价格优势的前提是减少成本,在不影响乳制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唯一做法就是从源头上降低成本。具体做法就是兴建奶源基地、科学的收购体系。第三,销售渠道。乳制品企业要想占有大的市场份额,就要不断地开拓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所以与商家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企业内部科学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具备了这些条件,企业才会拥有高效率、低成本的销售渠道。第四,促销战略。促销也属一种销售手段,他可以增强商家及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进而提升乳制品销量。促销切记与竞争对手针锋相对,要避开这一事件,以免为求争抢消费者,最后弄得两败俱伤。4.5政府4.5.1良种补贴在呼伦贝尔市的大力支持和监督下,2006和2007年度的良种奶牛补贴项目已经完美的完成了。近两年的国家优良品种补贴也在实施当中,而且已经让奶农们尝到了甜头,奶牛的产奶品质以及数量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相关产业也从中受益。2008开始国家对于荷斯坦奶牛良种的补贴已经累计达到了2.4亿元,2009年奶牛良种的补贴资金增加到了2.6亿元,比08年增加了200万元,补贴品种除了原有的荷斯坦奶牛、奶水牛、乳用西门塔尔、褐牛、牦牛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品种,分别是娟姗牛和三河牛。4.5.2养殖小区补贴国家对奶牛规模化养殖的补贴也不断增加,主要用于养殖小区的水、电、路、防疫、挤奶等配套设施和饲料基地建设等。对奶牛养殖户购买挤奶机械,以及牧业机械的,国家都给予一定补贴。总体上执行30%的补贴比例,补贴限额最高为12万元。奶牛的疾病防御一直是困扰呼伦贝尔奶牛养殖的一个大问题。国家对于奶牛的口蹄疫病畜和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采取强制扑杀的政策,其中强制扑杀补助经费由国家和养殖户按80%和20%的比例分担。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52010年陈旗通过自身的努力,利用国家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的资金分别建立了陈旗祥源奶牛养殖场、龙丰奶牛养殖基地、宝日希勒娜荷雅奶牛合作社三个奶牛小区(场)。通过这种集约化的发展模式,带动了附近农牧户的发展,逐步改变了传统的饲养模式,规模化养殖。呼伦贝尔草原东端的牙克石市夏季气候适宜,水草丰美,在这里优良奶牛的生产性能能够得到发挥。为了利用这一优势,牙克石市政府通过引进优良的品种,积极建设奶牛养殖小区。在国家政府和优良政策的庇护下,呼伦贝尔市奶业发展会更上一层楼。4.6机遇与挑战经历了众多磨难的呼伦贝尔奶业之路应该如何走,从长远的眼光看,“三聚氰胺”事件对呼伦贝尔市奶牛养殖业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大乱才能大治,凤凰化灰后方能永生。尽管2008年灾难重重,信心与重建将是今后的主题,奶牛养殖业也是一样,关键在于看清路在何方。国家发改委在《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只要真正汲取教训,以危机为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整改,全面加强以质量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就能保持奶业的发展势头,把奶业发展推向新阶段”。呼伦贝尔市的奶业发展路途充满挑战,但总体说来还是机遇大于挑战的。一是有呼伦贝尔有着优异的资源条件,是畜牧业发展的有优良基地。加上呼伦贝尔市有产奶量高的优良畜种,产奶潜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二是有产业基础。近年来,我国奶业科技研发、技术服务平台和推广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奶牛良种覆盖率、单产水平和牛奶品质迅速提高。三是有政策支持。从“十一五”开始,国家先后实施了奶牛良种补贴、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生鲜乳收购站机械设备购置补贴、奶牛政策性保险等政策。这些重要法规、政策、标准和规划的出台,使我国奶业发展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但是,呼伦贝尔市奶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个别地区奶牛养殖比较效益不高,一些散户饲养条件差、设施简陋、管理落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二是一些优势产区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不高。三是产业一体化水平不高。这些对呼伦贝尔市奶业发展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4.7呼伦贝尔市奶业的优势与劣势4.7.1优势有着“牧草王国”之称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位于市区东北部,这里有上千种野生植物,有饲用价值的有250种。呼伦贝尔大草原分布着三种类型的草原,分别是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三种类型。草原总面积有16万亩。是我国发展畜牧业
26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的优质基地。在这里培育了很多畜牧业的优良品种,他们是畜牧业驰名的三河牛、三河马等优质畜种。呼伦贝尔市生产的畜产品更因为品质优良,而畅销国内外。4.7.2劣势呼伦贝尔市处于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暖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奶产量受季节因素影响非常大,进入冬季,气候寒冷,牧草供不应求,而且饲料成本价格高,很多农户不舍得饲料成本的投入。畜种方面,由于冬季气温低,受到身体条件因素的影响,冬季产奶量也会有所下降,这也是呼伦贝尔市奶源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呼伦贝尔市乳品加工企业布局不合理。有一半集中在海拉尔、额尔古纳、陈巴尔虎旗和鄂温克旗等地,加工能力占全市的70%。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多数企业只生产原料奶粉,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差,仍停留在传统的加工乳粉阶段,液态奶生产较少,产品没有竞争力,附加值低,对奶业拉动作用不大。目前奶业市场波动大,奶牛价格下跌,育成牛卖不出去,影响奶户经济效益和饲养积极性。呼伦贝尔市的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存在着奶源不足的现象。由于呼伦贝尔市奶业加工企业有一半以上集中在海拉尔、额尔古纳、陈巴尔虎旗和鄂温克旗等地,加工能力占全市的70%,而这三个地区的奶牛头数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其它旗县也存在着严重的加工能力闲置的现象。全市平均,实际加工量仅为加工能力的1/4。呼伦贝尔市的奶牛饲养科技含量低。虽然呼伦贝尔市奶品质好,但是奶价却很低,加之受到传统奶牛业的影响,养殖户在饲料上的投入少,饲料以干草和秸秆为主。精料的投入多少完全取决于奶价的高低。这使得呼伦贝尔市很多优良畜种的生产潜能得不到正常发挥,降低了呼伦贝尔市的奶类产量。5呼伦贝尔市奶业发展建议目前,国内鲜奶市场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鲜奶市场的现状要求有一套管理的方案出台。在这种背景下,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出台了《呼伦贝尔市生鲜乳收购管理实施方案》,此方案的制定主要任务是为了更好的应对目前本市鲜奶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市场的情况,主要解决了生鲜乳收购收购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以及总体要求。在总体要求方面,主要内容是:在党的科学发展观为依据的前提下,根本的任务是保护奶农的利益,对于生鲜乳收购质量要加大管理力度,力求使市场秩序更加的规范,目标是让奶农、乳制品、奶站这三个重要的群体之间利益达到和谐,在相关的奶业发展的技术方面,着手建设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从而使呼伦贝尔市的奶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7业能够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在主要任务方面,主要的内容是,各个旗市区按照本地的实地情况分别管理本地的生鲜乳收购工作;同时规定生鲜乳运营以及生鲜乳收购都必须持证才能合法操作;并要求在以机械化挤奶厅为主,并在牧区中配合手推式挤奶器的产奶方式的同时对手工方式的挤奶做出了禁止令。为了把方案精神更好的实施传达,要积极的根据政府以及市委的要求落实此项实施方案,并提出了“定目标、增投入、建基地“等相关的配合措施,在政府的宏观调控方面对奶业的调控力度要进一步加强,重点治理奶市、奶业的问题的产生根源。治理过程中不仅要有重点而且要结合综合治理,在依据相关法律治理的同时,也不忽视与道德相结合,在治理的过程中达到自律的目的,等等。为推进奶业的产业化,实现奶业的跨越式进步。同时为了保证在整个治理过程中,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呼伦贝尔市的奶业在中国市场内占用一席之地,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5.1完善乳制品安全控制体系乳制品是消费者息息相关的产品,乳制品质量的的好坏,毫不夸张的说直接关系到其健康甚至是生命的安全,是一件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为了使广大的消费者能够对乳制品安全拥有足够的重视,应该采用各种方式,广泛的宣传乳制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应该更大的开展乳制品相关的鉴别知识的普及,让广大的消费者能够通过它来对身边的相关产品进行优劣鉴别,对于质量不过关的产品能够及时的发现并提高警觉,主动拒绝。两外,对于奶源的管理也是重中之重,应该普及机械化挤奶,为奶农提供挤奶设备,协会和各个层次的兽医院应该联合乳品生产企业给奶农提供技术方面的服务,并帮助他们进行疾病的防御,为奶农提供一些比较实用的可以改善牛奶质量的培训或者讲座。“质量就是企业的灵魂”。乳制品生产厂家应该严格按照《乳与乳制品卫生管理办法》来履行自己的承诺。企业要把“质量第一”作为最高准绳,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于出厂检验关是重中之重,是防止不合格产品不进入市场的最后一道有力屏障。除了企业本省以外,对于质量监管部门来说,要严格的监督企业的产品质量,在监督过程中不断的督促企业加强自身的改进,生产过程中考虑市民的健康,维护社会的安定,对于企业的考核,质量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考核标准。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从源头就开始执行严格的管控,在发源端就把污染消除。在资金来源上要多元化,在整个体系下,从政府机构到生产企业再到奶农,能够形成一条产业链,在利益化的基础上形成三者风险的共存、共荣关系。政府的相关的职能部门要以身作则,监管的力度要加大,对乳品市场和生产企业采用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并且对于检查的结果要透明,对于优秀的要加以鼓励,对于落后的要督促改进,对于不合格要采取强制手段坚决查处,并召回
28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不安全产品,重视溯源管理,要监管到位,提高有效性和震慑力。对于边缘地区的小型加工生产企业,更是要加大检查力度,凡其生产条件不符合要求者,绝不发放生产许可证。另外,也不要忽视生产厂家在外地的产品也应该加强管理。目前的市场上,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典型的是婴儿奶粉以及乳饮料,常见问题有,蛋白质含量不符合标准,尤其是滥用添加剂现象,应该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另外要积极发动群众的力量揭发,提供相关线索。5.2合理规划奶源基地建设确保优质原料奶的供应根据《生鲜乳收购标准》,为了确保生鲜乳不受外界的污染,整个生鲜乳的收购过程过程都应该是全封闭进行的,向生鲜乳中添加任何物质都是不允许发生的。因此强调奶业基地的建设,加快奶业大厅的机械化进程是非常有必要的。“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基地联动、市场促动”是我们遵循的原则。目前,我们的鲜奶收购是开放的市场,这就需要政府严格的把控整个鲜奶的生产过程。利用社会或者企业的力量来参与兴建养牛小区,可以减少对生鲜奶的污染。不同的奶源基地有着不同的特点,必须坚持本地化,特色化的原则。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具有优势的农区中,奶牛养殖的比较分散,应该逐步形成更加集中的奶牛带,进而逐步的发展成为能够适应规模经营的具有一定管理、资金优势的集团的供奶基地;牧区在自给型奶牛养殖的前提下,也要利用知名企业的帮助向商品化生产转变:可以选择靠近市区奶业加工厂的郊区先建立奶牛综合服务站,进一步发展成为合作机构,给加工厂稳定的供应奶源。同样的,考虑到饲料问题,可以把成教的奶牛场迁移至饲料产地附件。这样可以节约成本,使农牧民的收入增加,但是不要盲目跟风,建设也应该合理。5.3转变养殖方式根据呼伦贝尔市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分析显示,2010年的奶牛存栏相比2009年上涨了12.4%,为67.6万头之多。其中奶牛的数量为41.8万头,相比去年也增长了10.3%。主要分布在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旗、阿荣旗、新左旗,以及海拉尔区、扎兰屯市、额尔古纳市、牙克石市之中的52个乡镇苏木以及国营农场。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共拥有271个奶牛养殖小区,其中奶牛数量为19万头,占据了整个奶牛数量的28%,剩下的72%属于农户散养的方式。从以上达到数字不难看出,目前的形式还很不乐观,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改变。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的奶牛单产平均水平为5吨,只有海拉尔达到了这一水平,其次之外大部分都在3.5吨上下,甚至还有牧区的奶牛单产在2吨上下,这一数字说明呼伦贝尔市奶牛普遍单产较低,过时的奶牛饲养以及管理方式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由于呼伦贝尔市属于高寒地区,所以导致了季节性的产奶差距比较大。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9相对于其他地区呼伦贝尔市具有面广线长的特点,所以除了比较集中的奶牛养殖的四个旗以外,其他大部分的旗市区的奶牛养殖是比较分散的,所以由于数量的原因,不可能建设一个机械化挤奶站,这种情况下,短期之内还不能进行转产或者迁移。这种不能够或者很难聚集的粗放型的养殖方式也就预示着呼伦贝尔奶牛产业的难以腾飞的最根本原因,虽然这种散养的现状不是呼伦贝尔市所特有,其他地方也有相同的问题,但是相比之下其他地方的奶价都要高出不少。这样直接导致了奶农的收益也是最差的,奶价不定,奶站不固定,而且小而多,奶站基本都是供应中小型企业,稳定性很差。这就是目前呼伦贝尔是的奶业的现状。中小型企业不仅稳定性较差,而且技术和生产能力跟大型的企业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所以工业奶粉是他们的主要生产任务。这种工业奶粉技术含量低,很容易受到市场及竞争对手的冲击,所以养殖模式的转型和创新肩负着拯救散养奶农的使命。具有规模化的奶牛场不但要强化饲养管理,还要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的行业技术,积极参与DHI生产性能的测定,不但要使奶牛数量得以增加,更重要的是优化牛奶的质量,对于奶牛场的良好农业规范(GAP)也要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这样更有利于推进此项规范,对于乳制品的安全问题也必须要严格的把关,起好带头作用。政府职能机关要从政策上鼓励农牧民建设优化奶牛养殖小区,形成一套专业化的养殖方式,利用先进安全的机械化挤奶方式。要遵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养成定期对牲畜进行检疫,确保奶牛的健康,防止奶源不安全的发生。同分散式的养殖方式相比,规模化的养殖方式和集约化的经营模式具有很多优势,现代化的科技和设备能够更好的吸收进来,使牛奶质量更加的安全,也是生产过程更加有效合理的控制,可以使生产效率提高,降低成本。但是这种规模经营是需要时间来演变的,只有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状态才能够应允而生。所以,目前可以先在比较大的奶源基地,按照区域成立奶牛合作社,形式上可以多变,比如:家庭牧场型、专业户型,这样可以与加工企业签订合同,保持良好的稳定的供求关系,这样就可以使养殖成本下降,可以更好的抵御风险。企业和奶农建立的长久的有效的供求关系,形成了规模化的养殖,无论从经济效益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可以变得更好,使企业和奶农之间共同提高效益,同时也共同承担风险。从这种关系上可以内部监督产品的质量。为进入市场的产品提供一个高标准,保证进入市场产品的质量。对于农药的使用种类和用量要严格控制。对于政府职能部门要把责任落实到主体和部门,为质量提供法律保护。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回根据情况,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问责。还可以利用舆论的力量来协助保证产品的质量。利用先进的食品检测技术,更快速准确的检测牛奶安全,对整个过程都实行检测。
30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5.4改良品种加快奶牛改良步伐,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继续通过良种引进、冷配改良、胚胎移植等技术,加强对现有奶牛的品种改良,努力提高奶牛质量。按照《呼伦贝尔市奶牛改良实施方案》,坚决打好奶牛冷配改良攻坚战,着力加强奶牛冷配站点建设,重点奶源区奶牛以荷斯坦牛为主,全部实行冷配改良;同时加大对繁育三河牛种群的投入,大力发展三河牛,选育提高其产奶性能。为了改善品种,建议国家在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品种改良的效率,一要加大对于种公牛站的建设力度,对于种公牛的冷冻精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加大投入。二要加大对于人工受孕站点的投入,改善设备,尤其是有经验的专职人员的培养。三要支持重点的省区的胚胎移植中心的建设,从数量上提高优质奶牛建设。四要对其他优良的奶畜进行选育,提高生产的效率。5.5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文化建设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乳制品企业的之间的竞争重点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价格战、广告投入已经演变为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竞争。企业的技术已经是决定整个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种形势下就要求企业要具有创新能力,不断的推陈出新。在国际市场上,就像软件行业一样,不想受到微软等软件巨头的压迫,就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中国的乳制品行业应该加大在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建立自己的研发团队,在本领域不断的研究探索。不光提高自己的仿制能力,更应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1、汲取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的成功关键,创建技术开发中心,在以技术开发中心为基础,建立一套创新的体制和体系。2、企业可以利用大学的基础性的研发结果来为自己服务,在企业内进行产品型和应用型研究。3、市场作为研究的风向标,市场需求是企业应该研究的方向。4、人才是企业创新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资源,是关键因素,人才对于中国奶业的二次创新意义重大。通过二次创新建立移动优势,移动优势是企业的最大优势。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1致谢论文的写作得到了我的导师乔光华教授和杜富林教授的悉心指导,两位导师谦和正直的为人、严谨治学的精神使我终生受益。导师对论文进行了详细的审阅和修改,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就此机会在这里向老师表达我由衷的谢意和深深的敬意。也要感谢学院的其他导师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同时在这里也要感谢给予我帮助的同学和朋友,非常感谢!
32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参考文献1E〃曼斯菲尔德著.微观经济学理论与应用[M].钱国荣等译.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3-103杨红杰.中国奶业经济研究[J].中国奶牛,2001(3):1-34坎贝尔〃R〃麦克南.经济学[M].第15版.李绍荣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393-4055伏浩.中国乳品消费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6杨伟民,李兴旺.西部地区乳品企业高成长企业的资源战略—以伊利集团的资源战略为例[J].集团经济研究,2007(219):57-587谢岭.泰安市旅游业竞争力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8赵镭等.浅析中国奶业发展瓶颈[J].中国乳品工业,2005(10):25-309刘玉满,李静.荷兰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发展现代奶业[J].中国农村经济,2005(9):71-7710林礼耀,胡浩.中国乳品制造业的产业组织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2005.5(1):34-3811王玉斌,谭向勇等.中国乳品行业结构、行为与技校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5,1:49-5312李功.潘钢构建乳品行业和谐圈[J].南方人物周刊,2006(29):74-7513王江.我国奶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奶业,2006(2):214那达木得.内蒙古奶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总体思路[J].中国奶业,2006(10):1-315赵剑峰.农户与企业的契约性为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4):29-3016王艳华,杨广林,李锐.农村奶源基地系统分析及运行机制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6(2):226-23117刘成果.我国奶牛饲料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奶牛,2006(1):5-718李晶,李相合.我国乳制品价格过低原因和对策探讨[J].前沿,2006(5):37-3919封旭红.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研究,2006,(2):22-2520王艳霞,李锦飞,田野.基于波特模型的中国乳品行业发展战略分析[J].江苏商论,2007(11):120-12221苏康胜.德国奶业概况[J].中国奶牛,2007(10):122杨伟民等.发展中的中国奶业[J].中国畜牧杂志,2007(4):10-1523杨柳.内蒙古呼和浩特液态奶的国内竞争力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24毕宇晓.泰安市泰山区奶业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25乔光华.内蒙古奶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J].中国奶业,2010(6):1-226胡继.中国风电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及对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027Boltho.TheAssessment: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J].OxfordReviewofEcononmicPolicy,1996,VOl.12(3):26-5428J.H.Dunning.InternationalPorter’sDiamond[J].ManagementInternational,1990,VOl.33(2):17-39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3作者简介李彩楠,女,满族,党员,1984年8月16日出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2005年考入内蒙古农业大学理学院,统计系。2009年毕业并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2009年考入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攻读农业经济管理硕士。2012年4月在吉林农业发表论文《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与工资水平实证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暑假草原游记的作文600字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一天
- 呼伦贝尔卡系统操作手册
- 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系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细则
- 湖州第九诺贝尔杯初三科学竞赛试题卷
- 马克思经济论文范文-浅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与马克思经济学论文
- 中外名人传记百部-诺贝尔
- 从非主流经济学看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以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为例
- 贝尔公司营销管理的选择——一个天生国际化企业的营销管理的案例研究
- 贝尔纳·斯蒂格勒相关差异思想探析
- 呼伦贝尔市城镇社区发展与制度创新
- 波兰金融论文范文-浅析贝尔卡:金融业该“瘦身”word版下载
- 基于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的环境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研究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一中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模拟题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第一中学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模拟题(解析版)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满归中学2018年初中毕业考试思想品德模拟试卷
-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朗讯)产品组合营销分析
- 比较,发现叙事性文体表达的秘密——《天火之谜》和《诺贝尔》教学反思
- 关于梅州欧贝尔蛋糕企业的市场占据营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