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50 KB
  • 2022-06-16 12:28:25 发布

诺贝尔抛光瓷砖抛光生产线平衡研究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诺贝尔抛光瓷砖抛光生产线平衡研究诺贝尔抛光瓷砖抛光生产线平衡研究第一章引言第一节研究背景诺贝尔瓷砖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中高档瓷砖的外资企业,是中国瓷砖领域的先导之一。随着CPI一路飙升,燃油价格继各种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扬,人民币不断升值,受到上游原材料、能源、运输等成本上涨的影响,高耗能的瓷砖企业面临着不可避免的成本增加和无法缓和的销售竞争的双重压力。在这种压力下,较之生产中低端瓷砖的企业,生产高端瓷砖的企业,将会占据较大的竞争优势。而与此同时,高端市场也正逐渐成为我国瓷砖消费的热点,国际高端品牌也正不断加快进军中国的步伐,未来两年,高端市场或将成为我国瓷砖市场的竞争热点所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诺贝尔瓷砖,这个以生产效率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生产高端瓷砖的企业,需要使用工业工程的手法,使生产系统投入的所有要素都得到有效利用,以期达到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获得最佳效益,在市场上占领更大的份额。在本文中,我们将以提高生产率,减少单件产品的工时消耗,降低成本,提高人均工作效率,提升产品品质等为目的,以诺贝尔A60825K抛光瓷砖的生产线为例进行生产线平衡研究。第二节研究的意义生产线平衡是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均衡化,调整各工序或工位的作业负荷,以使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或相等,最终消除各种浪费现象,达到生产效率最大化。进行生产线平衡可以达到:提高作业人员及设备工装的工作效率;减少单件产品的工时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工序间的在制品,缩小其周转场所;缩短生产周期;消除作业人员等待现象,提升员工士气;提升整体生产能力、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现场的各种浪费;稳定和提升产品品质等目的。通过对诺贝尔瓷砖该抛光生产线平衡的研究,可以使该生产线实现按工序先后顺序,合理地把作业分配给每一个工作地;使每个工作地的作业时间尽量接近节拍,并使工作地最少;使各工作地空闲时间最少,并且工作地之间负荷均匀,以保证流水线时间损失率最低;使流水线平滑指数最小;使员工的积极性更高。 第三节研究的思路我们将通过资料查询、现场测量、资料分析整合等方法获得相关数据,然后依据ECRS法则,对于不合理、多余的动作或工序给予取消,对于无法取消又是必要的,看是否可以合并以达到省时、简化的目的,经过取消、合并后,可再根据何人何时何处三个提问后进行重排,经过取消、合并、重排后的必要工序,应可以考虑能否采用最简单的方法或设备替代,以节省人力和时间。同时还要参照程序分析的改善方法及动作分析、工装自动化等IE方法与手段,对作业进行改善。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了解产品工艺流程和各个工作站的分配情况;其次,了解、分析生产现状和作业人员的工作情况;再次,确定生产量,计算生产节拍,对各工作站进行时间测量,将结果进行处理,绘制生产线平衡分析图,找出瓶颈工序; 然后,参照程序分析的改善方法及动作分析、工装自动化等IE方法与手段,寻找对瓶颈工序进行作业改善的方法(将瓶颈工序的作业内容分担给其它工序;增加、调换作业人员,或者通过培训提升作业者的技能,以缩短作业时间;合并相关工序,重新排布生产工序,相对来讲在作业内容较多的情况下容易拉平衡;分解作业时间较短的工序,把该工序的工作任务安排到其它工序当中去);最后,对改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与评价。第二章生产线平衡研究概述第一节木桶定律和生产线平衡一、木桶定律一只木桶盛水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一规律我们称之为木桶定律。二、生产线平衡和木桶定律的关系生产线平衡和木桶定律很相似。生产线平衡的最大产能不是取决于作业速度最快的工位,而恰恰取决于作业速度最慢的工位,最快与最慢的差距越大,产能损失就越大。从中很容易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即它们都谈到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问题: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良莠不齐,而决定整个组织水平的往往是最差的部分。对生产企业来说也是如此。 制造现场各个车间或工段之间,彼此的管理水平、产能等往往是不等的,企业现场管理的整体水平并不取决于最优秀的车间单位而是取决于最差的车间单位,企业的整体产出也是取决于最差的车间单位。对于一条生产线来说,其生产量以及生产率的高低也是如此。因此,对一个企业来说,车间或工段之间的均衡生产以及生产线的平衡生产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第二节生产线平衡的定义一、生产线平衡的定义生产线平衡就是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均衡化,调整各作业负荷,以使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或相等,是生产流程改善和作业标准化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二、平衡分析用语㈠节拍节拍是指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定产量,各工序完成单位产品所需的作业时间。计算公式:节拍=有效出勤时间/生产计划量*(1+不良率)㈡传送带速度CV传送带速度是指流水线的皮带传递速度。一般情况下,采用以一定的距离做好标记,然后测定其时间,进而得出流水线传送带的实际速度。传送带速度的计算公式:CV=间隔标记距离/所耗时间理想的传送带速度的计算公式:CV=间隔标记距离/节拍时间因此,在现场生产管理过程中,只要把流水线的皮带速度调成理想的传送带速度即可。㈢瓶颈时间 瓶颈时间是指在生产线上所有工序中,作业时间最长的工位或工序所需的作业时间。㈣生产线平衡效率生产线平衡效率是用来衡量生产线平衡状态好坏的管理指标。生产线平衡效率的计算公式:生产线平衡效率=生产线上所有工序时间总和/(瓶颈时间*工人总数)*100%生产线平衡率越高越好,它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作业效率的高低。㈤生产线平衡损失率123456分页标题#e#平衡损失率与平衡效率是对立关系,其计算公式为:生产线平衡损失率=100%-平衡效率㈥平衡损失时间平衡损失时间是因各工位作业时间不等所造成的时间损失,而且这些时间是可以消除、避免的,是生产现场的一大工时浪费。平衡损失时间的计算公式:平衡损失时间=∑(瓶颈时间-工位作业时间)第三节生产线平衡的改善法则(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平衡改善法则(ECRS原则)表2-1ECRS法则符号名称内容E取消Eliminate对于不合理、多余的动作或工序给予取消C合并bine对于无法取消又是必要的,看是否可以合并达到省时、简化的目的R重排Rearrange经过取消、合并后,再根据何人何时何处三个提问后进行重排S简化Simplify经过取消、合并、重排后的必要工序,应可以考虑能否采用最简单的方法或设备替代,以节省人力和时间二、工序分析在工厂里,原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各种加工,最终形成产品上市。在这个过程中,包括加工、搬运、质量和数量的检验、贮藏、甚至待工、搁置等作业。这种产品生产过程称之谓工序。工序分析是工序管理、作业编制等基础资料的必要手法。 在工序分析中,工序流程是用规定的符号来描述的。使用符号表示,可以使问题(例如停工等活太多、搬运次数太多等)更加明朗,更容易发现改善的重点。在JIS(日本工业规格)Z8026中,对工序图记号进行了基本图符号和补助图符号的分类。我们常用的都是基本图符号。基本图记号是为了表示主要工序的记号,分为加工、搬运、贮藏、滞留、数量检查以及质量检查等各类记号,其具体内容如表2-2工序分析基本图符号所示。三、动作分析㈠动作分析的定义和目的动作分析是对人的作业动作进行细微分析,去除各种不科学的、笨拙的和无效的浪费,制定出轻松、省时、安全、高效率的动作序列,以形成最经济有效地动作作业的一种分析技术。动作分析的实质是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操作时的细微动作,删除无效动作,使得操作简单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动作分析的目的:发现操作人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工作疲劳,降低劳动强度。表2-2工序分析基本图符号序号主要工序记号名称记号意思备注1加工加工使原材料、零部件或产品的形状、性质进行改变的过程 2搬运搬运使原材料、零部件或产品的位置进行改变的过程,搬运记号的直径是加工极好的1/2~1/3,也可以用0记号表示。并不表示搬运的方向。3停滞贮藏将原材料、零部件或产品按照计划贮藏的过程4滞留原材料、零部件或产品未能按照计划进行而处于滞留状态5检查数量检查对原材料、零部件或产品的数量进行核算,将结果和标准要求相比较,判别差异的过程6质量检查检验原材料、零部件或产品的品质特性,并将结果和标准要求相比较,判定批量的合格率和单个体的优劣㈡动作经济原则动作经济原则是通过通过对人体动作能力的研究,创立一系列能发挥人的能力的动作原则。动作经济原则是由吉尔布雷斯首创,后经许多学者研究改进,确立了三大类22项原则,即以身体活动最适宜的动作为基本出发点,表示作业时人体功能有效利用的动作方法及身体使用原则;作业区合理设计布置原则;从人体工效学的观点对工艺装备等的设计原则。 1.关于人体的运用原则⑴双手应同时开始并同时完成其动作。⑵除规定的休息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⑶双臂的动作应该对称、反向并同时进行。⑷手的动作应尽量以低的等级,而能得到满意的结果。⑸尽量利用物体的惯性、重力等,如需用体力加以阻止时,应将其减至最小程度。⑹连续的曲线运动,比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为佳。⑺弹道式的运动,较受限制或受控制的运动轻快自如。⑻建立轻松自然地动作节奏,可使动作流利、自然。2.关于工作地布置原则⑴工具物料应该放在固定位置,使作业者形成习惯,可用较短时间取到。⑵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在作业者前面附近。⑶运用各种方法使物料自动达到作业者身边。⑷工具物料应按最佳工作顺序排列。⑸应尽量利用坠送方法。⑹应有适当的照明设备,使视觉舒适。⑺工作台和座椅的高度,应保证工坐立适宜。⑻工作椅的式样和高度应使作业者保持良好的姿势。3.关于工具、设备的设计原则 ⑴尽量解除手的工作,用夹具或脚踏工具代替。⑵可能时,应将两种工具合并成一种多功能的工具。⑶工具物料应尽可能预先放在工作位置上。⑷手指分别工作时,其各指负荷应按照其本能予以分配。⑸设计手柄时,应尽可能增大与手的接触面。⑹机器上的杠杆、手轮及其他操作件的位置,应能使工极少变动姿势,且能最大的利用机械力。四、时间研究㈠时间研究的定义时间研究也称秒表研究,是以秒表为工具,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不断地直接测定某一作业操作业的一种作业测定技术,旨在决定一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特定的工作以正常的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㈡时间研究的用途1.决定工作时间标准,并用以控制人工成本。2.制定标准时间作为资金制度的依据。3.决定工作日程及工作计划。4.决定标准成本,并作为标准预算的依据。5.决定机器的使用效率,并用以帮助解决生产线的平稳。123456分页标题#e#㈢模特法 模特法是澳大利亚的预定时间标准和研究协会开发的一中预定时间标准的方法,通过其模特数来预定动作所需要的标准时间。模特法的工作分析原理:1.不同的人完成同一动作所需的时间大致相同;2.同一人体的不同部位所需的时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3.不同人的这种比例关系相近。模特法基本动作如表2-3所示:表2-3模特法基本动作上肢动作移动动作动作移动M1手指动作M2手腕动作M3小臂动作M4大臂动作M5伸直的动作反复多次反射动作(M1/2,M1,M2,M3)终结动作摸触动作抓握动作G0碰,接触G1简单的抓G3复杂的抓放置动作P0简单放置P2复杂放置 P5组装其他动作下肢动作F3足踏板动作W5走步动作其他动作R2(独)校正D3单独的判断和反应A4(独)按下C4旋转动作B17(往)弯腰动作S30(往)起身坐下注:1.符号后面的是模特值2.独表示只有在其他动作停止的场合独立进行的动作3.注表示需要注意力才能完成的4.往表示往复动作五、实施平衡改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㈠需要同样的工具或机器的作业要素可分配在同一专用设备的工序;㈡使用同样的作业要素应尽量分配在同一工序;㈢分配作业要素是不要使任一工序对方大量的零配件;㈣不相容的工作尽量不分在同一工序;㈤必要时可对关键作业,增配操作人员数,或改用高效的工具以缩短其作业时间,提高平衡效率; ㈥生产线补进新手时,因新手对工作不熟悉,在配置上尤其要注意,否则会造成严重的不平衡致使产量大幅下降;㈦用ECRS法则进行改善时的优先顺序为:1.取消不必要的动作或工序(优先选择);2.合并微小动作(次选);3.重排作业工序或动作(第三选择);4.简化复杂的动作或工序(最后选择)。第四节生产线平衡改善的要领和步骤一、平衡分析与要领改善㈠当生产量不变时,首先要消除稼动损失时间,尽可能使瓶颈工位时间与生产节拍相等;然后尽可能地消除平衡损失时间以提升平衡效率,最终达成生产效率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目标。㈡当需要提升生产能力而进行平衡改善时,首先要想尽办法降低瓶颈工位时间,使之接近或等于生产节拍,然后用ECRS改善法则、动作经济原则等进行平衡效率改善。㈢采用平衡分析图进行分析。分析时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有无超出节拍的工位?有几个?掌握超出的原因所在?2.低于瓶颈时间的差距有多大?什么原因?3.瓶颈时间与节拍时间是否相等?差距有多大?什么原因? 4.前后之间有无合并或取消的可能?改善重点与方向在哪?㈣在进行平衡改善时,首先采用ECRS法则、动作经济原则等从作业动作、方法及顺序着手。然后,从工装夹具着手,看看可否缩短作业时间。最后才考虑优化工艺流程、更换设备(如采用自动化设备)和改善物料供应系统。二、平衡改善的实施步骤㈠明确改善目的与对象1.是不是因为生产量变动(增产或减产)而进行的改善?2.是否为了提高生产率、减少作业人员?3.改善对象是一条生产线、某段工序还是整个流程?㈡了解、分析生产现状及相关人员的工作状况。如工序或工位的良品率有多高?人员出勤状况、产品加工的难易度、品质事故的发生点等。㈢了解产品工艺流程并分解各工程的作业要素。根据工程分析图了解加工作业内容,依据作业拆分原则拆分各工程的作业要素。㈣对各作业要素进行时间观测。㈤对观测记录的结果进行处理,得出各作业要素的标准时间,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应注意如下两点:1.剔除异常值、排除各种影响作业的因素,最后制定出各作业要素的标准时间; 2.把各种浪费现象记入并提出相关的改善方法,以便改善实施。㈥绘出生产线平衡的分析图。㈦计算目前的平衡效率、稼动损失率等。㈧提出改善目标及实施方案。㈨依据依据平衡改善法则、动作经济原则等方法实施改善。1.不平衡的检讨与改善减少耗时最长工序(即瓶颈工序)的作业时间,方法有:⑴作业分割将此作业的一部分分割出来移至工时较短的作业工序。⑵利用或改良工装夹具与机器将手工改为使用工装夹具或半自动、全自动机器。⑶提高机械效率研究如何提升现有的机器产能,比如缩短自动加工或供应时间、提高转速、减少空转率等等。⑷提高作业者的技能运用工作教导法、作业培训等来提升作业者的技能,以缩短作业时间。⑸调换作业者调换效率较高或熟练地作业员到较难的工位进行作业。⑹增加作业员2.对生产计划的节拍时间的检讨与改善 通常把生产计划的节拍时间设定大于作业工序的最长时间,这样就不会存在节拍时间问题,但可能会造成人员等待浪费现象。㈩改善结果的分析、总结与评价。第三章生产线平衡在诺贝尔抛光瓷砖生产线上的应用第一节诺贝尔公司简介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中高档诺贝尔瓷砖的外资企业,与1992年在中国杭州成立,旨在推进中国整个瓷砖装饰事业的发展,以人性化的诺贝尔产品不断创造品质空间,引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123456分页标题#e#诺贝尔是中国磁砖领域的先导之一。公司采用世界一流的生产线,意大利宽体进口窑炉、高能压机和ROTOCOLOR、ROLLFEED等代表世界领先技术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依据完善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及ISO10012.1计量检测体系,为每一片磁砖的卓越品质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旗下主要生产完全玻化抛光砖、亚光砖、欧式复古砖、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陶质釉面墙地砖、瓷质釉面墙地砖及其各种装饰配件等诺贝尔系列产品。 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中,杭州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一直坚持不懈地追求全新的技术和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公司将继续保持用于挑战自我、自由创新的精神,以诺贝尔与众不同的独特气质引领时代潮流。成为全球最优秀的装饰用品供应商是诺贝尔的梦想,诺贝尔希望通过创造的每一款前所未有的产品,与全国乃至世界人民一起创造美好的人居佳境,分享生活的惊奇和喜悦。第二节诺贝尔抛光瓷砖抛光生产线工序分析在本文中,将对玻化抛光砖的抛光生产线进行生产线平衡研究。在工厂里,原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各种加工,最终形成产品上市。在这个过程中,包括加工、搬运、检验,甚至待工、搁置等作业。这种产品生产过程称之谓工序。工序分析是工序管理、作业编制等基础资料的必要手法。为了较容易的达到生产线的平衡,首先需要关注关键工序的改善,通过对关键工序的分析,使生产线平衡。在诺贝尔抛光瓷砖生产线中,在进入抛光生产线部分之前,所有的工序都是密闭的,几乎不需要人员操作的,生产效率只和机器的效率有关,所以这里重点研究抛光生产线的平衡问题,抛光线工序大致为:入坯一次切方刮平六爪鱼粗磨刮平粗抛精抛二次切方质检烘干质检纳米抛光质检包装贮存。下面依据对诺贝尔抛光砖的抛光生产线进行的工序分析,绘出工序分析图,如图3-1所示。 图3-1工序分析第三节对诺贝尔抛光砖生产线的动作分析由于诺贝尔瓷砖的生产线已经是世界先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都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在此次研究的抛光生产线上,也有大部分是机器加工的,比如一次切方、刮平、六爪鱼粗磨、刮平、粗抛光、精抛光、二次切方、烘干、纳米抛光都是机器加工的,工人只要监视生产线上不要出现滞留、断开即可,工作量小,工作也不连贯,因此不必进行动作研究。而对于入坯、质检、包装等工序,完全是靠人工操作的,对这几个工序进行动作研究,以求动作最经济,即最省力、最快速、最有效。在这几个工序中,入坯区的问题最为突出。图3-2入坯区示意图入坯区的工人站在生产线输送带的起始端,需要把放置在其身后的地上的砖搬上传送带,整个过程先要转身弯腰,然后搬起砖,再转身把砖放在输送带上。 依据人体动作应以最低的等级而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为妥的原则,工具及物料应放置在工的前面近处。并且应运用各种方法使物料自动到达作业者身边。如果在输送带的起始端,放置一个高度略高于输送带的工作台,将瓷砖放在工作台上,并且让作业者站于传送带和工作台的一侧,作业者的体力消耗将会大幅减少,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图3-3改善后的入坯区示意图这个改进同时也遵循ECRS原则。也就是取消了转身、弯腰等不方便,需要消耗大量体力的动作。合并了突然改变方向的动作,结合成一个连续的曲线动作。重排,将取消、合并之后的工序,重新排成清晰的直线顺序。简化,使用更低级次的工作,减少了动作的复杂性,缩短动作距离。第四节对诺贝尔抛光瓷砖抛光生产线的时间研究在生产现场,采用密集抽样的方法,使用秒表时间研究,对抛光瓷砖抛光生产线上的各个工序进行测时。采集得到的数据如表3-1所示:表3-1各工序工作时间序号工序名称时间(s)人员工序的主要动作1入坯5.661转身、弯腰、取砖、直起、转身、放置2一次切方5.711切方、翻转、再切方3刮平5.771刮平4六爪鱼粗磨5.77六爪鱼机器粗磨5刮平5.79刮平6粗抛机5.771粗抛光7精抛机5.84精抛光 8二次切方6.001切方、翻转、再切方9质检(对角)5.121量对角线,若有尺寸不合格的搬下生产线10质检(塞尺)5.801检查平整度,若有不合格的搬下生产线3-1各工序工作时间(续表)序号工序名称时间(s)人员工序的主要动作11烘干机6.231烘干12质检(对角)5.091量对角线,若有尺寸不合格的搬下生产线13质检(目测)1.001观察表面,如有不好的地方,搬下生产线14纳米抛光5.981纳米抛光15纳米抛光6.001纳米抛光16纳米抛光6.031纳米抛光17质检(目测)1.001观察表面,如有不好的地方,搬下生产线18包装准备纸箱1.561盖章、折边、粘上、放泡沫、合格证装箱7.071转身取箱、放置、搬砖、放置、砖2、反过来放、砖3、放、砖4、反放、推 捆扎7.691拉过、放置、捆扎一道、翻转、捆扎二道、搬起、转身、放置、转身合计104′89″17第五节生产线现状分析依据表3-1所述数据,绘出生产线平衡分析图如图3-4所示:123456分页标题#e#图3-4改善前生产线平衡分析图在此次对该抛光生产线平衡的研究中,研究的抛光瓷砖规格为600*600的A60825K型号瓷砖,该种瓷砖的每班产量为3700片(窑炉烧制8小时可产出3700片),每班工作时间为8小时,其中生产的不良品率大概为0.9%,所以可以计算出节拍为:节拍=有效出勤时间/生产计划量*(1+不良率)=8*60*60/3700*(1+0.9)=7.71(片/秒);生产线平衡率=生产线上所有工序的时间总和/瓶颈时间*工人总人数=104.89/7.69*17=80.23%;生产线平衡损失率=100%-80.23%=19.77%;目前生产线上有17人。 一般情况下,当生产线的平衡率在50%-60%之间的时候,进行的是一种根本没有任何科学管理意识的粗放式生产;当生产线的平衡率在60%-70%之间的时候,存在人为去平衡生产线的因素,但并没有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当生产线的平衡率在70%-85%之间的时候,对生产线的管控基本上是在科学管理的原则下进行的;当生产线的平衡率在85%以上的时候,可以认为生产线基本上实现了一个流生产。可以看到,诺贝尔的对该条生产线的管理已经是比较科学的了,但是工业工程追求的是精益求精,时刻保持持续领先的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若仔细观察,该生产线上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也就是说通过改善,生产线平衡率将会进一步提高。通过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得到的数据和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在生产现场某些工序的工作人员体力消耗很大,存在动作不经济。同时,现场人员冗杂,很多工序上的工人的工作就是监视生产机器,只有在机器有故障的时候才需要去修理,但是机器故障率是很低的,大部分工作时间不这些工作人员都是无所事事的,所以部分工序的人员需要精减。还有,虽然生产线平衡率已经很高,但是仍然存在严重的分工不均匀的现象,比如包装工序的工人几乎无时无刻不是在工作,而质检人员的工作就很轻松,这种情形下,繁忙的员工看到其他的员工的工作都很轻松,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所以这个问题也急需改善。第六节生产线平衡改善对策 根据现场测量搜集数据,并且通过多日观察,提出改善方案如表3-2所示:表3-2改善方案工序名称备注时间(s)改善方法及内容改善后时间改善效果入坯人工作业5.66放置一个高度略高于输送带的工作台,将瓷砖放在工作台上,并且让作业者站于传送带和工作台的一侧作业。根据模特法,改善后该工序的作业时间为M5L1G15P2(伸手搬砖、重量因素、握取、移动、伸手、放置),预计将使工作时间变为2.45s该工序作业时间缩短3.213-2改善方案(续表)工序名称备注时间(s)改善方法及内容改善后时间改善效果一次切方机器加工5.715.71刮平机器加工5.77机器故障率低,减少至一人。5.77由原来的3人监视,减为1人。六爪鱼粗磨机器加工5.775.77刮平机器加工5.795.79粗抛机机器加工5.77机器故障率低,减少一人。5.77由原来的2人监视,减为1人。精抛机机器加工5.845.84 二次切方机器加工6.006.00质检(对角)人工作业5.125.12质检(塞尺)人工作业5.805.80烘干机机器加工6.236.23质检(对角)人工作业5.09目测者的时间主要是等待下一块砖过来,可以由测对角者分担她的工作,取消目测工位。6.09s由原来的2人作业,减为1人作业。质检(目测)人工作业1.000纳米抛光机器加工5.985.98s纳米抛光机器加工6.006.00s纳米抛光机器加工6.036.03s质检(目测)人工作业1.00该目测者主要也是等待,但是由于质检要求不能去除,同时我们发现该质检员在包装的前一工序,紧邻包装工人,可以将纸箱放在质检员旁边,帮助装箱工人往工作台上取放纸箱增加了M4G1M4P0(伸手、抓起、伸手、放下)的动作,时间变为2.16s该工序的作业时间增加了1.16s包装备纸箱人工作业1.56增加了5G1L1M5P0(步行、伸手、抓、重量因素、伸手、放)一系列的动作,时间变为3.75s该工序的作业时间增加了2.19s 装箱人工作业7.07将转身取箱的动作交给较为清闲的质检员。其余不变减少了C4M4G1C4M4P0(转身、伸手、抓起、转身、伸手、放)一系列动作,时间变为4.88s该工序的作业时间减少了2.19s捆扎人工作业7.69瓶颈工序,可以将本工序的拉过已装好的包装箱的动作交给准备纸箱的工人完成。减少了5G1M5P0(步行、伸手、抓、缩回手、放)一系列的动作,时间变为5.50s该工序的作业时间减少了2.19s方案结果总时间由原来的104.89s变为76.54s,总人数由原来的17人缩减到13人,由此带来的生产线平衡率也有很大变化。第七节平衡改善后的效果评价图3-5改善后生产线平衡分析图由于窑炉一定时间烧制的瓷砖数量是一定的,所以这是一条生产节拍不变的生产线,改善后的生产线平衡的状况为:改善后生产线上有13人;生产线平衡率=生产线上所有工序的时间总和/瓶颈时间*工人总人数=76.54/6.23*13=94.51%;生产线平衡损失率=100%-94.51%=5.49%。 从平衡分析图3-5可以看出,烘干机烘干时间成为整个生产线的瓶颈,但是由于窑炉一定时间烧制的瓷砖数量是一定得,所以节拍时间不变,而这里的瓶颈时间并没有高于节拍时间,如果仅仅因为是瓶颈盲目增加机器,只会造成成本增加,对整体的效率没有提升的作用,所以可以不必对该瓶颈继续进行改善。123456分页标题#e#原则上来说,改善后瓶颈时间等于节拍时间是最优的,而在表面上看似乎这次研究并没有达到最优的结果。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管理者还需要考虑人和机器的宽放时间,在改善前整条生产线的宽放率是不均衡的的,轻松的工位上,对工人的宽放率非常高,而对于瓶颈工序甚至是没有宽放的,在这种噪声还有粉尘都比较大并且需要高强度劳动的环境的情况下,机器和人的宽放率一般都在20%-30%之间是比较合理的,如此算来,本次改善实际上已经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总体来说,改善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改善后,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线的综合效率提高了14.28%(由原来的80.23%→94.51%),同时整条生产线上减少了4人,降低了产品人工成本(按照每人每月2000元算,这条生产线每个月就节省了8000元的用工成本),并且使人员分工更加合理,减少了停工等活的浪费,使大家的工作更加均衡,对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当然,不置可否的是,此生产线仍有改善空间,追求完美、挑战极限是工业工程不懈的努力方向。第四章结束语生产线平衡一直是生产组织中长期关注的问题,并对企业生产工序的正常运作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通过实现生产线平衡不仅有利于保证设备和人力的负荷平衡,从而能提高设备和工时的利用率,同时还有利于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管理秩序,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生产线平衡还有利于节约物资消耗,减少在制品,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在平衡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单元生产,提高企业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实现柔性生产系统。本文结合诺贝尔瓷砖抛光瓷砖生产线的平衡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善方案,虽然改善的结果并不尽善尽美,但是也起到了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综合效率的作用。 在本次论文写作过程中,除了对生产线平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深刻感受到了现有的生产企业对于生产管理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在生产中产生了大量的浪费,比如停工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等。曾经我们国家依靠廉价劳动力或许在世界生产中还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今天,我们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加强生产管理,避免过多的浪费是众多生产企业越来越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