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50 KB
- 2022-06-16 12:28:2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特兰图煤田地质特征及其草原环境保护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特兰图煤田地质特征及其草原环境保护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国家批准设立的唯一的民族经济地区开放实验区,国家生态示范区。有现存世界上最著名、最美丽的大草原,也是迄今为止全国保护最好的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之下煤炭资源极其丰富,煤炭资源的开发及其延伸产业是当地经济的支柱和就业的保障。特兰图煤田就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西北部的草原核心区,它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通过当地牧民报矿,后历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09勘探队勘查发现的特大煤田,至今还未开发利用。该煤田埋藏浅、赋煤面积广、煤质好、煤炭资源量大。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地优势的煤炭资源必然将被利用,那么它所占据的这片美丽的大草原也势必将要破坏。本文通过对该煤田地质特征介绍结合当地草原植被环境,提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合理化建议,为决策者对特兰图煤田开发的同时,如何合理的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2.研究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研究区所见地层由下至上依次为白垩系下统的梅勒图组、大磨拐河组、第四系。梅勒图组为煤系地层沉积基底,主要由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安山岩等组成,厚度约200米。大磨拐河组为研究区的含煤地层,全区发育,总体呈西厚东薄的形态,主要由粉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及煤等组成,厚度平均约400米。第四系广泛分布于煤系地层之上,主要由一套坡积、冲积、洪积、湖积形成的砂土、粘土、亚粘土及泥砾、砾石等松散堆积层组成,厚度约20米。 2.2构造 研究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海拉尔沉降区之次级构造单元拉布大林贝尔湖断陷中北部,为一北东向断陷盆地,受盆地边缘断裂的控制,发育2条正断层。断层特征见表1。 2.3主要可采煤层
研究区共含6个煤层组,35个煤层,其中可采煤层12层。主要可采煤层3-2煤层全区大部发育,可采面积59.87km2,面积可采系数为42.44%,大部可采;煤层厚度的变化趋势是向东北、东、东南方向煤层变薄尖灭,煤层在发育范围内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煤层总厚度1.89m~116.44m,平均50.87m,厚度变异系数0.714;可采煤层厚度1.50m~115.35m,平均49.31m;结构简单复杂,夹石0~20层,多数1~5,夹矸岩性为砂质泥岩、粉砂岩、碳质泥岩;顶、底板岩性多为粉砂岩、泥岩、中砂岩、砂质泥岩;煤层对比基本可靠,属较稳定煤层,埋深平均97.34m;赋存标高在660m~320m。 2.4煤质 各煤层水分平均值在3.60%~15.50%之间,灰分平均值在8.64%~33.85%之间,挥发分平均值在40.27%~48.83%之间。本区各煤层硫分含量平均值在0.16%~1.37%之间。干燥基低位发热量在20.62MJ/Kg~26.26MJ/Kg之间。为低中灰低灰、中硫特低硫、低磷、高热值褐煤或中低热值长焰煤。 3.研究区草原生态环境概述 3.1地形地貌 特兰图含煤盆地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北部,属低山丘陵草原区。按地貌成因形态类型,属剥蚀低山丘岭地形。盆地西缘一般海拔高程650m~800m,东缘一般570m~670m,相对高差100m~250m,中部地势平坦辽阔。 3.2草原植物特征 草原植物主要以羊草为主,一般占植物群落的20%以上,其次为裂叶蒿、日阴菅、贝加尔针茅、野艾蒿等,另有少量的柴胡、驴蹄草、小白菊等稀有草本植物。 3.3水系
煤田西北有额尔古纳河(界河)流过。煤田内零星分布有季节性湖泊,湖水较浑浊,主要用于牛羊饮用,盐碱化较严重,湖水来源为冰雪、雨水。另有两处泉眼,一为斯格尔基泉,在煤田东北部,为上升泉,泉水无色无味,透明度好,口感微甜;另一个泉在煤田西南部,为下降泉,该泉处于低洼沼泽地段,两边地势高,流出的小股水流汇集成小溪,在下游3公里外断流。 综上所述,煤田内草原生态环境总体较好,动物植物种类、数量繁多,地下水资源丰富,但该区降雨量小,地表腐植土较薄,生态环境脆弱,总体具有呼伦贝尔大草原典型的草甸草原特征。 4.建议及思考 4.1建议 特兰图煤田煤炭资源开发条件较好(部分适宜露天开采),但当地生态环境较脆弱。建议将该草原区列入呼伦贝尔市生态红线,永不开发。如若开发,建议建设污染防治设施配置齐全,自身能耗低,污染处理和废物回收率高的大型现代化环保矿山,以露天开采为主。在开发前应配套相应的煤炭就地转化设施,如:煤制油、煤制气等清洁环保能源。 4.2思考本文由.L.收集整理
煤炭开发要加大力度,这是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的要求。但煤炭产业的发展不应该损害其他产业的发展,不应该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更不应该以损害后代的利益为代价。特兰图煤田煤炭资源丰富,面临着开发,一旦过度或无序开发造成植被破坏或生态系统失衡,随之出现草原沙化,将导致生态环境整体恶化,那么这片美丽的草原将在我们手中逐渐消失,我们将难逃历史的罪责。这种看似矛盾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留给我们呼伦贝尔的决策者进行思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诺贝尔经济学奖-科技进步贡献率——与中国经济理论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诺贝尔》
- 专题民主生活会呼伦贝尔市检察院召开“三严三实”
- 从耶鲁大学美术馆到金贝尔美术馆
- 诺贝尔抛光瓷砖抛光生产线平衡研究
- 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 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时的励志演讲稿
- 呼伦贝尔市有保农牧业开发公司草原鸡生态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信息化的国际旅程: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研究成果简述论文
- 奥贝尔氧化沟的特性分析与理论探讨论文
- 呼伦贝尔草原的土壤侵蚀类型及现状
- 呼伦贝尔大草原、吉林长白山自驾游路书
-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致辞英文演讲稿
- 论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有感
- 爱伦坡《安娜贝尔.李》与苏轼《江城子》的对比分析
- 奥苏贝尔概念学习理论在中学政治概念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 2018年呼伦贝尔职称改革工作安排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