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00 KB
  • 2022-06-16 12:28:22 发布

关于哲学的摄影艺术家——贝尔纳弗孔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关于哲学的摄影艺术家——贝尔纳弗孔关于哲学的摄影艺术家——贝尔纳弗孔导读:摘要:最近在看一些摄影家的画册,其中一位法国的摄影家——贝尔纳弗孔的作品深深震撼了我,他通过摄影将自我的幻想与梦境通过布景和人偶,或者一些不相干元素进行集合,创造了一种视觉冲击力很强的画面,更重要的是作品中蕴含的深深的哲学意识。  关键词:弗孔;哲学;造像;玩偶  1005-5312(2012)24-0071-01  贝尔纳弗孔出生于法国的摄影家,看他的作品有如在阅读一本哲学书一样,它抛开了一切摄影中偶然因素,他的作品将本该无限自由的事物意识化,通过他的童年的记忆与对文学的幻想用了摄影这种表达的方式展现出来。开辟了后现代摄影的先河,将摄影从“照相”走向“造像”。   弗孔曾经就读于索邦大学(即巴黎大学)哲学系,做过编剧和服装管理员,在1975年开始了他的摄影艺术创作之路,他的作品因其对取景和印片的特殊要求,带来一种弗孔式的独特的风格。纵观他的作品可以分成这样几个主题:如《暑假》,《时间的或然演变》,《爱之屋》,《金屋》,《偶像》,《祭品》,《文字》及《图像的结尾》等,看似不同却是一个相关联的整体,甚至有一个相对的结尾。一次品读弗孔的作品真正如拜读其哲学的思想一般。他喜欢用画面来揭示严肃性和逻辑,他的作品中“火”和“人形”是最常出现的两个元素,在弗孔的作品中,他们是有特殊的表现作用,另外弗孔的很多作品都没有把镜头对准“活人”,那些“演员”都是一些回收的废旧塑料模特,或者将这些塑料模型和真人的儿童并置在画面中,通过这些“人形”道具和主观摆拍弗孔暗示某种生命或者终结。比如他的作品《悠长假期》,身着衣衫的孩子玩偶,在不同景致前扮演着各自角色,这一些列描绘了一群过假期的孩子,每一张片子中都不曾出现成年人的影子,有的在夜间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在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亮,有的片子里描述了一群孩子登上火车似若远行,手中都拿着捕昆虫的X或是各类玩具,还有泳池边玩耍的“孩子们”,他的这一主题的作品很多张,无不是描述了孩子在没有成年人监督下的肆意快乐的生活状态,一种对在童年摆脱成年人束缚的一种强烈的愿望跃然其照片之上,是弗孔对理想的童年状态的歌颂,对“真实” 的价值追求彰显了一种忠诚,勇敢,献身精神和同时也肯定了男性之间的伟大的友谊,玩偶大多使用男童角色,比如其中的两个男孩怀抱彼此西斜靠在窗边,还有那散落的满地的飞机和汽车模型。他的作品不仅哲学作用深刻,同时视觉效果非常强烈,体现了弗孔的美学功底,其中在简陋的正在被燃烧的船上几个孩子围绕其中,整个画面构图完整,视觉中心突出,燃烧的黑烟滚滚与安静的海平面和船还有孩子,画面动静结合;还有身着海军蓝的模特搭火车似的站在蓝色泳池边,都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这组照片拍摄于1976到1981年之间,是弗孔对自己孩童时代梦想的一个再现,对现实生活的的造像。当然这造像又不完全作用上的对现实的复制,实则是对弗孔头脑中曾经和现在的最理想的“童年”的再现。  在安部公房看过弗孔的照片之后,对其主题有这样的理解,安布先生认为他的作品中关于生和死的观念深刻而强烈,弗孔说其在拍摄的时候并没有刻意的去表现生和死这两种观念,他认为自己只是一种对现实的逃离,描绘的都是从现实中逃逸出去的时间和点,而非某些现实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弗孔并未刻意要表现一种生与死的关系,但却让观者会产生这种联想,这就是作品带给观者的影响力,人们会从作品中有所启发或者衍生其他种种,虽然那并不一定就是拍摄者所想,我认为这也正是其作品哲学意味浓厚的魅力之处。罗兰·巴特说:“他制造出一个勉强能让人接受的集合,‘反自然’,也就是说‘超自然’ 。在其自嘲中,被拍摄的火的画面强烈的唤起一种不朽的思想:这些被定格的身体用各种生活中的技巧得以加强,被艺术家理解为他们背负有复活的使命。”  甚至有人将他的作品定义为创造一种的影像,比如他作品中出现的钉在十字架上的玩偶,裸身背对镜头,下面是广袤的平原,几个孩子表情漠然的面对着他呆立在那,这样的照片会激起我们心中的某些不可名状的涟漪;还有身体的女性角色玩哲学的摄影艺术家——贝尔纳弗孔由优秀站..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偶,坐在她们背后的一个男孩,这样的一些组合也许正是弗孔童年也是所有男孩子童年对性的某些朦胧的观感,正是这样的一些影像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当时正是解放同性恋运动迭起的时期,因为他拍摄的男童的一些影像,很多人人为他是一个恋童癖者,而且有同性恋的倾向,认为他是一个危险人物,因为他选择了一种艺术恋童癖,还有那些在作品中出现的的男孩,都被认为是的,产生这样一种曲解,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共鸣,使得他的作品让日本的艺术家极为推崇,日本人内心和性格上的“怪异”决定了当他们看到弗孔的作品会产生某些个共同点。